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灵运说:“典史之言正合我意,本县衙役良莠不齐,难以担当大任,典史有何良方?”
虞大猶说:“属下拟对现有衙役逐一考评,确定留用人员名单和招募人数,然后按招募条件挑选新人。属下认为三种人不能要:身体不好者,吸食烟土者和富家子弟。”
梁灵运说:“富家子弟为何拒收?”
虞大猶说:“富家子弟大多娇生惯养吃不得苦,衙役是个苦差使,地位又低,一般人不到万不得已不肯将就。但也有人出于好奇或图威风而跃跃欲试。这样的人心术不正,不能要!此外,属下还想挑选三个班头,捕快班头,杂役班头,还有一个狱头。不论新老,能者居上。”
梁灵运赞同。“就按典史的意思办。”
当天下午,寿源县贴出招募衙役告示,观者踊跃,奔走相告。这几年百业萧条,升斗小民苦不堪言,能吃上官家饭,不失为上上策。
报名面试这一天,衙门前人声鼎沸,已经报过名的二百多名青壮年站成五排待命,杨三鼎和卫元吉也在里面。另外还有数百名看热闹的百姓。他们对新来的年轻知县有了好感,自然对他的新举措挺有兴趣:贴出告示公开报募衙役,闻所未闻,人们都想看看陈大人又有什么高招治他的下属,原来的衙役口碑很差哦!
吉时已到,梁灵运端坐在县衙大门口,于雪儿、陈三元分别站在身后左右两边。
虞大猶走到队伍面前察颜观色,从中挑出十多个面黄肌瘦病殃殃的汉子。“是吸烟的,请回吧。”
他又大声说:“还有谁是烟棍子,自己走出来,不要心存侥倖,免得等一会当场出丑。”
队伍中开始骚动,有许多人在窃窃私议。过了一会,陆续有人退出队列,默默地站到围观的人群当中。
这时候,队伍中剩下一百五十多人。虞大猶宣布第一轮选拔开始,让他们两两配对扳手腕,胜者留下。在比输者之间,如果有人不服,还可捉对比试。结果有三四十人不服,再次比试后有一半人留下。第一回合剩下不足百人。
接着开始第二轮选拔,这当儿,有几个衙役抬来两只鼎摆在县衙门前场上,一大一小。
虞大猶让衙役张大做示范。张大走到小鼎旁弯下身子,手握鼎足运气片刻,只听得一声喝,小鼎被张大稳稳举起。张大步履从容地走了一圈,然后将鼎放回原处。接着赵二及另外二名衙役先后举鼎绕行,观看的百姓大声喝采。
虞大猶宣布:举起小鼎在场上走一圈,即可胜出。如果有人愿意举大鼎,欢迎!
参选者依次上场,有的顺利举起小鼎绕行一圈,然后盯着大鼎看了片刻,搖头退下。有的望小鼎兴叹,十分沮丧。
进行到一半时,杨三鼎大步走向大鼎,轻轻松松地把鼎高高举起,在掌声喝彩声中稳稳绕行。有人认出来了:“杨三鼎,他是杨三鼎!”顿时,场上“杨三鼎,杨三鼎”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方才举起小鼎的四个衙役也张口结舌,啧啧称奇。
梁灵运赞叹:“虞大猶有心计,堪当重任。杨三鼎力大无穷,好苗子!”
于雪儿轻声说:“本姑娘心里痒庠,也想试试身手,哥让我去吧!”
梁灵运小声说:“不可!強敌四伏,千万不能露出本相。记住,我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接着出场的是卫元吉,他轻而易举把大鼎举起,场上又是一阵欢呼,气氛达到**。
后面陆续有人举起小鼎,他们受到前面二人的鼓舞,也想把大鼎举起来,无奈大鼎象生根似的纹丝不动。
两个回合下来,参选者剩下三十六人。虞大猶让他们捉对摔跤,胜出者即为新任捕快或杂役、狱卒。
在围观百姓的吶喊声中,经过半个时辰较量,十八名佼佼者胜出。他们在虞大猶的带领下,喜气洋洋地站成两排,向陈知县拱手行礼,从此刻起,梁灵运的手下增加了一支劲旅。
虞大猶向梁灵运禀报后当场宣布:卫元吉当捕快班头,杨三鼎当杂役班头,狱头则是张大,每班皆为十二人,其中有四个女狱卒看管女犯。
就在这当儿,衙役小猴儿匆匆赶来,在虞大猶耳边悄悄嘀咕,虞大猶笑嘻嘻说:“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