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沙漠,骄阳似火。然而在这骄阳酷热下,图拉克的心却感到一阵阿蔢达尼亚冬日时的严寒。
不止是他,紧随在他身后利亚-葆兹、格里弗-鲁德、多尔夫等人也都是苍白的面孔。只有巴尼安-姆尔巴赫,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东张西望的仿佛在看风景。而此时,他们正身处在一片狼藉的战场上,受伤士兵的哀号声、寻觅死肉的秃鹫争食的嘶叫声,加上哭泣悲鸣,各种声音不绝于耳。
对于最有力支持者科夫拉特-亚穆克的儿子多利亚的惨死,对于塞奥珐诺-兰加比、拉德姆-迪纳米(RadmDhinam)等诸多合作者因为商路阻断而遭受的损失,图拉克做不到熟视无睹。他所执行的政策,所谓摊丁入亩,就是将帝国以人头为单位强加在伊姬斯的税收,转嫁到富裕的奴隶主海商阶层身上,从而降低普通民众的压力,缓解伊姬斯本土人士对帝国的敌对心理。为此,他必须保证这些大奴隶主们能够从因为大量资金的投入及商务壁垒的放松而人为造就的伊姬斯的繁荣中获得利益。库莫部落的强势崛起,以及黑羊乌尊部落的残余制造的袭击事件,皆有悖于图拉克在安妮塔等同盟势力协助下制订的既定方针。
借由多利亚-亚穆克之死的契机,再结合上蝎女曾袭击帝国一等司法监察官欧卡雷亚,帝国王子图拉克-尼森哈顿殿下的罪责,图拉克授权帝国驻伊姬斯最高军事长官,奥多里克-埃卢鲁斯大统领,发动对伊姬斯南部及沙海附近卡特理派游牧匪帮的清剿行动。
可惜,本该是对伊姬斯了如指掌的奥多里克,这一次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
起初的开局非常不错,仅一个月的时间,一支四千人的地方部队就完成组建。其成员多半来自帝国在伊姬斯殖民者及其后裔,少量依附于殖民家族的伊姬斯亲兵、护卫、保镖也被编列在内。部队的装备来自克特里的库存。那批罗柯比-哈尼兹派人在西瑟利亚粗制乱造,后来又在玛尔提娜偷袭图拉克的行动中随船沉入考西亚(Kausia)港口的武器盔甲,去年的时候,因为安妮塔明里暗里的威胁,罗柯比-哈尼兹被逼无奈之下,只得狠狠心掏出自己的钱又造了一批,年初恰好送达。也正因此,这支部队的武装可谓精良。首席事务官哈尼兹这回可万万不敢再耍什么以次充好的把戏。
按照帝国军队的传统,奥多里克将手下的军官、老兵分配到新组建的部队里,搭建起基本的指挥体系。再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辛卡纳(Singhana)绥靖部队初见规模。名称的由来,自然是奥多里克将这支部队的驻扎地选在了南部沙海商路的起点,商业城邦辛卡纳(Singhana)。塞奥珐诺-兰加比的家族,以及至高百人团,都对这次行动提供了粮草辎重方面的支持。因而克特里至辛卡纳的行军颇为顺利,掉队的人数不足一百。沙漠部族或许摄于队伍的规模及整齐闪亮的武器盔甲,几次袭扰不得后便偃旗息鼓了。
奥多里克的本意是以辛卡纳为据点,部队以千人的编制向各个方向出动,逐步扩散绥靖地区的覆盖,从而将作乱的沙漠部族驱逐出主要的商道。为了洗刷罗西拉(Rohira)海战的耻辱,奥多里克可是决心干出点名堂来的。这一次,科夫拉特和玛尔提娜不可能拖他的后腿,胁迫他做些摆样子不出力的花样子。偏偏也巧,图拉克对他那个十三军团的战斗力毫无信心,所以除了勉励之外,一点没有抢功的意思。奥多里克觉得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因为玛尔提娜转头图拉克的怀抱而经受得屈辱,也为之一扫而空。虽然内心深知玛尔提娜对图拉克是另有企图,图拉克不过是在饮鸠止渴而已,但自己的女人都守不住,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都无异于‘软蛋’的代名词。前段时间,奥多里克真是很憋屈啊!
然而事件的发展远超出奥多里克的预料,他那套以点带面的战术很快被证明并不比多利亚-亚穆克多路并进的好多少。而且之后的战局表明,伊姬斯地方部队虽然武器装备上优于掠奴队的佣兵,但骑兵比例较少造成的机动性上存在严重缺陷。相对的,游牧民的部族兵则至少拥有一人双骑的基本配备。同时,因与定居民的对立而日益减少的铁制品补给,迫使他们转而采用较为传统的弓弩。可以想象,平日一把弯刀所耗用的金属,肯定能被游牧民经验老到、节省成性的铁匠打造成数十乃至数百个箭头了。而箭杆和尾羽,就算是沙漠戈壁里也少不了制作的原料。关注游骑侦查,随时随地呼啸而至的袭扰,铺天盖地的羽箭射击后快速脱离战斗,这些特征早在奥多里克进军时便初露症兆。奥多里克却把这些当作游牧部族势力怯懦避战的证据,放出大话说自己可以在两到三个月内击溃任何有组织的反抗,抓捕并惩戒所有涉及多利亚-亚穆克之死的为首叛逆分子。
图拉克听到这宣言时略有些迷惑,弄不清奴隶贩子多利亚-亚穆克什么时候成了烈士一样的人物了。不过他很明智的没有对此有所置词,而是通过玛尔提娜传达了一番善意的关注。至于玛尔提娜是否提醒过奥多里克,图拉克就不得而知了。内心深处,他也不想知道。
果然,辛卡纳绥靖部队的几支分部在突出城墙约一百古里的距离后,便不断遭受游牧部族短而迅速的打击。每次阵亡的数量始终保持在十人之下。可是伤者众多,有时甚至达到死者的五、六倍。看着身上扎了一尺多长的马弓射出的箭,捂着大腿、胳膊、胸口惨叫的同伴,这支临时组建的军队的士气一落千丈。他们到这里来是为了官员和奴隶主们所承诺的金币,为了捕获俘虏后转售为奴隶的分成,为了抢夺那些游荡子遗留下的战利品的,而不是为了没日没夜的不得休息,还要与神出鬼没的游牧民玩时不时会丢掉性命的捉迷藏游戏的。奥多里克派下去的军官和老兵不是没有发挥作用。但仅是整合队伍、安抚人心就已耗尽他们所有的精力,哪里还有余力鼓舞军队的战意。奥多里克所制订的一轮五天、每次两百古里的扫荡行动,最后成了在城市周围看不到的地方宿营驻扎的郊游活动,丝毫起不到打击反抗势力的作用。
又过了一个月,奥多里克终于意识到自己原来的想法有点简单化了。据各方打探,以及近期的接触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南部这批匪帮分子主要由乌尊部落的残余及以卡特理派守护者自居的库莫部落的支援人员合流而成,总兵力大致在三千左右。如果是正面开战,辛卡纳绥靖部队无论人数、装备都优于对手,足以轻松解决战斗。可狡诈的部落军队根本不打算堂堂正正地战斗,而是利用沙漠地广人稀的地形进行破袭。虽然这对奥多里克的部队很难造成致命的损伤,但也意味着打通商道的目的短期内无法达成。这样,留给奥多里克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继续在辛卡纳驻扎重兵,直到游牧部落断绝补给后自行撤出附近区域;另一个就是全军汇合,出去寻找战机。毫无悬念的,奥多里克选了第二条方案。他可不想因为沙海商路的长时间断绝,而成为伊姬斯最遭痛恨的‘无能’人物。
当然,在具体战术实施上奥多里克还是显示了老到的一面。
他首先将伸出的几根‘手指’缩回来,装出一副不耐其扰,索性回营休整的姿态。随后,在离辛卡纳城十里的地方设立半固定的营房,将大量物资补给转移其中。待五千人的部队回来后,便是一连数日的大吃大喝。甚至还从城里雇佣了大批娼妓,供这些士气低落的士兵寻欢作乐。暗地里,则派出两百多人的亲兵队伍,潜行到培卡塞阿姆(Pekusamu)附近,伪装成去往沙海的商队大张旗鼓地收罗骆驼、商品。十天后,这支‘商队’带着大批货物,一路迤逦向辛卡纳城方向走来。而奥多里克则算准时间,留了一千多人继续在营地胡闹,自己则率领大部悄悄埋伏在离城两百古里外稍偏离商路的一处干燥谷地里。营地里上百杂役、妓女都被一并拘押,以免泄露风声。
果不其然,商队在距辛卡纳城两百多里的地方遭到袭击。假冒商人的亲兵首领一边组织防御,一边向事先约定的潜伏地点派出传令兵。接到亲随紧急送来的消息后,奥多里克即刻率军突袭,意图将被亲兵们缠住的游牧民袭击队一网打尽。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奥多里克的算计不可谓不精妙。然而有一点他却万万没有料到。
要慰劳军队,辛卡纳城的奴隶主大商贾当然不可能送上养在家里的头牌舞娘。于是,大街上最低级的肉户,甚至作坊、庄园里底层的奴隶,都被拉来临时充数。这其中不少是前段时间多利亚-亚穆克的掠奴行动遭劫掠、污辱、贩卖的乌尊部落成员。无论是从辛卡纳城街巷的流言,还是营地里士兵的自吹自擂,奴隶们都了解到黑羊乌尊已经重建,而且开始对这些卑劣的住在石头圈子里的人实施复仇。奥多里克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简单想想都知道一定是要对她们幸免于难的族人有所不力。于是,十几个来自乌尊部落的奴隶在奥多里克走后不久就群起煽动闹事,并在付出死两人、致残致伤四人的代价后,将几个姐妹送出了营地。营地的看守们担心奥多里克的责罚,又觉得不过是几个奴隶娼妓逃跑,就把事情隐了下来没有通告。
奥多里克计谋的最终失败,就落在这件小事上了——其中一个女奴不吃不喝地跑了两天,终于遇上珂雍露-内玛尼亚属下的一支侦察小队。小队的头领知道情况后,立即向斯勒巴尔和珂雍露发出警告。此时要弄清奥多里克的动向已经来不及了,要召回分散在各处的袭扰队也是不太可能。为减少损失,斯勒巴尔-内玛尼亚当机立断,召集附近所有部族武士,聚起两千多人的部队。他特别要求一人至少两匹骆驼,每人携带双弓,十桶箭。由他本人率队,延至辛卡纳城商道一侧,向北反向搜索而去。
因为附近的沙漠谷地而被称为斯塔沃(Stave)战役的一次小规模冲突由此发生。
战斗初期,库莫和乌尊两部落联军的一支五百人的袭扰队,袭击两百名职业军人假冒的商队。两者打得不可开交之际,伊姬斯大统领奥多里克率领包括部分雇佣军在内的三千四百人部队,包围游牧部落的袭击者。游牧部落的武士见情况不妙,分成多个方向试图突围。在此过程中,遭受一定的损失。
然而不久,由一名巨蝎骑士带领的部落援军到达。奥多里克不惊反喜,觉得期待中的大决战提前到来了。这次诱饵行动,奥多里克本就没打算就此彻底消灭沙漠匪帮。他的目的,一则是借此鼓舞士气,给背后支持自己的伊姬斯权贵们一个交待,另一则是借捕获的俘虏,拷打逼问卡特理派反叛势力的老巢。没想到这么一动,竟然能诱惑游牧部落集结主力前来。奥多里克当即命令重新编队,准备给这些连刀都备不齐,只配了些小型弓箭的乞丐游牧民来个一锅端。
本战,帝国方面是奥多里克率领的伊姬斯地方部队,总人数三千六百人。其中七百是职业军人,四百是雇佣军。余下的皆为按照帝国传统招募的民军,接收过短期的训练。骆驼数量两千,仅一千三百配置为骑兵,多由奥多里克的亲信老兵及久经厮杀的雇佣军担任。卡特理派势力方面,是库莫和乌尊两个部落的联军,共计两千三百人。库莫部落的八百人都是部族精锐,由斯勒巴尔-内玛尼亚率领。而乌尊部落人数虽然居多,但经历过之前近乎灭族的惨剧后,反而在联军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
整体上看,游牧部族的部队无论人数、装备,经验丰富的军队骨干,都比不上伊姬斯大统领奥多里克的绥靖军。唯一的优势在于两千多人都是骑兵。或借用奥多里克的原话,‘这就是他们的种族能长期存续的原因之一——那么多骆驼,溃败的时候总能逃得更快一些’。
之前设置包围圈的时候,奥多里克将主力分成两部,分别由东西两面夹击。而他派出假冒商队的亲兵,则由北面固守的车队逆袭。游牧民的袭扰队五百骆驼骑手在这次‘钓鱼行动’中损失惨重,前前后后约有一百多伤亡落地的。至于还能坐在骆驼上的,也几乎每个都带了伤。见援军由东南方赶来,这些人迫不及待地向那个方向突围而去。
自率右军的奥多里克没有命令追赶,而是不慌不忙地召集亲兵建立中军。略察看一下地形,他决定不给这些游牧民犹豫的时间,立即用手上的两千一百人发动阵势。八百骆驼骑兵分列两侧,中间是一千三百混编的步兵。中央战阵的最前方是两百弓弩手,由后侧四排长矛兵拱卫。其余则是使用刀、剑、战斧、战锤、链枷的近战部队,在最后面分成四个小方阵。典型的帝国军团风格,既有护持两翼的机动部队,又有投射和肉搏组合的中央打击力量,布阵足够严谨。面对这样的组合,那些没经历过大军团作战、缺乏纪律的沙漠匪帮,要么是在几次对射后被具有人数优势的步兵包围而全军覆没,要么就是初步进攻受挫的情况下被对方骑兵借势冲击而一溃千里。
奥多里克也是数十年军旅生涯,一眼就看出对手来时虽然尘土飞扬,其实至少一半是驼畜,真实兵力封顶了两千。这被其归结为游牧匪帮措手不及,兵力不足,只好多拉了些骆驼来充数。虽然高踞于沙丘顶端的巨型蝎子颇为威猛,但布骑兵于沙丘两侧的阵势,要么是突然遭遇来不及变阵,要么就是指挥的蝎子骑士根本就是个菜鸟。
不是吗?
本来兵力就不占优,却因为帝国的军队分成两支而依样画葫芦地自行拆分。知道什么是集中优势兵力吗?知道什么是以多击寡,以时间换取空间吗?
自己骑兵数量多,就应该在沙丘坡面上列阵,借助地势一拥而下。这样或许还有点获胜的机会。可他偏偏在山脚布阵,还是前面人少后面人多样式。莫非看到帝国一方的人多,未开战大部分人就胆怯了?
这一仗,肯定能赢。唯一不明确的就是这群乌合之众死多少人才会退。奥多里克暗自希望对手多少能顾忌些游牧部族武勇顽强的传统,也便于他多捞些战绩。
“进攻!”
一声令下,奥多里克的军队排出整齐的战列线,向着沙丘方向进军。
斯勒巴尔-内玛尼亚也是在看到帝国喷火巨龙旗帜的第一时间便布置了战斗序列。他将属下的部族勇士分为三个部分。五百名训练有素的库莫部落本部骆驼骑兵,由内玛尼亚家族的一个成员率领,在沙丘的左侧排列成楔形阵。另有六百名皮甲、双弓、刀剑配备齐全的精锐武士,在离前锋两古里处设防。这是他手下最可信的一部分力量了。剩下的虽然还有一千两百骑,但除少数原来就是库莫或乌尊部落的武士外,多半是近来刚收编来的普通部落平民。斯勒巴尔将这些人编为独立的一队。又或是担心他们的战斗力,所以将其部署在沙丘另一侧。由上方向下看,这支右翼部队总体上呈现前后人数少中间人多的橄榄形。
奥多里克的冲锋,恰好对着五百库莫骑士楔形箭头。在双方接近到仅间隔二十丈的距离时,绥靖军的弓弩手开始抛射弩箭。‘嘣’的嗡响中,一片带着铁嘴的‘蚊子’啸叫飞舞着投射到骆驼骑兵的队列里。效果不错,但杀伤力其实有限。库莫骑士多半穿了半身皮甲,头上顶了带多块铁片的皮盔。他们的骆驼,在鞍部前后、脖颈、臀部等重要部位也都披盖了毡毯。虽然一百多箭支中至少一半射中了目标,其中甚至不乏某个库莫骑士身上、坐骑上钉了五、六支箭的情况,但除了几个伤了脸部的,五百骑兵依旧保持阵形。
“嗬——哦!哦!哦!哦!”首领发出颤音的呐喊。这群库莫勇士抽出闪亮的弯刀,双腿紧夹骆驼的两肋开始加速。与弓弩手略显混乱的第二轮射击几乎同时,楔形的前锋如加热的餐刀接触到黄油般,迅猛而锐利地切了进去。
刀劈砍到脸上、脑袋上,鲜血迸射而出。惊恐地用铁和木头制造的弓弩去阻挡,也不过落得弦折骨断的枉然下场。沙漠部族勇士的个人技艺,加上内玛尼亚刻意培养的纪律,以及因卡特理派的教义而凝聚起来的从属感,使这五百骑士仿佛古代传说中一生征战的军阀亲兵,一路杀戮如入无人之地。
绥靖军的弓弩手很快败下阵来。而且是溃败,连方向都不辩地四处逃散。奥多里克不屑地冷笑。若是在帝国军团,无论这场仗最后的胜负如何,这些人战后都会被当作逃兵处置。民兵就是民兵,一点点伏下头撤入步兵阵列中的战术意识都没有,活该被人追着屁股打。弓弩手的作用就是扰乱敌方队形,万万不能被肉搏兵种贴身,更何况是兼具机动力的骑兵。可笑的是,虽然出身于皇帝禁军的奥多里克有理由嘲笑手下这群刚穿上军装不足三个月的新兵,但这又何尝不是他本人十多年来逐渐掏空伊姬斯本土军事实力的后果?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