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浪里诗瓢> 第二十六回 太平必在剑下至,贿赂尽随太平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回 太平必在剑下至,贿赂尽随太平来(2 / 2)

“夫人说的是,小人知道了。”商家包了手绢,收取了市场交易的价费,深感二位夫人的自尊和伟大!

这点小事一下就传闻全城,人们把唐求与家人的点滴小事集中在一起来看,大人一家老小都是如此公正,人们不仅不敢胡作非为,而且对青城县内,还产生了新的风尚。

再说唐求回到衙门后堂,果见赵班与女儿巧秀,抬来一部小型水车在后院等待,他急忙快步走去,赵班携女儿巧秀忙跪地叩头道:“小人试造一部小水车!恭请大人验正。”

“哦!”唐求扶起赵班和巧秀,叫他们以后见面不要行此大礼,因为修沟引水之事,还有很多事情相商,这礼就免了!但赵班还是坚持了大礼,总感觉唐求恩重如山,不行此大礼,心中总觉得过意不去。

唐求仔细观察着水车,在心中想道:过去心中的水车慨念,就是这个样儿嘛,看来这提水是没问题的了,但这车显得过余笨重,若加上水的负荷,重量猛增,可能转动缓慢!或许还转动艰难!只在心中揣摩着,没有说话。

这时菲芝和杨燕走进后院,巧秀高兴的迎上去欠身施礼道;“两位姑姑,巧秀见礼了。”

菲芝挽着巧秀的手,心中感到这位姑娘非常可爱,她那天真灵活的双眼里,总是不断放射出令人亲热的感觉。

菲芝关切地问道:“妈妈回来,身体好吗?”

“好,她特别感谢两位姑姑的救命之恩!妈妈说:杨姑姑进养猪洞施救时,妈妈一身又赃又臭,又还也喜也羞!当时不知如何是好。可是杨姑姑不顾忌赃与臭,就一个劲的帮助妈妈洗澡梳头和换衣服,并还同骑一马回衙,真是天下第一好人!”巧秀两眼紧紧地盯着杨燕说完,又转头对菲芝说:“哦!姑姑你教我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我就觉得这是在说杨姑姑嘛!姑姑她好像诗里边的花木兰!她提着长剑,扶着妈妈,跨着马从山上奔驰下来,好威武!好不叫人钦佩和敬爱啊!”

“向杨姑姑学武,保护爹妈好么?”菲芝问着,同时向后院的住宿处走去。

巧秀摇摇头,一边跟随走着一边说:“当前还不能学,因为我家缺衣少吃,所以先向姑姑学会纺纱织布,解决了一家人的穿衣,才学武功保护爹妈不受匪霸欺负,姑姑你们说好不好?”

“好!”菲芝和杨燕都非常喜欢巧秀,同声称赞着他!

唐求和赵斑台着小水车向后院的菜地走去,到菜地的小渠边时,两人把水车轻轻放下,唐求说:“就架设在这里试车。”

这儿原是衙门后院的几亩荒地,唐求上任后,不忍心沃土荒芜,便领着衙里的人,开拓这块历来未种过的处女地,遍地种了菜,并还修了一条小沟引水浇灌。现在地里的瓜豆,鲜莱之类长得叶绿葱葱,解决了食堂所需的鲜菜!

这时叶剑飞和几个衙役赶来帮忙,大家七手八脚把水车架设在小沟中,一切安装完善后,启开源头水闸。一沟滚滚奔流的碧水,卷着浪花冲击着车轮上的水板,轮盘就慢慢地咿呀呀的转动起来了。

说也奇怪,水板后斜插的竹筒就把流水带上车轮的顶端后,随着轮盘下行,竹筒中盛装的绿水就自动的倾泻出筒。横空划出一道壮观的飞流瀑布!

人们都高兴起来,唐求道:“砂墩子上的干旱!一去不复反了。”

赵班技高有把握地说:“砂墩子有多高,我的水车就造多高,保证把水送上砂墩。砂墩子要多少水,我就打造多少部水车,保证砂墩子永不干旱!”

“好!”顾先秦声先后到地拍着赵班的肩头说:“有再世的鲁班师傅仙助,是沙墩子之福也!”

转动的水车,在高空喷出一道奇迹般的瀑布,瀑布在烈日下闪耀的银沫抛珠,编织成一幅珠帘倒挂,好看极了!全衙的人都来观看和欢庆。

顾先秦更是激动,自已从来就没想过提水上高墩,然而这年青一代的敢想敢为,竟然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绩,真使他有后生可畏之感。支持和帮助下一代,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为改造贫穷的青城县作点滴奉献!他拈着胡须满怀激情地吟道:

水车赞

心神勃勃献奇才,绿水凌空扑面来。

从此荒园春色艳,温馨遍野笑开怀!

菲芝提来酒坛各斟一杯说:“祝贺赵班师傅造车成功,敬你一杯。”

赵斑饮完酒说:“准备打造十部水车,才能供给砂礅子上的用水量。但这笔用费目前不知如何积资?”

唐求说:“造车的一切费用县衙支付,不能向百姓派款。我看这水车的造型和结构不变,但在用材上可改变,轮轴可选用坚硬的木质,除此之外大可选用山竹,不但减轻全木制水车本身的重量,不但能增快转速外,而且还能省工省料,节省一大笔开资呢!”

“哦!有了!”赵班的双眼发亮,拍着双手高兴道:“大人的一席话提醒了我,我起用鲁班尺的经算法,完全能实现大人的要求!好,巧秀,我们回家打造更精致的水车吧!”

巧秀迟凝一会说:“爹!你先回家准备好材料,待我向菲芝姑姑学几天纺纱织布后回家帮你嘛!”

“呵!”赵班高兴地嘱咐女儿好好向姑姑学习纺织,辞别唐求时,唐求向他交待,并要他转知里正赵忠,加紧开沟,准备引水。

赵斑走了,水车仍然不亭地转动着。人们都散去了,唐求还在水车傍转来转去,他在默默地琢磨水车,如何进一步的臻于完善。

“见过大人!”唐求闻言转头一看是叶剑雄,惊喜道:“张仁伯见到你师傅了吗?”

“张爷末来,只修书一封。”

唐求荒忙看完书信,心中不安起来,张仁伯托病在身,不来主持婚礼,其中必有原顾!忙对叶剑雄说:“走,去看看你师傅!”

两人行过回廊时,见菲芝和杨燕在室外教巧秀纺纱,唐求高兴地向她们点点头,表示热情的支持,巧秀忙欠身施礼道:“大人万福!”

唐求说:“以后相见随便点,不要又呼大人,又施礼的多别扭呀!”说着直向张剑的寝室走去。

张剑正在收拾洞房,忽见师兄走来,忙张罗坐凳,唐求递过书信说:“仁伯大人,年迈体衰不愿远行,师弟你的意思怎么办?”

张剑看完书信说:“家父不能来,他在家有小弟照料,一出门他就感到诸多不便,所以这是预料中的事!”

张剑思索一会又说:“还是回家办吧!父亲为我辛苦一辈子,他就希望看到这么一天,如果背离开他!他会终身感伤的!”

唐求感叹道:“是呀!都怨我考虑不周,把婚庆之日拖到今天!师弟,我陪你回家,一来与你作为媒证,二来当向仁伯大人赔罪!”

张剑说:“师兄你就不别去了,此时的青城县百废待兴,一切都离不开你,需要你安排和指挥,如果你一但离开,坏人乘机抢击,我们就前功尽弃了!不要为了我的小事,而误了青城县的大事呀!”

唐求听了师弟一翻话,非常感动的说:“师弟,我在你的面前,已经是无话可说了,青城县的兴望发达,与师弟的功迹是分不开的!你师嫂代我陪同你们回家,你该不会阻难了吧!”

张剑点点头:“好吧!明朝就起程。”

当天晚上唐求与菲芝说了,要她去为媒妁,把师弟的婚事办了就即刻回衙。

菲芝虽然乐意陪同杨燕前往,但不放心唐求和父母的饮食起居,特别是一日三餐的茶饭谁来做!

唐求劝她放心前去,相信她一定能把媒妁的事做好!衙中煮饭烧茶的事就托付与巧莠。

菲芝考虑再三后,又去与巧莠交待清处,迟日早辰才辞别父母和夫君,跨马与杨燕同行!三匹马乘着朝霞登程了!不知此去又是如何。

正是:英雄终是英雄志,私情不逊众民情!

父母通贤娇妻路,涉山步水忙不停。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