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二位不必谦逊,”杨明慎重其事地说:“那是我的肺腑之言”
“爹,”杨燕别有所思,最怕爹赶走二位公子说:“你不要逼人家嘛?这个盗贼四起,民不聊生的烂摊子社稷,就让他垮台!崩塌了吧!要不是张义士勇救女儿,女儿早已是人家的刀下之鬼了,这个万恶的世道,还保它做啥嘛!”
“要得民安乐!”杨明厉声道:“只有杀一人,才能安天下!”
“哪一个?”张剑盯着杨明。
“杨复恭!”
杨燕含泪道:“我迟早会杀杨复恭为母亲报仇!”停一会她话语一转说:“但我不愿从政,更不愿伴君!只愿在幽静的环境中快活地生活。”她后两句话是在向别人表态,更希望别人也这样作。
其实张剑对杨燕的话,也是心领神会的,只是没有插话的机会,因此轻轻地点头,微微付之一笑。
杨明确实喜欢这文武二公子,特别是救了女儿的张剑,他更加喜欢,或许是因习武而**武吧,还是另有原因呢?
杨明已是年过花甲,**女还未婚配,在这深山老林,能遇到如此般配的公子,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这么好的机缘,绝不能大意而失去,杨明想到这里,心中拿定主意,要把女儿的终身,亲口托付与张剑。
杨明心中想道如何提起这事,当然不能唐突,于是在心中想好了主意之后,才满怀激情地说:“二位公子为救小女,延误了你们的行程,心中实在过意不去!此时日已过午,请二位屈驾,在此小住一宿!明日登程,如何?”
张剑皱眉道:“怕误了考期!”
杨明道:“此去剑门山高路险,沿途又绝无人烟,那荒山野岭,不说无处住宿,更无处觅食充饥!在那久已失修的官道上,要行走一两天才能到达剑门关,所以我已分咐厨下,今晚多做一些馒头包子,明ri你们都带着,便于路上充饥,如何?”
唐求忙拱手道:“多谢老先生相助,一切费用我们理应支付。”
“什么支付?”杨明心直口快地说:“救我女儿我没感谢你们,我做点小事,你们也不必言资了!待干粮做完善,明天送你们起程,张公子乃习武之人闲不惯的,和小女去后院练剑吧。我与唐公子磨墨,请公子留下墨宝,让草堂生辉!”
杨明这样分咐,唐求不敢推辞。
杨燕更是高兴,转身向张剑施礼道:“张公子请,随小女子来吧。”
张剑心中也暗喜地随杨燕走去。
杨明捧出文房四宝,展纸碾墨说:“请公子挥毫。”
唐求可不能推却老先生的盛情,他左手按住宣纸,右手悬笔,写什么呢?今日不意相逢,往日无交,了解很少,且又是初交,若写几句恭维之语奉承几句,且不落入了俗套,不如写出自已的所观所感,让交溶的心声谱写成一曲"隐者之歌"吧。
唐求拿定主意下笔如神,这悠然见南山的灵感,化着墨水,顺着笔尖,挥洒在洁白的宣纸上,写了一首五言律诗,下面落款是:大唐龙纪元年,己酉之暮秋,唐求拜谒。唐求放下羊毫退步施礼道:“献丑了,学生不刻印章无红奉献,请老先生斧正。”
杨明见唐求笔下的行楷恭正,笔力有神墨韵清晰,心中顿生**慕地念道:
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
绿辍沿岸草,红飘落水花。
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
往往溪边坐,持竿到日斜。(小注: 此诗唐求遗作)
杨明念罢!拍案叫绝道:“如此气势滂薄的墨宝,见之令人神怡,再加上这诗随景出,情随景生的妙句,读之何人不被感激而叹为观止呢?特别是尾联描绘出老朽的晚年轨迹!情真意挚,无一字修饰,就显栩栩如生,公子,状员之才也,敬仰!,敬仰!”
唐求拱手道:“老先生的夸讲,学生惭愧了!”
杨明叹道:“老朽有一事,虽向公子求教,但又不便启齿”
唐求爽快道:“老先生,直说无防。”
杨明尾尾地讲述他昨晚在梦中,死去的老伴托梦与他,救女儿的人就是天作之合的有缘人,一定要把终身托付与他,醒后疑惑在心,不想今天果然验证了夫人之言。杨明长叹一声道:“梦与事相符,老朽不知如何办为好,想求公子一策?”
唐求听后暗暗为师弟庆幸,杨燕对张剑的**已溢于言表,两人的情意,唐求早都看在眼里,心想助他们以一臂之力,谁知老先生借口嘱咐,其实是邀媒促合,正合唐求心意,他欣然应道:“师弟上有高堂,下无家实,我觉他俩都是习武之人,不但有共同的语言,而起还意气相投咧!”
杨明高兴道:“愿求公子相助”
为了成全这对天作之合,杨明和唐求一拍即合,杨明邀请唐求去后园观他们演武论剑,唐求忙拱手施礼道:“老先生请!”
“唐公子请”杨明退一步还了礼,二人同向后园走去。
正是:
腥风血雨正宵魂,一剑宏开救美人!
水转山逢缘有路,千峰万岭尽生情!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