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龙凤大唐> 第十二 恩科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 恩科 二(2 / 2)

考试很快就结束了,然后是两馆学士批改文章,进行粗评,把文章分为上中下,主要是挑有无错字,有无错韵,有无犯忌,看看应试人的书法水平如何。

唐朝人是血气很盛的,写的策论绝对不是后世的温吞水,绝对和后世的网络愤青文章有一拼,看得那些学士们一个个摸揩汗水,大叫后生可畏啊。

然后,那些过得去的卷子送三省长官过目,这叫详评,分的就比较仔细了,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中上,中中,中,中下,下,等外。

然后三省长官经过讨论,就那比较好的呈皇帝批阅,并转达三省的意见。

制科分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第四等和第五等以及等外(等外的意思就是,你啊,还是回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下次再来吧)。每等分为上中下,实际上第一等和第二等从来不授予人,第三等就算是最高了。第一等,那是授予微言大义(比如你能写出诸如《道德经》、《论语》、《中庸》等经典),第二等,那是授予文学经典(那你写好,然后再去吃几个人参果,活上个几百年再来领),这两个等级都不是授予活人的。

一般,三省的意见最好就是给个第四等上,终唐朝三百年,没有一个获得第三等制科的,在后来的宋朝才惊天动地地出个苏东坡获得第三等。经过李峙改变的大唐在其后一千多年五十多次制科考试中也只有三个人获得了第三等,他们分别是苏轼、文天祥和朱国瑞。

李峙本可以看推荐的卷子就可以了,但是他坚持把所有第四等的卷子看完,还抽查了几份第五等卷子。

李峙发现权士相的卷子居然落到了第五等下,他的策论比较偏激一点,他构想的大唐权利体系是三权分立,即司法独立,行政和立法分离建立贵族议会,虽然也不敢直接冒犯皇权,但是那些动作无疑是要搞君主立宪。而对现有的均田制提出了怀疑的态度,认为均田制必将崩溃,国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宰相们看到皇帝调看权士相的卷子,吓得脸都白了,黄门侍郎权德舆赶忙跪在地上:“庶子无状,出此无君父之言,臣请杀此枭獍。”

李峙摇头说:“我要的就是大家讲真话,为什么要杀掉那些讲真话的人呢?当年先帝在的时候让从五品的官员提意见,我当时侍奉在先帝身边,整天都会收到大量的封退,门庭若市。现在呢,这个习惯也消失了,大家对朕好象都见外了,有意见也不说出来。其实我是知道自己做得不如先帝,而你们却忍心看着我一步步地错下去而为保全自己的富贵不开口,我很痛心啊。”

“陛下,臣等惭愧!”大臣们纷纷自责。

“要让官员说话,也要让老百姓说话,否则老百姓骗官员,官员骗我,上下言路阻塞,国家就危险了。”李峙说道。

沉吟了一下,李峙拿起朱笔批阅了奏章:“朕同意三省的意见,就点这个卢照邻为制科第四等吧,不过权士相讲真话,提到第四等下。”

“陛下圣明。”大臣们欣喜道。

“朕想了想,在右银台门外设置翰林院,这些人就入翰林院担任供奉吧,暂时定八品,设置翰林承旨两人,从七品,翰林学士一人,正七品,从中择知制诰两人,加从六品职事。”李峙说道。

“请问陛下这翰林院是归中书,还是归门下?”来济问道。

李峙说道:“中书有弘文馆,门下有崇文馆,我身边却没什么人,这翰林院就不纳如三省了,暂属北省。”

讨论完这个大事,李峙说道:“濮王去世,你们议的那个谥号议得如何了?”

“陛下,兰台以为当赠谥‘顺惠’,不知道陛下以为如何?”崔义玄说道。

李峙点了点头:“可。这个赐予霍王和汉王太清一中宫使,你们也好加紧办一下。”

然后李峙拿出一本奏章看了看,问道:“大理寺卿狄仁杰来了吗?”

一个绯衣官员从椅子上起来,站到中堂一作揖:“臣,狄仁杰参见陛下。”

“哼!”李峙假装发火,“将军权善广和李存师擅自砍伐昭陵的树木,你怎么就判个流刑就算了,你这不是把朕置于不孝吗?”

狄仁杰并不惧怕:“法律如此,我只是按照法令这么做,他们砍伐皇陵树木罪只能处以流刑。法令出自陛下,不能因为陛下的喜恶而变轻变重,如果那样法令就失去了效果,民众怎么能信服呢?”

“各位怎么看?”李峙问道。

大臣们都说:“狄仁杰的话没有错,应该按照法令来做。”

李峙感到很满意,这就是大唐,皇帝在大臣眼里只是人不是神,皇帝不对他们就敢跟皇帝辩论。绝不是辫朝,一个个“奴才”“奴才”地奴性十足。

李峙点了点头:“你们说得对,法令既然是朝廷制定的,朝廷就应该带头遵守,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狄仁杰做得对,赏赐金瓶一个,我希望各位要勇敢地指出我的错误,要说真话。”

“各位如果没有事情就回去办公吧!”李峙说道。

大臣们从椅子上起来向皇帝行礼,皇帝也站了起来一拱手,送各位大臣出门。唐朝大臣和皇帝谈事情是没有赐座一说的,因为大臣一进来见礼后就可以坐下,座位用不着皇帝来赐。

李峙接见了翰林学士们,原来历史上怀才不遇的老卢激动得浑身发抖,他被任命为知制诰,这个清要的职务可是很多人做梦都想得到的。

李峙应司天监所请,带着他的部分家眷和翰林学士北行到太原府的兴源宫居住,瞻仰了唐朝的革命圣地——晋阳。

皇帝还兴致很高地去了壶口瀑布,观看千里黄河一壶收,并且祭祀黄河。

等到十月,皇帝到东都洛阳的时候,王皇后带着女官也来到了东都,她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在长安,现在她身体好了就急忙赶到洛阳和皇帝会合。

上阳宫

“陛下,我给你带来一位故人。”王皇后笑呵呵地说道,“却不知道你认识不认识。”

李峙一愣,却见一个女子,款款而至,一头乌黑的青丝,还有那妩媚的笑容。

“媚娘!”李峙几乎站了起来,李峙看着王皇后那得意地笑容和萧淑妃那咬牙切齿的样子,顿时心里感叹道:“爱情让女人丧失理智啊,王琏你才是驱虎吞狼,自食其果。”后宫的生活将不在平静。

李峙五味杂陈地看着这位未来的政治女强人。

————————————————————————————————————————————————————————

首先,偶虽然IQ不高,但是还算清醒。其次本银不姓江,也没生花妙笔,只有一杆秃笔。这三,损我也利不了你喜欢的书,这本书本就没啥人气,你要打就去打那出头的鸟。还是有人看懂了我的意思,呵呵,主要是写德太沉闷,恶搞一下调节一下气氛,尽管很多人不喜欢,好在还有人看得明白。

穿越文猪脚很多都是蝎子屎,也有群穿的一如《水煮清》。偶想啊,你能来得,就不许别人来吗?但是这么多想当大帝的人,这个国家乱不乱呢。回答是乱不了,因为当时的老百姓都不想打仗,没谁脑袋秀豆了,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了几句飘渺的预言就去造反。关于本文的群穿,外篇前传会有说明,那是一次太空核爆的结果,造成了平行空间暂时性重叠,发生了时空紊乱。假如出实体,会把前传加进去。

还是转入宫廷戏吧,差不多大家都要忘记前面的铺垫了,惨烈的宫廷戏开始了。不过后面的文章,建议超过三十五岁的读者不要精读,偶怕你们对本文产生一些可怕的误会。这也是我一直不愿意那么早涉及武则天这个角色的重要原因。

发表一点个人对YY文的看法,个人牢骚。

穿成皇帝大多希望树立什么伟大的功绩,写大帝路线的最佳方式就是发动战争,因为一打仗啊,这个人际关系就很简单了,利益纠纷也很明显。而在和平时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一刀切,各方面协调起来很困难。主要是战争中那种极端的人际关系很分明很好写,反而是和平时期最是麻烦,写起来很困难。

一战接一战,打完内战打外战,灭了倭人灭西洋人,打出亚洲还不算,还要打出地球,连火星人一起做了(MS还没发现火星有人)。

至于种马文,只要文笔优美点,即使情节是一坨4,也能吸引一些人。可惜,现在在网上当YY大茶壶的,能写得文字漂亮一点的找不到几个。

保罗说过,我们不必回避什么,包括性。不过呢,增广有句话,叫“淫人妻女,祸及己亲”,一如《聊斋》里的《韦公子》嫖来嫖去嫖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跟自己的亲生儿子搞同志。本银不信因果轮回,但是也不愿意去碰这些东西。

偶这个人总是爱较真,所以读这类书很累,写这个也很累。过去偶宁愿改看玄幻也不想去看这类YY了。现在发现自己有点可笑,只要博君一笑,取君一票,其他都不重要。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