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纪传> 第二十三章 重夺兖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重夺兖州(1 / 2)



话说曹操在鄄城听探子来报,得知陶谦已死,刘玄德领了徐州牧,大怒道:“我大仇未报,刘备却不费半点儿力气得了徐州!我必须要先杀了刘备,然后挖掘陶谦的棺木,将他提出碎尸万段,以报我父亲被害之仇。”随即全军下令,要择日起兵再攻徐州。

荀彧听到命令连忙入帐谏道:“主公万万不可!昔日高祖皇帝守护关中,光武皇帝据持河内,都是因为有了根深地固的基础,而后才敢外出争霸天下。这样的缘由是进攻足以制胜,军退足以坚守,所以最后取得天下的过程虽然一波三折,终究还是建立了汉朝大业。”曹操连连点头。

荀彧继续道:“主公本来首要任务是要夺回兖州,并且河南、济宁等地都是天下紧要的地方,就跟高祖皇帝和光武帝的关中与河内没有区别。如果现在攻打徐州,多留兵在此处则打败刘备很困难,要是少留兵则吕布又会乘虚而入,到时候弄不好连这几个郡县也都会丢失掉。前方徐州再得不到,主公将无家可归,这些难道您都不曾考虑过吗?”

曹操叹道:“这些我都知道。”

荀彧又道:“如今陶谦虽然已经过世,但是有刘备来守卫那里,更兼有关羽、张飞两员虎将辅佐。主公帐下虽然猛将甚多,但是好像没有哪个武将有绝对把握能够击败这二人。徐州百姓既然肯服刘备做徐州牧,就必然会与刘备拼力死战,荣辱与共。主公现在放弃兖州而进攻徐州,这是弃大而求小,丢下大本营而要试着得到未必能够得到的地方,这里面的利害关系,请主公再深思熟虑一下。”

曹操仰天长叹,道:“其实这些道理我又何尝不知呢?只是今年到了此时,粮仓已经颗粒不剩,全军在此坐以待毙,终究不是好办法。”

正在这时,有军士来报,冀州牧袁绍送来书信。

曹操打开一看,内容大致说的是,现在兖州地区出现蝗灾,吕布已经占据了濮阳等郡,曹操大军日耗极大,不如到冀州投奔袁绍,两军联合在一起,天下不难平定。如果曹操有这个意愿,可以先将家人安置在邺城。

曹操将书信传给大家看了一遍,沉吟道:“既然不能攻打徐州,兖州我们又夺不回来,要不就先去冀州,大家以为如何?”

程昱起身道:“此事不可,如果将家人送往邺城,明摆着就是送给袁绍当人质。主公乃是天龙之身,怎么可以被泥潭困住?英雄纵横四方,怎可寄人篱下。”

曹操愁眉道:“嗯!那倒也是!”自己连忙给袁绍写了回信,婉言谢绝。

荀彧看着曹操写信,忽然微微一笑,待书信送出之后,道:“主公,我有一个方案,可以解决现在的困境。”

曹操眼睛一亮,忙问道:“文若,你快说给我听。”

荀彧道:“咱们不如大军南下,进攻西平、汝南、颍川等地。这个地区有黄巾余党何仪、黄劭等众占据,他们最初都依附在袁术麾下,后来又依附孙坚,而孙坚被刘表杀了之后,孙策远走曲阿后又投奔在寿阳袁术那里。如今这些黄巾乱党已经变为了孤魂野鬼,听说他们经常外出劫掠州郡,肯定藏有不少金银珠宝,并且粮食储备也十分丰富。这些绿林贼徒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作战能力很差,非常容易击败。咱们打败他们之后可以取其粮草,以养三军,夺其珍宝,以资军用。这样做既可以让朝廷高兴,又能够让百姓欢喜,可谓一举两得也。”

曹操大喜,令夏侯惇和曹仁守住鄄城等处,然后亲自引兵南下,袭取西平之后,又赶往汝南县。黄巾余党何仪、黄劭等人听说曹操领兵到来,急忙引着贼众来迎,双方会战于羊山。当时贼兵虽然人数众多,但是都不懂得行军打仗,阵型极为散乱。曹操令典韦出战,何仪便令副元帅出战,双方交战不到三个回合,典韦一戟将对方刺于马下。曹操领兵乘势追杀一阵,收降了不少贼兵,随后渡过羊山下寨扎营。

第二天,黄劭亲自引军杀来。两军阵前,黄巾军中忽然闪出一将步行出战,头上包裹着黄巾,身上披上粗布黄袄,手里提着铁棒,大声喊道:“我乃截天夜叉何曼是也,谁敢出来与我厮杀?”于禁见状身子刚要一动,只听曹洪大喝一声,道:“我来战你!”说罢飞身下马,提着大刀步行出阵。两人在阵前厮杀,这何曼倒有些本事,铁棍采取二分进攻,八分守势,曹洪连续攻击近五十回合也奈何不了他。曹洪心念一动,大刀用力这么一劈,何曼急忙闪过,曹洪松开左手,转身便走。那何曼不知是计,连忙踏步赶来。曹洪故意放慢脚步,听到对方铁棒破空的声音,他立即将身子一转,右手拖刀背砍正中对方的肩膀,然后再补上一刀将其杀死。夏侯渊乘势飞马而出,直奔对方贼阵。那黄劭眼睛看着何曼被曹洪杀死,心惊胆颤,吓得有些不知所措,夏侯渊来势迅猛,他来不及提防,被夏侯渊生擒活捉过来。曹操顺势领军掩杀贼众,冲入对方寨中夺取金帛、粮食无数。何仪在寨中见敌军势不可挡,便引着数百骑兵向南奔逃。

何仪奔逃了不到五里,翻过葛陂却看到路中央忽然出现一彪军马,为首那将极其雄壮,只见他身长八尺,腰大十围,手提宽刃大刀,截住去路。后面追兵临近,何仪心慌意乱,挺枪向那壮士刺去。只见对方左手持刀轻轻一拨,右手当胸一把将何仪抓到了怀里,往地上狠狠一摔,何仪顿时浑身巨痛,再也站不起来了。贼众看着何仪遭遇,都被那壮士吓住了,连忙纷纷下马,举械投降。

此时,典韦引兵追袭何仪到了葛陂,不见了踪影,却看到一位猛汉领军迎住。

典韦道:“你也是黄巾贼吗?”

那猛汉笑道:“黄巾贼数百骑已经被我尽数擒在身后的坞内!”

典韦道:“那就都献给我,怎么样?”

猛汉道:“你如果能赢了我手中的宝刀,自然会献给你。”

典韦大怒,道:“你有何本事。”说罢挺起双戟向前来战,那猛汉提刀迎上,两人叮叮当当打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各自回阵少歇片刻。

过了一炷香的时辰,那猛汉前来搦战,典韦奋然而出。双方兵众连呼过瘾,原来这二人还是斗得旗鼓相当,又战一百回合。天色已经接近黄昏,由于马匹实在都顶不住,便又停战各自休息去了。典韦手下的军士立即回报曹操。

此时曹操正在清点战利品,闻报大惊,心想:“竟然有人能与典韦战二百合,此人非同小可。”赶忙领着众将来看战况,那猛汉却见天色已晚便领军回去了。

曹操来到这里没看到人,便问典韦道:“是何人如此厉害,你二百回合都战不倒他。”

典韦道:“此人甚是威猛,刀法极为纯熟,我见他武艺高强,想生擒活捉献于主公,所以不敢痛下杀手。”曹操闻言不动声色。

次日早晨,那猛汉又来单搦典韦。曹操跟着出阵见其人果然威风凛凛,心中暗喜,便分付典韦如此如此,典韦领命而去。双方战到三十回合,典韦假装一戟招数用得老了,被那猛汉大刀劈来,自己身子一闪,然后趁势拨马败回本阵。那猛汉在后面一路追赶典韦到寨前,被弓弩手乱箭射回。曹操喊来乐进,在他耳边低语几句,乐进点头出帐。

当日下午,曹操对典韦又嘱咐了几句,然后令其领二百骑兵前去搦战。那猛汉见到典韦回来,哈哈大笑,道:“手下败将,心里不服吗?还敢回来找我单挑。”于是纵马继续接战。典韦与他战了三四十合,假意装出不敌的败相,刀戟互碰了一下,再次回马便走。那猛汉不疑有他,只顾催马望前赶来,却不提防其中有诈,自己连人带马竟然落入陷坑之内,被乐进部下的步兵将其捆绑抓获。乐进将那汉子押到曹操帐中,曹操连忙起身迎到门口,喝退军士之后,亲自为那猛汉松绑。然后令人取出锦衣为其穿好,令他坐在自己身边不远处,道:“壮士,让您受委屈了,我属下对您有什么不恭之处,还请多多包涵,不知壮士尊姓大名?”

那壮士见曹操容貌非凡,与普通人大不相同,便道:“败军之将,哪敢挑理。我乃是谯国谯县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我家是此地的富豪,由于家乡一直受到黄巾贼的骚扰,我便聚集了乡中的壮丁和宗族数千人,共同修建这小坞来抵御这些贼兵入侵。有一天,汝南葛陂的贼兵大约一万余人来攻打我这里,我独自一人打退了敌人数十人的进攻之后,也累得精疲力尽,坞中的箭矢为了保护我也用完了,我便回到坞中下令男女都去找大石御敌。当敌兵再次冲上来的时候,我亲自飞石击打,没有一个落空的,于是贼兵便不敢靠近。时间一长,我们坞中的粮食耗尽,我便假意与贼兵讲和,商量用牛换取食物。贼兵把粮食送过来之后,拉着牛往回走,我便冲上前去拉着牛的尾巴倒着行走数百步,贼兵见我力量大得惊人,就再也不敢前来骚扰了。”

曹操翘起大拇指,道:“许壮士好大的力气。”

许褚微微一笑,继续道:“昨日我擒住一群黄巾贼,你帐下一位武将前来讨要,我与他一直交战至今。”

曹操笑道:“那是我帐前都尉,不知壮士是否也愿意做我帐前都尉?”

许褚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能否相告?”

曹操道:“我姓曹,名操,字孟德。”

许褚大惊,起身道:“啊!难道是刺杀董卓的曹孟德?”

曹操微笑道:“正是在下,可惜我武艺不精,令人嘲笑,惭愧,惭愧。”

许褚跪拜在曹操面前,拱手道:“您是咱们谯县的骄傲,如果能投军到您的麾下,我终生无憾。”曹操大喜,扶起许褚之后又唤入典韦,介绍许褚与他认识,两人都是身高马大的壮汉,互相钦佩对方的武艺高强。曹操拜许褚为帐前左都尉,兼虎卫军副首领,改拜典韦为帐前右都尉,仍然兼虎卫军首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