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邕州獞人韦氏、莫氏、黄氏皆叛,刘乾丝毫没有惊异,只是轻蔑一笑,而后,他按照预定计划,分派诸将前去征讨。
第一路,张灵甫统率两营兵力,直取右江道恩城州,攻击黄氏叛匪;
第二路,季明统率两营兵力,直取左江道江州,攻击韦氏叛匪;
第三路,许多多率兵两营,由钦州如洪县出发,攻击左江道上思州的莫氏叛匪。
第四路,刘乾率两营兵(含亲兵营),坐镇邕州,以策安全。
各路征讨军中,以张灵甫所遇之敌最多(近二万),路途最远,且无友军侧应。然而,却又是他拔了头筹!恩城州一战,阵斩黄氏匪首慧正及属下万余,俘敌过万!
攻克恩城州!攻克江州!攻克上思州!
随着各路征讨军捷报频传,邕州獞人反叛势力基本瓦解。然而,奇怪的是:獞人中势力最雄厚的侬氏,一直未有动作。侬氏既未解散所属私兵,又未出兵增援其他叛匪,只是安安静静守在老巢——安德州中。
庆元六年三月,在威胜军的强力镇压下,邕州作乱獞人基本被消灭,残存的溃匪们纷纷逃往交趾、大理特磨道等地。
同月,安德州侬氏,宣布解散私兵,归化朝庭。
四月,刘乾下令邕州施行新法。而后,邕州各地开始归村并屯,取消原先的羁靡州、羁靡军、羁靡县,羁靡峒等行政单位,改为设立若干县。
六月,邕州各县全部搭建起框架。
七月,邕州原有禁军、厢军各部完成整编,在扩充大量獞人战士后,兵力达到二万余,计有四营,刘乾随后保举张灵甫就任邕州巡检使(从六品)一职。
之后,大量北地汉民开始被移入邕州。
八月,刘乾悄悄离开广南西路。
刘乾这是要去哪里?
答案是:北秦郡。
这个时候刘乾急着回台,当然是有大事发生。不过,却也不是坏事!
原来,庆元六年七月三日,北秦郡赢正港外驶来一只舰队,一只有两艘船的舰队,一只船都破烂不堪的舰队!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船桅上高高挂着“蓝底金龙旗”!
说到这,顺便提下台湾所使用的旗帜。除最早确立为教旗的“烈火旗”(红底、中央为火焰)外,台湾还设立“蓝底金龙旗”为海军旗,“黑底金龙旗”为陆军旗,“绿底金龙旗”为骑军旗(筹建),“黄底金龙旗”为王旗。陆、海、骑,及王旗,除底色分为黑、蓝、绿、黄外,主图案皆为左手持盾,右手持剑的金龙。
赢正港作为北秦郡治所在[北秦郡建有六县,赢正县(马尼拉)、蒙恬县(原麻逸城)、白起县(圣克鲁斯)、商鞅县(伊巴)、百里奚县(林加延)、王翦县(美岸)],丁正龙一直经心建设,除有完善的港口设施,防御设施也极为完备。所以,这只小舰队刚刚出现在港外,就为南海舰队的巡哨船发现,之后,报警的号角四下响起,留守的船只迅速出港迎战。
可是,当南海舰队的战船靠近后,立时发现原来是张峰所率的舰队回来了!在阔别两年半后,这只几乎被人遗忘的舰队回来了!
好消息马上被用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广南西路。
闻讯后,刘乾欣喜异常,很快就安排好广南西路的军政,而后,他乘上最快的战船,迫不急待的赶往北秦郡。
张峰所率舰队,历经两年半,从台北出发,横越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而后,沿美洲西海岸南行,抵达中美洲地峡,最后,横穿太平洋返回故国。其中的艰难自是不用多提,单看看回来的船只,就可知其一二。出港时,舰队有三艘新船,返航时只有两艘将沉之舟;出港时,舰队有一千二百余众,返航时堪堪只有半数。
张峰舰队的牺牲,却不是没有回报的!
返航的船只中除去大量换回的金银,还有刘乾急切盼望的各种作物的种子,如南瓜、花生、土豆、可可、番茄、玉米、金鸡纳……,更重要的是:张峰找到了去美洲的航线!这年是庆元四年,即后世纪年的公元1198年,比哥伦布提前了近三百年!
伟大的发现!伟大的发现!伟大的发现!张峰立功了,张峰立功了!不再给西班牙人任何的机会。
伟大的大汉航海家!他继承了大汉民族的光荣传统。秦皇、汉武、唐宗在这一刻灵魂附体!张峰一个人代表了大汉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美洲发现了!美洲发现了!大汉民族获得领先,淘汰欧洲人。伟大的大汉民族!伟大的大汉民族战士!大汉民族万岁!
胜利属于大汉民族,属于冉闵,属于霍去病,属于岳飞,属于李靖,属于卫青,属于蒙恬,属于所有热爱大汉民族的人!
庆元六年八月十一日,刘乾抵达北秦郡赢正港。
在接见张峰及所属船员后,刘乾当即宣布所有参加航行者,平民皆授勋爵,文武官员授子爵、男爵不等,张峰则直接获封侯爵(前文已述及台湾民分六等:贵族、公民、汉民、罪民、贱民、隶民。因刘乾尚未称王,故此未分封贵族,其实还要分为王爵、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勋爵七等)。
随后,盛大的欢庆仪式在北秦郡展开。庆典三日,方告一段落。
刘乾随后视察北秦郡建设状况。数年建设(以十数万麻逸奴隶的生命为代价),丁正龙建起北秦郡六县,各县共有汉民村五十余座,计有民六万余众。县县之间的四车之道,村村之间的两车之道,亦基本有了雏形。另外,新建成赢正港、百里奚港,修缮扩建了蒙恬港(麻逸港)。此外,北秦岛上丰富的铜矿、金矿里,也有万余奴隶在辛劳的挖掘。更为甚者,好战的丁正龙,出兵击败马迪加亚斯国(据有班乃岛北部地区),占据班乃岛北部,并更名为北赵岛,而后,将以此建立隶属南秦郡的李牧县。
走马观花的察看完北秦诸县,刘乾随后与张峰前往台湾郡。
早接到通知的台湾郡守尚泰(火太郎因长驻耽罗,庆元六年三月改由尚泰接任),于台北又一次组织了大规模的庆典。庆典完毕,刘乾、张峰率台湾军政官员,送开拓美洲航线殉国烈士的灵位,进入位于台北的“圣烈士陵园”。
圣烈士陵园地处台湾郡的政治中心台北县,与著名的台北大圣殿遥相呼应。这里埋葬有台湾立业以来殉国的将士四百七十五名。
圣烈士陵园入口处的山丘上,在巨大的花岗岩基座上,矗立着一组高约三丈的六人石雕像。雕像取材于庆元元年南征毗舍耶人时,海军陆战第一营战士在最后战役中,将一面烈火圣旗插上毗舍耶人山寨的瞬间。雕像人物形象逼真,完全按细节复制,只是圣旗采用了一面巨大崭新的真实旗帜。雕像背面的石崖上,按烈士殉国时间,依次镌刻有籍贯、姓名。
圣烈士陵园是大汉国军人的荣誉归葬地,只有为国家扛过枪、打过仗的军人,才有权安息于此。唯一的例外是:王忠、王汉俩兄弟,因为他们是在研制黑火yao的岗位上殉职的,因此得以圣烈士的身份入住陵园。
尊重为国捐躯者的亡灵,给予每一个献身的圣烈士平等的荣誉,是圣烈士陵园的宗旨。墓地的简介对公墓的使命这样描述:在圣烈士陵园被祭奠的亡灵,以服役于大汉国为共同,他们中的每一位,无论军阶高低,身份职位;无论是功绩显赫的英雄,还是身份无法辨明的普通将士,在此都享有一方属于自己的,象征着荣誉的栖息地。本着“圣烈士人人平等”的理念,所有圣烈士墓,均采用统一的规格,均没有起坟丘,而仅仅是在骨灰安葬处之上,栽种上一棵水杉,水杉上用同样规格的铭牌,简述圣烈士的生评。
一排排同样的水杉,郁郁葱葱!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