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就滚,赵静退钱给他,扣100元手续费。”朱树贵蛮横地说。
开票员赵静冲他直摆手,他还不过窍,一把抓过祥子龙手中的住宿发票,径直走到开票室,拿过笔在票上写上“作废”二字,把票递给赵静,“扣100元喝酒,其余退回。”
赵静指了指发票底根联上的签字,朱树贵接过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副总经理祥子龙”。顿时傻了。他知道调来的祥副总那是业务一把手,那是张副市长亲自拍板的,冷汗顿时流了下来,姐夫市委周秘书曾叮嘱要和祥副总搞好关系,可……
“钱退给我,朱树贵经理。”
“祥副总……我……我……不是经理……”
“朱树贵就地停职,去办公室等候处理。玩扑克的各自写一份检查交到经理部,其余的服务员把餐旅部清洗干净,总统套间的电视、电话、空调哪去了?你们经理回来叫他去我办公室,交代清楚;等二天我再来检查。”祥子龙下了电梯。
回到办公室,祥子龙叫文秘书派车,恰巧后勤部经理张英从医院赶回来,祥子龙叫上她,直奔郊区的农资公司。
农资公司竟然锁上了门,只有门卫在看门!
“你们是干啥的?下班了没有人。”门卫解释说。
“才11:00不到,就下班了;几点上班?我们想买点农药。”祥子龙口气缓和的说。
“下午不上班,明天来吧。”
“你们经理呢?”
“经理请假了,要不你们去前边不远有个小农资门市部,那是经理家开的,去那买吧。”门卫说完关上了窗户。
舍大家而利小家!公司怎么能不夸?
“可能是淡季吧。”张英苦笑着解释说。“小麦刚出苗,化肥又不卖,助苗素还没开始打。”
“天高皇帝远啊!”
小车绕到前边路口,果然有一个不大的农资门市部,有几个买农药的老农。祥子龙独自下了车,来到门市部,看老农买助苗素,也买了一袋一元钱。
“怎么农资公司没开门?我想再买点化肥。”祥子龙笑着说。
“这就是农资公司的小卖部,经理开的,比农资公司还便宜。农资公司快垮了,根本没人。”一个老农说。
农资门市部的女老板笑了笑,没说话。
祥子龙听到门市部里面有人喝酒,呼兄道弟的,觥筹交错,很热闹。
“老板家来亲戚了,有人喝酒,还怪热闹。”祥子龙笑着说。
“农资公司的几个人,你看多自在,天天在这喝酒、来麻将。”又一个老农忙接口,一定是常客。
“就你话多。”女老板制止了顾客的闲言碎语。
祥子龙默默地来到小车边,上了车。
“农资公司的职工在经理家正喝酒来麻将,热闹;热闹!小门市部倒有不少人买种子、农药、化肥;而农资公司倒是淡季,关门喝酒、玩乐。好!好!好!”
“原来,你是私访的。”张英好奇地问。
“今天我把白云大厦的门市部都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表面的美、丑、好、歹,我心中有了数;回去再看看经营报表。”祥子龙淡淡地说。
“祥副总,你不简单,我就佩服你。”张英赞许地说。
“看样子,我要调整一些人了。”
“你最好征求一下陈总的意见。”张英有点担忧地说。
“我是干什么的?”祥子龙反问。
“你是行政二把手,业务一把手,公司的副总经理。”
一连二天,祥子龙都在看各经营部的采购、销售、费用、利润的各类帐表;看职工花名册,落实上班人员,闲散人员;公司的人、财、物初步有了了解。
张英来到他的办公室,看他那认真的样子,劝他不要较真。祥子龙则说,“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犟牛。”张英啧爱的说。
祥子龙笑了笑说,“做事就怕认真,不认真一事无成。”
“张经理,我作了一个公司初步整顿计划草稿,你看一下,帮我参谋参谋。”祥子龙从办公桌里抽出一本上标有“白云大厦商业集团公司整顿建议草稿书”。
“整了本‘治国纲领’,不简单。”张英赞叹地说。
张英翻开首页,是整顿项目目录:
一、公司工作服装的设计
二、公司的广告、宣传
三、公司的集体观念
四、公司的经理、职工的奖罚、调整、任免制度
五、公司的商品采购、销售、费用、利润制度
六、公司的工资和效益挂钩制度
七、公司的奖金制度
八、补记
“好家伙,八大‘治国纲领’,什么时候设计的?”张英惊讶的问。
“昨夜,一夜之功,你先看看,帮我修改修改。”
“为何不交给文秘书?”
“我们是老朋友了,你我信得过。”
“好,今天我拿回家仔细看,明早给你答复。”张英笑着说,她停了下又说,“祥副总,我听说你停了王大宝和朱树贵的工作?停职检查。”
“对。”
“你知道吗,王大宝是公司王副总王守义的弟弟;而朱树贵后台更硬,是市委办公室周秘书的小孩舅,你……闯大祸了……你……”张英担忧地说。
“我不怕,脚正不怕鞋歪;我就这脾气;我决定的事,那是木板钉钉的,绝不更改;除非我走人。”
“没事,没事!我只是说说。反正有陈总和我爸爸。”张英忙说,怕伤了祥子龙的傲气。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