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实地勘察
又说了一会话,朱祁镇对成敬说道:“你回去禀告皇上,让他好好亲政爱民,多听臣下的意见,凡事都交给内行,莫要学我,那么多大臣的建议不听,非要去做自己不拿手的事,一意孤行地亲征,落得做了瓦剌人的俘虏。不过如今我每天吟诗画画,倒也比做皇帝时五更起三更眠反而自在些。你对他说不用觉得心里有愧,皇位是他该得的,抽空来也来看看我,我们亲兄弟什么说不开的,要疏远成这样!”又对朱见济说:“谢谢你来看我。你平时要多和浚儿清儿亲近,你皇祖父就我和你父皇两个儿子,你们这一代也就你们几个,你们要多要好,凡事也有个商量。”
从南宫告辞出来,朱见济奇怪地问道:“我以前听过传言说南宫不光有锦衣卫把守,而且连大门都上了铁锁,铁锁都用铅灌了,不许出入,只留个小洞传入食物。现在看来全不是那么样啊!”
“皇上不愿意上皇和大臣有来往,但有锦衣卫看着还不够吗?怎会上锁灌铅呢?南宫这么大,里面光是服侍的太监就足有四五百人,用小洞传食物!得日夜不停地传也不够里面人吃的,还不得饿死啊!这编谣言的人以为南宫就是几间房几个人吗?自己都整不圆这个谎了。当这是赵武灵王的沙丘宫,里面就上皇一个人吗?”
永济说道:“我也听说过这种说法,宫里也有传的,大概是有人编造出来说皇上对兄长刻薄吧!还有说法说有时候吃穿不足,导致太上皇的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
“刻薄不刻薄,不是咱们该议论的。不过谣言止于智者,既然连食物都要用小洞传送了,钱皇后做的女红是托谁带出来的呢?咱们大明的后妃哪个不做女红啊!杭皇后也做女红,孙太后、吴太后也做女红,难道也是补贴家用?为什么上皇那么多妃子不做女红,偏只有钱皇后做女红来补贴家用呢?难道南宫就上皇和钱皇后了吗?还卖钱!上皇是双亲王俸,一年两万担粮食,还有月例银子,虽然南宫那些没有位份的妃子没有月例,光是上皇和钱后的收入还不够吃吗?做女红能变卖多少钱,够这么一大家人吃用!”成敬越说越愤慨,几乎是把永济当成那个造谣的人,唾沫星子喷了他一脸。
其实他这么愤慨也是替景泰帝心虚,刻薄是有的,至少几年都没来看过上皇是真的。而且也难保底下那些伺候的人不落井下石作践上皇,双亲王俸禄也未必能按时足量发到上皇手上,但满足太上皇衣食无忧还是不难的,但肯定不会像当皇帝那会那样宽裕。关键是造谣的人是为了什么目的呢?成敬陷入了思考。
朱见济来拜见太上皇,主要目的是找到缓和正统帝和景泰帝两兄弟之间的矛盾的途径,尽量化解正统帝对景泰帝的怨恨,这样即使南宫复辟成功,正统帝说不定也会因为顾及兄弟情分,不会痛下杀手。现在看来还是有希望化解的,所以朱见济以后还会再来,而且会尽量劝说父皇也来看望。看太阳还老高,朱见济就准备把另一个任务也完成,就说:“我们再去东安门看看吧!”
成敬不解地问:“小爷怎么这早晚了还要出宫啊!您别看太阳还高,用不了一个时辰天就黑了。您要出宫等明天早上吧!”
“我不出宫,只是去看看那里的兵力部署情况。”
“您没事去看兵力部署干什么?”成敬更加迷惑。
常宁插话说:“其实小爷不必去东安门,就算有叛贼,只要叛贼还能思考,就不可能走东安门的。”
“为什么?”
东门附近布放的军队多,他们攻不进来,就算有内应,也应该走人少的城门才对!”
“你的意思是他们会从西门或者北门混进来?”朱见济还记得之前成敬说过北门和西门兵力都是不足千人,因此问道。
“那更是不可能的。南宫在皇城东南角,要从西门或北门过来就要从皇城里的很多街道穿过,还有不惊动巡逻守卫的?他们人数再多也不敢和皇城守军对峙,所以叛乱份子必须走最近的城门,迅速到达南宫,然后以上皇为号召,才能让皇城守军放弃对他们的攻击。”
“你们在说什么呢?我怎么完全听不明白?”成敬听得一头雾水。
“我们练习行军布阵,在模拟一个场景,假设北京城里有叛军意图谋反,劫持上皇复辟,他们会走什么路线进皇城和皇宫。”常宁解释道。
朱见济也点点头:“我们模拟着玩的。”
说话间已经走到了东华门外的东西路上,常宁说道:“既然已经走到了这里,索性看一看东安门的防守吧!您看,玉河东面是东安门,玉河西面是东安里门,这么近的两个门,他们需要这两个门的守卫都放他们进来,这得是多大能耐。”
朱见济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玉河两岸都有军营,营门口就正对着东安门,要想不惊动大军实在很难。
“就算他们要把这两个门的守卫都控制住,也只能是通过内应放进来,就算他们有一万人,要攻下几百人守卫的城门也是很难的。他们还要从东上门前转向南,就是沿着咱们刚才走来的那条路。既然是要政变,兵马就不会少于一千人,东上门的守卫只要不聋不瞎,会看不见听不到这么多人行动?所以他们得事先把东上门的守卫也换成他们的人。否则任意一个看守的护卫发现了他们,拉响警铃发出警报,整个皇城里八千多人就会被惊动,阴谋就暴露了,然后整个皇城就会戒严。皇城都戒严了,紫禁城里的守卫也会被惊动,就是个瓮中捉鳖关门打狗,他们只要进不了皇宫,在两道城墙之间只能是等待完蛋大吉。各处的守军陆续过来,他们只有扔下武器或做困兽之斗,结局只能是,政变失败。”
“要把三个连续的城门守卫都换成他们的人啊!难度确实不是一般的高。要是不能从东安门进的话,那可就只剩南门了,南门的守卫不是更多?”
“南门是正门,那里的守卫当然更多,不过南门的门也多,而且防卫主要集中在承天门和端门一带,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的守卫并不多。他们只要控制一个门就成了。”
“门多?那不是和东安门一样了?不是更容易被发现?怎么让你一说好像还更容易突破了?”
常宁解释道:“是这样的:承天门是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用“九、五”之数,是取帝王为“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含意。城楼前有外金水河,河上飞架七座汉白玉雕栏石桥,……”
“你这都扯哪去了!越说我越不明白了,干脆咱们再去看一看不就得了吗?”朱见济觉得不让他当导游算是浪费了个出色人才了,让他说说区别,他却介绍起建筑来了,越说越糊涂。朱见济算是见识了武将的描述能力了,只好建议道。
一行人复又沿着南宫的宫墙向南,然后沿着皇城城墙从长安左门走到长安右门,又登上了承天门的城楼向下看了一番,朱见济终于有了直观的认识了:承天门就是后来的天安门城楼,门前有个大广场,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是承天门的侧门,是皇城和中央官署衙门之间的总门,距离承天门约有一里多远,位于承天门的两侧,也就是说他们是并排的。打个比方:如果说东面的东安门、东安里门和东上门是串联,需要逐一通过;那长安左门、承天门和长安右门就是并联关系,走其中任意一个就可以进入皇城。而且长安左门离南宫的西墙不足百米,撞破南宫的围墙就能接到太上皇。换了谁搞复辟也得是从长安左门进去。
常宁见朱见济明白了为什么是南门,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进了皇城,撞破南宫围墙只是第一步,就算见到太上皇,太上皇不肯跟着他们复辟的话,他们还不是白忙活?听上皇的口气,似乎颇以当皇帝为苦,并不愿意当皇帝。”
成敬说道:“你没听说过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部下贪图富贵,就拥立赵匡胤做了皇帝,哪管他愿不愿意!再说你怎敢说太上皇就真的不想复位?如果有人要拥立上皇复位,一定是事先就和上皇取得了联络,怎么会事到临头上皇不愿意的!”
“那上皇也不见得会答应啊!现在优哉游哉的多好啊,未虑胜先虑败,若是复位不成,那可就连现在的安逸生活也没得过了!”
永济用看小白的眼神看着常宁:“你不是做梦都想恢复你们家世袭的军职?你都肯为了一个世袭的军职就把脑袋掖在腰里上战场厮杀,皇位可是能传给子孙后代的最高职位了,不比你那个破军职珍贵?就不值得冒一把险?”;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