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仙侠苑> 第四十三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回(1 / 1)

怜百姓西北造绿洲恨歹人书局探真情

上回话表四众欲治西北干旱,遂先治塔里河沙化,因从未涉猎,故不知如何下手,正自托腮沉思。良久木姗道:“治理沙化河床,须从环境着手,非一时半会功夫。我粗拟了治沙规划,现口诉一遍。众听后再表述意见。”众皆称善,木姗道:“西北大地,因人文与环境原故,出现耕地、草地、林地逐一退化,而形成沙化土地,故需造林植被,改善生存环境,方能开凿河床,从源头引水,此第一步也。也是妙时,正有北冰寒川冰消雪融,丰水时节虽存不了,但能浸润沙土,趁此当口植树种草最宜。”三众听罢皆称善,泉生问道:“树种、草皮何处才有?”木姗道:“我去百花国的神木境,找松柏二神索要佳种当不会推迟,你们等我消息。”辞罢三众一个飞云就往东南驰去,数万里路程,顿饭即到。

巍巍树林就在眼前,按下云头,降在松柏神树枝上,两个老头吮足甜水,惬意舒爽正备昏昏欲睡,只闻得一女娃呼唤道:“二位树神爷爷,快醒醒。”松柏神睁开朦脓睡眼,瞧清是木姗,喜道:“乖娃儿,什么风将妳吹来。”木姗道出此行目的,向二神借优良树种、草种若干。二公爽快道:“此乃造福一方黎民百姓的莫大功德,算我神木境一份。”当下吩咐树卒采集苗木、苗草,盏茶功夫约有数万万吨,尽用竹篓分装好。松神、柏神道:“西北干旱少雨,我这苗木苗草俱是耐旱热之上品,略有水份不下一月,即可参天成林,尔后纵长停息,只往两旁生展,树形华美,颜色碧翠。那西北荒野得此神木披覆,固土保水,稍假时日,沙土当成沃土肥丘,娃儿妳就等着西北沙地滋滋冒油吧。”木姗闻得喜不自胜,万分感激,与二公辞别,集结飞云将数万万吨苗种运回。

四众得了种子,欣喜万分,分成四份驾云播洒。除留出河床空地外,顿饭功夫树草种子播洒停当,调北冰寒川雪融水化甘霖从天浇灌。诸事毕,已红日西垂,遂寻当地民宿过夜。次日天光才现,但见干涸沙地影踪全无,尽被半人高的各色树木覆盖,黄土沙石换成了青绿苍翠颜色,惊得早起的人们目瞪口呆。树木滋滋上长,绿草哗哗蔓延,四众每日取冰融水浇灌,果然长势迅速,未及一月参天大树成矣,放眼望去,但见:绿冠蔽日,巨伞翠巍。灌木丛生,绿草芳菲。四众抓起一撮泥土,见其颜色黑亮若煤,细粉如滑脂,如此好土果真能挤出油来。

且说那远近百姓,看得如般奇妙景象,不知是真是假,是喜是忧,正无举措时,木姗也不避讳,洪音亮嗓讲出原由,百姓得了消息喜出望外,大放欢声,敬四众如神。

有了绿树繁草,四众用神剑挖深挖宽由西向东的塔里河,新辟数条河流与塔里河并驾齐流,每条河隔百里修一偌大水库,储蓄洪期丰水与降落雨水,库周密密匝匝布种树木,使其绿树合围,景致优美。

有了甘甜美水,人们纷纷移宅傍水而居,四众嘱咐族长要控制人口、牲畜增长数量,牧耕与用水相宜,护林护草,才能使西北大地,百姓安居,生活富庶,永享福康。

如此西北大地改换了好土质,有了草长莺飞好景致。新开的数条大河,河水连接珠赤朗冰川;塔里河连接天山雪峰,两处源头,若干河流,贯穿西北,四众驾云俯瞰,但见:玉带蜿蜒,绿林参参,碧水蓝天,农舍桑田。好一番美景,四众齐齐称赞,流连忘返,故而客留村舍人家,又多住了几日,吃了些美味牛羊肉,饮了些清香奶酪酒,见诸事妥当,辞别村众,驾云往仙侠苑驰飞。须臾到得苑府,按落云头,府前早有灵芝娃儿在那玩耍,见四众回来,召唤石彻与众人出府迎接。

西月夫人迎住四众,见四个孩儿神采奕奕,不由欢慰欣喜,一一见过礼。灵芝娃儿、石彻箭步跃至四众面前与之亲昵嬉闹。久别家园,四众留恋府苑风景,木姗向西月道:“母亲,孩儿久别,想入园畅游,只需灵芝娃儿、石彻陪我们即可。”西月应允道:“如此也好,无拘无束才能玩得尽兴,我去安排筵宴,备齐再召唤你们。”道罢自去忙碌。

四众得了允令,领着灵芝娃儿、石彻入园游了个酣畅淋漓。阔别多时,园中风景愈见精致了,只见:翠径丛丛,绿柳繁花,桥下清波荡漾;碧莲田田,芝草漂浮,水中鱼儿逐浪。灵芝娃儿骑鹿叽叽喳喳,不知不觉到了四众寝阁。众入内,那日月阁,布置清雅,点尘不染,只见露台:牵牛藤蔓依,紫槐花束串。木架古琴上,盖覆薄纱巾。木姗揭去纱巾,调好琴弦,纤纤指动,熏风中一阵空灵琴音,清脆嘹亮,闻得她引颈吟唱道:“盈盈云海,漫漫雾宇。琼花开不尽,玉树更待发。楼阁莲桥叠叠,君松夫簧依依。瑶草常绿闪光华,仙果缤纷烁异彩。蓬莱虽美非我家,天阁脱尘奈堪远,怎比不老峰妙曼境,近在咫尺。”

歌声清脆似莺啼,琴音缭绕巧作合,天籁之音将众人吸引。曲终歌停,众皆称赞。而后白羽阁、紫金阁、生泉阁游赏一番后,又去百花园、百果园中搜寻仙花、仙果,正备上奇异果树摘果,有修真弟子来请道:“小姐、公子们,夫人筵宴已备齐,请即刻前去用膳。”道罢,前面带路。众到得膳厅,厅中已布下十桌宴席,木果甫夫妇就坐上首、诸神次第坐好,只待四众一行入席。

桌上仍乃自产果品蔬肴、面点糖食,鲜鱼嫩虾、野菜山珍;饮梅花酒、梅花茶。木果甫、西月极爱梅花,峰顶常年积雪,生有百株雪梅,树下堆积尺厚花缎。木果甫用其泡茶酿酒,妙不可言。白玉瓷杯中注入梅花酒,酒色清冽,一股梅花香味,沁人心肺,入口冰凉,花香四溢,众皆赞好酒。

酒入喉,菜下肚,木姗面现伤感,西月瞧女儿神情,疑惑道:“孩儿,今日聚首,理当高兴,为何突然不乐?”木姗自知失态,忙换笑脸道:“母亲,孩儿适才想起一户人家,困苦经历让孩儿悲哀酸楚,情难自禁,望母亲恕罪。”

此言挑起双亲、诸神兴趣,追问原由,木姗将西娴一家娓娓道出,木果甫西月听罢,唏嘘不已。木姗道:“父母放心,西公巨著,孩儿已托女儿国出版。”于是说出女儿国发书详情,席间众神,方才出了口长气。

木姗道完,突然伏身下拜道:“父母大人,孩儿有一事相求?”木果甫道:“孩儿,但讲无妨,父母跟前不要客气。”木姗道:“孩儿欲接西公一家入住仙侠苑,与我等一同修真。”西月道:“孩儿,妳既已施援手,为何还要接入府中?”木姗道:“此户人家与众不同。孩儿初见西娴,竟与我一般模样,以为巧合。不期双亲父母样貌,竟与父亲母亲也一般神似,就连西娴孩儿,亦与灵芝娃儿相差无几。世间哪有这般的巧合,孩儿与其家人素未谋面,却如亲人般烂熟。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为何西娴与孩儿仿似一人,她苦恼,孩儿也莫名苦恼;她悲切,孩儿亦莫名悲切。却说只有心灵相印的人儿,才能这般,我与她非亲非故,此中必有因由,只是孩儿不知而已。如今巨著虽出版,然世道凶险,凡尘多灾,留他们在异地他乡,孩儿于心不忍。且从女儿国主口中得知,那国主乃是天上文曲星;西公乃是书圣,文曲星受帝御旨下凡,是助书圣度过难关的。她嘱咐孩儿日后,要护守西公及家人,至于原因未曾说明,只嘱咐谜底待功德行满时,自会解开。孩儿遂生出,接西公全家,入住仙侠苑的想法,往父母玉成。”

木姗道罢,眸含星泪,木果甫掺起女儿道:“孩儿实不瞒妳,为父自与妳母亲修真以来,长觉心中似有悲怆块垒。妳母亲数次问我为何,我还以为是做凡人时,久被尘世所染。今日得孩儿讯息,讲出如此渊源,恍然大悟,原来是另有情由。宴毕即去接西公一家入苑,为父想快快一睹书圣风采。”木姗得令,吃罢筵宴,辞别父母、众神,与紫夕驾云去渺幻国境不提。

云速飞快,盏茶就到,还是那座旧茅庐。二众按落云头,推门入院,不闻人声,进屋搜寻,亦无半个人影,细瞧傢俬尘垢重蒙,似有多日未住,木姗眉头紧蹙,知此乃不祥预兆,问询邻舍,有人道:“尔等何人,打听作甚?”紫夕道:“我们是西娴义妹,前来拜访的,她家无人,遂来问询。”摸出碎银,塞入对方手中。那人得了银钱,话茬放开道:“西公一家吃了官司。”

二众吃了一惊,忙问细由。原来巨著虽在女儿国出版,得大笔稿酬,西公乃是个济贫救世的善主。银钱除归还债务外,余者尽扶济了这方圆百里的贫困人家,自己仍以卖菜过活。西公著书得巨资,被一伙歹人知晓,装成拜求文化信徒,频繁造访。歹人伪装周正,藏纳稳妥,西公心善眼拙,如何知晓歹人行径,以为遇上知己。

歹人一心谋书,设下出银资助西公再版巨著陷阱,**西公上钩。西公暗忖女儿国虽好,却路途迢迢,若得善人资助,就近出版最好。如此应了要求与其联手出书,谁曾想,歹人得了书稿,连夜逃之夭夭。西公大意,未做半点防范,得知失书,痛心疾首。更为可恶的是,不久市面,西公撰著大肆流行。得此消息,西公气得口吐鲜血,原来作者早已更换他人名姓。一家人将歹众告至官府衙门,那衙门收了歹人贿赂,反判西公正的不是。如今一家人都在大牢受苦,听说西公病得不轻。那人唏嘘道:“西公乃是至诚至仁真君子,上天无眼,好人遭罪。”道罢嗟叹自去。

问清原由,知晓了来龙去脉,木姗心似火烧,紫夕催促道:“快去府衙大牢救出西公。”木姗恍悟与紫夕来到府衙。衙役通禀,二众入内。一矮瘦精巴的五旬男子,眨着绿豆眼坐在堂上问话。木姗禀道:“大人,吾乃西公正义女,义父蒙屈,特来为父申冤。义父被歹人陷害,遭牢狱之灾,实在冤枉,望大人明断。”

那大人见是两个年轻貌美女娃,早已身酥体软,闻有事相求,正可趁机大捞油水,只听得阴阳怪气道:“是冤屈,是陷害,还得秉持证据,姑娘一面之词,本官无法断案。”紫夕听出弦外之音,假陪笑脸道:“大人,你如何知道我们没有证据?”边说边凑上去,附着大人耳朵小声道:“此处太过张扬,有东西也要寻个隐蔽的地方瞧,免让他人知晓,我与姐姐一定好好的将证据说予大人您细听。”

大人望着紫夕、木姗的花容月貌,水样肌肤,一身的芬芳早让他浮想联翩,哪里还有耐性坐堂,急匆匆退堂,亲携二位神仙姑娘入后花园雅室,叮嘱仆人:外人一律不得入内。

布置妥当,又命仆人备下酒水佳肴,果品甜点。二众细观四周,倒也是个幽静雅致的所在。室内鲜花满架,绿藤缠窗,墙上挂悬数幅书法墨宝,架上经史子集。二众知道书画乃是附庸风雅,装点门楣的。

大人此时收了矜持,嬉皮笑脸为二众斟酒倒茶。紫夕则用纤指按他粗掌,昏官正为尝鲜窃喜不已。却巧,门外栓着两条金黄长毛犬,汪汪叫着取宠。紫夕计上心来,将黄毛犬幻作自己与木姗模样,二人隐没身形。

却说那黄毛犬变作人貌,只见:亭亭玉立,娇姿可餐;亭亭玉立好颜色,娇姿可餐胜神仙。大人如何禁得住这般**,早被迷得云里雾里,浪性大发。二众趁此时,变幻大人与衙役样貌,去牢狱重地,装作核实案情,解救西公。

果然凡人肉眼凡胎,辨不出真假,狱卒真以为大人核案而来,将西公举家唤出,带至大人面前。西公见来人是府衙大人,恼他徇私枉法,面若冰霜,不理不睬。木姗、紫夕使了手法,定住一干狱卒,将西公举家救出。

花分两枝,那大人与爱犬嬉闹,时间一长,黄毛犬复还原貌,好端端美人变爱犬,骇得他一声怪叫。正当此时有人来报:“大人,大事不好了,西公正举家越狱逃跑了。”大人急忙穿戴齐整,到得狱中,果然人去牢空,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心道:“莫非白日撞鬼了。”战战兢兢回府不提。

木姗、紫夕驾云携西公一家回到茅庐,西公方才看清是两位义女,不由悲喜交加。木姗说出此行目的,西公道:“多谢义女救命大恩,好事多磨,老夫轻信他人以至书卷被骗,我好糊涂。无脸见二位义女,哪里还有资格入住仙苑,老夫死难足愤。”木姗见西公推辞,忙相求西娴道:“姐姐,万乞义父答应妹妹,至于偷书的鼠辈,女儿抓来就是,切勿忧心。”此言一出,众才想起紫夕、木姗的手段,遂收了愁容,宽舒心情。西母忙去收拾屋子,准备烧茶造饭。

一阵忙碌,茶饭皆准备妥当,饭间木姗、紫夕询问歹人相貌、名姓,西公道:“当日第一位与我见面的姓张名五,生得五短三粗,五官周正,相貌算得俊朗,有三分腹才,定是念过几句圣贤书的。后面又识得两位:一位姓陈名修;一位姓李名鹤,此二人身材清癯,面容俊美,尤是李鹤颇具慧根,腹才横溢。这三人邀结成党,但看颜面,实难与歹人相连,由不得西公上此大当。”

木姗续问道:“除此三众外,还有党羽否?”西公道:“我只与三众交厚,至于其他,就不得而知了。”木姗道:“三人行迹可曾透露,可否邀义父家去?”西公道:“三人中我倒是去过陈修的宅府,远在郊野,家境也还殷实,其余二人则说与夫人不和,常不归宅。”西娴道:“妹妹,想去设伏让陈修在家落网,恐怕他早已离开。这种有家似无家的人,家院不过是临时旅所矣。”木姗道:“姐姐说的是,不过我还是要去打探一番。今日用过晚饭,盥洗毕后,大家早早休息,养足体力。”道罢,取出数枚丹丸,给西公一家,嘱咐道:“睡前服下,加上一夜休息,诸般病痛即可消除。”众依言行事不提。

翌日天刚微亮,皆早起。木姗着紫夕按西公所示途径,探寻陈修家府,紫夕自去。木姗让西娴照顾母亲、孩儿,自己与西公则上出版书局问询。

少时到得一偌大府门前,匾牌大书“泰安书局”四个鎏金篆字,彼时馆内只有一四旬男子在洒水打扫。木姗上前施了一礼,男子还礼道:“请问姑娘有何贵干?”木姗道:“有一事请教先生,贵馆前时有两部书作出版,深得读书人喜爱,我去书店采购,已无货卖,特来书局采购,除一睹美作风采外,还想带几本回去细细研读。”

男子见木姗衣鲜人华,谈吐不俗恭维道:“小姐好眼力,此书词美藻绝,是当世难寻的佳作,我这就取来,是昨天才刚印刷好装成册的新书。”不移时,男子捧书而至,递予木姗。木姗接过书册道:“先生可否告知小女子,你在书局供何职务?”男子答道:“这一绝早,我手拿扫帚,小姐当真不识么?”木姗摇头不答。男子又道:“好眼力,实不相瞒,我乃书局编校,书稿第一关就在我这里。”木姗见已套出话茬道:“那就有劳先生告知小女子,当日是何人送稿?”话刚落音,男子自觉失口道:“我这并不直接接稿,接稿自有他人。”

木姗又追问道:“接稿人可否与我引荐?”男子道:“姑娘,我在书局只干份内之事,其他概不理睬。妳问何人接稿,我实难作答,请速速离开。”话落,往院外一屋宇行去。

木姗拉住他道:“你休得骗我,校审之人,都有接稿机会,你如何不知究竟?”男子发怒喝道:“妳这姑娘,好不晓事体,不知就是不知,为何苦苦相逼。”喝声惊动屋内之人,须臾,出来个气宇轩昂,身材壮硕的男子问道:“究竟何事?”男子拱手道:“蒋馆主,这位小姐,一大清早跑来。我以为是买书的主,没曾想,却是来找茬的,非逼我说出送书稿人,一时生气,遂呵斥于她。”

木姗压住怒火向馆主细表情由,馆主见是个漂亮女子,旁边有位五旬老者道:“姑娘要买书请舍内稍候,若无事就请还家,不要耽搁了我们。”木姗见他头顶隐隐黑气,陡然睁圆双目,眉毛上挑,满脸霸气道:“想赶我走,没那么便宜。今个我来就是要揭穿一个阴谋。贵局新版著作的作者乃是我父亲,为何书上却是他人名姓,请蒋馆主给我一番说词。”

姓蒋的干笑两声道:“泰安书局乃本地名局,怎会做出如此不济的勾当,原作实实是个叫吴明的人所撰,如何又出了个原作?”木姗压住火气道:“自己干得好事,心里清楚。我只想告诉尔等,此作乃我父亲西公正撰著,撰著人守更熬夜,呕心沥血,却被奸人剽窃,失书之痛犹如身死,千煎万熬的书作,眼睁睁被人盗走、出版,你们良知何在?天理何在?”

那馆主也动了真怒道:“哪里来的恶女,无凭无据在此咋呼。”遂令人将二人赶出书局。正欲动手,只见半空一道祥光,一位姑娘飘落书院内。木姗见是紫夕道:“我在此处,妳是如何找到我的?”紫夕道:“姐姐,妳身上一股的书卷味,我自然就寻得到妳了。我去了陈修的宅府,是他租赁的,早已离开,不知去向。”

蒋馆主见多了个人道:“大家休惧,此二女是会法术的巫婆,大家齐上,捉住见官。”书局众人正备扑上,却听得一声如雷暴喝,究竟发生何事,欲晓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亲爱的读者,本书已建《仙侠苑》贴吧,请查百度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