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四百十八章 敏感地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十八章 敏感地带(2 / 2)

“我支持建立蒙古族自治区,将来还会有藏族自治区、维吾尔族、回族自治区,但这一切绝不能以分裂国家为代价,任何煽动民族对立,挑拨民族仇恨、妄图分裂国家的人,都是我陈际帆的敌人,是我百万‘神鹰’的敌人!”

乌兰夫见陈际帆说得坚决,退了一步,道:“外蒙的事情我们先不谈,我受党中央委派来开展工作,很多事情要和将军商量,将军对我们工作有什么指示没有?”

“指示谈不上,蒙古人的事务本身就要交给你们,我只有两个原则,一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而是不要激化阶级矛盾。现在两党还在合作时期,希望你能把我这个度。当然,我希望广大牧民得到解放,我会支持废除落后的王公制度,支持建立民主政权。”

陈际帆说得这样诚恳,乌兰夫自然不好再说些什么。他也不想管什么外蒙古,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再说。

乌兰夫离开后第二天,外蒙的使者就到了道观。

陈际帆有意让这个使者看到自己的装甲部队,把孙立人的部分坦克摆在锡林浩特。

蒙古派来的使者级别很高,叫做泽登巴尔,是蒙古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是“蒙古人民共和国”著名的国务活动家,外交家。很年轻,此刻才30岁不到。

泽登巴尔很尴尬,因为陈际帆放出话来,他不知道什么“蒙古”国,如果泽登巴尔是代表蒙古省,陈际帆愿意听听他们的意思。

泽登巴尔最终没有妥协,可是千里迢迢过来有不甘心,于是写了一封信,威胁陈际帆,说是他的军队已经侵略了“蒙古”国境,如果不迅速撤兵,“大蒙古国”一定会为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主权”完整而战斗。

陈际帆巴不得,蒙古人先来,进入蒙古纵深不现实,可在这里收拾一下还是可以的。

泽登巴尔来到锡林浩特又被拒之门外,这个消息同样没有漫过日本间谍。

焦头烂额的关东军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们知道苏联人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只要挑起蒙古与“神鹰”的争端,苏联就会介入,到时候“神鹰”就要面临强大的苏联人,而关东军的压力不但会减轻,甚至还可能反攻。

所以日本政府得到消息后,经过短暂磋商,决定公开承认外蒙古独立,并且让外务省派遣大使,准备商量建交。

对于日本人的“友好姿态”,蒙古人当然欢迎,毕竟日本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国,有大国支持当然好。当然,蒙古是绑在苏联战车上的,苏联没有和日本宣战,但是也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所以蒙古也不敢公开和日本眉来眼去,但是承诺,双方可以开展贸易往来等等。

蒙古人到底不敢和“神鹰”正面交兵,但是他们决定派部队往南集结。由蒙古人民军总司令率领的主力进驻温都尔汗,两外两个骑兵师由库伦(乌兰巴托)南下,在赛音山达集结,以牵制二连浩特和绥远地区。

罗玉刚虽然在前线,可是他从不认为现在是和蒙古人打仗的好时机,侦察机传回的消息令罗汉忧心忡忡。他的机械化部队很明显是给蒙古人做做样子的,真正打起来是不现实的,因为输油管只到张家口,而从张家口运输油料和弹药实在是太痛苦了。

他把前线的情报发给陈际帆后,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但是陈际帆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蒙古人是不可能在南线打仗的,只要他敢打,陈际帆会毫不客气派出“空中炮艇”将他们全部歼灭!所以不用担心后勤问题,不过,他还是有一个想法,应该从归绥铺设一条铁路到二连浩特。

陈际帆笑笑,妈的这不是集宁到二连浩特的处境铁路吗?好吧,为了将来,自己就先干吧。

这条铁路的目的就是能把将来包头生产的坦克迅速调往边境,为收复蒙古打好后勤基础。

察哈尔边境的危机很快传开,陈际帆没想到是,美国人居然在这件事上面表现出很大的担心。

美国驻华大使在军事上更加关注陈际帆,陈际帆以演习名义出兵察哈尔倒没有引起注意,因为这里紧挨热河,是正常的战役准备。可美国人万万没想到陈际帆居然真的在这个节骨眼上招惹蒙古,招惹蒙古也就是招惹苏联。一旦陈际帆和蒙古人打起来,陈际帆怎么可能还有精力去打关东军?难道他不想光复国土?

陈际帆不能在短时间内击败关东军,就意味着美国的战略将受到影响,实际上开罗会议上美国的政策已经有所转变,他们决定在44年内结束远东战争,逼迫日本投降,然后再集中精力在欧洲击败德国。

而这一切全都建立在一个人身上,只有陈际帆卖力向关东军进攻,日本人才能快速从太平洋上收缩兵力,美军才能兵不血刃收回那些岛屿,才能少死一些人。可现在蒙古边境的空气陡然紧张,谁都不敢保证会擦枪走火。

罗斯福的私人代表赫尔利本来在武汉和国民政府商谈援助和未来政府的方案,谁知北边出了这么大的事。赫尔利得到罗斯福准许,干脆把老蒋酿在一边,马上乘坐美军的运输机飞到北平。

在北平他找不到陈际帆,只能亲自到参谋部去找胡云峰大发牢骚。可是胡云峰已经得到了陈际帆的电报,让他准备拟定修建张家口至锡林浩特的公路,而且准备在察哈尔境内选址,建设若干野战机场。等到大青山至包头铁路完工后,立刻开始建设至二连浩特的铁路。

有关罗汉出兵的事,陈际帆不可能自作主张,事先是和胡云峰等人商量过的,目的就是试探各方势力的反应,尤其是苏联和美国的反应。现在目的基本达到,胡云峰就以陈际帆的名义向国民政府推荐罗玉刚担任察哈尔政府主席,推荐宋关虎为热河省主席。

理由也很充分,为了调动军政资源打关东军。反正国民政府任不任命都是一样,重要的是“神鹰”的方针,拿下一个省就巩固一个省,步步为营。塞外三个省虽然穷,但是资源丰富,而且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如果能以国防的名义修筑铁路公路,造福百姓也是好事。

美国人急不可耐地跳出来,胡云峰作为第二把手自然要好好安慰一番,说总司令在察哈尔完全是为了肃清日本控制的势力,为完成东北的三面包围而做出的战略举措,至于蒙古人的反应,胡云峰义正词严地强调,这是中国内政。我们将会在解决日本人之后,解决自己的内政问题。

赫尔利听完胡云峰的解释稍稍宽心,他希望胡云峰能说服陈际帆尽快出兵。

“赫尔利先生,现在正是严冬,对人员和装备的后勤要求很严,所以进攻关东军最早要到三月份以后。我以参谋长的名义向您保证,击败关东军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果我们和苏联对峙,是不是能得到美国盟友切实可靠的支持。”

赫尔利一听脸色不对了,怎么中国人都是一个德行,除了敲诈还能干点别的吗?赫尔利道:“两个月前,陈将军拒绝了我国的合作,我们本来是怀着极大的诚意来帮助你们搞建设的。因为美利坚合众国在石油、钢铁和机械制造等方面具有强大的资金和技术优势,结果很遗憾,你们拒绝了我们的合作。现在将军又提出什么支持,难道我们给你们的支持还少吗?”

胡云峰笑道:“您误会了,我们非常希望合作,而且这种合作不是单方面的,对贵国的利益也有好处。我们不会单方面要求贵国无限制地提供援助,而是双方互惠互利。这样,特使先生可以在北平滞留一段时间,和贵国政府取得谅解,等陈际帆总司令回来,他会给您和美国政府一个满意的的答复。”

赫尔利答应了,国内的财团一直在给国会和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总统先生向陈际帆施加压力,好让他们得以进入安徽等四个省,去分享那里巨大的商机。

陈际帆确实准备对美国财团松动政策,因为现在他需要美国人更尖端的技术,为了这些技术,他知道必须出让一些利益。至于什么样的利益,这个问题还没想好,还是把安徽的马老等请到北平后商量再定。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四百十八章 敏感地带)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