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寒蝉】18,商写新人写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新人写手应注意的七点——网文创作观点01本文中提到了写商业网络的新人作者应注意的七点问题(总体来说,都很浅显,泛泛而谈)。
如下:第一,清楚自己就是写快餐的,别把文青的那套拿来书里现。真有那功力,专门写出版的书去。
第二,坚决不能慢热。因为现在读者的选择范围太大了。
第三,更新不求太快,但至少要保持一天五千字左右的更新。否则在今时今日,没法混。
第四,文笔,其实真的不重要。在乎这个,更新速度就降下来了。
第五,网文的立意,很简单,就是成功学。主要是两条线,一条是事业线,一条是爱情线。更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打怪、升级、泡妞。
第六,除了成功学之外,还要注意塑造人物。要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不光是外在外貌、口头禅什么的,关键要有不一样的性格、爱憎。
第七,就是合理性了。情节在逻辑上不合理,会让读者少了代入感。
下面来详细的阐述一下。
·Ⅰ在网文界,经常听到一句话,“文青是种病”,窃以为这句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仍然是极有道理的。
2011年的网文界背景已经是:求名求利的商业写作与为兴趣进行的文学创作,越来越泾渭分明了。
我有个观点。网文的主流,目前就是快餐。要么适应他,要么凭自己的功力,去走实体、出版的路子。像有些朋友那样,又想在网文圈子里混,又看不起YY,看不起小白的话,真的思想过时了。
有实力、有抱负的文学青年,可以往出版的方面去发展。今时今日的网文界,不像网文界发展的早期,可以在纯文学和快餐文学之间走中间路线了。一边是快餐文学,一边是纯文学。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只能选一样。这是我最近的思考。
想走中间路线,不是没可能,但有个前提。你得先成神,至少得是小神。你才有资格来谈风格。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写手就不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只是现在网文的主流,真的实在不适合用来表达作者本人的思想。
什么是真文青?就是有独立思想,有远大抱负的文学青年。真文青写书,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凝入中。这样,是快餐当道的现在,是行不通的。
因为,再有深刻的思想性,也比不上会编故事。
所以,敬告所有准备投身于网文创作的文青们(这里指新人),先把自己的内涵收敛一下,等成神了,再来充分表现不迟。
顺便提一下伪文青,这种是脑子里其实没货,但喜欢用华丽而空洞的文字来粉饰雕琢,以显示自己文采、知识的人。突出的特点是有特别多的不是必要的环境、外貌等描写。还有就是喜欢通过虐主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真文青也虐主,但真文青虐主的情节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服务的。而伪文青的虐主,就是为虐而虐。
伪文青们,如果你们的订阅差,甚至上不了架、签不了约,千万别抱怨编辑、读者没有欣赏水平。因为这都是自己造成的。
我之所反文青,更反伪文青,是因为阳春白雪、小资的那些作品,商业前途真的不大。想写这些的,目前还是只能走出版的路子,在网文主站,是混不开的。
·Ⅱ在网文界的早期历史里,有很多很火的慢热。但是,那是早期。现在,不流行慢热了。
原因是早期网文不管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比现在少得太多。
新人,想走慢热路线,那是找扑。
读者的选择,很多,同类型的书,可能同时有数百本在更新,为什么非要看你的?
大家都熟悉一些慢热的作者。比如大神酒徒,就是这么一位代表人物。
《家园》、《开国功贼》都是慢热的书,也非常成功。但是,酒徒之类的慢热大神是不可模仿的。
想学酒徒先生,也不是不可能,前提是有他的超人气、深厚功底。要不然,也得像骁骑校先生一样,有数十万字还没签约,还保持雷打不动的自信才行。
·Ⅲ在网文界,更新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由目前的网文的VIP模式和盗帖站泛滥所决定的。
90%以上的读者,是只看盗帖的。剩下的不足10%的读者,也只是针对某些喜欢的作者、或喜欢的章节订阅。
想找盗帖很容易,那为什么还要看原版正版的?那得原版的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行。盗帖,总是要相对滞后于原版的,喜欢求新求快的读者们就爱追捧一天两、三更的作者。如果速度慢得像蜗牛一样,那作者本人别抱怨为什么订阅少。因为读者只需要几天一次浏览盗帖站就行了。
积累读者群,需要时间,作者想要积累读者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尽可能把写长。
谁能坚持数年间天天万字更新,只要写得不是太滥,谁都有可能成神。
当然,人人都日更万字,是不可能的。对一般的新人写手来说,别多贪求快,只要稳定更新就行。每天保持两万字更新,是稳定更新;每天只保持三千字更新,也是稳定更新。宁可单日少更点,也别断更。断更只有一个可能——自损人气。
想在数万从事网文创作的新人中,杀出一条血路,我估计,如果文笔或构思不是特别出色的话,现在要至少日更五千字了。
·Ⅳ说了一、二、三,终于要轮到文笔了。
文笔,在当下的网文界,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因为,追求文笔,和追求速度必然是有冲突的。
尤其对新人来说,别幻想着在短时间内看了写作指导,或听了老师讲课就能迅速提高文笔,这是不现实的。这个,只能靠长期的积累。
而且,网文界,也不需要太出色的文笔。网文界文笔的最大要求就是流畅而已。所以,千万别像上面讲的伪文青一样为了显示文笔而进行很多不必要的环境、人物描写。读者,说不定还会认为是在注水拖字数。
·Ⅴ网文的立意,被简化了。不像纯文学一样,有那么多。
成功的网文,就是不断重复着成功学。
一个是事业上的成功,如成皇、成神,称霸大陆、破碎虚空、天下第一等等。
一个是爱情上的成功,如**、**,或一两段与众不同、刻骨铭心的爱情。
我说三个烂俗的词:打怪、升级、泡妞。
就这三个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玄幻、军史、都市,都是这样。
升级流,是网文界的王道。种田流,是升级流的一种经典变体。
女频文我看得极少。所有类型的主站文,都是不停的打败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提升一个又一个的等级,占领一个又一个的地盘,用王八之气或是实力收服一个又一个的小弟,搜罗一个又一个的奇珍异宝,征服一个又一个的女人。
完全没有例外。只有一个女主的,那也只是数量的不同,征服本身是相同的。还有上品寒士那样,是靠文化功底来打败和征服敌人。也是升级流。
用打怪、升级、泡妞三要素,来分析前网文时代的通俗文学,都行得通。
金庸、古龙,再往前的水浒、西游记,都是。
当然,成功学,不是完全的瞎打一气。
猪脚的成功,得靠自己的努力,否则就不叫成功学,叫买彩票。
成功学,还包括猪脚成功的动机和内因。
猪脚为什么做某件事?有什么深层次的心理?
猪脚的某个目标有什么特殊性的意义?
这些都要通过作者去诠释。因为读者知其然的同时,还想知其所以然。
·Ⅵ传统的三要素,是情节、人物、环境。网文中的三要素,据说已经变成了情节、更新、人物。
人物,在网文中的作用虽然弱化了,但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要尽量有鲜明的特色,不光是外在外貌、口头禅什么的,关键要有不一样的性格、爱憎。要尽量避免脸谱化。
情节,是由中的人物来完全的。人物的出色塑造,情节才更有力量。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情节和人物,是不能二分的。情节来源于人物,人有怎么样的性格,才会发生怎么样的情节。
再离奇、与众不同的情节进展,如果和人物的性格不匹配,也最好不要硬来。否则就破坏了整体的逻辑性、合理性。
情节,也就是各个人物之间的各种戏剧冲突而已。成功的作者,都是把人和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都琢磨透了而已。
·Ⅶ最后一点,就是的情节要具备基本的逻辑性、合理性。
作者,就是职业的撒谎者,用一个虚构的故事去换取人气、名声、财富。和骗子有点像,但又有根本的不同。
因为作者,虚构的,是整个世界。在这个作者虚构的世界里,作者就和神差不多。
但是,人物、情节、环境可以是虚构的,但是逻辑性必然符合常理。逻辑是人类约定俗成的,或者比约定俗成还要高一点,总之是所有人类的共识。没有正常人能自创新的逻辑,能自创的,都去精神病院了。
想吸引读者,得先把读者拉进书里来,让他代入。代入的前提是逻辑合理。再爽的书,如果连基本的逻辑都没有,读者也不会有代入感。没有代入感,书就不会跟进了。
·目前体会到的,大体是以上七点了,以后如果有新的体会,再继续写。(申明:本文中的观点,仅适用于2011年左右的网文界。)
19,各种读者的特点定位及口味分析。
一般来说,现在作者们把各自群体看书的大致特点和口味分为了三大类型:小白读者、老白读者、文青读者。
(个人划分更细,觉得应该分为:小白读者、中白读者、老白读者和文青读者)
明白了这三种读者类型,那么我们在写文的时候就容易对自己的文字风格等进行定位,这样对取得或提高自身成绩会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要搞清楚各个读者群体的特点,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小白文,什么是老白文以及什么是文青文。
我对小白文的定义是:不要求文采,描写简单,文字通顺,俗语话口语化程度较高,对合理性要求很低,且文章无内涵的网络。
小白文不等于爽文,爽文可以是小白文,但不只是小白文。
老白文和文青文同样也可以爽,只是,在对爽点的定位以及表现方式上有所不同。
小白文不仅仅是爽文。
小白文的读者对文采要求低,他们没有对作者文字和文笔有要求,只要通顺就好,他们对文章细节与合理性也不是那么看重,更不需要有什么值得深思和思考的文章内涵。那么他们看小白文的目的是什么呢?
排除以上之后,就只剩下了一个:爽。
因此,可以得出这个读者群体的特点之一:小白读者就是纯粹追求爽的一个群体。
既然明白了小白文的定义,那么老白文的定义也就出来了。
相对小白文来说,老白文的文字更好,文笔不错,文章中的合理性也比小白文要高出很多。
这里所说的合理性,不仅体现在具体细节上,甚至在剧情情节和金手指上都有要求。
这种合理性的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中的细节问题。
如书中主角建造一条高三十米,宽十米,长度100公里的围墙,在缺少工具和人力的环境下,竟然一个月就完成;或者随身的包里装着一千公斤黄金;或者某重要配角或者主角身高体重描叙不符等。
2.剧情向某个方向发展的原因。
这个情况就比较复杂,而且通常会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比如灰熊猫写的《虎狼》,很大一部分读者由于看了前本,因此对后继反而无法接受,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一般作者都会下意识避开这类问题,这里就不做深入探讨。大致知道这个意思,就差不多了。
还有一种就是由于生活的环境、受教育程度以及世界观的差异,因此对某些富二代、官二代或者家族什么的使用的手段,以及采取的措施等有不同的见解。
这些都是老白读者对合理性的要求。
3.NPC的智商智力手段以及主角金手指的影响,书中主角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等。
这个方面也不做太多详细的描叙,和第二条是有关联的。
主要就是NPC的智商智力和采取的手段,以及应对方式方法等。
说了这些,其实老白文的定义也出来了,简单说,就是文字文笔好,故事的逻辑性与合理性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
这里,有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出名的历史类穿越,大都是老白文。
老白读者们希望看到有内涵的文,但没有内涵的话,他们也能看下去,并不纠结于此。
他们看文,多是消遣。
老白读者细分一下,还可以另外分出一个中白读者的类别。
顾名思义,中白的话,他们能忍受文字不够优美,也能忍受一部分不合理,但却又不能接受太多过于不合理的情况发生,这是他们这个读者群体的特点。
接下来是文青读者。
这部分读者是最难满足的读者,他们闲得蛋疼,因此口味挑剔且独特。
而文青文的作者,也是蛋疼众的一员。
他们追求华丽的文字,追求合理性,追求内涵。
甚至为了内涵而内涵,为了虐主而虐主,钻牛角尖到了一定的程度。
这部分读者是作者们最头疼的,这部分的作者也是编辑很头疼的。
以上,是个人关于对读者群体分类定义和一点分析浅见,欢迎各位作者编辑共同探讨。
在思考完小白文、小白读者;中白文、中白读者;老白文、老白读者;文青文、文青读者的大概区别之后,我个人便开始反推,并进一步分析这几种读者的年龄层次、精神面貌以及所处社会阶层。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有助于我对自己的读者进行定位,对自己将要或者准备写个什么样的故事进行定位。
首先,按照一般的常规划分方式:小白读者,他们的年龄和阶层应该基本是初高中学生、一部分大学生,一部分外出务工的年轻打工者。
老白读者,他们的年龄和社会阶层,我定位为:公司白领、学历高,书龄超过五年(实体网文相加)的群体。
至于文青读者,这一部分很难界定。他们的年龄、学历、阶层以及经济能力,有极端化的倾向,其中女性读者不少。
中白读者这里暂时不提,他们的年龄和阶层与老白读者是相差不多的,但为什么口味有所变化,之后再说。
如果大家对这几点可以和我达成共识,那么就可以继续进行推测和分析:众所周知,现在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移动在线所产生的效益越来越高。
这是为什么?
很简单:小白读者的增多。
在手机移动方面,我想应该没有人能够否认,销售最好的小白书,其销售量远远超过销售量最好的老白文。
这其中,个人分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初高中生,基本都有了手机,但他们平时玩电脑的时间不多,但家里配给了他们手机,于是偷偷用手机看书,费用也不高,经济能力足够负担,这是必然的。
2.一部分大学生,在不方便用电脑的时候,也是用手机看书,而这一部分大学生中,还有一部分是小白文读者。
3.外出务工的年轻打工者,他们只能用手机看书,去网吧费用较高,而且吵,太晚回厂也不方便,如果仅仅只是看书,不如用手机,费用也低。
4.用手机进行的话,手机屏幕太小,只适合快速浏览,一目看一屏,小白文,正是最适合这种方式。而需要逐字或者逐句精读的老白文,能用小小的手机屏这么去读么?用不了几分钟,眼睛就会花了吧……
基于这几点,因此,个人认为,在移动方面,小白文大行其道是必然现象。
同时,也因为这些原因,作者在写文的时候,就可以更进一步从这些读者群体的精神面貌、学历、家世等来投其所好,写出适合这一群体的小白文来。
这里,我就不做更深层次的分析了,这需要作者本身通过结合自己文风、文字能力等方面来定位,我却是帮不上忙的……
当然,要注意的是,有些白领阶层,学历什么的都比较高,在比较正规的公司上班,但上班的电脑却不允许用来浏览网页,这一点相信很多人知道,但这个阶层却同样配备了手机,而且很可能是大屏幕的,因此她们(这里为什么不用他们,相信有的作者大概能够猜想得到。)也是为移动贡献钞票的主力之一。
老白文不是不能在移动取得成绩,但必须在网站取得不错的口碑或作者本身名气足够之后才能够吸引这部分的老白用手机来看,但这毕竟是少部分了。
比如柳下挥等都市**流的顶尖写手,他的女读者,相信有一大部分在不允许用电脑的时候,都是在偷偷用手机看的。当然,其中也不缺少男性读者,但这部分用手机看的男性读者,通常都会要少于女性读者。这也是为什么移动中,大部分都市**流的文,其销售都还不错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是中白读者和老白读者,他们的方式,主要依靠电脑,因此,网站、论坛是他们长期守卫的地点。
他们擅于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喜欢读者之间进行交流。
同时,这一部分读者所看的文字,也需要更认真地去读,因此,手机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那样的方式对他们来说实在有些累,而用手机打字交流,更累。
他们不缺钱,也不缺时间,更不缺作案工具,所以,他们有时候宁愿不看,也懒得用手机看。
这一部分读者,他们是最好的网站流量贡献者。
文青读者这里,我就不做分析了,因为这个读者群体是最少的,想写赚钱的商业文,文青文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且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它都不咋滴……实体也许能适合它一点……
分析推测了各个类型读者的方式,我相信,作者们对自己的写作方向有了一定的想法:以网站为主?还是以移动为主?
随后,再次分析一下,读者群体的大小与经济实力。
毕竟,商业文,赚钱才是第一要素,我们吃蛋糕,也许吃不到最大的那一块,但同理,那块最大的蛋糕,谁也无法一口吞下,小写手们还是可以从中分杯羹的……
那么问题来了,目前看来,小白文的读者群体是最庞大的,大量的初高中生就不必说了,学历经济能力等相对较低的外出打工者也不说了。甚至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因为接触网文不久,看书时间不长,所以他们也是属于小白文的忠实读者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口味虽然还没有达到很叼的地步,但他们却是会逐渐向中白及老白发展的一个群体,而且速度很快。
同时,老白读者们向文青转变的很少很少,那么,在小白读者成长为真正的老白读者的这个时间段里(大概为三到五年的时间),哪个群体最为巨大?
相信这个结论呼之欲出:中白读者群。
20,推理的二十准则。
这是美国古典侦探家范·戴恩,关于创作侦探的戒条。为了使其看上去更简单明了,有些准则之后的评论都是本人所加。以下:侦探是一种智力的竞赛。作者和读者斗智,像玩桥牌一样,得循规蹈矩,不能使用欺诈的伎俩。它的构思要新颖独到,布局要合情合理,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同时使他们输得心服口服。写侦探有许多规例,这些规例是不成文的,但是很明确,这是每一个稍有自尊和尊重读者的作家都应该遵从的。
以下我列出二十戒条,乃经验所得,仅供有志写侦探的朋友参考:一、作者应该把所有线索交待得一清二楚,使读者和书中的侦探具有同等的破案机会。(看到过某些侦探,最后是靠着从来没有在文章中出现过的线索侦破的,此类文章最常见于日本的惊悚推理,气氛恐怖,但是“莫名其妙这案子就完结了”。)
二、读者所受到的蒙骗应该仅止于罪犯施诸侦探本身的那些诡计。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