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宋代王朝到五洲联合帝国> 第八十四章 耶路撒冷国 西亚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四章 耶路撒冷国 西亚篇(2 / 2)

约翰二世JohnII1432—1458

詹姆斯二世JamesII1460—1473

詹姆斯三世JamesIII1473—1474

母凯塞琳?科尔纳罗1473—1489

1489年,威尼斯占领塞浦路斯岛,国亡。

。。。。。。。。。。。。。。。。。。。。。。。。。。。。。。。。。。。。。。。。。。。。。。。。。。。。。。。。。。。。。。。。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1217年—1221年),是受教皇所支配的最后一次十字军。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诺森三世要求信徒组建一支新十字军。不过,此教令得不到欧洲的君主们支持。于是,教皇要求教士进行布道宣传,将信徒、社会地位较低的贵族和破落的骑士加入十字军。1215年11月,教皇在拉特兰大堂主持召开了宗教会议,宣布组建一支以攻打埃及为目标的十字军,通过战胜埃及的穆斯林王朝进而重新夺取耶路撒冷。

1217年,十字军先到地中海东岸的十字军城市阿卡开拔。途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国年迈的皇帝约翰、塞浦路斯的于格一世和安条克公国的王储博希蒙德四世也加入支持。其间,十字军按惯例沿途掳掠。在1218年6月,开始包围达米埃塔。但在几个月的战争中,疾病困扰着十字军。适逢此时,穆斯林苏丹阿迪尔死了。1219年11月,达米埃塔失守。十字军终打开了胜利之门。

1221年,十字军企图进攻开罗。战役中,穆斯林军队藉尼罗河水截断十字军的路,并包围十字军。9月,穆斯林收复达米埃塔。第五次十字军战争终告失败。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1228年-122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为耶路撒冷第二王国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

但此次不是战争的直接结果,而是埃及的苏丹卡米勒与腓特烈二世缔结了十年和约,并把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相赠。1229年3月18日,腓特烈二世成为耶路撒冷的国王。到1244年,花剌子模在埃及支持下重新占领耶路撒冷。

1228年新宁八年,宋必成、王度从阿尤布王朝在西亚的领地向狭长的耶路撒冷国发起进攻。耶路撒冷国的主力集中在圣城耶路撒冷。所以,宋必成、王度决定先消灭敌军的主力,占领耶路撒冷,然后从南部进军,一直顺着地中海沿岸往北占领耶路撒冷国所有的疆域,把欧洲势力全部驱逐出西亚地区。

碰巧赶上了欧洲的第六次十字军东征(1228年-1229年),1228年整个西亚都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而被教皇绝罚的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二世不经教皇同意率第六次十字军挺进巴勒斯坦,进攻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腓特烈二世一举收复了巴勒斯坦的三大圣城耶路撒冷、拿撒勒和伯利恒。随后腓特烈二世娶了耶路撒冷王国的女继承人伊莎贝拉二世,在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在没有教士在场的情况下,自行加冕耶路撒冷国王,此后耶路撒冷王位转入了德意志霍亨斯陶芬家族手中。由于腓特烈二世征服的只是耶路撒冷等几个孤立据点,没有足够的缓冲地带可以防守耶路撒冷,所以这次征服的成果注定无法长久。

宋必成、王度终于能够首先跟没有见过面的欧洲士兵一决高低,不过我军是30万大军,而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二世只有本部人马5万,欧洲各国的杂牌军8万,共计13万左右的孤军,不仅部队补给得不到保障,而且还受制于罗姆苏丹国的影响,得不到欧洲的及时援助,唯一的只能从海路—塞浦路斯进行援助。胜负的局面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宋必成、王度把这次决战当作练兵,使得士兵们对欧洲的战术战法有个大的了解,为以后进攻欧洲打下基础,这也是师尊我早在几年前早已经定下的未来十几年大概的战略规划。

宋必成、王度带领30万队伍开始逼近耶路撒冷,当隐隐约约地能够看见耶路撒冷城池的时候,腓特烈二世派出的使者到达了我军前锋阵地,把腓特烈二世的信送到了宋必成、王度面前。宋必成、王度打开信,却并不认识拉丁语,只好请来翻译人员把信完整地翻译出来。腓特烈二世首先对我们的到来表示致敬,然后希望我军能够看在基督耶稣的份上,使得耶路撒冷能够保持领土完整,可以接受我军的全部条件,包括向我国交出部分赎金进行交换,换来耶路撒冷国的自治,同时也阐述了耶路撒冷城对欧洲基督教徒的重要性,就算今天耶路撒冷被我军占领,最后欧洲的基督教徒还要组建新的东征队伍把耶路撒冷抢夺回来,尤其未来发生大的冲突,还不如今天和平地解决争端,避免未来发生更大地流血冲突。

腓特烈二世的道理讲到是比较透彻,还能够搬出未来的十字军东征来给自己壮胆,无非给自己的领地增加更多的谈话筹码,要保留住自己的封地而已。宋必成、王度根本不假思索地拒绝了腓特烈二世的要求,并让使者带话传递给腓特烈二世:必须无条件地投降,并带领着自己的部队撤出耶路撒冷,我军保证让所有士兵安然地返回欧洲,绝不伤害一个士兵,还可以提供一部分粮草,以供大部队撤回欧洲的时候使用。

最终,两军在使者多次来往交锋中,并没有谈拢。腓特烈二世使用欧洲一贯地交换的手段企图进行利益交换,保留他在西亚的利益,而我军根本的利益就是要统一西亚,绝不会接受利益交换的说法,大军到达还有什么利益交换,直接占领耶路撒冷,把占领者直接驱赶出去,就完成我军的终极任务,宋必成、王度是绝对不会接受在西亚还允许什么独立的势力存在,来妨碍西亚的统一,尤其是欧洲的势力对西亚的影响。

剩下的只能是决战,但是在决战前,腓特烈二世又派出使者让双方派出骑兵,明天在耶路撒冷城前决战,不能派出步兵进行支援,要求骑兵部队之间的公平地决战,谁赢谁就拥有耶路撒冷,谁输就要撤出耶路撒冷。宋必成、王度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古怪地打法,在那时并不知道欧洲贵族之间的公平决战的游戏规则,也不知道腓特烈二世肚子里面卖的什么药,一时担心腓特烈二世在耍什么阴谋诡计,就直接拒绝了对方使者的要求,转告腓特烈二世明天就要进行攻城战,要么开门投降认输,要么抵抗致死,没有什么公平地决战,要决战就摆开架势在战场上来个你死我活,绝不接受什么骑兵部队公平地挑战。

腓特烈二世也见我军不按照欧洲的规矩进行公平地挑战也只能恼火万分,也只能作罢,只好不得不布置耶路撒冷的防御战,接受被攻打的命运。

第二天,我军从营寨中推出了准备好的攻城装备,开始对耶路撒冷城进行攻击,正在这个时候,敌军打开了城门,突然从里面冲出一队3万左右的骑兵队伍,在耶路撒冷城前摆开了决战的架势,搞得宋必成、王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急忙下令由进攻阵法迅速换成防守阵法,防止敌军的突然攻击。但是,等待半天,没有等来敌军的突然袭击。使得宋必成、王度更加的不安,不知道敌军究竟在摆什么谱。最后,通过了解欧洲文化的翻译人员才知道敌军要求进行骑兵对决,要来个绅士间的公平地决战。

宋必成、王度搞得哭笑不得,从来不知道在大战前,还要求这么个搞法,在中原民族之间会战就讲究用什么阴谋诡计想方设法地把敌军打垮,还能这么明目张胆地摆出架势给你机会来决战,放在中原地区,早就飞来无数支箭,消灭这送上来的美餐了。

唉,还真是难缠的主,打仗就直接打吧,还弄出这一场戏来,究竟来不来一场骑兵之间的对决,还真地难倒了宋必成、王度两个人。两个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无法决断。经过无数次大战的两位大将,竟然没了主意。

最后,还是宋必成下了决心,公平决战就公平决战,不能让欧洲敌军笑话我们不敢同他们进行决战。就按他们的规矩来,就不相信他们能有什么大的本领使唤出来。于是,命令我军骑兵部队选派出3万的骑兵精锐,来应付敌军的挑战。

这挑选出来的3万骑兵精锐大多数是跟随宋必成、王度征南闯北的夏蒙金混合兵团,经历过无数次战争的磨砺,拥有宝贵的战斗经验。教他们上阵,宋必成、王度还是比较放心的。但愿他们为我军荣誉而战,打出我军的勇敢风格,发扬我军不怕死的精神,打垮敌军的挑衅。

最终公平地决战开始了,我军3万骑兵驶出队伍,向3万敌军冲去。3万敌军看见我军派出3万骑兵迎战,也赶忙赶来过来。两军立刻混战一起,6万的部队霎时壮观,天地间立刻昏天黑地,风尘仆仆,灰烟滚滚。这真是壮士间的决斗,没有半点虚假的成分,都是凭借着自己的真实本领及丰富地战斗经验。经过几个时辰的十几回合的较量,两军终于分出了胜负,我军毕竟经历过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都是经历过无数次生与死的较量,关键时刻,英雄本色还是显露出来,敌军的3万骑兵大多数不是被砍下马直接死亡,就是滚落在地上不停地在**着;而我军也有被击落下马而死亡的战士,但是很明显,我军在人数上绝对多于对方,再来几个回合,估计对方在我军优势兵力集中地打击下,绝对要全军覆没。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骑兵的队长主动向前,向我军骑兵表示认输,把他的佩剑象征地交给了我军队长,,然后全军下马向我军致敬,表示对我军由衷地尊重。最后,腓特烈二世也亲自从耶路撒冷城里骑马出来,接受挑战的失败,同时表示向我军认输投降。

宋必成、王度真的没有想到会有如此的结果,一场骑兵的决战就决定了大战的结束,这还没有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鲜事情,使得他们大感意外,根本无法理解欧洲人在内心里面是怎么打算的。当然,欧洲的战争游戏规则跟中原民族的游戏规则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宋必成、王度从来没有真正地接触欧洲人,所有对欧洲的许多规则还是缺乏了解。

既然对方主动认输,就当仁不让了,这毕竟也是我骑兵部队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最后,在腓特烈二世的簇拥下,宋必成、王度带领大军开进了耶路撒冷城,成功地占领了古老的圣城。

在腓特烈二世的宫殿里,宋必成、王度很有礼貌地对腓特烈二世提出了我军的要求:腓特烈二世必需无条件地撤退,而且要全部退出亚洲领土,全部返还到欧洲去。最终,经过几个小时的讨价还价,满足了腓特烈二世的一些要求:保证他们安全撤退;资助一些粮草;保证留在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徒的人身安全;还要保证基督教徒自由朝拜耶路撒冷圣地的权利等等。宋必成、王度处于对腓特烈二世决战后的谦恭的回应,宋必成、王度最后答应了这些不是很困难的条件,从而顺利地解决了耶路撒冷的问题。

几天之后,宋必成、王度亲自到城门口,欢送腓特烈二世带领其部队安然地离去。这也是宋必成、王度征战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经历,能够跟自己的敌人迅速地把手言和是破天荒的一件事情,看样子,欧洲人的传统习惯跟中原民族的传统习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对宋必成、王度来说,是个很好的示范经历,必须对不同的民族要好好了解,方能在战场上按照他们的规则应对他们的挑战,以免闹出笑话让敌军从内心里面瞧不起我军,而最终拼死相搏,最终使得两军都深受其害。其实,腓特烈二世也知道面对我军30万的大军,无能如何也守不住耶路撒冷,跟我军决战不过是找个理想的撤退借口而已,不仅仅对他的士兵,更是对欧洲的贵族们都是一个很好的体面地交代。

(补充思考:欧洲的确有许多好的传统值得我们学习,特别对敌手的宽容的态度就能看出西方人的绅士风度。反观我国的古老传统:对敌手从来就不留有余地,不仅仅对敌手要痛下杀手,就是对他的亲戚朋友也一个不会放过,防止斩草不除根,春风春又生的局面的出现。在这个方面,不知道是我国人聪明绝顶,还是西方人愚昧无知?总而言之,西方人的宽容的传统迎来的民主博弈而双赢的到来,而东方人的不宽容导致的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双输的结局!这值得我们好好地深思!)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