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纪传> 第六十五章 智激东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五章 智激东吴(2 / 2)

鲁肃喜道:“我便知道先生心中定有良策,东吴真能敌住曹操大军?”

孔明冷笑道:“以亮观看曹操百万之众,犹如群居蚂蚁!只看我举手投足,便可令其尽皆成为齑粉。”鲁肃闻言,心中吃惊不小,于是急忙入后堂面见孙权。

此时孙权怒气尚未平息,看到鲁肃前来,怒道:“这孔明真是欺我太甚!”

鲁肃上前道:“主公息怒!刚才臣也埋怨孔明言语太过,可是他却反而笑主公不能容物。其实破曹之计,孔明心中早已成竹,只是当着众人面前不肯轻易谈论,主公如何不私下里向他求教呢?”

孙权转怒为喜,猛然醒悟道:“好个孔明!只怕用正论无法说服我,所以才用此等言语激我。此人真乃高明之士,我一时见识浅薄,险些误了大事。”于是连忙与鲁肃重新来到堂上,再与孔明当面叙话。

只听孙权施礼道:“适才孙某行为冒渎威严,还请先生不要见罪。”

孔明急忙回礼,道:“亮言语冒犯,盼望吴侯不计失礼之罪。”孙权微微一笑,随即邀请孔明进入后堂,令人摆设酒宴相待。

三人酒过数巡之后,孙权道:“曹操平生所忌惮的是吕布、袁绍、袁术、刘表、刘豫州与在下。如今其他诸侯已经被灭,唯独还有玄德公与孙权尚且存在。江东六郡是父亲与兄长苦心经营的基业,不能毁在我的手中,向曹操投降绝不可为,所以我迎战的心意已决。世间除非刘豫州,其他人没有能力抵挡曹操的进攻,不过最近玄德公刚刚遭遇重挫,如此这般两家即使结盟,却能够敌住曹军吗?”

孔明道:“刘皇叔虽然经历大败,但是张益德、赵子龙勇不可挡,关云长尚有精兵一万余人;公子刘琦据守江夏,军士也不下一万人,如此算来,刘皇叔仍然有两万军士。曹操大军人数众多,千里来袭必然疲惫,新进追击刘皇叔,轻骑兵一个昼夜行军三百余里,此乃是:‘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冲风之衰,不能起羽毛也。’曹操百万军队,绝大多数都是北方之兵,不擅长水战,此所谓:‘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安能不胜?荆州各地军民即使依附曹操,也是为形势所迫,心中定然尽皆不服。曹操得不到当地军民的支持,如何能够持久?倘若将军愿意与刘皇叔同心协力结为联盟,击败曹军不在话下。曹操遭遇失败,必然要返回许都,不会留在此地。如此一来,荆襄九郡仍然掌握在东吴的手中,从而便可与曹操形成两雄并立之势。成功还是失败关键就要看将军今日的决定了,请您仔细考虑一下,做出正确的裁决。”

孙权闻言大喜,道:“听到先生所言,使我顿开茅塞。本来我的心意便已经决定,此时更是没有其他怀疑。我现在就传令下去,明日与众官商议起兵,誓与刘皇叔击败曹贼!”随即使鲁肃送孔明回到馆驿安歇,然后派遣侍从传令文武官员明日商议对敌之策。

张昭听说孙权想要兴兵抗曹,慌忙去找顾雍,道:“主公必然中了孔明之计,你我快去面见主公。”

二人来到府衙后堂见到孙权,张昭急忙道:“老臣听说主公将要起兵与曹操争锋,且不说结果如何,主公目前的实力与当初的袁本初相比如何?昔日曹操兵微将寡,尚且能够官渡、仓亭两次大破袁绍,更何况如今拥有百万之众前来南征,我军岂可轻易与之对敌?主公若是听从诸葛亮所言,派兵前往迎敌,无疑是负薪救火罢了。”孙权凝神不语,只是低头思索。

只听顾雍道:“刘备是因为被曹操杀得穷途末路,所以才想让诸葛亮前来说服我江东出兵抗拒曹操。主公雄踞东吴,岂能为他人所用,臣愿意听从张子布所言。”孙权心想:“顾元叹为人沉默寡言,做事极为谨慎,莫非孔明真的想要隔岸观火,将祸事推到东吴的身上?张昭、顾雍本来是在会稽郡协助张纮管理政务,此际星夜来到柴桑郡一起议事,我可不能随便辜负两位的好意,看来此事确实不可独断专行。”想到这里,便对二人道:“两位臣公所言甚是有理,此事明日大家再作商议而定。”张昭、顾雍施礼之后,转身出去了。

此时鲁肃送完孔明回到府衙,看到张昭、顾雍满脸欢喜而出,心中暗叫不妙,又来拜见孙权,道:“张子布、顾元叹莫非又来劝主公休要动兵,此等计议完全是为了保存自己的私谋,主公可不要听从啊!”孙权尚未回答,突然文武众官尽皆前来,武将都要出兵抗击,文官却据理而请降,两伙人争辩不休,弄得孙权焦头烂额。

鲁肃上前道:“主公此时若有迟疑,恐怕必为众人所以贻误。”

孙权大声道:“众位爱卿!请都暂时退下,容我三思,明日大家再作商议。”于是众官吵吵闹闹,纷纷退下。

孙权回到内宅,面容极为憔悴,不思用餐,心中只是反复思量如何应对结盟出兵之事。孙权的妻子谢夫人眼见夫君如此苦恼,慌忙将此事拜告吴国太。那吴国太听说孙权苦闷,急忙前来探视,受过孙权施礼之后,便问道:“不知何事困扰仲谋,使我儿如此愁眉紧锁。”

孙权道:“如今曹操率领大军屯于汉津,其意必是想要进袭江东。孩儿将此事问遍文武众官,武将要战,文官欲降。我想若是起兵迎敌,恐怕寡不敌众;如果举众投降,又担心曹操不能相容,因此犹豫不决。”

吴国太道:“你怎么忘了我姐姐当年临终之时所说的话?”孙权目望柱梁,极力回忆当日场景。

吴国太见他如此,便道:“那日先姊曾经遗言道:‘伯符临终有言留下: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如今大敌当前,此时何不请周公瑾前来定夺!”孙权恍然大喜,连忙令人前往鄱阳请周瑜来柴桑议事。

却说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师,听说曹操引大军来到汉津驻扎,于是星夜回到柴桑郡计议军机大事,所以使者尚未出发,周瑜已经先回来了。鲁肃与周瑜最为交好,闻得周瑜回来,急忙前往拜见,随即将前番各种事情详细叙述了一遍。

周瑜微笑道:“子敬休要烦恼,瑜自有主张。如今首要之事是快请孔明前来相见。”鲁肃急忙乘马去了。

周瑜送出鲁肃刚要坐下休息,忽然侍从来报,张昭、顾雍引着一帮文官前来相探。周瑜亲自出来相迎,接入堂中坐定,大家彼此叙寒问温。

礼毕之后,张昭急道:“都督是否知道江东将要面临的利害?”

周瑜道:“连日训练水军,不曾听说过什么消息。”

张昭道:“曹操兴兵百万,一路追击刘备,现驻扎于汉津之地。昨日传来檄文至此,想要结盟主公会猎于江夏,剿除刘备,然后平分荆襄九郡。虽然曹操训练水军、广造战船,疑似有吞并江东之意,但是尚未显露出行迹。我等想要力劝主公归顺朝廷,避免江东百姓遭遇祸事。不想鲁子敬却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至此,此人必然想要替其主报仇雪恨,所以特来说服主公出兵迎敌。鲁子敬如此执迷不悟,我等正想请都督做出决定。”

周瑜问众人道:“诸公的意见都与子布先生相同?”

吕范等人道:“我等议论许久,尽皆相同。”

周瑜见顾雍默不作声,问道:“元叹先生何意?”

顾雍道:“归降者易安,迎敌者难保。”

周瑜笑道:“其实我与先生所见略同!请大家先回去,明早拜见主公之后,必有定论。”于是张昭等人纷纷告退。

过不多时,侍从又报程普、黄盖等一班武将前来拜见。周瑜出门迎客,接入堂内。

双方寒暄之后,程普忽然道:“都督可知道江东早晚就要隶属于他人?”

周瑜道:“哦?我今日方回此处,不知发生何种大事。”

程普道:“曹操引百万蝼蚁之众欲以扫平江东,如今主公听从谋士所言,想要出城投降。”

周瑜道:“哦?有这等事!不知老将军何意?”

程普道:“我等跟随孙氏家族开创基业,历经大小数百战,方才得来东吴六郡城池。倘若如此拱手相让于曹操,真是令人蒙羞、叹惜之事!我等情愿宁死不辱,期盼都督相劝主公决意兴兵,我等将誓死保卫江东!”

周瑜对众将道:“各位将军可是与程老将军所见相同?”

黄盖忿然起身,以手拍着自己的额头,喝道:“黄盖的头可以没有,想让我投降曹操,绝不可能!”

众人尽皆起身,齐声昂首言道:“我等宁死不降!”

周瑜坚定地点了点头,高声道:“我来此正是要与曹操血战到底,岂会忍辱投降!众位将军请回,周瑜见到主公,自然会有定论!”程普等人拜谢而去。

到了傍晚,侍从来报,鲁子敬已经将孔明引至中门外,周瑜连忙出去迎接,三人先后进入中堂,彼此久慕对方的词汇说了好一番,方才分了宾主坐下。

鲁肃首先问周瑜道:“如今曹操驱大军欲往江东进犯,到底是归降还是迎战,主公一直不能决定下来。公瑾总督三军,主公一定会听从您的意见。不知道都督其意如何?”

周瑜偷眼看了一下孔明,却见他正在闭目养神,心知孔明定然是在侧耳倾听,于是朗声道:“曹操身为丞相,以天子诏书为名征战四方,各地诸侯以力拒敌,乃是公然反叛朝廷。且说曹军此番前来,声势浩大,东吴不可轻敌。如果迎战必然失败,倒不如归顺朝廷,即可稳定江东各郡,又可安抚各地百姓,此乃两全其美之策。明日周瑜面见主公,想要建议遣派使者接受曹操的意见。”

鲁肃愕然道:“公瑾怎么糊涂了!江东基业已经历经三世,岂可如此毁在主公之手,他日你我如何于地下面见孙氏?伯符当年遗言:‘外事不决全赖公瑾。’如今我等正要依靠公瑾保全东吴,将您作为泰山而庇护于下,谁知公瑾却会出此懦夫之言?”

周瑜佯装叹道:“此话并非懦夫之言,江东六郡生灵无数,若有兵马祸事殃及百姓,天下必然都要将怨情归结到周瑜的身上。为了东吴各地百姓得以安生,周瑜不敢妄自用兵,所以决定请降。”

鲁肃道:“其实不然。以公瑾用兵之妙策,加之东吴固有的地理优势,曹操未必能够得志。”周瑜连连摆手,总说不可轻易出战。

眼看周瑜、鲁肃二人如此互相争辩,孔明只是袖手旁观,冷笑而并不插言。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