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有事耽搁了,晚了点,送上一章热血;】
“通常来这里的人,要么不吃,要么就吃上满满一碗都嫌少,为何你偏偏吃又嫌多?”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八分,刚刚好。”说完还敲了敲那破烂的碗。
“别吃面了,等会儿一起吃吧。”老头说完,又“入定”了。
何翀不知道老头的意思,“呵呵”的干笑了两声,还是把碗递到嘴边,三两口就吃了下去,完了还吧嗒了几声道:“不多不少,八分,刚刚好。”
过了一会儿,那两个狱卒又走了过来,这次是提着一个竹篮,从里面拿出几碟菜,临走时还一脸赔笑道:“老爷子,今天金玉的厨房走了水,没开张,烧鸭也烧没了。”
“恩。”老头轻轻的应了一声,什么都没说,两个狱卒才松了口气。
“小孩儿,一起?”老头问道。
何翀此时对老头越来越感兴趣,也不客气,走到面前说:“那就多谢前辈。”
二人沉默的吃着东西,然后何翀开口问:“前辈,不知晚辈可否也问您几个问题?”
“问吧。”
何翀低声的问老头:“前辈是因为什么原因进来的?”
“杀人。”老头淡淡的吐出两个字。
“哦?那、以我的观察,前辈完全不必被囚禁在这里。也没人能挡得住前辈,只是不知道前辈为什么偏偏就被囚禁在这?”何翀觉得眼前的老头,肯定是个大人物。
“呵呵,在哪里都一样,犯了罪的人,自然要呆在监狱里。你呢?不也是能走不走?”此时老头的眼中闪烁着一丝丝迷茫的神sè,像是陷进了回忆当中。
“我不一样,我出去岂不是成了畏罪潜逃之辈。普天之下莫非皇土,走到哪儿都逃不掉追捕,到时后反而越描越黑,说不定还判个凌迟、车裂之类的。”
“凌迟、车裂是死,在这呆多一阵也难逃一死。”说倒是说的挺轻松的,可是这天底下,谁不是求生避死,就算是少华寺的得道高僧,说是看破红尘,晚年也不过是选择闭关而已……
“这我自然知道,若是到了紧要关头,我也不会任人宰割。前辈莫非也怕追捕?这天下能杀的死前辈的人,恐怕屈指可数吧。”何翀说完还把手掌举在老头面前晃了晃。
“哈哈哈哈,死有什么可怕,我墨影剑范攸早就死了,现在在这儿的,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空壳而已。”原来老头叫范攸,那墨影剑似乎就是他在江湖上的名头,何翀现在心智再怎么成熟,可毕竟还是个九岁的孩子,哪知道什么墨这墨那的什么剑,也就当他是个响当当的大人物罢。
不过,他不认识,江湖上对范攸的名号可是闻风丧胆;之前的几十年,任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当朝权贵,若是你的死对头能请来墨影剑出手,指不定在什么时候就身首异处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还是三十多年前的一单夜刺东山王的故事:
东山王名叫胡淹,是先皇的宠妃的弟弟,是先皇的小舅子;先皇在位的早些年,朝中宦官、乱党勾结,朝野之中一时无人可信,唯一是皇后及胡妃二人能替先皇分忧解难,其中胡淹心思慎密,颇有实力,替先皇清君侧,铲逆贼;随后先皇得势,坐稳龙椅,便赐其东山王的称号,说的夸张点,就等于两人各掌半壁江山;
之后先皇驾崩,现在的这位皇帝即位,东山王也全力扶持他掌权;胡妃也诞下一子,之后因为先帝驾崩,忧伤过度,不久后便追随先皇去了;现在的皇上排名老大,封太子,胡妃生下男婴,排行第二,先帝封燕王,赐燕州与他。当时朝中认为东山王会极力帮助二皇子燕王登上王座,二皇子也有称帝的野心,可偏偏这个东山王非但不帮助燕王,反而多加阻挠,全力扶持太子即位,一时在百姓及满朝文武中声望颇高;
之后燕王仍不死心,记恨舅舅之余,还对皇位念念不忘,最终携燕州数十万兵马压境;这燕州的士兵倒是勇猛无双,就像一把宝剑迅猛的插进皇上的心脏——长安;燕王一路北上长安,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这时候胡淹又站了出来,带着一队jīng兵良将抵抗燕王,双方僵持了半年有余,最后燕王的部队还是被胡淹打败,生擒燕王,押至大殿。
殿前胡淹当着文武百官对皇上说:“此子狼子野心,坐拥燕州,非但不为民谋福祉,反倒扰乱朝纲,起兵造反,其罪当诛连九族,请皇上降罪。”说完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取下头顶的乌纱。
“爱卿快快请起,燕王带兵谋反不假,但始终、始终是朕的手足啊。而东山王你一生戎马无数,是朕及先皇的恩人,更是谈不上降罪。”皇上看到此景,迅速的跑下大殿,全然不顾皇帝的形象,伸手扶起胡淹。
燕王见景大笑道:“哈哈,狼子说吾,汝非狼子乎?你是我舅舅,若是助我坐上那宝座,你岂止是当下区区东山王?”
“狼子野心,众人皆知。今rì臣为燕王的舅舅,望皇上准许将此子交由臣处置。”说完若不是皇上紧紧的扶着自己,又要跪下的。
没等皇上做声,燕王又大笑起来:“哈哈,汝剑诛吾,吾必还之。我才是这江山真正的王,我才是一把宝剑,你竟然帮着一把柴刀也不帮我……”
话还没说完呢,胡淹伸手拔出身边一侍卫的宝剑,眼睛也不眨的干脆落到燕王头上,口中还喊:“汝剑两刃,伤人伤己。”
瞬间血溅金殿,众人都被突如其来的事吓蒙了,先前听先皇说过胡淹心狠手辣却又明辨是非,倒是还有几分怀疑,现在大家都信了;
“燕王造反,东山王明辨是非,亲手除害,赏东山王一家,一世安宁。”皇上缓缓的走上金殿,嘴角微微扬起一丝难以察觉的笑。
“谢主隆恩。”
当晚皇上及东山王来到军营,犒赏三军,之后东山王便在军营之中住了下来,准备第二天返回王府,皇上临走之前,留下十名金甲侍卫,命其保护东山王的安全。十名侍卫站在营房四周,时不时回头看看里面还亮着烛火的影子,确保胡淹安全。
谁料突然营房里的烛光一阵闪烁,灭了仅仅不到一秒,又亮起来,侍卫看营房里的身影有些不对,便冲进去查看,发现里面赫然一具无头尸体伏在桌子上,尸体上贴着一张纸写着:“墨影取之”四个大字;自此之后,墨影剑范攸便声名大噪,众人都不知道他是如何在十名侍卫的眼皮子底下,取走胡淹的人头的。而大家也认为,是燕王雇佣的范攸,吩咐若是大事败了,便去取胡淹人头;自此,燕王一事,总算告一段落,同时又不由的叹息胡淹一世英明神武,就此陨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