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的丢失让本来就已经焦头烂额的关东军雪上加霜。虽然有大兴安岭挡着,可是谁也不敢保证“神鹰”的机械化部队不会强行越过大兴安岭,真要那样,受威胁的就不仅仅是热河了,通辽、开鲁的侧翼一样受到威胁。第1方面军的后路有被切断的嫌疑。
关东军其实已经在采取措施,在满洲南部编成三个方面军后,又紧急从满洲侨民和本土青少年中征召了30余万人在吉林、黑龙江等地集训,截止到44年元月,关东军总数达到80余万。而且日本军部和内阁经过讨论,决定有限度地放弃南边的一些岛屿,收缩印支半岛上的兵力,加强对满洲和本土的防御。
对于风雨飘摇中的日本而言,战争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越是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越不能放弃资源丰富的满洲。一旦失去满洲,战争连一个星期恐怕也维持不下去。
“神鹰”三个机械化坦克军同时进军察哈尔,引起恐慌的绝不仅仅是日本关东军,相邻的蒙古已经开始关注。
导火线是陈际帆授意的,他让第2军占领二连浩特后,继续循着民国提供的察哈尔地图往北横扫,直至西乌尔特地区(今天蒙古国境)。这一带一直存在争议,已经在事实上独立的伪“蒙古人民共和国”主张,西乌尔特地区是蒙古国领土,而民国地图上则主张这里属察哈尔管辖。
“神鹰”进占西乌尔特,立刻引起了蒙古上层的恐慌。不过,当时的领导人乔巴山自恃背后有苏联人撑腰,自己手里也有几十万部队,甚至还有几个师的坦克部队,丝毫没有把“神鹰”放在眼里。乔巴山现在的任务主要是派兵派人参加苏联的卫国战争,没有过多关注已经兵临辖区的这支部队。和很多蒙古领导人一样,他们以为这只是国民政府下辖的一支军事力量而已,而软弱的国民政府早就被他们吃透了,认为翻不起什么大浪来,所以经过蒙古人民革命党政治局会议讨论,决定先礼后兵,向陈际帆提出抗议。
乔巴山的抗议绝对不是吼一吼那么简单,而是有深层次的含义。作为一个长期以来致力于蒙古独立的领袖,他深知蒙古的独立还没有任何法理性依据,所以必须利用任何发生在身边的事件给中华民国政府下套。
来找陈际帆抗议就是一个套。首先派出的使者是以“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身份,如果能让“神鹰”退出辖区自然好,如果不能,“神鹰”势必列出理由。如果“神鹰”主张说这是察哈尔省辖区,那么就可以将矛盾的焦点全部指向这块争议的地盘,从而事实上强化蒙古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
如果外交失败,“神鹰”得寸进尺,蒙古方面就可以扩大舆论,把苏联给拉进来。实际上苏联人一直关注远东地区,“神鹰”重兵集结于蒙古边界,苏联人肯定不爽,一旦苏联介入,无论是外交还是军事,都足以震慑国民政府。
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讨论来讨论去,都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因为他们知道,“神鹰”还要面对一个强大的关东军,不可能两线用兵,尤其是不敢对苏联强硬。
苏联国防最高委员会接到驻蒙古红军和“大使”的报告,马上向斯大林报告。斯大林这段时间非常不爽,因为在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要求英美盟军开辟第二战场,被罗斯福巧妙地搪塞了,而且他已经得到情报,德国人已经重新和中国人建立了贸易联系,这一切美国海军居然视而不见。加上在战场上,苏联人每光复一寸土地,就要付出非常惨重的伤亡,战争越大越艰苦,德国人似乎看不到丝毫败象。
而这一切,都和一个叫陈际帆和他背后一个强大的军事政治集团有关,所以苏联人准备依次为契机,先开始外交介入,试探中国人的底线。
几乎在蒙古使者抵达西乌尔特的时候,苏联人经过商讨,决定在武汉向国民政府提出抗议。[. 超多好]
这几乎就是倚强凌弱了,就算蒙古独立,可也不关你老毛子的事。可斯大林硬是派人递交了照会,并威胁说什么后果自负之类的。
斯大林当然不会说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他只是看到国民政府软弱,想通过蒋介石给陈际帆施加压力。苏联人现在当然不可能在东线大举用兵,他们想的是,在日本关东军被“神鹰”消灭的差不多的时候,远东方面军趁机宣战,大举向东北进军,战占据主动,并以此为交换来逼国民政府承认蒙古独立。
无论蒙古也好,苏联也好,都忘记了一件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陈际帆就算不在外,老蒋也影响不了他。
蒋介石其实已经接到安插在几个嫡系部队中的军统报告,说是第2坦克军已经进入了蒙古境内。此外,陈际帆已经将德王等人进行了审判,并且囚禁了察哈尔伪蒙疆自治政府的官员。
军统人员由于都在军中潜伏,所以还不知道陈际帆邀请中共方面乌兰夫来察哈尔的事情。延安为了少一些麻烦,命令乌兰夫的工作队到北平后,暂时不要公开身份,以“神鹰”工作组的名义到察哈尔开展工作。
但是,仅仅是进军西乌尔特就足以让老蒋感到压力了,他并非不想收复蒙古,但是现在要对付关东军,如果苏联横插一杠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老蒋相信陈际帆能收拾关东军,但他和军委会幕僚们并不认为陈际帆的实力能够与强大的苏联红军相抗衡,所以老蒋的心情很矛盾。
一方面他当然希望陈际帆能以国民政府军的名义光复失地,但另一方面老蒋又暗藏私心,希望有一种外部势力能削弱“神鹰”的实力。
思来想去,老蒋决定把球踢给陈际帆,对苏联人的抗议置若罔闻,然后宣布陈际帆在北方的所作所为与国民政府无关,国民政府授予陈际帆在边疆问题上的全权。意思就是告诉苏联人,不要找我,有本事去找陈际帆。
苏联人当然不能公开区找陈际帆,因为这事毕竟上不得台面。只能给蒙古人打气,让他们保持足够的强硬。
乔巴山派来的使者确实够强硬,可是再硬也没有坦克的装甲硬,事实上罗玉刚压根就不鸟他。罗玉刚让人告诉蒙古人,驱逐一切日伪势力是中央政府的政策,你们作为地方政府更应该支持。我军务繁忙,没空!
蒙古使者没办法,只能继续想锡林浩特进发。这一来一去,就到了元月中旬。
乌兰夫带来三百多蒙古族共产党员并没有直接公开活动,而是首先在察哈尔蒙古族聚居区成立了“蒙古自治联合会”,并秘密与大青山地区活动的蒙族独立旅取得联系,开始在各地开展镇压蒙奸、吸收党员的活动。
为了取得谅解,乌兰夫决定亲自到锡林浩特与陈际帆见面,阐述自己关于建立一个统一的蒙古自治区的构想。
乌兰夫给陈际帆的影响很深,因为他的穿着确实很朴素,头上是一定毛茸茸的帽子,身上也和普通牧民一个样。更重要的是,乌兰夫看起来很年轻,比陈际帆大不了多少。
共产党的情报系统很发达,乌兰夫见到陈际帆的第一件事就是求证,他的部队是否进入到了蒙古国境。
陈际帆招呼坐下后不客气道:“首先,我要纠正您的一个概念,没有什么‘蒙古国’,我军进入的同样是中华民国领土。我必须郑重的告诉您,‘神鹰’既要维护广大蒙古族同胞的利益,也绝不会任由任何分裂势力在外部力量支持下分裂国家。”
乌兰夫在苏联学习过,和大多数共产党员一样,认为外蒙古的独立实际上是共产党执政的伟大胜利,是牧民翻身得解放的样板,所以他对陈际帆的话不以为然。(. 好看的)
“陈将军,来之前毛主席一再叮嘱,说您是一位爱国军人。所以我可以理解您刚才的言论,但是将军初来这边,还不了解蒙族同胞所受的苦难,不了解这些地方的政治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将军贸然出兵外蒙,将会使形势变得复杂化,不仅影响将军未来的对日作战,也会使察哈尔、绥远地区的蒙族工作受到影响。”
“这正是我向贵党中央邀请先生来的原因,”陈际帆道,“事实上,先生说的我都能理解,我不妨把观点亮出来,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希望无论是外蒙同胞还是内蒙同胞,都能在这场民族独立的战争中得到变革。我放弃了德王,选择了你们,本身就说明了希望在蒙古牧区中建立一种真正能让广大贫苦牧民翻身的制度,但是有一点,蒙古的独立是非法的,不但没有得到中央政府承认,也没有得到国际社会承认,而是在外部势力的干预下进行的非法分裂国家的活动!”
乌兰夫心想这陈际帆还真了不得,政治水平不差,“将军口口声声说的外部势力,就是社会主义苏联,鉴于将军与我党的友好关系,我就直说了,我党与苏联有着长久的渊源,在这件事上面我们不好发表意见。”
乌兰夫的话是毛主席叮嘱的,可没想到陈际帆咄咄逼人:“先生所说的‘我党’,到底是中国共产党呢?还是蒙古人民革命党?”
“当然是中国共产党,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知道,《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话,叫做‘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苏联给过贵党一些帮助,但是我要问,在贵党最困难的时候,苏联有没有向延安援助过哪怕一支枪,一颗子弹?没有给延安的兵工厂援助国一台机床?既然要联合起来,为什么列宁先生承诺的将沙俄时代从中国窃取的领土至今得不到归还?既然苏联那么好,为什么先后和德国法西斯、日本法西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为什么斯大林不主张将蒙古交给贵党治理?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国和英国会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援助了大量的物资?你告诉我,为什么?”
乌兰夫哑口无言。因为这些问题在党内是不讨论的,而在苏联他也不可能有机会讨论。
“我来告诉你答案,是国家利益!苏联人打着意识形态的旗帜,处处维护他的国家利益,英美为了他们的国家利益,撇开意识形态的偏见,援助苏联也是为了国家利益!我告诉你,外蒙古独立表面上是为了广大蒙古同胞的利益,实际上他是操控在大国手中的,只能成为为了苏联服务的工具!实际上,即使外蒙古独立,夹在两个大国中间,它的日子也不好过,就像欧洲的波兰一样。先生是蒙古人,是希望一个真正幸福的蒙古,还是夹在两大国之间被互相利用的蒙古?”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乌兰夫同样也致力于蒙古族的自治,当然这种自治仅仅局限于内蒙地区,他希望在绥远、察哈尔两省建立一个蒙古自治区,乌兰夫担心这个想法陈际帆绝对不会支持。谁知陈际帆倒首先说出来了,乌兰夫当然不知道,陈际帆对自治区这个概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