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末少> 第六章 祸起无端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祸起无端 一(1 / 1)

离石将军不远,有一座坆,墓碑上只有五个字:

末夫人之墓

很多年以来,末家庄人为守住这尊墓,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易王府打了好多场官司。那自然是在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死后的事情了。朱棣死后,继位的朱高炽赫免了建文帝的旧臣,同时,被殊的靖王也得了赫免,发还靖王封号和封地。

可是,靖王一家已无后人。那一次易王屠城,可谓斩草除根。不仅将靖王府五六百口尽皆处死,还将靖城内凡姓朱的百姓都杀了个干净。因此,靖王虽然被发还封地,但并无人继承。只好将靖城和靖王的封地仍交由易王代管。

但易王自己心里非常清楚,靖王其实有后,就是易王自己的女儿安妃公主逃脱之后带走的那些人里,或有男丁。易王担心哪一天突然冒出个谁来,要回靖城和靖王的封地。

当然了,要想要回靖城和靖王封地,必得有一定的物证。易王派人打听后得知,离末家庄不远处的这座“末夫人之墓”很可能就是易王女儿静安郡主之墓。不说这墓里的陪葬里可能就有那样的物证,就这座墓本身就是一个物证。

因此,这易王府千方百计想要将此墓迁回易王墓地。但又不能公开说明这就是静安郡主之墓。这样一来,易王府就等于承认了末家庄的人是靖王之后。因此,易王府编造了一个谎言,称这是易王府中的一个宫女,随易王途经此地后暴病身亡,不得已而匆匆埋于此地。当然,为了证明这一点,也伪造了文书。

末家庄人自然不干了。这“末夫人之墓”是末家庄人的祖坟。末家庄除了两位石头将军保佑安宁,“末夫人”的在天之灵则保佑了末家庄人丁繁荣,六畜兴旺。怎么变成你易王府的宫女了?你易王府的宫女,又怎么叫“末夫人”了。

这官司打了很多年,从安顺县打到安顺府。易王府虽然势大,但毕竟这是刨末家庄人的祖坟啊。因此,近两百年来,数十任安顺知县,安顺知府都不敢妄断这个案子。随着时日久了,易王府也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

事情也巧。偏就在这一年,安顺知县和安顺知府同时换了新官,而这两位新官都是出自易县,且和易王府关系甚为密切。因此,易王府的人又打起了主意。这天,易王府派出了一个亲随,前往安顺府衙打点。

可是,这个亲随头天才到了贵阳,不及去往安顺,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匆匆返回易府。见到易王,他从怀里掏出一件东西请易王过目。易王见了,那不过是一方罗帕,丝罗质地不好,而绣工更是极为粗糙,不过是那些寒门子弟,穷酸秀才从市井购得,随身携带,附庸风雅之物。正待要问,忽然脸色一变。

“你你你,你从何处弄得此物?”

“王爷,我是在贵阳城里的一个秀才手里看到。问了后,他说到,贵阳城里用这方罗帕之人,到处都是。又说,现下贵阳城中,不用此帕之人,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这个……”易王摇着头,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莫非只是一个巧合?”

“王爷,天下又哪有如此巧合之事?”那个亲随指点着罗帕下方一角,接着说道,“王爷,你再看这颗珠。”

“嗯。”王爷又认真看后,沉吟了半晌,自言自语道,“都只道那珠随静安一起埋了。却原来生于莲,出于莲。终究不肯没世。这却如何是好。”

那亲随听了易王此话,这才明白易府为什么要就一座老坟,一而再,再而三与那什么末家庄人打官司。原来夺坟是假,为了这颗珠子才是真正的目的。

“奇怪。”易王沉吟过后,又才接着问那亲随,“但如你所说,既然贵阳城中书生秀才都用这样的罗帕,可见传之甚广。既然传之甚广,可见传之已久,却如何没有半点风声?”

“王爷,这贵阳城中比不得乡下,新鲜事传得很快。一人用,而十人用,十人用,而百人用。如此传开,其实也只是十天半月时日。偏巧前几日又逢了贵阳城中会试,考生云集,因此传得就更快了。王爷,只要大家都喜欢,正所谓洛阳纸贵,那只是一夜之间的事。王爷,您看这料子,用的是什么啊。”

“嗯。你说得虽然有理,但要绣此物,总得一些时日。贵阳城中,那哪里有这许多绣工。”

“正因为如此,这一块丝帕,竟然要到了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我看一分也不值。”

“是,王爷,奴才也是这么说,正待要讲价,那绣坊老板哼了一声说道,要买便宜的,你过十日再来。我这里还接了很多定货,正是做不出呢。这里才说着,旁边来了一个秀才,问我买是不买,不买他就要了。说着,就往奴才手来拿。”

“我并不是嫌你买得贵了。我只是说这样东西,本不值一两银子。”王爷说到这里,脸上神情一变,突然问道,“那如此说来,你是还没有去往安顺府了?”

“这个……王爷,”看到王爷脸色变了,那亲随连忙解释说,“奴才以为,这事比去安顺府的事急。因此先将此帕送回,奴才明日启程,去安顺府。”

“没去的好,没去的好。”易王听说那亲随没去安顺府,脸色反而和缓下来,又接着说道,“那安顺府却是不用去了。”

“王爷,这又为何?”

“看来,你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珠若是真的出世,远非区区一个靖城之事了。你即刻去往千户所,亲自面见刘千户,将此帕与他,请他立即送往京城锦衣卫。”

“是。”那奴才听了吩咐,转身就走,却又听得王爷叫他回来。

“回来。”

“王爷还有什么吩咐。”

“这千户所你就不要去了。”易王说着,背着手走了两步。

“王爷,是担心刘千户不相信帕上所织是真。还是怕刘千户根本就不相信宝珠的传言。”

“哼哼,”易王冷笑了两声,“这刘千户不相信倒也罢了。只怕他相信是真,更相信宝珠的传言。”

“我明白了。刘千户世袭祖业,且一直是靖王……”

“不要再说。”易王打断了亲随的话,“你去备笔墨来,不要再叫小厮,我亲自修书一封。”

“是。”那亲随说着,给王爷研了墨,又将纸铺好,然后走到门口,为王爷把风。

很快,易王将书写好封了。又令亲随取来了个锦盒,将书信和那方丝罗放在锦盒,又再封了。这才对那亲随说,此去京城路途遥远,若是着你送去,你再是快马加鞭,也得十数日方能到达。你还往贵阳去,将此盒送去贵州布政使傅府,请傅布政使着驿站直接送给锦衣卫邢指挥使。傅布政使与邢指挥使十分交好。这样,既安全,又快捷得多了。

“那我既然去了贵阳,还要不要再去安顺府?”

“那却不必了。”易王哼了一声,说道,“这回要挖的就不只是一冢藏鬼坟,而是得把藏鬼之地也一起抹了。”

易王所说的藏鬼之地,自然是末家庄无疑。

易王为何如此大动干戈?事情还得从一个月前,末单从河里捡到那颗珠子说起。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