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纪传> 第六十四章 孔明东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四章 孔明东渡(2 / 2)

玄德踌躇道:“我与吴侯从未谋面,过往更无交情,如何敢徒费说辞而求得结盟?”

鲁肃连忙道:“我主久慕皇叔仁德之名,一直寻觅相见之由。倘若刘皇叔果然有结盟之意,鲁肃愿为中间人。”

玄德道:“只恐先生一人难以成事。”

鲁肃道:“孔明之兄诸葛子瑜现在江东任为中司马,听说孔明在皇叔身边辅佐,一直盼望可以与之相见。鲁肃不才,愿与孔明携手往江东面见我主,共同商议大事。”

孔明尚未表态,玄德却道:“孔明乃是我的老师,自出隆中从未有过片刻分离,现今如何可以跟你一同前去?”

鲁肃道:“诸葛瑾与鲁肃乃是挚友,此行非孔明则大事不成。”玄德连连摇头,佯装不许。

孔明这时才向玄德先施礼,然后道:“既然形势紧急,请主公便令亮随同子敬先生往江东探问吴侯的本意。曹操大军到来,主公千万不可领兵出城迎敌。”玄德方才应允。鲁肃大喜,随即拜别了玄德、刘琦,便与孔明一同登舟,径望柴桑郡而来。

二人在舟中往江东行船之时,鲁肃对孔明道:“先生见到我主之后,切不可实言相告曹操兵多将广。”

孔明微笑道:“此事不需子敬先生叮嘱,亮岂敢胡言乱语而惊动吴侯。”等到帆船到了彼岸之后,鲁肃先安排孔明于馆驿中暂歇,然后自己前往拜见孙权。

此时孙权正在召集文武群臣在堂上商议大事,闻报鲁肃自荆州返回,急忙召唤入内,随即问道:“子敬此去荆州,可探得曹操的虚实吗?”

鲁肃道:“已经知道其中大概,且容慢慢禀报。”

孙权道:“子敬先看看这个。”随即令人递去一纸书信,跟着又道:“此乃曹操昨日遣使送达至此,我不能立即定夺,只令使者先在馆驿休息,如今正与众人商议此事。”鲁肃接过檄文仔细观看,其书中内容大致如下:

“曹操恭奉天子之命,持诏书而伐诸侯之罪。大军自许都而来,朝廷旗帜直指荆州,刘琮继承父业而俯首称臣,荆襄九郡所有百姓尽皆望风归顺。如今曹操统御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欲与将军会和于江夏,共同讨伐叛党刘备。若此事能够成功,曹操必然上奏天子,永保将军为荆州兼扬州牧,共同振兴汉室。希望将军得此书信,切勿按兵不动,曹操静候佳音。”

鲁肃阅览完毕,道:“不知主公尊意如何?”

孙权道:“众人在此商议,尚没有定论。”

张昭朗声道:“曹操拥有百万之众,身居丞相而借天子之名征讨四方诸侯,举兵抗击乃是违背天子之名,此乃名不正,言不顺。且说主公之所以可以抗拒曹操,乃是借助长江之险。如今曹操已经收服荆州,地利与我军共同分享,其势我军不可与敌。以愚者之计,不如举众纳降,永成两州之牧,主公既可得到名爵,江东又可得到安宁,此乃万安之策。”孙权沉吟不语。

只听座下大部分谋士全都随声附和道:“子布所言甚是有理,如此这般,上承天命,下顺民意。”

张昭见孙权迟疑不决,又道:“主公不必多疑。此举并非投降于曹操,而是向天子称臣。倘若不降,江南六郡委实难保,民众岂能得到安生?”孙权只是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于是众人议论纷纷,场面甚是吵杂。过得片刻,孙权心烦意乱,于是起身出堂更衣,鲁肃急忙跟随而来。

孙权知道鲁肃的意思,于是寻到僻静之处,问鲁肃道:“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鲁肃道:“虽然子布先生所言甚是有理,但是此举深误将军。”

孙权疑问道:“哦?此话怎讲?”

鲁肃道:“江东众位贤能都可以向曹操投降,唯独主公不可以这样做。”

孙权道:“这是为何?”

鲁肃道:“像我这样的人,投降了曹操也许还可以继续为官,起码不会离开故土。而主公若是投降了曹操,您的未来将去往何处呢?最多也不过就是封侯而已,车不会超过一乘,马不会超过一匹,身边的侍从也就是寥寥几人,与在江东称孤完全不一样!听说刘琮投降之后,被曹操遣往青州为刺史,难道主公也想仿效他而离开故土吗?大家的意见都是为了自己着想,盼望主公不要听从。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孙权叹道:“众官议论此事,其意令我大失所望。只有子敬说的事情与我心里想得一样。真是上天将鲁子敬恩赐给我啊!”

鲁肃连忙道:“主公言重了!”

孙权微笑道:“子敬不必过谦!但是曹操击败袁绍之后,得了大量的北方之兵,新近又接受了刘琮的投降,又得到几十万的荆州兵,恐怕我军确实难以与其争锋。”

鲁肃道:“刘玄德曾经两次火攻击败曹操,计策皆是诸葛子瑜之弟诸葛亮所谋。此次鲁肃前往荆州,已将孔明引至此间,主公想要抗击曹操,何不问他可有良谋。”

孙权眼睛一亮,道:“卧龙先生来了?”

鲁肃道:“如今正在馆驿中安歇。”

孙权长舒了一口气,仰天自言自语道:“此人年龄不大,与我相仿,当真有那么大的本事吗?”

鲁肃微笑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诸葛子瑜经常提起其才学远远不及孔明,主公不可小觑此人。”

孙权笑道:“好吧!今日天色已晚,相见只怕彼此不便。你且回到堂上宣布散会,待明日重新召集文武众官前来,先教孔明见我江东英雄才俊,然后再一起议事。”鲁肃领命而去,众官尽皆散去。

第二天,鲁肃到馆驿邀请孔明往柴桑郡府衙议事,并且再次嘱咐道:“今日见到我主,千万不可言及曹操兵多,无法力敌之事。”

孔明笑道:“亮自会见机行事,决不会误了大事。”鲁肃这才安心,于是引着孔明来到衙内。此时张昭等一干人众二十余个早已头戴高帽,衣着阔服,揣手端坐。孔明上前逐一拜礼,互相通达姓名。施礼完毕,孔明居坐于客位。

张昭等人见孔明神态自若,举手投足甚是挥洒,又自荆州而来,料想此人必是前来游说孙权抗曹。于是张昭首先用言语挑衅,只听他道:“张昭乃是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孔明先生高卧隆中,常常自比管仲、乐毅,未知此言虚实?”

孔明微微一笑,道:“此乃亮平生非常低调的比较。”

张昭眉头微微一皱,道:“近日听说刘豫州曾经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邀请卧龙先生出山相助,以为如鱼得水。可是如今荆襄九郡尽数落入曹操之手,想请教先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孔明心想:“这张子布号称孙权手下第一谋士,若是不先将他说得哑口无言,如何再能说服了孙权?”于是作揖答道:“以我谋略既定,刘皇叔取荆州各郡易如反掌。刘景升临危之时曾言道:‘其子并非立业之主。’所以欲将荆襄九郡双手奉送。我主刘豫州乃天下仁德君子,不忍趁其危而夺同宗之基业,是以再三拒绝刘荆州好意。蔡瑁等人,胆大妄为,蓄意篡改景升遗诏,废长立幼而推举刘琮为荆州牧。此人年幼无知,听信诸将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日我主虽然屯兵江夏,但是别有良图,此事并非等闲之辈可以明白其中道理。”

张昭道:“既然如此,事情发展却与先生所言大不相同。先生自比管仲、乐毅,众人皆知管仲协助齐桓公称霸诸侯,一统天下各郡;乐毅辅佐国力微弱的燕昭王,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此二人真乃旷世之奇才也。反观卧龙先生一直隐居于草庐之中,整日笑傲风月,抱膝甘老林泉。如今既然出山辅佐刘豫州,便应当将兴国除害,剿灭乱贼以为己任。况且刘豫州昔日未得先生之前,已经能够纵横寰宇,割据城池,得到先生之后,天下苍生仰望未来。便是三尺孩童,也可称得上如虎生翼,大家都以为汉室将要复兴,曹氏立即会被消灭。朝廷里的旧臣,山林中的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众人皆以为先生一出,便如拂去天空中的云雾而可以仰望日月的光辉,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便是将天下放在床铺上随意摆弄。而为何先生自从归附刘豫州之后,曹操大军一到,便要被杀得丢盔弃甲,妻子投井,女儿被掳,望风而四处逃逸。似这般如何能够上报刘表以安荆州庶民,辅佐遗孤而据守疆土?我们所得知的是刘豫州放弃新野,奔走樊城,大败当阳,逃至夏口,几乎没有容身之地。总结说来,刘豫州得到先生之后,反而不如当初,莫非管仲、乐毅也是这般威武?”说到这里,张昭嘿嘿一笑,道:“请恕我愚鲁直言,孔明先生不要见怪才好!”众位谋士跟着一起放声大笑。

孔明等着他们笑了一阵,渐渐安静下来,然后微微一笑,道:“大鹏振翅几万余里,其志向不是寻常的飞禽能够知道的?比如说人得了久治不愈的疾病,必须要先用糜烂的稀粥和以药剂一起服用,待其五脏六腑调和好了,身体渐渐强壮起来,然后再用肉食加以补养,随即配合效力猛烈的药剂医治,则可以尽除病根,其人才可以完全康复。倘若不顾医理,直接使用猛药以及刺激极大的食物一起饮用,想要以此求得平安,恐怕是不太可能的。”

说到这里,座中有人道:“子布先生与你谈论天下大事,古代名臣,你却在此言论医道?真是令人可笑!”

孔明笑道:“同愚者言论,自然应当由浅入深而谈,我只怕其中有人不明所以。我主刘豫州,昔日兵败于汝南,不得已而寄居荆州,此时士卒不满一千,将帅只有关羽、张飞、赵云几人,这正如一个人身患重病而到了极为危险的时候。新野不过是一处山僻小县,人烟稀少,粮食稀薄,刘豫州只不过暂时借此容身,岂能真要坐守于此地?便是这样不完整的部队,不稳固的城池,没有经过训练的军士,粮草都不能及时供应,而博望坡火烧夏侯惇,击溃曹操五万大军;火烧新野城更是令曹仁等辈两股尽皆颤栗,十万兵卒听风声而丧胆,如此用兵,料想当年管仲、乐毅也未必能有如此谋略。”说到此时,众人尽皆默然不语。

孔明冷冷一笑,道:“至于刘琮向曹操投降,刘皇叔确实事先不知,况且他又不忍心乘乱而夺同宗基业,此人真乃大仁大义也。当阳长坂坡大败,乃是由于刘皇叔看到新野、樊城、襄阳三处百姓,扶老携幼,誓死相随,所以不忍心独自离去,因此才有众人日行十里,无法及时到达江陵之事。由此看来,便是众人尽皆捐生,天下又有谁人不称刘皇叔乃是至善至仁之君?自古以来,寡不敌众,此等胜负乃是兵家常事。昔日高祖皇帝数此败于项羽手下,最后在垓下而一战成功,难道这不是淮阴侯韩信的良谋吗?韩信辅佐高祖皇帝时日颇长,行军打仗胜利的次数,只手便可算来,难道这样就可以说韩信是个庸才吗?所以说,成就国家之大事,平定社稷之安危,是要有宏远的谋略。有些喜欢夸夸其谈、擅长巧辩之徒,只是靠着虚有的声名而欺辱别人,这些人能够坐着议论,可以站着讲话,但是遇到关键时刻需要他出谋划策,应付各种形势变化的时候,他却什么都不能做了。也许这样的人才会让天下人耻笑!”

孔明的这一番言论,直说得张昭再也想不出任何言语来与他对答。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