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末少> 第六章 祸起无端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祸起无端 二(1 / 1)

离末家庄十余里路有一个集镇,名叫王官堡。原来是一个巡检司所在地,在此设置巡检司,主要是西南一带虽离国境不远,而且民族杂居,又是元代最后的领地,傅友得率部与元军最后一战之后,为不使边地起事,太祖皇帝更令傅友得所领军马就地解甲归田,屯边守土。

傅大将军代领地方政事,知道这一带地面山岭深险,林木茂密。盗贼易聚,常有客商被杀,不时也有村民被掳之事发生。这小小的王官堡,又是边地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于是,便设立了一个巡检司。平常招有弓兵,多的时候数十个,少的时候也有十好几个。所谓弓兵,都是附近村民所募而来。类似地方武装,归县衙门管辖。

随着国事安定,边境安宁,巡检司被撤销。但因这里是出入内地之必经之路,设置巡检司时,又开拓了南来北往,联接县城州府的两条官道,渐渐形成一个集镇。内地的客商来这里主要是采办药材和山货,也捎带一些内地的货物来此易货。因此,这集镇也就有了旅店,饭馆,茶楼。

但这集镇上,尚有一家特殊商户,却是出卖刺绢绣锦,大者如缎被,小者如丝罗方巾,一应俱全。在这边远小镇,穷乡僻壤,有这样一家商戶,也算得新鲜,生意也还做得可以。却原来这些女红,正是末家庄及附近几个小村子的女子所做的。她们把织好的女红拿到这家店面来,卖了之后又从店里买回些丝线绢料。

此外,若有订制,则点明了要的是谁家的手工。订制一般工钱会略略高些,且不愁销路,店家喜欢,做家自然也喜欢。订制的人有本地县城里人,也有外地来往的客商。因为买过一些小物件回去做人情,却偏偏夫人和家眷喜欢,再来的时候就会根据家眷的要求订制几样东西。若住得长些,可加点工钱赶制出来,走的时候带回去。若住得短了,则付了订金,下次来的时候带走。

这天,集镇上来了一个药材商人,吃过晌午,喝过午后茶,浑觉没事,便一个人逛起了这个小小的集镇。这集镇其实没有什么好逛的,因为这天不逢集,街面上来往的人很少。除了几家客栈,两家茶馆,几个卖零的小摊,再就是路边蹲着卖水果的乡民,其余店铺的都是收购以山货药材为主。这位客商是大地方来的,走了一半多,觉得很是无聊,正要折头回返,却突然眼睛一亮,却正是挂在店铺前的几块丝罗帕子引起他的注意。

客商疾步走近,又看了一眼,开口问道,“请问店家,这挂着的罗帕可是卖的。”

“客官,这挂着丝帕是不卖的。”

“既是不卖,何故挂在外面?”

“挂着的物件,只是做个挂头,如同酒家挂的酒幡。”店家解释说,“这物件讲穷色泽新鲜,挂在外面,色也掉了,料也朽了,又怎能卖与他人。若客官要买,需得进店来看货才是。”

“原来如此。”那客商点头称是,随即进了店内,这一进去,只略略看了几件东西,便情不自禁,啧啧开口称赞。

“不想在此蛮荒闭塞之地,能有如此女工,不说县城,就是云州贵府,也不得一见。可是这样的物件在这里,也有人买吗?”

“客官是行家。这地方虽然远避,附近也有些大户人家,县城里也有人专门来买了去。当然,也有像客官这样的生意人。有的人一回买了,二回来还买。就是附近的人,虽然没有客官这样的眼力见识,但东西好看,却也还是晓得的。”

店主说着,随手拿起一块丝帕展开,“你看这梅,花虽小,却用了好几个红,由里而外,渐次渐淡。是以看着就如真的一般。再看这只喜鹊,绣翅膀用的是一种绣针,绣颈上羽毛用的又是另一种针,一只喜鹊绣下来,要用到好几种绣针。所以针脚细密,绣出的喜鹊便如那活物一般。”店主说到这里,拉住丝帕两只角展开来,轻轻一抖,果然那喜鹊随之蹲缩身子,仿佛就要振翅飞出。

“嗯,正是正是。”药材商人听着店家介绍,连连点头。客商当即问了价钱,店家说了,这个嘛,若用银子,也就六分。客官若是买二,就只收取一钱银子。

“一钱银子?”听了价格,客商大吃一惊,以为听错了,不由得又问了一遍。

“客官,只是这块丝绸,要用去一分。绣这样一块小小帕子,用的都是锦丝,光丝线还要用去一分,剩下的,还有绣工的工钱,再除去店铺的租金,伙计的开销。实不相瞒,这一钱银子里,我一分的赚头都没有。”

客商不再言语,把店铺里所有的成品一一问了价钱。问到后面,店铺老板已是满脸不悦。一钱银子,你就嫌贵,多问怎的?只是做生意,讲的是和气生财。这店铺老板姓王,做这小小店铺的生意,已经做了好几代人,是以虽不耐烦,却还是一一答复了。那客商兀自问着,突然眼睛一亮,拿起一块方帕,展开看了,再也舍不得放下。开口说道:

“掌柜的,我这样说吧,你店铺里所有的绣品,我都要了,在你的价上,我逢十加三。”

“这这这,客官,你不是说笑来着,找……找个消遣的吧。”

“当然不是,”客商说着,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大约五两左右,“我临时出了客栈,身上带的银子不多。这五两银子,权且做个订金。”客商说到这里,又接着刚才的话说,“刚才说到,逢十加三,所加的这三分里面,一分给你,二分给绣工。虽然你只得一,但若相加起来,你之所得比起绣工来,翻了数倍不止。”

“那是那是那是。”店主连连点头,心里想的却是,这三里面,我是多得一分,是多得两分,还是二一添作五,反正是我说了算。这里我先答应了你再说。

那客商看了店主一眼,知道他心里所想,却也不去点破。把那锭银子放下后,从店主手里拿了那块丝帕。这个,我先带回去,其它的,你帮我权且收了,再不得卖与别人。明天一早,我带了足够银子,再你一一打点,算个明白,当场付足银子。店主眼睛看着那锭银子,嘴里连说是是。

那客商揣了那块丝帕,急急回到客栈,再次展开细细端祥赏玩,果然是爱不释手。

原来这客商姓吴,名铭之,家住南京。自幼饱读诗书,年十六时即考取秀才。可他时运不好,其时正值阉党专政弄权,吴铭之的师长只因说了几句话,即被当作东林党人而投入大狱,不久后又被杀害。吴铭之悲愤之余,怒而弃学,跟着父亲做起生意来了。这吴铭之的父亲那时正好在做绸缎生意,兼做官服内礼,经常出入大院高墙。吴铭之跟随父亲走动,弃学之后,只读诗书,兼作几笔书画,自然比那店主懂得也多。此时战乱频频,绸缎生意不太好做了。反是那药材生意好做些,因此,这吴铭之才学着做起药材生意来。因此,他熟悉的,仍然是先前的本行。

吴铭之展开丝帕,越看越看。就说这帕上只喜鹊吧,旦若飞禽,脚最是难绣,绣得仔细了,虽真却又显绌。绣的虚了,却又与其它针脚不配,倒像是偷工减料一般。总之是个不好看。莫说是绣,就是作画的人,也难摆放。可手里帕上这只喜鹊,绣的人把一只脚用梅枝遮了,只露出几个脚爪抓在枝上,而另一只脚则在身体一侧,翅翼之后,隐隐若现。端的高明。

若非得到名师指点,这绝不是一般的绣工处理得来的。可是,这样地方又哪里来的名师。而真正的名师,并非指那些市井俗匠,而是官府织造,王府内宫才有的。而那些市井俗匠,画人,鼻子眼睛嘴巴两个耳朵一样不少,就是画一只羊,也必得四脚两角俱在,全不知隐藏遮掩,看上去总是别扭。可笑那店主,正所谓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这样的物件,拿到南京城里,必然当是从宫里流出,不值个几两银子才怪。是以他主动提出,逢十加三。其实就是翻上一番也是值得。只是若加得多了,那店主必会生出猜疑,反倒弄巧成拙。

吴铭之越是赏析手里的这块丝帕,越是暗暗赞叹。店铺另有许多绣好物件,这样的丝帕也有许多块。但他别的不拿,独独先拿回这一块,是他刚才在铺内已经看过了,这块丝帕的织绣比起其它都要生动的多。虽然布局,绣工,色样,大多差不多。但这块丝帕在细部处理上,更加有心。

比如这喜鹊的颈上的羽毛,因为喜鹊是偏着头站立,那颈上的毛就有顺有疵,那织针就不能一直顺走,而要正正反反,长长短短走针。这样,那颈上的羽毛就有了层次。这正是这只喜鹊灵动欲飞的细妙之处。如此功夫,又如此心性,方得有如此飞鸟。那店铺主人,又如何品鉴得出。

这吴铭之年近三十,虽然有过妻室,却不幸早殒。因为思念亡妻积郁已久,这才远行西南,以减睹物伤怀之感。此时,手执这样的丝帕,心里自然又生出些念想来。这小小一方丝帕,常常被青年男女当成定情之物。吴铭之心想,这又是如何一个女子,怎样一双巧手灵动翻飞,窗前月下,又怎样一番心思,才织得出这样如生的方物。感叹良久,竟不觉天色已晚。随行伙计进来叫他吃饭。这才把那块方巾小心揣在怀里,随伙计去了。

第二天一早,吴铭之早早来到店铺之内。此时已经知道那店铺主人姓王,遂和王掌柜一一祥点,结清了首批货物应付的银两,药材也不收购了。货物分成两包,自己和伙计身上各糸了一包,也并不沉重。走出几步,复又折回,又掏出几块碎银子,约摸一两左右的样子,递给店主,特意嘱道,“这点散碎银子,还请王掌柜给昨日我拿去那块丝帕的绣工,请她另外给我绣一块丝帕。”

“这个……”王掌柜略为踌躇,“算是订制,工钱本来是可以略略多些,只是,一块绣帕,给一两银子也实在多了些了,恐怕她反而不敢接受。”王掌掌柜所以踌躇,是因为知道落珠的为人。

“多就多一点吧,又有什么不敢受的。我也不认识于她,她也不认识我。并不在乎有何言语。”吴铭之也知道一两银子太多,令人反而顾忌,因此又加了一句,“这样绣工,其实也值。”

“如此甚好,这女子本来窘迫,带着一个十来岁孩子,日子过得艰辛。只是不知吴掌柜所要织的方巾,要选一个什么图案。”王掌柜说着,从柜面下面捧出一叠画案。吴铭之随手翻了翻,摇了摇头。

“那……吴掌柜,总要与她一个名目的吧?”

“那就……”吴铭之略为沉思,“就绣一个清水出芙蓉,荷叶摇滚珠吧。”

“好好好,好雅致的题目。”王掌柜连说了几声好,又道,“巧了巧了,真是巧了。”王掌柜笑道,“真是巧得很哪,这女子名字里巧巧儿一个珠字,就叫落珠。”这王掌柜为人倒也不坏,知道落珠带着个儿子,孤儿寡母过得艰难。又想,能与吴掌柜做成这样大的生意,昨天吴掌柜拿去那块绣帕起了不少的作用。这位吴掌柜逢十加三之数,原本也不想折扣于落珠。

不想,这吴铭之听了那绣工名叫落珠,半晌作声不得,又拿出那块绣帕来看,心中暗想,天下竟有如此奇巧之事,我出了一个荷叶摇滚珠的题目,果然就遇到了珠落人间?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