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龙凤大唐> 第十节 同天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节 同天节(2 / 2)

大家看了皇帝的朱批,顿时拍了拍脑瓜。尽管这么做从来没有先例,但是,这么多使臣来朝贺也没先例嘛。

观德楼

皇帝在这里接见各国、各部族的使节,这些被派来的使臣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经过短期的培训,大唐的礼仪他们也就慢慢掌握了。

六月的长安空气湿热,很多从北方来的胡人使臣感到很不舒服,李峙便让人在楼里摆上冰鉴,降低一下宫殿里的温度。

李峙也不是每个使臣都接见,是有选择性的,比如大唐的羁縻州使者,大唐的盟国或者地区性的强大力量。

目前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和大唐平起平坐,即使是大食,也不认为自己有资格和大唐真正的平等。出于政治需要,大唐还是把大食国的使臣的地位提到和吐蕃等地方性强国一个档次。

这次朝贺天可汗的使团属乞离拔力赞普派遣的人最多,带的礼物也最多,带了整整好一百多匹马驮,如果不是因为中途被如本刁难,或是道路难行而损耗,还会更多一点。

乞离拔力的使者是禄东赞的侄子赞碾普车(后文简称赞车),曲颜媚词请求大唐关闭和热布论控制地区的贸易,不要支持叛乱者。

皇帝一副正义凛然地样子,表示只承认正朔,不承认热布论,但是在关于唐蕃贸易的问题,李峙的花花肠子比噶家子弟多了很多,唐朝承诺不再和热布论有官方的贸易,不过对于边军回易,长安一直都保持着默认地态度,实际大量物资都通过军队的“走私”流通到了热布论那里。

大食的哈里发阿里·奥斯曼和长老会领袖阿明都派来了实权人物塞丁·叶海亚,一是表示对唐帝国的重视,第二因为唐朝势力已经到达中亚地区,大食希望唐朝能对大食—波斯战争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并承认唐帝国对中亚的占领,也明确表示大食在消灭波斯后就不再东进,也没有冒犯唐帝国的意图。

“请转告阿里哈里发,我大唐也是爱好和平,维护正义的国家,只要贵国能实践你们的诺言,不插手四镇,那么我大唐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俗话说得好,国虽大,好战必亡。”李峙说道。

至于实际情况,李峙可是有一套打算,他绝对不肯放过这么一个大好机会,一个扶持东波斯帝国的计划已经在他脑子里酝酿,唐朝必须保障欧亚丝路的畅通,所以近处的吐蕃必须长时间陷入分裂状态,而远方的垄断东西方贸易的老大帝国存在,也让唐朝的收益大打折扣。李峙必须为在未来一百年兵指两河,打通丝路做好准备,而如果在欧洲和大唐之间没有什么强大的帝国,或者说他们不得不对唐朝做出让步,那么唐朝的商业繁荣将会到达一个颠峰,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将发生一次重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在千年岁月里,很可能诱发资本主义,中国将提前进入“近代化”。

后来在许多研究唐朝几次征服两河的战争的学者指出,正是这一既定战略促使唐帝国完成了蜕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近代化”的国家,而最终“永昼之国”的称号才落到了唐帝国的头上。和原来历史不同,经济的脚步走到了思想和制度的前面。这是后话,且按下不说。

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这次派出的使者,也是重头戏剧。在唐朝军队的高压下,朝鲜半岛现在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不过三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很清楚,这样的局面并不会维持太长时间,平衡迟早要被打破,那时候将有一场恶战,所以在舔伤口的时期,三个国家都希望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更有利的更好的态势。

新罗使臣崔至义在洛阳生活了很多年,除了服饰外,根本无法把他和普通的唐人区分开来,唐话说得很流利。而高句丽使臣乙福永和百济使臣卢谷齐的唐话听起来就很别扭了,乙福永一口生涩的唐话,好象是没睡醒在说梦话,而卢谷齐的话更是特别,舌头就好象短了一半。

皇帝同时召见三人表示了唐帝国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态度,表面是那就是一视同仁。

皇帝也不谈实际的事情,只是和三位使者谈了谈诗词唱和了几句,三个使臣也知道这个时候谈不了什么实际的事情,便迎合皇帝在诗歌里拍了拍大唐,显示出一副仰慕地样子来。

群芳殿

因为皇帝实行“清静安民”,大明宫殿的修缮计划开始被推迟,麟德殿迟迟没开工,所以宴会只好在太极宫举行。

这是一场特殊的宴会,它与以往的宫廷宴会大不同,宴会没有座次,所有人都是站着的,长长的桌条上摆满各色食物,而客人必须自己动手去选择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往常宴会必须的“看果”“看菜”,这次却是减少了很多,大家各取所需,自由走动,自由交谈。

“皇帝陛下到!”随着唱礼,皇帝身穿一身新式公服出席宴会,这也是以往宫廷宴会所没有的。以往这样盛大的宴会,皇帝都要穿戴衮冕等大礼服,而李峙穿的贴身脱胯袍则近常服,不过又不能说他不庄重。

看着被翻版到唐朝的自助餐,李峙得意地笑,得意地笑,后来殿中省一算计,好家伙,比以前的宴会节约了一大半。

皇帝收到了很多财宝,而皇帝把这笔钱全部拿了出来,他要办学校,正式推行“普育”计划。当然,皇帝还准备举办一所新式大学,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帝国大学。

——————————————————————————————————————————————————————————

注:在古代大学和小学,与今天的大学、小学是有区别的。小学基本是就是研究文字本身,如比训诂、释义、声韵,还有写诗词的一些基本原则等基础的学科。大学就是学习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做官做人等。

终于要摆脱历史的窠臼鸟,还是回到YY才是王道,搞历史弄得都没什么淫看鸟。以后可能在描写格斗的时候要抄袭一下某些经典段子,希望大家表以为偶是抄袭,其实偶是在向这些书致敬。

淫民需要YY,YY也需要淫民。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