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三百五十二章 剑指江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二章 剑指江南(1 / 2)

几个杂牌集团军总司令提出参股的想法让陈际帆有些意外,但是他还是不准备马上答应他们,这件事必须报给发展委员会定夺,他们在商业方面的智慧可比自己强,再说吊吊这些家伙的胃口也好。(. 无弹窗广告)

打点完邻居们,陈际帆又亲自到各地农村转了几天,确信灾民能够安全过冬后,他决定离开河南返回安徽去。过完这个元旦,收拾江南的时间也到了!

陈际帆在河南与参谋总部协商,决定首先任命第二军军长罗玉刚为第一集团军代总司令,统一协调北线山东河北第一军、第二军和第七军,将三个独立师整编为第八军,任命吴化文为军长,萧健九为副军长,魏凤韶为参谋长,驻扎在豫南信阳一带,与大别山区五战区的部队形成掎角之势,抵御鄂北的日军。

把后方安顿好以后,参谋总部秘密南下到巢县,在这个曾经的“神鹰”总部构筑起新的参谋体系,开始针对江南制定作战计划。

陈际帆在河南陪灾民们过完元旦,于43年元月6日回到巢县。在这里与参谋长胡云峰、前期回来的钟鼎城和高焕捷几个人碰头,开始商讨未来针对江南的军事行动。

最有发言权的是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钟鼎城中将,他的部队主要是安徽人,熟悉这里的地形、气候,熟悉这里的一切,当北线济南激战正酣时,他已经开始着手对江南的军事行动准备。

不过老钟的胃口似乎还不小,他一开口就说道:“如果只是攻占江南长江沿岸的马鞍山和芜湖,则部队肯定会招致日军大规模的反扑,所以我的意见,把仗打大点。”

咦?这就奇怪了,一向老成持重的老钟今天居然一反常态提出一个比较激进的念头,大伙都比较好奇。

“还是我来解释一下吧,”胡云峰现在也学得有些老成了,他慢慢说道,“渡过长江现在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结束此次军事行动?是直接攻下沪宁杭,还是渡江后与九战区一道包抄江西湖南的日军?”

陈际帆摆摆手,“攻占沪宁杭就免了,我们兵力远远不够,除了第三军能担当大任外,新组建的第四军和第五军甚至连军长人选都无法确定,三个军十万人,没有装甲部队,没有重炮,在江南只能利用地形优势和日军进行运动战,本身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真要集结重兵于这些大城市外围,这点兵力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也是很冒险的。”

“所以我们就不能把这样大的作战任务单独扛下来,头,你其实不必每战必亲临前线指挥,我倒是觉得,如果能够说服老蒋几个战区的嫡系部队在南方地区来一个战略进攻,那抗战局面将会是另一番景象。”胡云峰开始陈述想法。

陈际帆笑道:“又来了,这个想法倒是大胆,只可惜只是咱们一厢情愿,这么多部队,首先指挥就成问题,其次各部队驻地不一,战斗力又有强弱之分,加上派系林立,何人指挥,怎么指挥,部队行动上如何协调?”

“不不,”胡云峰摇头,“头你太悲观了,实际上,现在中国的抗战形势比起历史上不知好了多少倍,老蒋的嫡系部队大规模换装,战斗力比起以前好了许多,作为政府军,这个时候总不能呆在西南吃干饭吧。老蒋支持我们反攻,其实是想和日本人拼个两败俱伤,但是我们让他老人家失望了。沪宁杭地区也好,湘赣浙闽四省也好,老蒋不是一向都看作是自留地的吗?他上百万部队不思光复首都,难道就只会祸害百姓不成?”

“小胡,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头面前不用绕弯子。”钟鼎城提醒。

“头应该给军事委员会施加压力,说服老蒋和军界搞一次针对华中、华东的大反攻,长江两岸的五、六、九战区全部参加,这样一来不仅中国的国际地位会大幅度提高,而且还会大大加剧战争胜利的进程。”

胡云峰见大家不置可否,很认真地补充道:“这是一个关乎中华民族脸面的军事行动,也是一次很大的冒险行动,所以我建议头立刻飞重庆,亲自说服蒋介石。就像当初远征军那样,投入重兵和日军决战。”

陈际帆听完后没有说话,实际上他的内心也早有这个想法,但是这半年下来他不了解政府军的作战实力,更重要的是不了解蒋介石到底是怎么想的?是向历史上那样保存实力等待与共产党决战,还是真的能审时度势做一个光复国土的民族英雄?他不敢肯定。不过,他还是决定试一试。

“这样吧,我亲自去重庆,一方面解释一下河南的事情,一方面尽力说服蒋介石和军委会的高官们,在此期间参谋总部要切实负责后勤、情报、兵力调动等工作。不管老蒋是什么态度,长江我们都是要过去的,我们的底线就是皖南和赣北,将日军逼到南京、杭州、上海和南昌几个大城市。这次作战,航空兵、空降兵、特种部队全部都要参战。另外,要与江苏的新四军联系,务必请他们出兵攻击扬州、泰州,保障我军侧翼。”

“嗯,头,你放心吧!”胡云峰胸有成竹地说。

陈际帆似乎还不放心,对钟鼎城说:“对新编部队特别是两个军的训练要加强,江南是山地丛林作战。长江北岸的岸炮阵地必须切实有效地保障江面的安全,调巢湖水上独立师参加此次作战,负责保障后勤通道的畅通。”

“放心,我们有航空兵,如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华东日军陆军航空兵主力和吴淞口日军军舰,那这一仗还是有胜算的。”

“最后一点,参谋总部马上下令,任命李涛为第二集团军参谋长,邱瑞荃为第五军军长,黄树卓(在江南俘虏的伪军团长,已反正,详见二百零一章)为第四军代军长,归第二集团军建制。三个军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换装。集团军属炮兵师装备105榴弹炮36门,75mm山炮72门。总之一句话,要尽快完成第二集团军的组建、装备和训练工作。”

胡云峰笑道:“头,你变了。现在你变得婆婆妈妈的了。以后仗越打越大,您也不能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您要相信老钟,相信参谋总部。”

“呵呵,习惯了,好,我不多说了,小高,你收拾一下和我一起去重庆。”

“不带上赵俊吗?”胡云峰揶揄道。

“不带不带,你要敦促这小子,抓紧空降训练。老钟要知道小文,先挑出人集训,以后这支特种部队就靠他了。”

陈际帆说走就走,先让参谋总部给军事委员会发报,说他将赶到重庆向委员长述职,然后于第二天一早乘飞机秘密出发。

也不怪胡云峰在陈际帆面前说,让他充分相信参谋总部,他确实有骄傲的本钱。参谋总部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已经拥有了涵盖情报、指挥、测绘、军工、后勤、训练、法规、兵役、航空、水战等多部门的强力机构,几年下来从军政大学培养的参谋多达五千人,情报人员几万人,其他文职军官也有两千多人,可以说是中国最强有力的参谋机构,或者夸张地说,其运行效率可以和世界强国的参谋机构相媲美。

这样一个在血与火的艰难抗战时期创建的机构,自然不是吃干饭的,实际上,早在济南战役完成时,参谋总部就派出多名情报、测绘人员渗透到江南各地,秘密测绘各种地形,并且通过和当地人的访问,探听到各地的风土人情、气候变化甚至包括民间传说等情报。情报人员也对日伪各个大小据点进行切实有力的侦察,包括日伪军番号、兵力、火力以及其行军使用的交通工具速度等等。

现在参谋总部在情报方面除了搜集日伪军的,还将触角伸到了几个战区,如果联合作战的计划能够成功,参谋总部必须了解参战各支部队的兵力火力机动后勤甚至各级主官的关系网和性格特征。毫无疑问,这是很有必要的。

实际上,“鹰眼”组织这几年培养的很多特工由于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已经在很多国军部队里当了军官,混得好的甚至当上了营长、连长。当然,也有很多的特工人员在供职的部队里牺牲于抗日战场。

陈际帆虽然没有在,但是对江南的各项准备还是在参谋总部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首先是两支特种部队的建设,胡云峰亲自负责空降团的所有工作,包括飞机、空降场地、训练大纲、武器装备等。胡云峰不像陈际帆,他知道放权,所以虽然领导上万人的庞大机构,但是他丝毫没有觉得很累,甚至还能抽出时间经常到牛王寨的空降兵基地去亲自指导跳伞。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