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废目> 第四十七节 历史啊,你真是人写的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节 历史啊,你真是人写的哟!(2 / 2)

或许吧,哲人是对的。

至少,在那时那刻,这个男人是处于一种幸福的状态的,他刚刚从别一种状态中走出来。

如此强烈的对比,实难形容。

费目思考了很久,也无法找到一个或几个形容词,形容父亲当时的心情。

他想,父亲的眼前,当时肯定是打开了两扇大门。

那两扇大门,原来是沉重的,黑漆漆的,压得人喘不上气的。

一旦打开,就豁然开朗,给点儿阳光就灿烂吧!

笼中的那只鸟儿,笼门打开了,你就飞吧,能飞多远就多远!

费凡双脚一磕马肚子,扬长而去了。

黑鱼泡子,地如其名,有很多的湿地,有很多的泡子,泡子里有很多的黑鱼。

现在,黑鱼泡子早已名不符实了,很多的湿地成了很多的稻田,很多泡子没了,泡子里的很多黑鱼没了。

又据说,现在那里出产的“有机大米”要卖到好几十块钱,可那泡子里的黑鱼却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了。

这样的一笔账,怎么算才是最合适的呢?

有一点是肯定的,黑鱼泡子的后代肯定是吃不到黑鱼了。

“爷呀,奶呀,我们这里为什么叫这么一个怪名字呀!”

不知,在将来,将来的儿女们向将来的爷爷和奶奶询问这样一个问题时,他们又会做何感想!

什么都没了,有钱何用!

黑鱼泡子距离四十八顷有近百里地,同属于一个公社,其间全是起伏连绵的科尔沁沙地在紧紧地依偎着那条蜿蜒曲折的老哈河。

费凡差不多是马不停蹄地走了一整天,才到。

正式成为了一个民办教师,月薪是国家每月补五块,生产队记三十个工分,每个工分值七毛钱。

总收入是二十五、六块钱,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最起码比普通庄稼汉多了五块钱吧。

最起码,这是一个让人看得起的职业。

最起码,在这样一个“位卑则足羞”的国度里,可以不再“位卑则足羞”了吧。

这个刚刚当上民办教师的民办教师感觉非常的知足。

他至今,还常常跟自己的儿女们讲起,他讲的第一堂课是《谁是最可爱的人》,那个让一个叫魏巍的人成为魏巍的好文章。

现在也是这样的,只要唱好一首歌,拍好一部戏,就可以成名成腕儿的,就可以坐吃山空了。

世代教书匠的遗传基因产生了作用,刚刚从压迫中解放出来的力量使然。

多少年以后,当费目劲儿巴力地当上一名记者时,他明白了父亲当时的力量之源!

这在费家,叫“不蒸馒头争口气”的!

费凡找遍了学校所有有关的图书资料,还费尽脑汁地鼓捣出了一张“松谷峰战役形势图”。

课堂上,这个在头几天还在赶牛车的高中生凭借着腔调的抑扬,把他的学生们带进了课本,进入到那硝烟滚滚、殊死搏杀的抗美援朝战场。

下课的钟声响了,这个民办教师的第一课结束了。

“课上得非常成功,非常成功!”

刘主任的话,费凡知道,第一炮打了出去,打响了。

直到这时,他才知道,他是怎么当上这个民办教师的。

原来,这实际上也是一次历史的机遇。

1972年,是文革史上的“资产阶级回潮”阶段,有一批从沈阳来的“五七战士”落户到老哈河畔。

这些人中,有大学教授,有干部。

这些人,虽然是被下放下来的,可因为是从高的地方落到低的地方的,说话还是有分量的。

他们说,教学要想提高质量,没有好教师怎么行呢?

于是,学校革委会的主任们便扳起手指头,算起了全公社还有没有高中生。

只有费凡一个!

这才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这一段的经历,深深地留在了费凡的心里。

2007年,赤城市教育局要费凡编写《赤城六十年基础教育史》。

在写文革十年动乱对基础教育的摧残与破坏时,他将1972年作为一个文革插曲的一点曙光写进初稿中,遭到一位资深老局长的坚决反对。

“文化大革命是绝对错的,不能写这样的事儿。”

领导的一句话,就可以删掉一段历史。

历史啊,你真是人写的哟!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