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纪传> 第二十章 曹操纳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章 曹操纳贤(2 / 2)

过不多日,荀彧拜见曹操道:“主公,我听说兖州藏有一位贤士,不知道此人是否还在这里。”

曹操问道:“此人是谁?”

荀彧答道:“这人姓程,名昱,字仲德,乃是东郡东阿人。原本此人名叫程立,后来他在睡梦中于泰山捧着太阳,所以改名为程昱。”

曹操点头道:“我也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这个人,论其年龄已经超过五十岁了。”于是派人在各处乡中寻访。

不久之后,曹仁打听到程昱在山中读书,拜见之后,说明来意。程昱曾经在兖州刺史刘岱手下做过谋士,知道曹操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当下便跟随曹仁来见曹操。

程昱拜过曹操之后,心中忽然想起一事,单独找到荀彧道:“我没有真才实学,恐怕会给孟德公增添麻烦。有一位隐士与你同乡并且深交,其人姓戏,名世,字志才。虽然他名声不甚响亮,胸中却有天地之才,胜过我百倍,你为何不将这个人找来而推荐给主公呢?”

荀彧这才猛然醒悟,失声道:“好多年不见这人,如果你不提醒,我都要忘了。”二人谈话之后,荀彧急忙令人寻找到戏世,然后向曹操引荐。曹操与戏世谈古论今之后,对这位年轻人极为器重。

这天,又有一位豪杰引着两千军马前来投奔曹操,问其来自何方,那豪杰答道:“我乃是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原本为济北相鲍信的部下,讨伐青州黄巾军时,我不曾跟随。后来在济北听到消息,鲍信援助大人在寿阳之战殒命,所以我想要投奔在您的麾下。”

曹操道:“鲍信与我情同手足,不知于禁将军武艺如何?”于禁二话不说,来到操场,乘上马匹,单枪舞得花团锦簇。曹操又见其骑马射箭,几乎箭箭命中靶心,心中大喜,命其为点军司马。

又过了几日,夏侯惇引着一个大汉前来拜见,曹操看到这人身长八尺五寸,满面虬髯,威猛健壮,便问道:“此人是谁?”

夏侯惇道:“此乃陈留己吾人,姓典,名韦。(古代出身贫贱的平民百姓没有字是很常见的。)主公,旧时他的同乡刘氏被睢阳人李永欺压,而互相视为仇敌,典韦便为刘氏报怨。那李永是富春村的亭长,家中戒备极其严密。典韦推着小车,载着活鸡酒坛,来到李永府门前伪装成正在等候别人的闲人。等到李永等人出府时,典韦便乘其不备,拔出怀中的匕首上前截杀李永,并顺手杀死李永的妻子。随后他割下李永的首级,在闹市中行走,全城百姓见到都惊恐不已。后来李永的家丁虽有数百人前来追击,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近到他的身旁。”

夏侯惇看着曹操表情渐渐转而惊喜,又继续道:“典韦曾经跟在张邈的军中,因为遭受到其它众军士的欺负排挤,最终忍无可忍,徒手杀死数十人,而后逃窜至山中避祸。一个月前,我去山中打猎,看见典韦手持碗口粗细的木棒追击老虎,于是收到军中。今日特意推荐到主公的面前。”

曹操纵眉凝目,道:“我看此人形貌魁梧,必是勇力过人。他曾经替乡人抱打不平,有英雄气节。”

夏侯惇道:“我将他收入军中之后,令铁匠为其打造兵刃双铁戟,共重八十斤。他提在手中,上马挥动,犹如两个风车一般。”曹操大惊,连忙令典韦演示给他看。典韦不善言辞,道了一声:“是。”便挟戟乘马,只见他往来驰骋挥舞双戟,便如常人御剑一般,竟然可以听到呼呼作响。此时曹操帐下大旗被狂风吹动,马上就要吹倒了,众军士一起上前把持不定。典韦见状,下马来到大旗跟前,喝退了众位军士,然后自己只用右手便执定旗杆立在风中,巍然不动。曹操惊呼道:“典韦可比纣王的爱将恶来也!”遂即任命典韦做自己的帐前都尉、虎卫军首领。曹操又解下自己身上的锦袍,并将一匹骏马和一副好鞍赐予典韦。从此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占有一席之地。

却说董卓死了以后,关东诸侯慢慢形成了两大派系,一派是袁绍和曹操统领的,另一派是袁术和公孙瓒统领的。徐州牧陶谦心中知道,关东诸侯连续战乱不断,而徐州一向是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充裕满仓,必定会成为各诸侯眼中的一块肥肉。为了保住徐州,他思来想去还是选择与公孙瓒联盟。

结果去年袁术与曹操为了争夺兖州大战一场,元气大伤,而公孙瓒也在与袁绍数次交战中胜少负多。陶谦见袁术、公孙瓒一派有些指望不上,又想与曹操结盟却苦于没有缘由。这天,他听探子来报,曹操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前往瑯琊郡请其父亲曹嵩回兖州养老。既然曹操父亲要经过这里,正好可以大献殷勤。

陶谦引众人出境百里迎接曹嵩,但见曹嵩与其次子曹德带着一家老小四十余人,随从者大约一百人,车辆也是近百台,浩浩荡荡往兖州而行。陶谦上前拜道:“曹太尉德高望重,途径本地,我该当尽地主之谊。”

曹嵩笑道:“使君费心了,我与恭祖素无交往,今日惊动您屈驾前来,令老夫受宠若惊。”

陶谦亦笑道:“久闻曹太尉乃高明之士,我一直无缘拜见,今日相逢真是解我平生之渴,快请入我城中休息数日。”

此后连续五日,陶谦尽心安排筵宴款待,不在话下。曹嵩在这里逗留了几日,怕曹操惦记便执意要行,陶谦见苦留不住,便特意差遣都尉张闿领本将五百军士随同护送。曹嵩不疑有他,拜谢不止。

应劭领五十军士前面引路至华县与费县之间,此时正是夏末秋初之际,大雨忽然倾盆而下,曹嵩只好传令投入到附近一座古寺中歇宿。寺中僧人接入后自行转进内堂去了,任由曹嵩安顿好家小。到了傍晚,曹嵩又命张闿将本部军马分别屯于寺中前后门守护。

当夜,大雨再次来临,张闿部下的众位军士无处躲藏,被淋得全身湿透。其中有人被风一吹,更是发起烧来,于是众人纷纷哀声载道。张闿巡视了一圈,看在眼里,听在耳中,忽然眼睛落到了曹嵩车上一堆箱子那里。他心思一动,急忙唤来手下四个头目到僻静处,只听他低声道:“我们本来是黄巾余党,勉强降顺了陶谦,一直也未见有何好处。如今曹氏家族车辆近百,所载箱子无数,其中必有宝物。你们想要得到富贵不难,可以在今夜月黑时动手,大家把曹嵩一家尽数杀死,翻出所有财物,咱们再回山中落草为寇。此计如何?”那四名头目异口同声地低呼道:“此计大妙!”而后众人分头准备不提。

这天到了深夜,风雨始终没有停息,曹嵩心中有股不详之感,一直没有入睡。他在床上坐到三更时分,忽然听到寺中到处喊声不断。曹德也听到声音,提着佩剑推门出来察看,却迎面便被长槊刺死。曹嵩听到曹德临死前的喊声,心知不妙,连忙领着小妾自后门奔出正堂,然后想要越墙逃走。可是其小妾肥胖臃肿不能上墙,曹嵩听到喊声渐进,只好领着小妾躲入旁边厕中。待到贼兵来到厕所附近,那小妾心慌意乱,身子一动发出了声响,贼众听到厕内有人,也不问是何人,进去一通乱刀将曹嵩二人砍为肉泥。泰山太守应劭听到动静,慌乱中拔刀迎敌,见贼众人数太多,自己砍死十余人之后翻墙逃出寺院,他为了保命,不敢再去回见曹操,只得北上投袁绍去了。

张闿等人将曹嵩全家尽数杀死之后,怕走漏了风声,又令人将寺中的众多僧人也全部杀掉。然后众人取出珍宝财物,放了一把火烧毁寺院,随后大家一起逃奔至淮南荒山之中落草为寇。

应劭部下有逃命出来的军士,跑回到兖州报与曹操:“陶谦手下张闿引部下杀死主公尊父一家,尽取财物逃往淮南去了。”曹操听完大惊,痛哭数声之后竟然晕倒在地。夏侯惇忙上前扶起曹操,他用右手拇指按住曹操人中穴。

过了片刻,曹操悠悠醒转过来,拉着夏侯惇的手,哭道:“元让!陶谦一向与袁术、公孙瓒等人交好,定是他纵兵杀害我父,此仇不共戴天!我要尽起全部兵力,横扫徐州,方可雪我心中大恨!”然后留下荀彧、程昱、荀攸、曹仁、曹纯领军三万守住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余众将都随他一起杀奔徐州而来。

曹操命典韦、于禁为前部先锋,并全军下令:但凡攻破城池,要将城中百姓尽数屠戮,以报其杀父之仇。

扬州九江太守边让,平素与陶谦感情交厚,听探子来报徐州要面临大屠杀,亲自引兵五千前来救援。曹操闻讯大怒道:“我听说边让仗着自己有些才气,一直不把我这个兖州牧放在眼里。我不去找他算账,他竟然敢来徐州充当侠士。”随后派夏侯渊领八千骑兵拦路截杀,不过数日,夏侯渊提着边让的首级回报曹操。

却说陈宫自从离开曹操之后,回到东郡担任从事,他与陶谦也一向交厚,听说曹操起兵来徐州报仇,并且想要尽数屠杀百姓,连忙匹马星夜前来拜见曹操。侍从进账报曹操道:“主公,门外有故人陈宫拜见。”

曹操一听陈宫到来,知道他是为陶谦作说客来了,想要找个理由拒绝相见。可是看着侍从站在那里等他下令,又想起陈宫毕竟跟自己有旧,昔日也算舍命相救过自己,于是低沉道:“传他进来。”

陈宫进账后,作揖拜道:“孟德公,你我今日在此又见面了。”

曹操微微一笑,回揖道:“公台这几年过得好自在!却没想过我曹操还能活到今日吧!”

陈宫道:“今日不说往事。我听说孟德公举三十万大军进犯徐州,欲报尊父被害之仇,并且传令全军所到之处要尽杀全体百姓。我不忍民众遭受如此灭顶之灾,特来向您提些建议。”

曹操眉毛一扬,道:“哦?公台此行莫非对我有利?”

陈宫摇头道:“孟德公,请听我一言。陶恭祖乃是仁义君子,并非见利忘义之徒。尊父遇害,实乃黄巾余党张闿之恶,并非陶谦的罪过。而且徐州各郡县百姓与您有何怨仇?如果明公一意孤行,恐怕会有不祥之兆降临,万望您三思而后行。”

曹操听完大怒,指着陈宫道:“陈宫!你当初弃官追随与我,而后却不辞而别,今日你有何面目再来见我?陶谦暗地里勾结袁术、公孙瓒等人,你当我不知道吗?他纵容下属杀我全家,就是将他剜心枭首,也难消我心头之恨!你为陶谦来游说我是何居心?莫非你也和袁术等人共为一党?”

陈宫无言以对,只好拜辞出账,只见他仰天长叹道:“我在陶恭祖面前夸下海口,凭我对孟德的恩情,必能说服他退兵。可是事到如今,我又有什么脸面再回徐州。”随即他独自骑马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