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求心想:是啊,一朝分别后会何期,自己回家就能与心上人相亲相见,而师弟呢!何日才能从逢?我这个媒人怎么会失去了媒妁之言呢!沉思一会说:“到青城县上任后,请叶氏双雄为捕快,你就急刻去下聘完婚!如何?”
张剑感到师兄处事精明,为人考虑周到,心中很是感激,但他又别有所感地说:“想是这么想,恐怕没那么顺利!”
俩师兄一路上,没见到令人感伤的人和事,因此说说笑笑都很开心。因为他们是沿着船工,在江岸边踏平的拉纤小道逆流而上的,现在兵荒马乱中,又是初春时期,所以江面上很少行船,每天只能碰到一两艘小船,那能看到令人悲伤的人和事呢?道路虽然曲折一点,但很安全,二人胯马走来,甚感悠游自在。
俩师兄且走且兴赏两岸奇丽的风光,每日慢游数百十余里,游玩中又行了十多日。这天来到了巫山境地;两岸群峰高耸入云,江面夹窄只有一箭之地宽,湍流的江水咆啸着迎面冲来,催马奔驰在夹长的江边,仿佛似踏在滚滚的浪涛上飞奔。
午后胯马行致一片平坦的汀洲短岸,绿草如毡,不知名的迎春野
花晗苞待放,马儿踏着青草时时抻长脖子去啃一口嫩绿的春草!
唐求抬头一看,两岸高峰后退,让出宽阔的江岸,这时红日也翻过了万丈雄峰,静静地落在翻腾的波涛上,过午了!此刻他觉得既饥饿又疲累忙说:“师弟,过午了,休息一会再赶路吧!”
张剑也觉疲乏:“好哇,喝几口长江水,再咽下干粮冲饥吧。也该让马儿啃些青草了!”说着跳下马来,台头一望惊讶道:“哟!我们已经到达神女峰下了,当然要睹一睹神女的真容!”
“哦!神女峰,快到夔门了。”唐求下马让马儿自由啃吃草去,他坐在草地上,心中高兴起来,现在离家只有一月的路程了,他没有心思去观望神女的真容,更没有兴趣去印证高唐赋的兴比!他在想:如此动乱的年代,能为青城县人民办些什么事呢?依靠的是个名存实亡的腐败朝延,能有什么作为?他一边吃着充饥的干粮,一边想着昭宗虽然有意力转乾坤,但他已是:“四面楚歌”只怕他是心有余而力不
足!因为他势单力薄,寡不敌众,有计无谋!又没有一个提刀能定天
下的将帅才人,率一精锐之师 ……
唐求想来想去,这个千疮百孔的唐氏江山,已危在旦夕了,只能在这将倾覆还未倾覆的时机,拯救一下青城县百姓的燃眉之急。但蜀州陈进瑄,成都王建,他们都有不听君宣,拥有自立为王的野心,当前虽不敢公开反对朝廷!但认不认可御旨封赐的青城县令,还难以预料!如果他们确实为争权夺利,不认皇封御告,自已又当如何办呢?
唐求心中最大的心病!就是怕王陈二人,山高皇帝远,猴子也
称王!翻脸不认……
唐求颠来倒去的思考着,此去将青城上住,要遇到:什么验印,什么刺史签到,等等方方面面的曲折问题,一但出了差错又该如何应对!当然考虑的最多的还是去青城上任后,如何开展工作,怎样为乡亲们荣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唐求正在暇想,忽被张剑的问话打断:“这神女峰!就因宋玉的两赋而盛行于天下,如果没有那两赋,石山还是块人型的石山,谁都不会因神女而留恋忘返?”
唐求转过头去对张剑说:“是啊!神女赋,高唐赋,都是宋玉的鬼笔!本来就是没有的事,被他脱离实际的幻觉,刻意美化一块型如人样的石头,描绘成天下第一美女神,而且还去陪伴昏庸好色的君王作云雨之欢!你说荒唐不荒唐!由於他文墨的鬼妙,幻色诱人,不知迷惑了多少好色误政的君王和腐臣,他们日日夜夜都在想:“高唐”何时来梦中!就只说唐玄宗吧,为了宠爱杨玉环,险失天下,给唐氏江山埋下了崩溃的隐患,没有那些色情迷恋的文章引诱;我们怎么会有痛心疾首的今天,老百姓怎么会有:家破人亡鬼吹灯的惨痛局面!”他越说越愤恨,打开文房四宝,提起笔来伏在马背上展开诗笺,斜视一眼风化雨溶的神女峰挥毫写道:
写在巫山下 [小注:唐求原作,摘自全唐诗]
细柳宫尽旧城催,神女归山更不来!
惟有楚江斜日里,至今犹自绕阳台!
张剑看后也感叹道:“是啊,山石和楚江是实际中存在的事,它们是历史的见证!然而那虚无的美女魔影,本质上是文人的巧诱,但人们总是信以为真!仍然有许许多多沉醉于酒色中不能醒悟的帝王将相!终被毁于美色之中,多么可悲呀!”
唐求摇摇头说:“可悲的!还是那些用生命为他们换得淫乱的庶民百姓!宋玉,是腐色诱人的刽子手!读他的词赋,不小心就会堕落腐化到不可自拔的地步!”
两师兄充饱了饥肠辘辘的肚子,捧喝了几口江水,精神倍增了,于是又胯上马儿挥鞭前行。
落日西沉,夕阳放彩,雪浪翻滚的江面上,一艘乌蓬船缓缓飘来,张剑灵机一动,把头巾拴在长鞭上,向乌逢船不断挥舞,转头向着师兄说:“请乌蓬船渡我们过江,如何?”
“好哇!到了东岸,就可去夔州了。”唐求与师弟并马奔向江水边,欲有一个多时晨,乌蓬船果然从上游的对岸飘到眼前,掌舵的老翁问道:“客官可要乘船么?”
张剑说:“请渡我们过江,船钱不会少给,如何?”
老翁笑道:“官人客气了!渡江就请上船,如要乘船去渝州在下就爱莫能助了。”
张剑问明原由才知道,这老翁是在夔州江边等儿子上船,送去江
西庐山读书深造的,所以不能载送乘客远航!
张剑怕船不能过载,叫师兄先行,自已等候下次渡江。
老翁对张剑说:“不要怕!我的船是运食盐的货船,乘载两匹马没问题,上吧!只是不知这马能乘船否?”
张剑说:“这是受过训练的战马,可能会乘船!”
果然两匹马随主人上了船,就伏在甲板上,俯首贴耳一动也不动。船在波涛上起伏横渡。
欲一个多时辰后,在下游的东边靠岸了,这时西边的落日,已被群山吞下肚了,江面上的余辉也慢慢消散,夜幕遮盖了浩大的江面。高傲的峰峦已经徐徐隐退,黑沉沉的空间,只回荡着振聋发聩的江涛咆哮之声!
唐求俩师兄望着两眼一墨黑的四周,人地生疏何处投宿呢?
师兄弟俩人都踌躇着,下船向何处去?
老船翁见此情况,心知他俩无处安身便问道:“二位客官如无去处,何防留在船上一宿吧?”
张剑高兴地说:“多谢船家给与方便。”于是把两匹马牵下船,牢牢地栓在江滩的树桩上。
老妪特别煮了红薯玉米粥!老船家邀请二位共进晚餐。
唐求俩师兄行程数十日,途中只啃一些干粮充饥,这香甜的红薯玉米粥,当然是一餐美食。
四人围着甲板上的小桌依次而坐,老翁打开一小坭坛烧酒,又奉
上一碗水煮鲜鱼说:“二位,一文一武举趾端庄,十分令人钦佩,特
以一杯鱼酒招待如何!”
张剑说:“多谢老人家的盛情!”
老船翁斟了两碗酒说:“主人不食客不饮,我先干为敬!”端起碗和老婆碰杯后,老两口一饮而尽,捧起坭坛斟了四大碗酒,各人捧碗相碰,喝了一口。
张剑知道船主对客的诚意,然而又怕客官凝虑酒中有毒,故而先喝为敬!酒过数巡腹中暖气融融,再加上腥酸的鱼味,确实使人精神忽来,舒爽而神怡。
这时一阵江风吹过,飕飕的寒气凛燃向船上浸来,脸面上虽然感到江风扑来一阵沧凉,但混身被酒气熏得热烘烘的,也就全无春寒之意了!这时酒兴正浓的唐求,回首向船外望去;一轮明月已升上东岸的山峰,皎洁的月光洒在山崖上,照得琼峰闪烁,似如银琢玉雕!玲珑剔透!那银峰闪烁的光辉把四周的群山,照得害羞地隐进霭霭的白光中,唐求被这美丽的夜景吸引了……
老翁见痴迷的唐求笑道:“客官莫不是被白盐峰迷住了么?”
“哦!白盐峰?”唐求叹息道:“如此富饶美丽的山峰,正是天
赐人间之宝!可惜!真可惜!”
船翁道:“南白盐,北赤甲,两山红白相对拔地而起,双峰陡壁遥遥欲合,型如洞门半开,故称夔门。”
面对大好河山的唐求,他反而心思凝重,说什么也高兴起来。他
前后望了一会如峰似壁的夔门凝思着;这时不知何处的钟声带着水淋琳
的寒意,从月光下的江面上闷沉沉的传来,咚!咚!咚咚咚!他不尤地寒颤一下,在心中默默想到:如此壮丽富饶的河山,仅然被弄权者无辜贱踏,致使黎民百姓尽在苦难中挣扎!江山枉然壮丽哟!有谁能力挽乾坤呢?拯救黎民呢?可惜我无能空对月,只能赶快回到青城县,以我小小的权力把家乡治理好,让我家乡的父老乡亲们,都享到安全的劳余之乐!
名存实亡的唐氏江山,已是日落西下,没有什么指望了!只有依靠乡亲,保护乡亲!这县令之职,能为持多久,就为民而敬业多久吧!他想到此,归心似箭地抬眼望着明月下的山影,那回家的路,从眼下延伸到飘渺的云山之中,双眼只见,青山无数,白云无数,绿水又还无数,唉……
船上没有床,唐求背靠着船舱不能入眠,乡亲们渴望安宁的面孔,总是浮现在他的眼前,他沉痛地坐起来,怅然打开文房四宝,把白纸铺展在甲板上,对着月光挥毫写到:
舟行夜泊夔州 [小注:唐求原作,谪至全唐诗]
维舟镜面中, 回对白盐峰。
夜静沙堤月, 天寒水寺钟。
故园何日到? 旧友几时逢?
欲作回乡梦, 青山几万重!
写完扔下笔,望一眼江上的明月,此时已经是玉兔西斜了,一阵困卷涌上心头,他步履蹒跚地走进船舱,依着篷壁围巾而坐,晃晃忽
忽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正是; 富丽峰峦天公赐,无奈昏庸日暮穷!
江山依旧春尚在,百姓流离抹泪容!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