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校场在朝阳门外,距离东华门约有十里,这么一路疾行,一顿饭的工夫就到了。
朱见济骑马才到校场口,早就守候在门口的薛琮、常宁等人就迎了上来,陪同朱见济一起进去。
才进校场大门,便是一阵整齐划一的马靴踏地声,所有将士单膝跪地,一齐高呼:“参见太子殿下!”声音如同雷声轰鸣。
朱见济被震得耳朵都嗡嗡响,连忙学着电视里看到的大首长视察的样子挥着手,大声喊着:“众将士免礼!”
又低声对着旁边陪同的薛琮和常宁问道:“你们行啊!今天才集合起来,就弄得有模有样了!”
薛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谢小爷夸奖,不过臣不瞒您说,我们昨天就集合起来训了一天,专门练习这个仪式,现在马马虎虎看得过眼罢了。”
门前夹道欢迎的是几百骑兵,都身着重甲,牵着战马,再往前是几百长枪兵,鲜红的盔缨,雪亮的枪尖如同一片枪林,一直排到阅兵台下。朱见济一边走着,一边朝两边的军士挥着手,一直到走上阅兵台。
站在台上往下看,朱见济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五千多人这么多啊!足足站满了校场中间一个比足球场还大的区域。
薛琮大声喊道:“皇上特旨简拔我等作为太子亲军,是对我等将士的极大信任。我等当不负皇恩,忠心拱卫太子殿下!”
台下的将士一齐高喊:“不负皇恩,忠心拱卫太子殿下!”
待高呼完毕,薛琮又继续说道:“今天是我们卫正式成立的日子,太子殿下亲临,就是要看一看,我们这支军队有没有能力追随太子殿下,保卫我大明,扫荡周边那些凶顽。儿郎们,你们说,有没有这个能力啊!”
“有!”
“声音太小,听不见!”
“有!”声音如同山呼海啸。薛琮这才满意地点点头:“下面有请太子殿下训话!”
朱见济没料到还有这个环节,但此时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轻咳一声,底下立即鸦雀无声。朱见济略一沉吟,开口说道:“今天,是你们入伍从军的第一天。首先,我要恭喜你们通过了层层选拔,成为了这支队伍的一员。”
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朱见济将手向下一按,待掌声平息,继续说道:“军队是什么?是一个国家的暴力机器!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保护你们的父母妻儿,不受外族奴役。有人可能会说,现在天下太平,四方无事,那还要我们军队做什么?你要知道,正是因为我们的存在,敌人才不敢窥伺我大明边疆,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努力苦练杀敌本领,一旦战争发生,我们才能随时投入战斗,将所有来犯之敌击退。”
朱见济又说道:“既然同属一军,我们便是一体。所谓保家卫国,保家在卫国之前。不能保家,又怎能卫国?所以无论你们家中有什么困难,有那家里贫困,或者受豪强欺凌的,都可以说出来,你们的长官会为你们解决,若他们解决不了的,我自然会为你们做主。”这一番话让那些士兵欢声雷动,朱见济如此把他们当自己人,让这些士兵油然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略一停顿,朱见济接着转而说道:“我们一天三分银子,待遇高于其它各卫所,就是为了免除你们的后顾之忧。不过就这每月不到一两银子怎么够!你们想不想多挣银子的?”
那些士兵顿时像疯了一样大声回答:“想!”
“好!都喜欢银子,说明都不傻!”一句玩笑让所有士兵都哄笑起来,气氛也变得活泼起来。
朱见济等笑声渐渐平息下来,才继续说道:“只要你好好训练就能挣银子!……”
底下就有大胆的士兵喊道:“请小爷示下,怎么样才能算训练得好?多得多少银子?”
“王三赖!太子殿下讲话呢,你给我安静点!”常宁大声训斥那个士兵,又低声对朱见济说道:“这个家伙就是这么个惫懒泼皮,不过打仗还算勇敢,北京保卫战的时候替他爹上过战场,也有一颗人头进账呢!挣了个小旗,打完仗他却还是让他爹应差吃粮,他还是做他的军余四处打短工,请小爷看在今天好日子,从宽处罚。”
朱见济摆摆手:“他不过问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哪里就至于处罚了!”转而朝着王三赖说道:“你问得很好!这个月先学军规、号令以及队列,一月之后开始正式训练,从下月开始一月一考核。考核分五等,你们开始都是五等,先两两单挑,也就是说一半的人,能够晋升为四级,升一级我奖励一钱银子;四级可以相互挑战,赢的晋升为三级奖二钱银子,输的降为五级打五板子;三级及以上也可以相互挑战,同样是赢的升级得银子,输的降级挨板子,具体办法随后会张榜公示。最终各级的比例为1:1:2:4:8,升到一级的每天的银子涨到五分,二级的涨到四分,所有这些多得的银子一律到我这里支取。”
这种奖惩措施一宣布,台下顿时群情振奋,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然后是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一套其实不是朱见济的独创,而是借鉴后世的一位名将的做法。
常宁和薛琮听到这种办法也是耳目一新,不过这个办法实在太烧钱,尤其是头几个月,一个月就得几百两,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玩不转,但此举肯定能给小爷赢得士兵的拥戴。
薛琮上前单膝跪地,大声说道:“卑职请太子殿下给新军赐名!”
“请殿下赐名!”台下众军一齐高呼。
“嗯!”朱见济略一思索,说道,“我们就叫勇士营!勇士营里可都得是勇士,没有熊包!有那不行的,趁早回家多吃几年奶再来!”
台下的将士一齐高呼:“勇士!勇士!”
接下来便是薛琮宣布旗鼓号令,无非是白天看旗,晚间看灯,擂鼓前进,鸣金后退,其余铙钹喇叭以及火铳声响,各有所号令。
朱见济边听边悄悄问常宁:“这种号令是全大明所有的军队统一的吗?”
“嗐!这都是带兵官自己制定的,各卫所都不相同,有时候换个带兵官,整套号令就全换了。就比如命令队伍前行,有的击鼓前进,有的放炮前进,有敲梆子前进,最离谱的还有敲锣是前进的。于谦本兵之所以要整合京军为十团营,除了挑选能打仗的精锐,统一号令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那这么多号令,士兵一时间能记得清楚吗?”朱见济听薛琮念了半天了,怎么也得几十条,不由担心士兵记不住。
“又不是要他们这一会儿工夫就全记住,这种号令和等一会要宣布的军法都印成了册子,每人一本,每天要由各队的小旗向士兵宣讲三遍,午饭和晚饭前各一遍,临睡前一遍,务必要让所有的士兵记住背过。”
“还得背过啊?”
“嗯!所谓名将,带兵动辄几十万上百万,没有不严于号令和军法的。号令不明,军法不严,手下军士就会自相扰乱,临阵乱做一堆,还谈什么克敌制胜!所以战斗力还在其次,练兵最重要的是让手底下这些个士兵都做到令行禁止,这样才能做到‘治众如治寡’,万人一心,也只有这样,才能克敌制胜!”
朱见济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便问道:“什么是‘治众如治寡’啊?”
画眉在一边插话道:“《孙子兵法》有云:‘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这位……卫士竟然读过《孙子兵法》?”常宁当然能看出朱见济身边的这位其实是个女子,在这种场合也不好点明,不过正因为出自一个女子之口,才更让他刮目相看,因此便生出考校一番的心思,“你知道这段话什么意思吗?”
“分数是指军队之组织、编制。前半句意思是说:只要编制严密,人多人少都是同样的指挥。如果我做指挥使,直接管理这五千多人肯定管不过来,所以只能总其纲领,以简驭繁。只要安排好这五个千户,千户管好手底下的十个百户,百户带好这十个小旗,小旗管理手底下这十个士兵,这样各有统属,层层都能严格执行命令,才能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一支小分队……”
“讲得好!那后半句呢?”
“后半句是说号令在临敌时的重要性的。曹操对这句的注解是:“旌旗曰形,金鼓曰名。”带着几千几万人去和敌人作战,临阵对敌,前后不相通消息,就要靠号令来指挥手下的进止。”
常宁感叹道:“小爷身边真是人才济济,这位……在我军中至少可以做个百户,恐怕千户也当的。我们这里这些将校还缺着很多呢!”
“好啊!我就来做个百户吧!”画眉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随后一想才又站住了,就算不用在宫里当差,也没有女子到军队中的啊!
朱见济问常宁:“你们不是从各处调了很多军官来吗?为什么还有缺口啊?”
“因为咱们这里不是世兵制,那些好容易成了世袭千户百户的怎么舍得放弃世职来做流官啊!”
“到现在都还没有百户和千户吗?”
“有三个千户,二十个百户了,千户我和薛侯爷一人可以兼任一个,百户就只好一个人先带两三百人了,以后再慢慢从这些新兵当中挑选吧。”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