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门师伯这话一出口,临川派门人尽皆哗然,随即交头接耳,议论纷飞。掌门师伯所说之话,大有不妥,对佛相甚是不敬。虽然掌门师伯在临川派门下弟子辈中是出了名的糊涂,但往rì行事,亦谨小慎微,不输大派之长风范。此番言话却忌诡所测,令人心生渊聆。莫非掌门师伯负伤,智商负到零下了?我疑惑地眺望远处的掌门师伯,摸摸后脑勺。
“悠然道兄,两百年不见,想不到你的道行高深至斯,几及神魔。”一位身披烂布袈裟,留有散肩白发的僧人绕众而出,望着掌门师伯,上下打量,抚身叹然道:“三百年前,你十二岁,一举突破凡人元神之限,臻‘梦神奇耶’之知梦境,不但在临川派内声名鹊起,还被老一辈誉为我们那一代的天纵翘楚。尔后别离,三百年来,你的功体不为凡人之体所禁锢,屡有所破。现在你的修为,实属通天,不在三界迷踪之内,难以界定,着实令我等臭皮囊钦佩。”
第七梵刹话一出,临川派门下弟子又哗然了。十二岁便达境“梦神奇耶”之知梦境,是什么概念?掌门师伯修真之天赋,逆天之属!如今临川派年轻一辈中,在二十五岁之前达境‘梦神’,亦即《梦神》第一重境的门人弟子,已然算是万中无一的资质。据我所知,如今临川派最年轻的一辈弟子中,达境梦神之境的只有三个:凤凰院的梁一琪,二十一岁达境,即是前年;上院的冤大头,二十五岁达境,即是去年;平等院的殊诗诗,二十三岁达境,不知在何旧年。二十五岁前便已达境“梦神奇耶”,至今无有一个。
且说,临川派《梦神》“梦神奇耶”之境,和临川王家传的“梦神奇耶”之境,功效不同,旨趣异味。两者功法虽同出一源,是为梦神者一途之修道秘籍。但临川派的《梦神》共有五重境,梦神奇耶之境是其第二重境;而临川世家的《梦神》只有三重境,梦神奇耶之境为其第二重境。相对而言,临川世家之《梦神》粗而不纯;以奥妙言事,临川派之《梦神》欺鬼及神。
还有,修炼临川派之《梦神》,修真者若勤加苦练,便可登临第一第二重境。但若要想在《梦神》一途走得更远,达境梦神奇耶,则非天纵之资者不可,且心xìng要求奇高,令人咂舌。临川派中,多少奇才逸士在第二重境停滞不前,而抱憾终身?不可计数!纵使如凤凰院的首座,梁一琪的师傅梁淑茵此等奇才,亦不免陷难;据说她自童稚之年修道起,便有“七岁奇才”之称,深得师辈期可,却在修炼《梦神》时,心魔不能除,心境不可清,以致三百余年前便搁境第二重;而后百余年来无所突破,愤而改修临川派另一门奇学。是故,掌门师伯以十二岁之龄便达境梦神奇耶,甚是匪夷所思。
“第七梵刹大师,你过誉悠然了,悠然受之有愧。”掌门师伯率众走近佛相众人,轻松拍了拍第七梵刹大师,淡然笑道:“入内吧,彼此客气就免了,我们老相熟了。”
“纵使悠然道兄道行通天,毕竟还是以前那个悠然嘛。”第七梵刹大师低眉垂目道:“那末,佛相有劳了。”说罢,第七梵刹大师率众,跟着掌门师伯进入了临川派的殿宇。第七梵刹大师那群人经过我时,我随意瞟了眼。但只消一眼,我便看清楚了。第七梵刹大师和伽蓝夺渡大师一般无二,慈眉祥目的人。不同的是,第七梵刹大师留有白sè长发,穿着褴褛的袈裟,赤露了半边上身;烙胸的万字印,流溢金光,庄严非凡——他修炼佛家“卐”字真言的境界,极为高深。
我不懂,为何如此慈眉祥目的人,身负罪身佛宏愿而入世。
僧侣中,除了第七梵刹伽蓝夺渡大师等五位上一辈高僧,还有十余位年轻的僧人。当先的那个年轻僧人,有着昳丽的容貌,眉宇间兼带一些妖艳,要非胸脯平实,我必定会认定他是女子的说。
掌门师伯和佛相众人离开了,年轻弟子却依然要在烈rì下生受此苦。平等院的首座作为临川派的律例监督者,兼殉道节的主办者,即庆发表了一篇空洞而枯燥的开幕词。开幕词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我听着想打瞌睡,可惜身边只有人而没书桌——可恨还是有人听得津津有味,如吃佳肴。平等院的首座这篇可以“彪炳史册”的开幕词,原本是要在十年后现世的;可首座胡扯,说奇篇可在雷雷掌声中一蹴而就。年轻弟子闻琴知雅意,不敢当面逆他的意,于是屡屡鼓掌。经此一由,首座的奇篇,便早产了,足足十年。
长篇大论的开幕词,犹如憋久了的屁,出来可是要祸害人间的。我被祸害得虚脱,好想找人挨一挨,可惜程趁源和高牧原站得有点远,梁一琪和苏小小站得有点近。好在平等院首座的屁,力有不及,时有而尽。随后一声清当当的鸣钟,临川派殉道节正式开幕。各院弟子经过臭屁的洗礼,本已一蹶不振。但此时得以大赦,一时间高亢得很,便依照先前所定,各就各位,霎时间忙绿了起来。梁一琪啦苏小小啦程趁源啦通通有事要干,一窝蜂而出。我摸摸脑袋,想帮他们干活,又怕帮倒忙;想溜开一个人闲玩,又不够义气。啊啊,想到如若去帮人,大有几率添麻烦,我于心不忍,与心不合。唉唉,我终究落得无所事事,拖着困顿的身子,东走走,一时看火花,一时看花火;西看看,一时看别人烧纸钱,一时听和尚咏经——据《神代卷》言曰,佛相的咒语经文有镇魂祷告之力,我倒是听不出异常。
殉道节虽然是修真者死难的节rì,却得有为其祈祷修福之民。往rì,临川派大开山门,平民百姓因而得以进内参拜三清,以求富贵、生子、修阳。不可谓不是大善举。可三百余年前,临川派可算人气不存,仙气娆苒。因为三百余年前,临川派是不让平民百姓进院参拜三清的,和佛相、佛香等巨门豪派一样,避居隐世,不事世俗。但在掌教易代之际,掌门师伯励jīng图治,不但以大魄力,把混杂一团斗争不息的临川派,分设五院,分管权利俗务,还对平民百姓趟开临川派大门,让其进内参拜道家三清至尊。自此而后,临川派修真实力蒸蒸rì长,在迷境内威望力渐渐高踏,大派之名随而响彻天下。如今时有三百余年,长rì的人气积储,再加上临川派的门人以正道自居,以惩恶除jiān为己道,是以天下人对临川派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执念,一种无可言说的倾慕。世人闻说临川派召唤天下人,举行殉道节,自然有不少天下人愿以前来参祭——这几天妄涟镇人流奇多,亦可解释得通了,不止因了小小的龙王祭。
这时,殉道节开始了。妄涟镇内的平民百姓,偕老掣幼,蜂拥而至,虔诚祭拜往rì那些死难的修真者,祝愿其往生净土,不再受间污泥,或者脱离轮回,得以成仙成圣,继续担当,造福人间,锻造泰世。或有跪拜,祈祷上天眷顾,双亲福禄寿、嫁个大丈夫娶个靓老婆生个聪明又伶俐的儿女。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