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三百五十二章 剑指江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二章 剑指江南(2 / 2)

赵俊肯定是会跳伞的,因为这是作为特种兵的最基本技能,但是他一个人会跳和几百人会跳是两码事,这方面还得有胡云峰亲手撰写训练大纲并亲自示范才行。

赵俊空降团的军官都是在缅甸丛林血战的精锐,飞机这种东西当然也不陌生,不过他们没想到自己居然要站在舱门口往下跳,这种感觉就不太爽了。尽管在地面上赵俊团长不厌其烦地讲解要领,但是第一次在疾风劲吹的舱门口面对苍茫大地还是有些腿软。

腿软也要跳!这些不愧是特种兵,还是不打折扣地执行了命令。一开始空中绽放着一两朵花,紧接着花儿越来越多,在上千米的高空中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无论是胡云峰还是赵俊,都知道跳伞只是基本功,一支成熟的空降兵,应该具备全天候伞降或机降的能力,能够在低空压制敌人地面火力,能够在降落后快速收拢部队完成集结,并且在短时间内形成攻击拳头向战斗目标行进。这不仅要求空降兵的单兵素质要好,而且对部队情报指挥能力都是一个巨大考验。而且执行作战任务的空降兵的伤亡比例一向很高,这就要求部队能够保持士气。

在胡云峰的预想中,空降兵的第一仗应该是空降长江南岸,破坏日军增援道路上的桥梁,占领各战略要地,摧毁日军机场、炮台等设施,而这些,一个团的兵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胡玉峰产生了一个想法,江南战役结束后,他要亲自组建空降学校,抓基础训练,为一线部队提供更多的预备役兵员。

胡云峰在牛王寨婆婆妈妈训练的时候,钟鼎城开始针对文川浩的新型特种部队制定训练大纲。这支部队的组成人员首先要求有中学以上文化,因为他们必须系统学习在实战中运用手边的一切资源制造能够杀伤敌人的武器。这就要求战士们至少要有数学、化学、物理、地理、人体科学、植物学和医疗卫生等知识,熟悉和武器有关的化学物质、熟悉相关的化学反应,对各种车辆、武器性能做到比制造工人还要熟悉,对野外保障和救治要有最基本的能力。

当然了,这支部队实际上不是为了江南战役而准备的,最多一年,他们就会秘密踏上白山黑水,在白桦林中,在深厚的积雪中和关东军进行最艰苦的游击战,给大部队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神鹰”第一支全天候作战的特种部队,这仅仅是第一步。

文川浩是一个典型的“幽灵”型狙击手,性格内向,遇事冷静,忍耐力和爆发力一流,对危险有一种天生的敏感,由他来带领这支部队是再合适不过了。

新任队长文川浩脱下自己的伪装,开始像一个虔诚的学徒从钟鼎城、从赵俊、胡云峰那里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因为他的部队里不可能都是幽灵狙击手,还要有丛林战专家,机关诡雷专家…….

有两个人甚至比文川浩还要刻苦,那就是副队长—侦察尖兵徐扬和猎人出身的金锁,他们重新回到安徽后,见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一个他们这个时代都不可能见到的特种战境界。

比起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一百多人的特种部队而言,第二集团军可谓是热闹非凡。新增加的两个军在巢县以南至长江沿岸的驻地上正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参谋总部正在将一车车的武器、军装和装具送到他们的手中。

第四军新任代军长黄树卓少将正马不停蹄地在各师、团驻地视察部队。一个多星期前他还是参谋总部一名见习参谋,一个多月前他还是安徽军政大学一名高级指挥科学员,一年多以前他还是汪伪政府南京警备第二军一名上校团长,所以当几天前接到参谋总部发来的签有陈际帆大名的任命令时,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黄树卓实在自己的地盘南京附近被俘的,俘虏他的“神鹰”当时只有两百多人,被俘虏后他一直由新四军看管,在新四军游击队里他没有被虐待,而是同许许多多的战俘一样得到很多学习的机会。连新四军军部都知道这个处处以汪精卫为榜样的伪军军官,经过调查发现这家伙个人生活非常检点,为人正直,治军很严,觉得他可以争取,于是做了很多工作。

辗转来到江北交给“神鹰”以后,他才真正认识了这些令不了一世的日本人都咬牙切齿的军队和他们的长官。黄树卓看见这支部队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它,他喜欢这支部队苛刻得近乎变态的内务,从战士营房里的整洁程度他能够看出,这绝对是一支纪律优良的部队,他做梦都想指挥这样的部队。

他更喜欢这支部队的训练方式,没有一个军官在操场上打骂士兵,尽管很多士兵在他看来还是笨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鼓励,是讲解、是分享、是总结……黄树卓发现士兵们练得很起劲,甚至有士兵放弃休息顶着烈日还在练。后来他才知道,这是总司令他们传下来的新式练兵方法。看着人家的教官连投掷手榴弹这样最基本的动作都分解成几个标准,让战士们在一旁观摩总结和学习的时候,黄树卓这位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留学生震撼了!这和在日本上下级之间等级森严的训练有着本质不同,但是他知道,这样的训练更能让士兵快速掌握战场基本技能,更能提高士兵训练作战的积极性。

此刻他已经是自由身了,在参谋部人员的陪同下他到了白湖农场,看见了战争期间根本不可能看见的世外桃源,他到了淮南,目睹了一座座巨大的烟囱耸立蓝天。他好像明白了“救国”的真正含义,他好像明白了自己以前走的路并不是正确的。

他想起了那个亲手俘虏自己,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参谋长的话:汪精卫可能真的想寻找一条救国之路,可是他错就错在,把中国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屠杀自己同胞的日本侵略者,他再不是当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那个血气方刚的革命青年了,不管他愿不愿意接受,他都成了遗臭万年的汉奸,可惜了。

黄树卓就是这样一天天转变,直到百忙之中的总司令陈际帆在军政大学看到他,并且发现了他在军事指挥上的卓越才能。

这一段时间他和曾经是敌人的胡云峰参谋长成了朋友,从他嘴里黄树卓明确了这个时代中国军人的理想,不是在侵略者的刺刀下苟延残喘,而是对内保卫人民,对外开疆拓土。

黄树卓终于抛开了身上的包袱,怀揣着梦想上任,他要把自己的第四军锻造成第一军那样的步兵劲旅,要以堂堂正正的中国军人的身份重新回到南京这个自己曾经效命过的城市。

比起第四军代军长黄树卓的远大抱负,第五军军长邱瑞荃现在在安徽声望如日中天,作为一个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他身上留着这个时代最典型的愤青的血液。他在“神鹰”这个团队里看到了中国强大的希望。

不过,他对自己的指挥能力表示怀疑,担心能否扛起这样一个重担,参谋长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一个美国将军的故事,参谋长说他邱瑞荃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发挥下面指挥官的军事才能,然后又能把他们牢牢地栓在一起,让整支部队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参谋长说,你邱瑞荃将军是“神鹰”真正的文武兼备的人才,一定能够干好这个军长。

邱瑞荃充满信心,不光是参谋长这句话,还有自己手下的几个师长,16师师长是夏贤德上校,这是一员猛将,当年敢单枪匹马拉队伍攻打县城的家伙,经过了大大小小几十战,终于以出色的指挥才能被送进军政大学深造。17师师长是周一平上校,这是他在含山县当县长时招募的二十九军排长,18师师长是刘玉堂,“神鹰”最早的成员之一,也是一员猛将。

两位军长最有感触的是,“神鹰”并不是论资排辈的,当初创建“神鹰”的除了头他们七个外,就是五个36师的士兵,结果他们的老班长邓方顺现在在参谋总部当后勤大管家,机枪手王大柱因为受伤,好长时间没上战场,后来一直在军政大学,现在终于出山担任第四军一个师长,工兵张喜旺现在是军政大学工兵科的教官,通信兵潘贵田也在军政大学担任教官。

“神鹰”不会忘记他的创建人,但也不会拿军事主官的位置作为酬劳,除了王大庆和刘玉堂两个经常战斗在第一线外,其他几个默默地站在后面,为他们一手缔造的这支英雄部队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

王大柱是黄树卓在军政大学结识的,同时结识的还有在寿县干过皇协军连长的李楚明和孙彦鹏,这两位据说曾参加过“神鹰“特种部队,得到过陈际帆总司令的亲传。他的第四军三个师师长终于找到了。13师师长王大柱,14师师长李楚明,15师师长孙彦鹏。

1943年元月下旬,“神鹰”第二集团军正式成军,全军辖第三、第四、第五三个军,全部以国产仿德式武器作为制式装备,集团军连同直属炮兵、近卫旅、工兵团、辎重兵、通信兵在内共计18万余人,每个军五万人,团以下按照四四建制编成,基层步兵班十四人,两支仿mp40冲锋枪,一支突击步枪,一挺捷克式轻机枪(两人用),两具仿日式89掷弹筒,六支仿毛瑟98步枪,一支毛瑟自动手枪。每个排有一个机炮班,两挺仿mg42通用机枪,两具掷弹筒。每个连拥有一个火力支援排,装备有“神鹰”自产60迫击炮四门。每个营除以上四个连外有四门步兵炮,每个团也有自己的炮兵连,装备迫击炮12门步兵炮6门。每个师三个以上团,师部直属24门70mm步兵炮,每个军直属一个炮兵团,12门75mm野炮,一个直属防空团和一个防化团。

第二集团军每个师在火力上已经不输于同级别的日军师团的单位火力,并且在航空兵上能够和日军一战。

夺取江南指日可待!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三百五十二章 剑指江南)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