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十一月某日,周瑜联合玄德,两路军马逆流而上,径直往赤壁进发。
到了十一月十二日,周瑜水军临近赤壁渡口不到十五里处的时候,探子突然回报:“曹操大军的先头部队正在赤壁对岸修缮水寨,准备渡过长江。”
周瑜在船上急忙召集众将商议,只听鲁肃道:“倘若曹军尽数渡过长江,两军于陆地交战,对我军极为不利。”
周瑜点头赞同,道:“子敬所言甚是。我军逆流而上,出其不意攻击曹贼,目的是要扰乱其不能安全渡江,众位将军前往交战,不可深入敌阵。”随即下令甘宁引三十条艨艟为前部先锋,韩当引三十条艨艟为左翼,蒋钦引三十条艨艟为右翼,周瑜自引诸将随后接应。玄德所带的都是陆军,不曾经历过水战,所以直接靠在长江南岸陆口镇下寨。
却说曹操下令出江陵郡,于禁、毛玠引水军沿长江而下,自己率领马步军由旱路往西而来,到达监利郡休息数日之后,再往乌林进发。行军途中,水军都督蔡瑁前来谏道:“丞相!我军大多都为北军,不擅长水战,不如趁早渡过长江攻取赤壁镇,然后可以一路向西直取柴桑郡。”曹操应允,于是令蔡瑁、张允引军先到渡口,等待于禁、毛玠沿江而下的水军。曹操虽然任命蔡、张二人为水军都督,但是不敢随便赋予军权,所以两人空有都督之名,却无实权,只是在曹操身边做个水军顾问。
蔡瑁、张允引着三千军士来到江边渡口,正在组织修筑水寨,不想周瑜麾下的前部先锋甘宁忽然乘船杀到。只见甘宁立在船头,远远地高声喝道:“我乃巴郡甘兴霸!谁敢与我在江上决一雌雄?”蔡瑁身边没有战船,如何能够下水迎敌,只能引着众军士在岸边呼喝呐喊。
甘宁率领水军临近岸边三十米时,突然挥动手中令旗,只见三十艨艟弓弩齐发。蔡瑁、张允所带的都是马步军,没有弓箭手跟随,不能回射甘宁,而且对方都在江中,己方步军手持盾牌冲到岸边又毫无用处,曹军因此极为被动。此时,右边蒋钦,左边韩当,一起冲到江边助战,只见弓矢犹如雨下,蔡瑁、张允引军急退出一箭之地,江边所立的水寨也都顾不上了。甘宁、蒋钦、韩当三路艨艟纵横江面,战势极为有利。
周瑜此时已经引大军赶到,正要下令登陆追击蔡瑁、张允,陆逊急忙谏道:“我军在此处登陆,进攻虽然容易。可是倘若敌军后援赶到,我军极难退兵。”周瑜连连点头,于是下令拆除蔡瑁、张允尚未完成的水寨之后,便收了船队直往东南岸赤壁镇渡口立下水寨。
蔡瑁、张允引军重新回到岸边,先派遣传令兵回报曹操此处战况,然后只在岸边建好营帐,等待水军到来,再建水寨。曹操详细听明战况,心中暗想:“东吴虽然兵少,但是水战果然不同于陆战,我等马步军不可随意进兵。”于是传令下去,大军到江边时不可出战,只等于禁、毛玠率领水军到来。
第二天,周瑜听探子回报,于禁、毛玠引着水军顺流而下,马上就要到赤壁渡口,于是急忙召集众将前来听令。
却说于禁、毛玠引着数千条战船沿江而下,绕了一大圈方才赶到赤壁,按照曹操的军令,水军要在江北靠岸运送马步军过江。因为一路平安无事,于禁、毛玠放松了警惕,不想距离渡口还有五里时,东吴战船突然扬帆而来。本来曹军顺流而下,位居战略优势,可是船队一路奔波毫不休息,军士们早已疲惫不堪。加上此时已进初冬,天气转冷,北方军士又不服此地水土,军中遭遇瘟疫流行。东吴水军忽然杀到,曹军如何能有精力迎敌,心中所想的只是如何能够将船队靠岸再说。
甘宁、黄盖驾驭艨艟当先杀入曹军船队,直似蛟龙游入鱼群一般。但见甘宁双手各持一把单刀,登上曹军领头战船之后,左右挥刀狂舞,敌军虽然人数众多,却如何能够近得他的身前。甘宁几个箭步来到船中央,挥刀奋力砍倒主桅,大旗一倒,曹军士气更是大衰。只见后面跟随的数千条曹军战船,便如夜黑之中不见光亮一般,只顾四处航行,丝毫不成章法。
周瑜立在楼船上亲自指挥作战,击沉曹军战舰极多,或被兵刃刺死、或落入江中淹死的曹兵,不计其数。于禁、毛玠无心恋战,只顾催船沿江往赤壁北岸而去。周瑜一路追杀下来,虽然获得全胜,但是心中忌惮对方船只太多,所以临近赤壁渡口时,便鸣金收船,回到南岸水寨。
曹操江面上又遇一场大败,心中极为郁闷,于是唤来蔡瑁,道:“东吴水军如此厉害,我军如何迎敌?”
蔡瑁道:“荆州的水军许久不曾操练,丞相所领北方之兵素来不习惯水战,所以偶尔才被周瑜获得小胜。如今应当先在北岸立定水寨,北方兵在内,荆州军在外,每日洗练,待到精熟水战之后,方可与周瑜对敌。”
曹操道:“你既然是水军都督,这等小事不必再向我禀报,可以自去组织。”于是蔡瑁、张允二人组织建好水寨,随即训练水军去了。曹操暗想:“水战既然不利我军,还是应当将营寨建在陆地上比较稳妥。”随即传令下去,大军依附于乌林镇沿江驻扎,其位置在赤壁的斜上方,乃是居于上游,并且此处江面水势较为平缓,更有利于北方兵适应水战。
蔡瑁果然深得水军精髓,当天便沿江建设了二十四座水门,令大船在水门外停靠,以为城郭;诸如快艇、艨艟、拦截舟等小型船居于水门内,往来运送物资,极为快速、安全。到了夜晚,只见曹军水寨灯火通明,照得江面通天映红。陆地各寨首尾相接三百余里,烟火更是从不决断。
却说周瑜大胜而归,心中极为得意,于是犒赏三军,然后差人往柴桑郡向孙权报捷。这天夜里,周瑜登高遥望曹军方向,却见西北岸边火光连天,于是问左右道:“火光从何处而来?”
军士答道:“此乃曹军水、陆两寨所发出的灯火之光。”周瑜方才相信曹操果然统御百万军马前来。
第二天黎明前,周瑜想要亲自前往查探曹军水寨,于是收拾一艘艨艟,带着甘宁、韩当趁着天色未亮悄悄来到曹操寨边。
周瑜借着对方灯火,仔细观察曹军水寨,不禁大吃一惊,道:“此寨的建设,深得水军之妙法!”随即问身边侍从,道:“曹操的水军都督是谁?”
侍从回道:“乃是荆州的降将蔡瑁、张允。”
周瑜暗想:“这两个人在荆州已久,颇为熟悉水战,我当用计先除掉此二人,然后才能够击败曹操。”想到这里,再举目观看时,只见曹军水寨忽然人声吵杂,原来曹军的瞭望兵发现了自己的船只。
周瑜暗叫不好,急忙令军士调转船头,飞快而行。待曹军整理好战船出得水寨时,周瑜的艨艟已经驶离十数里远,根本无法追赶得上了。
曹操闻报周瑜前来偷看水寨,大怒不已,于是召集众将,道:“日前连续输了两阵,极大地挫动了我军锐气;今日清晨又被周瑜偷窥了水寨,我军应当如何攻敌?”
此言一出,忽然座下一人起身拜道:“丞相勿忧!某与周郎昔日乃是同窗好友,愿意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前往敌军水寨,说服此人倒戈而转投丞相!”曹操循声望去,原来乃是帐下幕宾蒋干。此人为九江人氏,字子翼,当代名士,素以才辩著称,在江、淮一带名气极盛,许多人与他辩论都不是对手。
曹操见他起身,心中大喜,便问道:“子翼与周公瑾旧日曾有厚交?”
蒋干笑道:“丞相尽管放心,蒋某昔日与周郎极为交好,此去敌军水寨,必然可以说服成功。”
曹操笑道:“久闻子翼先生擅长舌辩,周郎必能为我所用,不知先生此去还要带何礼物吗?”
蒋干微笑道:“不需任何物件,只要一名书童跟随,再有两名水手驾舟便可。”曹操心下甚喜,于是把酒与蒋干壮行。只见蒋干头戴葛巾,身穿布袍,驾着一叶小舟顺流而下,飘然来到周瑜水寨。遇到对方水兵拦截,便命其传报:“故人蒋干前来拜访周公瑾。”
周瑜偷看了曹军水寨,回到帐中正在与众将议事,闻得蒋干至此,笑着对诸将道:“此乃是曹操的说客到了。”随即吩咐众将如此这般才好,众人尽皆应命而去。周瑜整理好衣冠,然后引着侍从数百人,前簇后拥地来到辕门外,此时只见蒋干昂首挺胸而来,身后跟着一名青衣小童。
周瑜快步迎上前去,拱手作揖道:“子翼兄,小弟在此施礼了。”
蒋干面带喜色,作揖回礼道:“公瑾别来无恙!”
周瑜知道蒋干极为擅长舌辩,自己不如直接与他开门见山,于是笑道:“子翼兄用心良苦,不远数里来到此处,莫非是要为曹丞相作说客吗?”
蒋干心中一惊,暗想:“公瑾此言想要先诈我来此的目的!”于是不动神色,回道:“我与贤弟分别已久,甚是思念。虽然你我各为其主,但是蒋干不惧两军交战之险而来拜访,公瑾当真疑心我是说客吗?”
周瑜笑道:“我虽然远远不及上古舜帝时的夔,以及春秋时期晋国的旷,这两位乐师,但是听到琴弦拨出的音乐也可以明白其中的意思。”
蒋干脸色大变,作揖道:“既然公瑾如此对待故人,看来蒋干确是好事之人。蒋某不敢久留,就此告辞了。”言罢,转身便走。
周瑜连忙上前挽住蒋干的手臂,然后嬉笑道:“兄长何故如此,昔日你我彼此言语相戏,今日为何这般当真?子翼兄既然不是曹丞相的说客,为何要把我说的这番话放在心上?来!来!来!快请进入大帐,相叙别来之情。”
二人来到帐中,分了宾主坐定,周瑜随即传令召集所有江东英雄豪杰前来与蒋干相见。过不多时,众多文官武将各穿华丽衣装前来,帐下偏裨将校都是身披银铠,手把佩剑分左右两行而入。周瑜笑道:“劣弟现为东吴的大都督,这些文臣武将都是瑜的手下。”随即令众人与蒋干施礼。蒋干慌忙起身还礼,眼看其中文官举止潇洒,武将英雄豪迈,心中只觉得极为不安。
当晚,周瑜下令大摆酒宴与蒋干接风,期间又令乐师奏得军队获胜之音,弄得蒋干心惊胆颤,事先想好的话全都忘得一干二净。酒过数巡之后,周瑜看到蒋干的表情,心中暗自发笑,于是趁着酒兴拔出宝剑,道:“待我迎合音乐而舞剑,以博取子翼兄欢愉其中。”
只见周瑜径步来到场地中央,随着音乐开始舞剑,并且放声高歌道:“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再看周瑜挥舞剑法,但见他将剑法中的劈、砍、崩、撩、挡、截、刺、搅、绕、压、旋、扫等招数,操演地淋漓尽致。这剑法讲究的是:“人驱剑而走,刃随心而动。进攻如破竹,退守如筑堤。”周瑜正是深得其中的妙法。谁知正在此时,大家看到周瑜忽然间地猛然一转头,目光直视弹奏乐曲中的一位女子。只见那女子眼睛与周瑜对视了一下,立刻便低下头去,满脸惊慌失措之余,却又露出些许欢愉羞色。
原来周瑜甚是精通音律,刚才舞剑之时,忽然听到弹奏者中有人出错,于是立即回头看到底是何人弹错。殊不知因为周瑜相貌太过英俊,酒酣之后,容貌更是别有一番风情。那弹奏者大多都为女子,许多女孩子为了博得周郎多看一眼,往往便会在奏乐之中故意将曲谱弹错。
周瑜一曲舞剑完毕,高声笑道:“子翼兄乃是我多年前的同窗好友。虽然他是从江北而来,却不是曹丞相的说客。大家不要怀有疑问。”说到这里,他将佩剑插回剑鞘,然后递与太史慈,道:“太史慈为今日的监酒,我等在此杯酒欢饮,只可谈论昔日朋友之情。如果有人违抗我的军令,言及曹操与东吴交战之事,将军不必留情,可以立即将此人处斩!”太史慈拱手应诺,随即拔出宝剑插在自己桌前,然后举起面前酒杯一饮而尽。蒋干在宾席上看得目瞪口呆,于是连忙自斟自饮,只怕自己言多有失。
周瑜走到蒋干的身旁,拉着他的手,笑道:“我自从统领东吴大军以来,一向是滴酒不沾。今日见到故人,两厢又无猜忌,真是平生之大快!来,来!你我一醉方休!”说罢,仰天大笑,开怀畅饮。众人饮至半酣之时,周瑜拉着蒋干的手来到辕门外,只见所有军士一齐肃立,个个武装齐备,或把长矛,或执长戟。
周瑜道:“子翼兄,我这些军士,可还算得上雄壮吗?”
蒋干翘起大拇指,赞道:“江东军将果然都是熊虎之士。”周瑜仰天大笑,然后拉着蒋干往军营后面转去,指着堆积如山的粮草,道:“这些都是我囤积的粮草,你看还算准备充足吗?”
蒋干道:“都说江东兵精粮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周瑜佯装喝得大醉,身子摇来晃去,只听他大笑道:“昔日我周公瑾与子翼兄同为一窗学生,你可曾想过我能有今日的地位吗?”
蒋干连忙赞道:“以公瑾之大才,东吴三军大都督,当之无愧。”
周瑜拉着蒋干的手,正色道:“大丈夫生于乱世之中,得遇知己成为其主公,可谓天下之大幸。对外托名为君臣之忠义,对内结拜为骨肉之恩情,言出必行,计发必从,二人祸福与共。即便是郦食其、陆贾、苏秦、张仪,这等英雄豪杰复生前来,任其口若悬河,舌如利剑,但是如何能够说服我的金石心肠?”言罢,放声大笑。蒋干尴尬地陪着笑了数声,身上却已经是大汗淋淋。
周瑜拉着蒋干重新回到帐中,再与诸将共同欢饮。数杯之后,周瑜指着诸将对蒋干道:“这些江东的英雄豪杰都在这里,今日在此相会共饮,真可谓群英大会啊!”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