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一夜消灭了青城县境内的霸匪李通后,其它两个匪窝:一个自动解散,洗手不敢为匪了,另一个也逃之夭夭,不敢在青城县内为非作歹!不仅是赵班告别了东躲西藏的流漓生活,而且全县人民都过上了太平的好日子。
半年来都忙于清剿土匪的唐求,虽然每日都忙于处理失主认领被抢劫的物品,但心中总是卦念着赵班打造的水车进展如何,近来一点信息都没有,这天处理完工务,心中又有些纳闷!
他想偷闲出衙去,一人在城内走走,看看城市上的风气,近来有什么变化,城民还有什么议论与要求!
他悄悄穿上过去穿戴的破衣破帽,还用顶旧草帽戴在头上,并不与衙内的任何人打声招呼,就一人向衙门外走去,守门的衙役看都不看一眼,就说:“快走!走走!走远点!”
谁都没认出,身穿破衣,头戴草冒的人,竟然是青天大老爷--唐求,他迈出衙门就混入人群,随着人流信步走去。
青城县这城池虽然不大,也有六七百户人家,是个羌汉杂居的商贸边陲小城。人口虽然复杂,但都以经商和纺织黄麻布为业,各自埋头苦干,谁都不愿说长道短,卷入是非的漩涡。人们最怕的;就是土匪抢劫,现在清平了。
这城是依山傍水而建,凤栖山为城廓的锦绣屏障,锈程八百余里,人们常说:(青城八百里)其味江犹如护城河,环绕半城而过,江水流过东门,河床豁然开阔平坦,绿水扬波,一泻万里。
这味江下可与大江合流,直达襄樊和荆州,因此下江的商人将食盐,红糖,和一些细布装船逆流而上,到青城县换些山货。山中又有一条骡邦山道,可翻山越岭,穿羌寨,过藏包到达西域,把黄绢,烟酒,香茶等土产远消到塞外,所以这儿是水陆交通,商贸繁荣的边陲小城。有史以来就是匪去贼来的复杂繁乱之地。
近几月来,城里平静了许多,沿山的村民也敢背着,挑着茶叶,棕竹,木材到城中出售,买些食盐布匹,以及生产资料回家,往来的商客和山农多了起来,行人的脸上都带着平安的微笑。
唐求混在人群中走在大街上,他看到如此太平气像,心里也就平顺了许多,他随着山农走进农贸市场,他看到频繁的物资交流,商人买到合心的农副产品,山农卖到了满意的银票,第一次感到了和平通商的乐趣!
唐求随着人群,走过一家酒馆时,几个食客进入酒馆,里面传来热闹的叫堂声!他亭步想看看;还是第一次见到的,繁荣的闹热场所。
唐求立在阶檐下,抬头向酒馆里望,但只见;那肩上搭条抹桌布的店小二,手捧香酒穿梭般往来在席桌之间,口中不断唱道:“来客两位,酒杯一对,筷子两双,烧酒一壶!猪肉一斤,外还加半斤油炸花生……米……”
唐求体回到由萧条而转繁华的场面,令他心中高兴地想道:平安就是百姓的生存之道,也就是为官之德!正在这么想,不料酒馆里出来一位醉醺醺的酒汉,一边啃着鸡腿,一边步履踉跄走到唐求身边:“哦!小叫化,爷给你一支鸡腿”把啃得腬骨分离,咬得支离破碎的鸡腿送到唐求嘴边。
唐求看一眼醉汉,没有一点恶意,忙用手接住:“多谢大爷!”
“哈哈,今天算你运气好,就你一个叫花子,好!全都给你吧。”把怀中的纸包鸡腬块和油炸花生米,全都往唐求怀中塞,他也不管东西全都掉在地上,仍然醉醺醺的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唱道:
“西边月落东边明,唐求来了见太平!
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知明朝是何人!”
他音无顿律地唱着,摇摇晃晃,踉跄而去。
几条狗奔来抢吃洒在地上的鸡肉。
唐求快步离开此地,心中想到:“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知明朝是何人!”他想到了风云变化的动荡年代,虽然一时的太平,还是没给人们带去(长治久安),人们的心中还是不安的。
这长治与久安,不仅是天下人的期盼,唐求日日夜夜都在思念,望昭帝能举一反三地效西川之法,化解潘镇间的矛盾,多施雨露于民……
想着,想着,不觉来到了味江的渡口码头。
现在的码头,比进京赶考时的码头繁荣多了;江面上有来去忽忽的货船,还有靠岸等待装货与御货的木船,人和船穿梭往返,显得一遍繁忙。
唐求正欣然走去,突然听到一阵争吵声传来,人们都去围观,唐求也随着人群走去。
原来是两个收税的衙役,为了税钱与人争吵!
那衙役高声道:“唐大人辛辛苦苦地剿匪,就是为了你们能平安地做生意,多交点费用,是理所当然的事!谁不交纳税费,不仅对不起大人的日夜操劳,还得抓去坐牢!看大人怎样收拾你!”
另外一个声音说:“我们不是不交,你今天收的比往天收的多了两三倍,我们乘受不起呀!”
“多了!什么多了!我站在青石板上,草都不生一根,老子吃什么?”衙役怒吼道:“老子就是要管你!还要吃你!”
唐求听到这话,心中很不是兹味,恨不得抓着他恨恨训他一顿!甚至开除他的衙役之职。
唐求又低下头,仔细一想,没有明文规定交税额,收税人就有机会,利用职权去武力敲诈百姓!这儿是这样,在其它不同的地方,还有多少不同样的敲诈手段呢?看来治匪容易,治贪也难呀!
唐求心中想着,我可不能被衙役当枪用了!看来在努力治匪的同时,还得努力治贪,才能保住百姓的安居乐业。要不官兵比匪徒更玩恶!更凶狠!更明目张胆,百姓更敢怒而不敢言!
唐求正在寻思如何了解这桩公案,还百姓一个公道。
这时唐求只见杨燕和菲芝慌慌张张地走来,他心中一想:“有了!”急忙迈步上前拉了菲芝一把,菲芝还以为是那个乞丐要钱哩,一看是他,心中又生气,又可笑地轻声说:“你不打一声招呼,独自出行,令人,担惊受怕!好险呀!”
唐求欣然一笑:“没事,我没事,你俩快去处理那两个敲诈勒索的衙役吧!”
叶剑飞也牵着马来到唐求身边说:“大人快回衙,赵班献水车来了哇!”
“哦!”唐求高兴的不得了,翻身跨上马背,提紧马缰飞驰而去。
叶剑飞只好快步追去。
马蹄声惊诧了人们都回头看,追马的人就是在城门口挥刀战李通的英雄。原来那位戴破草冒的人,就是唐青天--唐大人,人们现在才明白,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唐大人会出奇地私访。
杨燕和菲芝去到衙役强行增税的地方,衙役正和商贩争执不休,一个不愿交超额的税银,一个以权欺人,分文不少,二人看在眼里恨在心中,齐步挤进人群。
杨燕问衙役说:“你敲诈欺负百姓的不轨行为,大人已经看在眼里了!快把多收的部份退还给商家,快与人家赔礼道歉,不要惹事生非!”
衙役一看是新来的巾帼英雄和菲芝忙说:“是,是是!夫人,小人知错了!”退了银两致歉而去。
大部份的人不认得菲芝,少数人虽然认得,但还不知她就是县大老爷的夫人,今天一见就给人一种亲密感。
至于杨燕虽是初来青城,但她飞镖击毙逃匪李通的事,以如雷贯耳,全县老幼皆知,无处不在讲叙她的传奇故事。她俩一路走回,人们都投去钦佩的目光,都感到县里有这样的人,不但是一种骄傲,而且还是幸福和安乐的保障!
俩人走到一家专营售纺绸手绢的摊位时,都被手绢的花色吸引了,菲芝爱上了李白醉酒赏月,不说那`花间一壶酒'的动人诗句和妙笔之书,且说那李白的神态和风韵也确实使人敬仰,若将此帕送与心爱的人,他一定喜欢。
杨燕看上了那张雪岭红梅傲霜枝,不仅怡神励志,而且还美从中来。若在新婚之夜,连那颗芳心一齐奉献给他,该有多好哇!俩人都翻来复去地欣赏得爱不释手。
商家已认出二位的身份,并看出了俩人喜悦的心意忙说:“俩位夫人若是真心喜欢,小人包了就是。”
菲芝问道;“多少银票一张纺绢?”
商家说:“大人昼夜辛苦为我们开创了平安买卖的市场,小人感激不尽,那还有理收银票!理当奉送!”
菲芝柳眉一弹,心中似乎有些儿生气,难道我是仗势欺人来的吗!心中虽然这么想,但她还是心平气和地说:“你错了,保护人民的平安,那是大人的天职,只需你守法经营,合理赢利,不欺骗老百姓,是受欢迎的!如有半点不轨,你就是送了重金,仍然不受百姓的欢迎而倒闭!所以要力主公平买卖。”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