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这些生活不是我假期生活的全部,但是也算是囊括得差不多了,所以即便在当时的自己或是别人的眼里看来可能很丰富,很好玩,可是自己一点也不觉得,甚至开始觉得无聊起来了。在这种时候,说真的,没什么能取代自己在外婆家时的快乐了。
好在让我发现了一道,以前从来都不大帮忙做的事情,而且可以说,在农村里到这时才开始体会这种生活的人真的不多,我就是其中一个,因为我的学习嘛,家里一向都不让我帮忙和插手,以至于我从没认真的下过地。
这次也是说我不想再和他们一起出去混了,呆在家里又看不下书,于是地里回来的奶奶邀我跟她一起去的。她说小伙子长得也满大条了,活力十足,也该下下地了。
我当然一口应承喽,而且我一开始也都还不知道是干些什么,去见识一下,好好体验一下也是好的啊。否则以后说出自己农村里头长大连个地都不会锄也是有点丢人了。
于是我就跟了奶奶一起到了自家的自留地,地不大,就二分地左右(就是0。2亩地了)。分开来大约十垄,奶奶先前已经锄了六垄,而且种下了菜。如今还剩四垄地,这是今天下午的所有工作量了。奶奶其实在那时已经算上了点年纪了,可是自己丝毫没察觉过,或者和她平时都还能辛勤下地,努力工作有关吧。照现在看来,那时的奶奶早就该呆在家里享清福了。都是子孙们不孝,内心至今掩不住自责。
其实本来该是没必要让她老人家劳累的啦,但是家里实在是没别的大人了,平常大多的时候是这样的。我们家和二叔家住在紧邻,爷爷分得和二叔一家,奶奶和我们一家,满叔则住在老屋里,离得有段距离。何况满婶和爷爷奶奶还有点隔阂,平时是不大关照他们两的。
我爸爸妈妈和二叔、二婶都到东莞做事,我们两家平时也就都连在一起吃了,反正加一起不过就是爷爷奶奶、弟弟、堂弟妹了。我平时一般也都是在学校的,除了这种放假的时候我才在家里,而这时老爸一般也会回来,老妈则留在那里继续工作,一般到过年才回来的。
当然,家里还是有人照顾的,平时满叔虽然也是白天要工作,具体的说就是去离家不太远的镇里做泥水匠了。晚上有时还是经常要进来看看爷爷奶奶身体之类的了,这我看得出来,他和满婶不同,毕竟还是亲生的,怎么都惦着爷爷奶奶多点。偶尔婶子和爷爷闹别扭时都会站出来解决,而且都先要安抚老人家先的。
这样的家庭环境来说,家境不算差,但是环境却嫌不够温馨,这是很明显的,有得必有失嘛。现在老爸在家时就算好点了,怎么说两家都有个做主的人在,比较有家庭气息。
其实现在说那么多也是无补于事的了,但至少是要给个例子大家,珍惜那些不多有的温馨,不要等失去或过去了才后悔,又或身在福中不知福,自己反而拼命去破坏它。
还是回来正题吧,说到这个整地,奶奶整了一甲子多了,功底可是要有多深厚就有多深厚了,这次主要也就是训练训练我了。但是以前我一直对做农活没什么兴趣,直到这次过后我才慢慢发现自己的想法可能不大正确的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对农务一无所知实在是不行的了。
初次下地真的好苦,好辛苦的锄了三垄地,累得象什么一样,浑身都冒汗。而且锄的时候靠的是死力,但是整平就要靠真工夫了,象奶奶,虽然人老,但是整的地又平,土又细。这样对蔬菜的生长有有好处的。而我勉强整的那半垄,泥土疙瘩一个个都大大的,根本不合格。
一片不大的地盘,花了我和奶奶整个下午,而且基本上靠的还是奶奶,我们才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种完了菜,能收工回得家了。
简短的半天工夫,不能说自己掌握了务农的窍门,但是却开始有点对务农有点兴趣了,很希望自己能多下些地做多些农活,既可当作锻炼身体,也可以培养性情。当然,这是自己主观的一点浅见了,纵观周遭,有谁能愿意真的做一辈子的农民呢?自己如今尚未走出社会,并非真正以农为活,当然可以学古哲先人堂而皇之的这么说。一旦自己真的只能做一辈子的农民了,自己又是否还能如此开朗,如此乐观的看待这一切呢?
于是我也就终于知道为什么老爸老妈拼死拼活赚钱供我们读书,希望我们能有出息,考上大学,跳出世世代代从事的这个农民圈子了。因为做农民实在是太苦了,这在以后我会有更多的体会,心里也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负众望,考上大学,给家里争气,带领整个大家族奔向明天更好的生活。
我在这时也不知道一个随意帅性的决心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与我原本纯真、简单的思想不大相符,内心希望过的是独立自由、无拘无束的日子,但求三餐一宿简简单单,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便足已。而这以后我就背负了一个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这要要求我不能只为自己而活,而更多的要为家庭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基本上假期就要在几许忧愁夹杂一丝欢乐中过去了,在最末的几天,有天忽然周涛给我来了个电话,邀请我第二天去他家聚聚,说是算他补请的毕业酒。因为大家风行请毕业酒的时候我正好去了我外婆家,所以所有的同学想找我的都找不到。回来二十多天他们可能也都各有所忙,所以也都没联络。
其实也是,成绩出来后,考上的即将开始自己新的旅程,所以都在准备去适应一段新的生活,而没考上的同学就更是了,半点心情都没有吧,我想。因为什么都没考上的话就意味着开始要踏入社会,慢慢的开始赚钱,开始拥有更多烦恼了。
其实都不能怪周涛说他不联络我的了,自己回来那么久了都没想过联络别人,还只希冀别人主动联络自己,怎么都说不过去的。但是其实我也不是没想过联系他,只是不知怎地,感觉心中有根说不出的刺,梗住了自己,使自己驻足不前,不想看见他。心里应该也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无非是接受不了他和三妹在一起的事实罢了,这种小事在当时对我的打击可能不能算小。
好在在外婆家回来后就没那么严重了,不知道是不是遇见了她的原因。总之既然他邀请了而且是特意邀请的我,我也就满口答应一定会去的了。
那天我也算是兴高采烈的去周涛家玩的。他家和我虽然是一个乡,但不一个村,而且我们两个村子之间的距离将近二十里路,且路况不是很好,骑车要骑一个小时左右。老实说,还是算有点点郁闷的,毕竟一个人骑车是很无聊的,以前经常会和同学抽空在不想睡的午休时间骑个把小时的自行车往临县(忘了说,我们学校处在本县的边缘地带,河对岸就是隔壁县了。)走,骑在大路上也不觉得累或者无聊什么的。但骑这样的山路,颠颠簸簸了个多小时,人倒只是略显疲倦,没什么大的不适,而且即使不适也不能显现出来啊。这么好的同学朋友,怎么能扫兴不给作为地主的别人面子呢。
原以为周涛才邀请我一个人,让我好歹算是见识一下他家的,没想到还叫了三妹的。而且一起出去他家的后山逛逛时,一边聊天才晓得其实三妹在这个暑假到大哥家不知有多少次了。三妹家里是没农活干的,吃的都是她老爸留下的老本,所以空闲得很,所以也就经常来大哥家帮忙他家干活,尤其前阵子农忙,大哥家里人手又不够,三妹常常颠簸十多里去他家帮忙,和伯父伯母是熟得不得了了。
不知道她是不是都把自己当作是这家的儿媳妇了,心里这么醋溜溜的想道,心里也就更加不是个味了。好在自控能力也还行,没怎么表现出来,加上他们一直只是问我在广东时的趣事,而我也一直不断的讲给他们听,他们也没怎么觉察出来。所以我心里在想,除了张可怡应该没人知道我曾经暗恋着三妹的吧。
午餐很丰富,不过我食之无味。食物很好吃,伯父伯母也都很好客,不过心情决定胃口,于是我吃的虽不少,但是却都是囫囵吞枣,没有品出其中的味。
吃过了饭,说实在的,周涛也想不出有些什么节目了,毕竟乡下的天空都是一样蓝,没什么特别的,他们那有的山我家不远处也是,登山都登得陷入泥潭——“腻”(泥)得不行了。而且他们那还只有山中的清泉小涧,不象我们村一样,还有两条称得上是河的河流过。
既然没什么好玩的,我又没什么心情,所以我便早早告辞回家了,当然,在最后我还是不忘恭喜他们都如愿考上了一中,这是我在回校的那次在学校公告栏看到的。这次中考我们学校共有十二个考上了一中,其中我们班有四个,算是六个班里最多的了,中间就有大哥和三妹,其他中专和师范的我就记不清了,也懒得仔细看了。
我恭喜了他们,他们当然也一致的鼓励我,跟我说继续在三中也没什么的,只要努力了,将来一定能在大学里会面的。我自己也深信这点,我认为只要自己只要付出了,一定会有收获的,家庭、前途等种种因素不由我决定自己继续不继续。我一定要考上所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才能背负起这种种,才能让自己的未来更美好。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