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天地一绝紫玉扇> 第六十一章 救难于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救难于危(1 / 2)



离开华山后,谢成英和紫娟、雅仙两女,再次加紧赶路。第三日午时刚过,三人便来到山西有名的五台山脚下,一个不大的小镇上。

这山西五台山,方圆三百余里,由五座高入云霄的山峰组成,山峰均高两千余丈,这五座山峰是:东台,临东望明霞,如波似海,故称望海峰。西台,月坠峰巅,宛若悬系,故称挂月峰。南台,细草杂花,灿若铺锦,故称锦绣峰。北台,云浮山腰,巅摩斗杓,故称叶斗峰。中台,石翠岩碧,碧霭浮空,故称翠岩峰。

五台山传说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四大佛家名山。

五台山下有个小镇,名叫五峰镇,这时谢成英和紫娟、雅仙正来到这个小镇,三人一进镇中,便在镇东的一家小店中坐下,点了一些饭菜,三人慢慢地吃起来。趁此他们也让店家把三人的马匹,好好喂养一下,以便再行赶路。

“成弟弟,我们可在明日的傍晚,赶到京城中吧?”雅仙问道。

“差不多!”谢成英道。

这时,在小店中吃饭的人,还真不少。有一两桌客人中,竟坐着好几位武林人士。他们一边吃喝,一边大声聊着。

“唉!这些玄玉庵的尼姑们,倒真是可怜!”一位灰衣老者叹了口气,低声道。

“是啊!这铁瓦、碧山、普化几寺的和尚,也太霸道些了。半个多月来,天天在夜里,围着这个小庵闹事,把个玄玉庵搅得彻夜难眠。”另一位中年汉子也接口说道。

“这些和尚们,就是要把她们赶走,才能抢得她们的庵地。”灰衣老者又道。

“可惜这些尼姑们,一个也不会武功,不然这些和尚们,怎敢轻易到庵中来闹事!”一位四十多岁,身穿儒服的人,摇头说道。

“听说百年前,武林中的玄空大师,曾在此庵中,留下诫言,这些和尚们也敢置之不理。难道他们也不怕……”儒服中年人有些奇怪问道。

“他们当然不怕!你没听说这些和尚们的武功,有多高强,这临近数县的武林人士,那个敢惹。不然会没人,为这些尼姑们援手!”灰衣老者瞪了一下眼,说道。

谢成英和紫娟、雅仙三人开始听了,并不太在意,只顾着吃饭。可是当儒服中年人的“玄空大师”几个字一出口,谢成英和紫娟、雅仙不由一齐停下筷子,向这几人看了过去。

“你们小声点吧,如此议论,难道不怕隔墙有耳?”一位汉子轻声提醒着刚才议论的几人,说着,又特意向四下的客人看了看。

听这些人的口气,倒是为那些尼姑们,有些报不平的。

这时,谢成英对紫娟点了一下头,紫娟便起身轻步,走到刚才说话的那桌客人近前,她娇靥一笑,和颜问道:“请问几位前辈,这玄玉庵究竟出了何事,会闹得如此之凶?”

“这位大姐怕是外地人吧!不然怎会连此事,也不知道?”灰衣老者这时喝了一口酒,看了紫娟一眼,问道。

“前辈说得一点不错,我们刚从外地来此,专程上五台山来拜佛的。”紫娟故作焦急地说道。

一旁的儒服中年人,这时打量了一下紫娟,见她不像谎言。便插言说道:“这位小妹,你们来得真不是时候,这五台山上,已闹了快半个月了,天天如此,更不要说再上去,烧香拜佛了。”

“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啊?”紫娟好奇道。

“这位大姐有所不知,咱们这五台山上,寺庙、庵堂不少,各家都有出处。一共分为三支,一支以金阁寺为首,一支以镇海寺为首,一支以铁瓦寺为首,他们占了几乎整个五台山。”这时灰衣老者看了一下周围,便对紫娟轻声,细言说道:“可这玄玉庵却谁家也不是,孤庵一个。建在南台锦绣峰坡上,山水相依,风光奇美。所以这玄玉庵,一向香火甚好,平日里来此庵中,烧香拜佛的人,总是络绎不绝的。”

灰衣老者先请紫娟在一旁空位坐下,又接着说道:“不想半月前,铁瓦寺的和尚们却说玄玉庵,挡住了铁瓦寺的风水,影响到他们寺中的香火,要玄玉庵的尼姑们立即般走。并说这块庵地,原就是他们的地方,也要玄玉庵必须还给他们。”

“这位大姐你说,这玄玉庵会同意吗?玄玉庵建在此处,据说已有百年了。”儒服中年人这时一旁插言道:“听说,百年前有位叫玄空大师的高僧,有位至亲,也出了家,叫玄玉师太,这玄玉师太看上了此处风景秀丽,便在此地建了这庵堂,庵堂还是那位玄空大师,亲自为其主持开光的。可是,这铁瓦寺的主持,现在竟说那地方是他们的,你说可笑不?”

“真是胡说!”灰衣老者轻声道:“这玄玉庵的尼姑们,当然不干了,她们的主持师太平莲师太,亲自与铁瓦寺的方丈理论,可人家就是咬定了这事,强行要她们般走。不然就派人到要庵中来闹事。”

“可已有人伤亡?”紫娟听此,微蹙秀眉问道。

“听说还没有!这还得感谢金阁寺的主持方丈志原大师。据说志原大师曾亲自为两方协调,但铁瓦寺的和尚,就是不同意。现在虽没有真正动武,可铁瓦寺的和尚们,天天到人家庵堂外闹事,把那些尼姑们逼得,个个都快要疯掉了。”灰衣老者摇头再道。

“这玄玉庵的尼姑们,难道不会武功?”紫娟诧异问道。

“就是不会!那些尼姑们,人人虽生得如大姐一般娇艳,就是没有一个会武功的。”一位中年汉子,看着紫娟笑着,说道。

“为什么呢?”这时,雅仙也走过来,在一旁出言问道。

“这个就不知道了!”中年汉子又看了刚走拢的雅仙一眼,摇头道。

“难道官府,也不管管此事?”紫娟又问道。

“官府又怎能管得到,这些世外人之事!”儒服中年人答道。

“那当地的武林人士,难道也不愿出头,为她们说话?”雅仙一旁,也诧异问道。

“不是不愿,而是没人有能力管得了此事。这铁瓦寺源于西藏黄教的一支,主持方丈的武功很高,那些和尚们,也是个个武功了得,谁敢出头去管此闲事啊?”灰衣老者摇头说道。

听几人说完事情的经过,紫娟和雅仙两人道谢后,便回到桌上,对谢成英细说了一下。谢成英微皱一下浓眉,想了一下,沉声道:“既与玄空大师有些渊源,饭后我们先就去看看,再作定论。”

紫娟与雅仙也点头同意,三人吃罢饭,便叫过店伙计结了帐,并请店伙计订下两间空房,他们要在这小店中住一日。紫娟这时趁机向店伙计,打听了一下,去玄玉庵的路。

那位店伙计虽然有些奇怪,但仍详细告诉了紫娟,如何上山的走法。

下午申时,五台山南台,在通往玄玉庵的山道上,缓步走来,一男两女三人,两位女子腰悬短剑,那男的却一付儒雅风度,颇为潇洒。这三人正是谢成英和紫娟、雅仙两女,他们行走在这蜿蜒山道上,甚是轻松。山道上人迹很少,寂静得很。

半个多时辰后,三人终于来到玄玉庵的门前。只见这小庵不大,却悬建在一侧坡上,坡后一处,数丈高处的溪水,不断流入一个数亩大小的水潭,水潭清澈透底。小庵四周清静异常,看不见一个人影。

“成弟弟,这里的风景,果真秀美得很!”雅仙惊喜道。

“是啊,如此秀美之处,在此修行,倒真是一个好地方。”谢成英笑着说道,又扭头看了紫娟、雅仙两人一下:“当年那位玄玉师太,也真有些眼力。”

三人说话间,已走上了小庵门前的石阶,见庵门紧掩着。

雅仙轻手凌空一拍,敲响了庵门,见无人开门,良久,三人又再次敲着门。又等了一会儿,门内一个声音轻声问道:“请问是那一位,本庵近日不便,请施主到别处去罢!”

“我们有位朋友在此,特来此一寻!”紫娟轻声说道。

门内见是一女子在说话,便轻轻将门打开,庵门后竟站着七八位尼姑,有老年的、中年的、年轻的。

这些尼姑们个个面带惊色,她们看着谢成英三人,谢成英赶紧拱手一礼,和颜道:“各位师太好,在下与两位家人,久闻贵庵之名,今日特来此庵一访。”

这时,头前一位老年师太,看三人面色甚是祥和,不像是恶人,便让开了道,请三人进到庵中。待三人进门后,那些尼姑们,又赶紧将大门关上了。

谢成英缓慢回身,对那位老师太,故意道:“师太,为何要将庵门关上?”

“施主,你有所不知,近日本庵不宁,恶人时常会来闹事,不得不如此啊!”那位师太默然说道。

“哦!”谢成英听了,也不再问。三人便一齐向庵里走去,进了庵门,在前殿后侧处,三人见果有一处立着的石碑,刻着玄空大师的诫言,那诫言虽时日已久,但字迹也还清晰,大意是:

吾妹玄玉,出家在此,庵名玄玉庵,请山中僧众、世人,予以看护归照应。贫僧感德,自求佛祖保佑,云云。

下面落字:玄空

谢成英读了石碑上的诫言,便对着石碑,恭恭敬敬,拱手深施一礼。紫娟、雅仙两女,也赶紧裣衽一礼。

三人施礼毕,也不问什么,便又向后面各殿走去。他们从前面大殿中开始,一一拜过,便来到了小庵一侧的偏殿中,这里有一处名“八僧殿”的小殿,三人进去一看,见殿中竟供有八尊僧人像,那八尊僧人像,一人一个姿态,甚是有趣。

谢成英和紫娟、雅仙两人一看,顿时明白,这小殿之中,竟是玄空大师在世时,亲自留下的八尊僧像。这八尊僧像,也暗和玄空大师武学中,大乘无相掌法的八招掌式。只是为防人窥视,这八尊僧像在雕塑时,又略加了变异,并且不按序排放,所以天下无人能认得出来。

谢成英心知:这定是玄空大师想把这套掌法,传给此庵中后人,故以此考验后人中的灵秀者。

谢成英三人出了八僧殿,最后来到大雄宝殿,紫娟拿出五百两银票捐给了小庵。

见三人如此乐善好施,一位老师太接过银票后,连声致谢,又赶紧对身旁的一位年轻尼姑,低声轻言了几句。那位年轻尼姑便急忙走进了里院。一刻后,一位七十来岁的老师太,随着年轻师太,一齐从里院出来。

见这位老师太来到,先前的老师太赶紧合十一礼,低喧一声“阿弥陀佛!”又向那位师太轻言一声,再对谢成英三人道:“这是本庵主持,平莲师太!”

谢成英赶紧拱手施礼,口称:“师太好!”紫娟和雅仙两人,也赶紧施礼问好。

平莲师太细看了三人,才双掌一合,一声“阿弥陀佛!”随后,又请三人在殿中坐下。

“三位施主气色纯和,到是心善之人。”平莲师太这时说道。

“多谢师太吉言,请师太看看我们夫君,学业可能有成?”紫娟笑着问道。

“不错,不错!观这位施主的气度,当为有学问之人。虽中不得举人,中个秀才,应无问题。”平莲师太看着谢成英,说道。

紫娟、雅仙一听,一齐看着谢成英会意一笑,雅仙说道:“看看,平莲师太说得多准,你也就一个秀才的命。”

“能中个秀才也不错了,不枉为夫十年寒窗之苦啊!”谢成英笑道。

“两位女侠,可是武林中人?”平莲师太这时问道。

“我们姐妹家传武学,也算不得武林中人。”紫娟说道。

平莲师太哦了一声,又点了点头。

几人说了一会闲话,平莲师太对三人的善施之为,又一再表示了感谢。这时一位中年师太来到平莲师太的身边,躬身说了几句,平莲师太便站起身来,要谢成英三人赶紧离去。

谢成英坐着不动,和声道:“在下三人与师太和这玄玉庵,甚是有缘,就想在此多聊一会,师太何故,要让我们离开?”

这时,平莲师太面现难色,沉吟一下,道:“施主不知,小庵近日有难,不敢留施主三人在此过久,不然,一会那些恶人来了,本庵无力保证施主三人的安全。”

正说着,一位年轻秀丽的尼姑,面色惊恐地跑了进来,年轻尼姑跑拢,尚不及喘气,便急声道:“禀主持,不好了!外面那些恶僧又来了,这次来的人更多,还有一位高大的僧人,提着一个很大的木鱼。”说着,用手一比,竟有三尺大小。

平莲师太叹了一口气,伤心道:“施主,看来你们也要遭难了,只怕玄玉庵这次再也躲不过了。”

“师太,这些竟是些什么人,光天化日,竟敢来庵中闹事?”紫娟问道。

“还不是铁瓦寺的那些人!”平莲师太一边说,一边往外走出。

这时庵门外,突然响起一阵,嗵嗵、当当的敲打声,那声音可谓惊天动地,竟把平莲师太和年轻尼姑,吓了一大跳。

听见敲打声,庵中所有的尼姑一齐跑出来。这时,又是几声嗵嗵、当当的敲声,那敲声竟入耳令人心惊,每响一下,院中的尼姑们,便神色一变。

谢成英微一皱微眉,便大声道:“请各位师太,赶紧将两耳捂上。”

庵中所有尼姑一听,便赶紧用双手,将两耳捂住。

这时,那敲声一阵急,一阵慢,越来越响。

谢成英面色微怒,对紫娟、雅仙两人轻说一声:“走,我们出去看看!”说罢,便转身走到庵门前,正要开门。

见三人要开门出去,平莲师太和几位中年师太,赶紧过来劝着三人道:“施主万万不可,此时出去!他们若见你们在此庵中,便会将你们强行打走,前些日子,已伤了好个几人了。”

“放心吧!师太我们会些武功的!”雅仙笑着道。

“这些恶僧武功高强,你们怕不是他们的对手,还是就藏在庵中为好!”平莲师太焦急说道。

“师太,你就放心吧!这些僧人算不得什么,我们就是听了此事,专程来为你们解此危难。”谢成英微笑道。

平莲师太不相信地,又看了看谢成英,再看看紫娟、雅仙两女,见两女一直面带笑容,不像是在谎言。

于是,平莲师太便让两位中年师太,将庵门开启。

庵门一开,谢成英领头与紫娟、雅仙两人,一齐走出庵门站在门前的石阶上,平莲师太和那些尼姑们,便只能躲藏在庵门后面,向外窥视着。

见玄玉庵大门开启,从庵中走出了一男两女。那两位年轻女子,甚是美艳,那位男子却是一付文弱的样子。

这时,围在庵外的几十名僧众,便一齐停手,楞楞地望着他们三人。

谢成英扫一眼场中的众人,见都是一些身着黄色僧袍,年约二三十岁的僧人,其中一位身材极高壮的僧人面前,正放着一个三尺大小的黑铁木鱼,他右手提着一根碗粗的铁棒,像是用来敲打的。另一位僧人面前,却放着一个同样大小的响鼓。原来刚才所敲的,就是这两样东西。

这时,一位四十多岁,胖胖的僧人走出来,冲着庵门内的平莲师太高声道:“老尼婆,竟还敢接待世人,你们当真不怕死吗?”

平莲师太没有回答,谢成英却微笑道:“这位大师,都是出家之人,你们如此一闹,岂不坏了这空山旷野的宁静,乱了出家人的修行。”

“他妈的,你再敢胡言乱语,当心老子将你们赶下山去。”另一位僧人恶狠狠说道,这位僧人,一出口竟是赃话。

“快滚!看在两位女施主的份上,贫僧今日就破例一次。”胖胖的僧人不耐烦,怒声道。

“不知大师,为何要将此庵围住,并公然在此敲鼓?”谢成英一笑,又拱手一礼,问道。

“这些臭尼姑,占了我们的地盘,抢了铁瓦寺的香火,贫僧便要把她们统统赶走,收回这地方。”胖胖僧人见谢成英,说话倒是和蔼,便解说了一句。

“这位大师,好像不对吧!在下看这小庵,在此已有百年之久,怎么会占了你们的地方呢?”谢成英肃容说道。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