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寒蝉】大众,仔细谛听,世外者,世法之外也。识破世法非真,幻情是假,一切有为,梦境无常,清静身心,以出世之外也。一切有为,名为世法,一切有为法,在世间,不能出世,惟有清静,能出世外。如何见得清静即能出世?大众,天有阴晴,不能出世;地有崩裂,不能出世;日月盈昃,不能出世;星宿度数,不能出世;风云雷雨,霜雪雾露,各有程限,不能出世;人有生死,不能出世;物有壮老,不能出世;情有厚薄,不能出世;心有动静,不能出世;精有漏泄,不能出世;神有昏昧,不能出世;气有呼吸,不能出世;势有消长,不能出世;利有乘除,不能出世;名有褒贬,不能出世;一切有为,悉系成住坏空,生老病死,哪得能勾出世?大众,要世法中,悟出出世法来方好。这出世之法,不在乎多言,只在乎此心还返而已。既知道天地万物,人情世法,总非出世之法。便知这天地万物,人情世法,悉在圈套之中,世界之内了也。须要看破天地万物,皆是无常,世法人情,皆成假幻,则此一点能看破的真灵,便是能出世的法王了。
大众,这点真灵,非同小可。在释谓之妙明真性,在儒谓之明德,在道谓之元神,又谓之祖气。那许多别名,说不可尽。这能知天地万物,人情世法的,便在明明德的,明了一切成住坏空、生老病死之中,有个无成无住,无为之法,不坏不空,不息不机,能出生老病死之苦。天地万物,人情世法,皆有劫运往来,这一点真灵,亘古至今,常存不昧。通天彻地,出幽入冥。不生不灭,无毁无坏,无来无去。能运阴阳,而不为阴阳所运。能制鬼神,而不为鬼神所制。能转万物,而不为万物所转。能化人情,而不为人情所化。能用世法,而不为世法所用。能出世外,能住世间。纵横三界,去来自在以无拘束;统辖万灵,变化圆通而莫测。天上地下,唯此独尊。这点真灵,人人都有,个个难明,万法千门,三乘一藏,难出此些些窍妙,点点机关,悟之即在眼前,迷之落他井底。
大众,要知出世修行,不越身心二字。身假心真,心假性真,须知借假修真,外假内真,外色内空。不借外之色身,难见内之空相,不借外之假身,难明内之真身,不借灵心,难超性海。所以要大众人人去清静身心,以求出世。
大众,如何是清净身心的功夫呢?大众,身为生死之根,祸患之本。累我之心者身也,迷我之性者身也。好色贪淫,只为此身图快乐。争名夺利,只为此身图受用。犯法招刑,生灾惹病,皆从身起。太上曰:“人之有患,为其有身,及无其身,又复何患?”古人云:“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仙。”可见此身为害不小。今须看透皮囊为假物,然而父精母血二五凝成,原禀天地之秀气,得阴阳之正体。头圆法天,足方法地,人同天地,共列三才,万物之中,人为第一。上可配天地神明,圣贤仙佛。岂可以多宝之身,说作无用之物?但要大众,各人去修。会修身,将此假身,视为外物。但无此身,不能见此性。须修此假身,庄严法界,使法身不漏,方得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大众,如今对你们说明清净之功。若要此身清净,先将俗物丢开,远绝尘情,不同世法。皈依三宝,甘淡薄而乐清闲,绝肥甘而离喧闹。身体既皈三宝,性情须要平和,手足不许狂奔,眼目不许邪视,意不许浮游散乱,心不许着想存思。收两目之神光,内照而灵台不昧;返两耳之精窍,内听则本性常存。希言则归自然,不动则无悔吝。意不散乱,则心不外游,而元神安,心不着相,玄理圆通,而天岁活。口绝荤腥,而消多生之杀劫。身依戒律,而行四大之威仪。足不乱步者,心不慌,手不妄举者,心不躁。坐则中正,不许偏邪;卧则灵醒,不许昏睡;食则茹淡减味,而五脏清平;言则谨慎从容,而声音和畅。这唤作身心清静,粗行至于细微功夫,则要大众把清净二字参求。大众,不能入心去行,若有究心实行的,但知此人,决定成道。
大众,心无二念谓之清,念无驳杂谓之净。心不着相谓之清,念不停滞谓之净。念念圆明唤作清,光明无碍唤作净。一尘不染唤作清,万虑皆空唤作净。万物不能遁其形唤作清,鬼神不能测其机唤作净。心如流水谓之清,性如皓月谓之净。无始以来罪消灭唤作清,多劫之前因尽彻谓之净。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唤作清,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唤作净。三者既悟唤作清,唯见于空唤作净。观空亦空唤作清,空无所空唤作净。所空既无,无无亦无,唤作清,湛然常寂,寂无所寂唤作净。真常应物唤作清,常应常静唤作净。洞观不昧唤作清,入众妙门唤作净。超出三界为清,解脱五行为净。虚空粉碎为清,粉碎虚空为净。光摄诸天为清,普渡众生为静。
大众,我因开示,略言大约。这三教圣人,大藏经典;万法千门,诸天妙用;三万六千种道,八万四千法门;恒河沙数菩萨,无鞅数众金仙。皆不能出此清净定慧,无为妙法。大众,最上无上,大乘上品,至真妙道,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皆从清净而来。太上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又曰:“清静则天下自正。”可见清静身心,速求觉悟。大众,自今日起,须将平日所迷的铅汞,龙虎阴阳,烧炼种种譬喻,悉皆收起。唯从清静法门,死妄心,息邪念,平平稳稳,从中道大路上行,决不误你,唤作耽迟不耽错,有路莫登舟。若是我诳语相欺,即堕地狱矣。念杂心非静,尘多身不清。不清难见性,不静岂无情?内照身为幻,回光心亦空。空中神自见,定慧是真宗。日用须观察,平常要体存。逆行持斗柄,清静合天心。
诗曰:
学仙须要学天仙,莫效迷僧空坐禅。
徒谓涅盘还是鬼,分明身死入黄泉。
寺边荒冢皆枯骨,也会生前说性缘。
西土不知今到未,空留高塔使人怜。
参悟玄微(廿篇之外又一篇)
大众,这一点虚空不昧的真人,岂是容易见得的么?古今圣贤仙佛,列祖群真,面壁九年,坐圜六载,三三七七,勤苦参求,以至历遍名山,遨游福地,寻师访友,问道听经,苦行深功,布施累德,种种修持,不过为此生死性命大事因缘。前不知来,后不知去,流浪沉沦,难免轮转。所以发下誓愿,立功行持。或以绝念忘情,为出世的法,便去打坐,三年五载,坐破了蒲团,几曾见些儿念绝,半刻情忘。两个五,还是十也。或以烹铅炼汞,为出世的法,便去行功,朝屯暮蒙,退符进火。几曾见玉浆七返,金液九还?拿住贼,放了盗也。或以存思观想,默朝上帝于三天,或以炼度济幽,超拔阴魂于九地,或以呼神召将,佩符箓以号真人,或以提气开关,运精气而称妙道,或讽诵经文,而勤劳礼拜,或炮制丹药,而救病医疮,或炼服食以望飞升,或效阴阳而行采取,或房中鼎器,呼吸以神运真铅,延生接命。或鼎炉砂火,抽添以烧炼茆银,布施立功。或以身体衰残,抱金丹之道,而待传于有福。或以因缘浅薄,行难行之行,而舍身于悬崖。种种甚多,皆非正道。
大众,绝念忘情,要参悟得这念从何处起,情从何处来,拿得定,提得稳,认得真,指得实,方才了手去绝,下手去忘。且问你,这会拿、会捉、会认、会指、会下手,会绝念忘情的,是个甚么?任你绝念忘情,蒲团坐破,念还是念,情还是情。大众,以念绝念,唤作头上安头;以情忘情,名为拿贼放贼。不若连这个忘情的忘法都忘,绝念的绝法都绝,两机俱忘绝,入众妙门,方是个上乘道理也。大众,我将法子去绝念,不知法子便是念头;我将法子去忘情,不知法子便是情种。大众,绝念不如念绝,忘情不若情忘,唤作求人不如求己也。
大众,烹铅炼汞的抽添火候,此效卦爻,把一个太极浑沌,穿残凿破。认假名而为实用,指譬喻而作功夫。妄论三田精气,盲猜九窍枢机。把七字九字,返字还字,当做七次九次、七回九回、七段九段、七年九年、七转九转。这个画图,那个出像。竖着脊梁、尾闾、泥丸、丹田、绛室、黄庭、华池,水升火降、温养沐浴,今日也是坎离交,明日也是地天泰,后日也是魂魄合,今年也是等婴儿,明年也是等婴儿,后年也是等婴儿,等到九年,还是个不知死的老作孽。他不自知差错,还摇着头屈着指,对着外护说道:“我是那一日结了圣胎,温养的火候又不错,沐浴的时节又不差,为何胎成十月,不产婴儿?还是你我福薄业深,鬼神不容成就?”他还捧着肚皮,老着脸,张着嘴,探着眼睛,虚落泪。大众,这一等穷根下愚之人,不知自心,不明自性,昏天黑地的孽障,知甚么道理。大众,当知此人,还是有心向上的人,但是昏迷,不醒向上之机。
大众,身中精炁,本是先天元炁元精,不增不减,无垢无静,不生不灭的宝。你若去搬弄他,也不见添出来,不搬弄也是如此,不见少的。这一点虚灵不昧的真人,便是元神。既称元神,又说是甚么胎?甚么婴儿?自己多劫以前,罪业未消,障碍未除,心源未净,性根未灵。不去早早忏悔愆尤,改变气质,参师悟道,忍辱降心,及把有用的真心,做那没用的假事,及把有限的光阴,等那无影的婴儿做甚么?
大众,自己身中知善知恶,知是知非,知邪知正,知生知灭,知己知彼,知真知假的,便是婴儿。但这婴儿,原不知善恶是非、邪正生灭,己彼真假。这婴儿不自着相,因境生心,因心生智,因智生知,因善所以知恶,因是所以知非,因正所以知邪,因生所以知灭,因己所以知彼,因真所以知假。原无我相,亦非空相,不过是这个世界在此,不得不在。无世界,则此知亦可以无知的。但此知乃良知,释门唤作善知识,道门婴儿、元神。总而言之,大众,即是一点虚灵不昧之理性也。
大众,只见道人入圜打坐,三年九载,你可曾见他圜中,坐出甚么来,还是利己,还是利人?大众,你只见道人口说怀胎,入室十月之后,可曾见哪个道士,出婴儿,放光现相么?大众,你见坐蒲团的道人,未入圜之先,他不知天地阴晴,鬼神情状,人间祸福,未来吉凶,生年死日。及至出圜之后,照旧不知。自己生死不明,如何度得人出生死,吉凶未卜,祸福未知,鬼神所利,天地所羁,生与俗人一般衣食,死与俗人一般埋葬,则这打坐坐圜,岂非多事?
大众,先死妄心后入圜,先了爱缘后打坐。淫心久息,则肾足而真铅上升。嗔心久息,则心虚而真汞下降。饮食调节,合乎时宜,则脾强而封固汞铅。情空则肺润,性定则肝荣,肾水旺,则眼光亮,而瞳珠如漆。心火消,则口津满,而味咽如醴。魂清则肝气顺,而筋骨轻;魄安则肺液通,而须发黑。脾壮胃和,则舌喉爽洌,而音声响亮。窍通血盛,则耳聪气壮。神全则目明,五脏得中,则百病却;五味澹泊,则正气生。按四时八节,搓摩导引,则风寒暑湿不能侵。将六欲七情,戒性降心,则邪妖鬼魅不能犯。参求大道,则良心见,而真性明;了悟真机,则色身空,而法王现。自度而后度人,还是度己。
大众,到此田地,才算进进了大门第一步也。然后入圜坐静,上可通天,下能彻地,鬼神之情状,天地之枢机,阖辟不出呼吸之间,造化不出手掌之外。入圜时,凡胎俗骨;出圜时,圣体法身。明大道则眼界高,看破诸缘皆幻假;有拄杖则心胸阔,包罗天地入虚空。人心未动我先知,事物未来我预识。方为六通,智慧无穷。一切天魔拜伏,齐愿保迎。一切外道皈依,悉相畏惧。芥子中须弥山,纳之不觉;黍珠内十方世,藏于不知。舒放则大地山河,任吾受用;潜藏则微尘粒米,凭我安排。
大众,这个向上无为,至真妙道,第一在参微理而悟天机。大众,你们须将盲修瞎坐,烹铅炼汞,存思观想,炼度济幽,受箓提气,讽诵合药,服食采药,阴阳炉鼎,烧茆卖道,苦行舍身,这许多无用之事,不急之务,且都放过一边。着要一意端诚,对天发愿。但愿弟子,自从今日,以及来生,唯愿早明生死去来之机,解脱轮转胞胎之苦,离种种边,得闻妙道。大众,这离种种边,便是参微理而悟天机的大方便门了。
大众,如何是种种,即是盲修瞎坐,烹铅炼汞,种种旁门也。如何是边?这些旁门非中非正,譬如一张桌案,这些旁门总在四边,不能入心,纵使到心,亦不离桌,殊不知离桌,方是虚空大道,不能离桌,还是物,不是道,岂非边也。边者旁也,邪也,界也,岸也。旁则不中,邪则不正。有地界则不能广大,有崖岸则不能洪溥。拘拘的守着这肉袋子,认作千年古柏,万岁青松,活活的困杀这主人公。反去舍灯寻火,恋假忘真,岂不是倒在一边?虽是成功,不过是个自了汉。有限果位,报尽还入轮回,与这些众生,有甚么利益?
大众,成仙佛,做圣贤的,全在舍己从人,为度众生发洪誓愿。这个打坐的人,连自己还度不过来,那里肯度人?还作自了汉,几曾明得大道,无量度人,倒在一边,深可怜悯!天尊说偈,泄漏真机,教大众离却那自利之心,又离却那一边之法。使那旁门归中道而行,邪教从正法而入。把有限地界,开展得无碍无遮。把广大的法界,舒展一舒展,把那有崖岸的沟渠,凿宽得无边无岸。把洪溥的法身,伸放一伸放,此方是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离种种边,名为妙道。
参悟之门,从放开心地,广启善心。亲近那高明先达之师,智慧真诚之悟,及及将圣贤妙义,细细追求,积功之久,自然开悟,自见天机也。
大众,圣贤仙佛,成道升天已久了。要见圣贤仙佛之心,先明圣贤仙佛之理。能明圣贤仙佛之理,便悟圣贤仙佛之法。能悟圣贤仙佛之法,便行圣贤仙佛之事。能行圣贤仙佛之事,便是圣贤仙佛之身了。大众,圣贤仙佛的心在何处?大众,只在方寸,圣贤仙佛之理在何处?大众,只在眼前。圣贤仙佛之法在何处?大众,在经文。圣贤仙佛之事在何处?大众,不出世法之外,即在世法之中。圣贤仙佛之身在何处?大众,你们若能见圣贤仙佛之心于方寸之中者,则能明其理,悟其法,行其事矣。能明其理,则正道存。能悟法,则诸缘觉。能行事,则功业立,而天机不息,万劫常存。当知此人神通智慧,已具圣贤仙佛之体,即是圣贤仙佛之身矣。大众,参悟从甚么下手?大众,先去受初真十戒,降伏身心,使方寸不乱,则能见圣贤仙佛之心了。然后进中极戒,开辟性灵,使玄关通彻,则能明圣贤仙佛之理了。然后进受天仙戒,精研妙义,使圆通智慧,则能悟圣贤仙佛之法了。然后解脱无碍,可圆可方,可大可小,可行可止,可生可死,可前可后,可屈可伸,可出可入,可圣可贤,可仙可佛;可四生,可六道,可天宫,可地狱。随方设教,历劫度人。变化神通,现身说法。如无边明镜,照诸影像,互相容入,则能行圣贤仙佛之事,成圣贤仙佛之身,证圣贤仙佛之果矣!
大众,这唤作参微理而悟天机也。大众,如何唤作得玄珠而知门罔象么?昔者黄帝游赤水而失玄珠,使智慧聪明,多般法术,求而不得。后来忘其智慧聪明,多少法术,反得之于罔象。大众,无象唤作罔象。圣圣贤贤,仙仙佛佛,虽具至理,本无实相。大众,若着了相,求圣贤仙佛,便是黄帝用智慧聪明,求玄珠了。大众!黄帝失玄珠,得之于罔象;道人参妙理,得之于无心。大众,我已泄尽天机,发明心印。你们却要仔细提防。玄珠一失,不知何日方得玄珠在掌中也!
万卷仙经谈不尽,一篇直话泄无余。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