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浪里诗瓢> 第九回 烟霞门内逢高士,落花篱下识知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回 烟霞门内逢高士,落花篱下识知音。(1 / 2)

张剑看杨燕驱车之式,心中想道:她确实像个翔于碧空,觅食恶虫保洁人间的**燕啊!这样的姑娘,恐怕天下无二了;无论她的武功,她的品德,她的风姿,她的**憎,甚致是她的言行和容貌,都在张剑的心灵深处,萌发出挥之不去的**慕!

张剑自从懂事以来,除了攻书就是练功习剑,有时和师妹在一起说古论今,彼此亲密无间,也从未有意气相投而生**的情感。这么铁骨铮铮的汉子,此刻也**慕萌生?仿佛这**的根蒂已扎在心底,从而根深蒂固了呢?这时他默默地坐在车辕上,反而羞答答地不敢说话了!

神态自若的杨燕,灵活机警地耵着前方,脸上呈现出若无其事的微笑,其实她心中想着:难道他就是自已常常意想而追思的人吗?

世间上真有,红绳紧系鸳鸯颈么?杨燕心里乐滋滋的,偷偷瞄一眼张剑,心里美极了,她时儿扬扬长鞭,时儿抖一抖马缰,灵活自如地驱赶着马儿稳稳前行,想让长途跋涉的他,享受一刻的安宁,那怕是一瞬之间的安宁,也算是心安理得地给予他的一点**的奉献。

马儿自由自在地踏踏前行,时儿喷着鼻涕,时儿耸耸马鬃抖着双耳,仿佛在感谢主人的宽容!这样悠然自得地驾车,杨燕还是第一次享受到身临欣慰的感受!

车轮叽哩咕噜地前进着,杨燕恨不得让车轮,把这条通到家门的路,碾长,再碾长,使马车无限地跑呀!跑呀!一直跑下去,能与喜欢的人多坐一会儿,那才好哩。

杨燕那颗情窦初开的心;是那么的纯洁,那么富有浪漫的幻想!但是马车还是到了家门口,她把马鞭插在车辕上,然后放开马缰跳下车辕施礼道:“已到了我家门前,请二位公子下车吧。”

唐求和张剑下车一看,旦只见云烟环饶,松竹遮天,哪有什么住处呢,正在疑虑之时,从竹岩下的茅棚里出来一中年汉子,接过马疆把马车驾走了。

杨燕转身道:“二位公子,请随我来。”

唐求和张剑跟杨燕转过竹岩,眼前呈现出盘山而上的石梯,石梯从飞瀑下穿过,深潭中飞溅的银沫抛珠,打得路旁的黄花频频点头,仿佛在点首致意,欢迎初来乍到的远客。

张剑望着悠悠宜人之境的山花水浪,心情豁然开朗,飘然如乘风脱去了凡俗的人间,踏进云中仙景!他跟着杨燕沿着山溪的**徐徐前进,大慨是由于只顾观景忘了脚下,一脚闪失跌在石阶上,杨燕急忙转身双手搀起跌倒的张剑道:“都怨我没与你打招呼,小心苔溜,路滑!”

张剑显得有些尴尬,红着脸说:“这里的景色太美,诱人忘了自我,请姑娘不要见笑!”

“怎么会!真叫人心痛着呢!”说完心里话,忙放开搀着张剑的手,她才顿觉失口,忙偷看一眼张剑,见他面额上飞起的淡淡红晕,自已也羞涩起来。

唐求走在最后,被烟霞和落花勾起正浓的诗兴,忽被张剑的闪失惊诧,又见他二人均陷入尴尬之中忙解围道:“高人居处不同凡响,令人未见其面,而先觉其贤人之道!”

杨燕猛然醒悟道:“公子夸奖了,家父在忙乱中,因陋就简建筑的小院,不煞风景就算不错了,怎敢称贤人之道!”

三人且说且笑,尴尬凝聚的气份疏散了,这时碧绿丛中传来几声清脆悦耳的鸟啼,气氛更加欢快。

三人来到二人合围的苍松下,一环弯拱型的月洞门半开着,杨燕说:“二位公子请进。”

唐求见依山岩而开的月洞门,被岩石上的茂茸绿英缀盖着,绕户而去的山溪上水气蒸蒸,松枝下烟云飘逸,那深秋的红叶飘然落在水上,被浪花翻卷真像一朵朵开放在银锦上的红花!红白相映美丽极了!

唐求随行到门前,只见一座圆木拼搭而成的小桥,可容二人并肩而过,桥下溪水潺潺,婉如高山流水,这一切既悠又美,令人感到这不仅是诗礼人家,还是个具有高尚情怀的隐士!这别具一格的隐者之家,使唐求俩师兄肃然起敬,不敢造次冒昧。

杨燕推开半掩的柴扉,门开处一位银须雪眉的老儒道:“二位公子请进!”

杨燕忙道:“爹!他们是……”

老儒摇手道:“早有人告知,一位是进京赴考的公子,一位是危难中救儿的义士,老朽早在门内恭候二位了。”

唐求和师弟急忙上前施礼道:“学生无德无才,不敢劳烦老先生等候!更不敢擅闯高门!”

老儒微微笑道:“文武乃是卫王者之道!老朽干拜下风,二位不必拘礼,请进!”

唐求与师弟拱手施礼后告进,踏着依岩而修建的平沙曲径,独具舒爽而利落的脚感,令人轻快神怡。透过林荫树梢,看见飞出树梢的廊檐庭阁,虽非画栋雕梁,但也是雄姿勃勃!壮人心魄!唐求感叹道:“平生觅高士,此地第一人!”

老儒拈着银须道:“老朽在宫庭被视为小奴,不敢称高士!”

杨燕道:“父亲侍候僖宗避难西川,回京后,僖宗病危,朝中谋权鼎沸,”

“是呀!”老儒面带萧飒而苦笑着说:“以杨复恭为首的当权派,更是盛气凌人,他一个**臭未干的小子,敢当朝命我做他的干儿子!我长他三十多岁,身为先朝侍卫,岂能屈辱予宦官之下……”

闲话间走进高雅洁净的茶厅,杨燕请大家坐下,与各位沏了一杯热茶,陪坐闲聊,唐求和张剑一边品茶,一边听老者漫叙。

原来他姓杨,名号为明,是僖宗的一名贴身小护卫,僖宗病逝,因杨复恭弄权,力压群臣立李晔为帝,号名昭宗,杨复恭视昭宗为门生天子,大有太上皇之特殊誉,为了进一步掌握朝政,多方扩张实力,收各地重权为义子干儿,连他这老朽也不放过,强行收为义子,取名杨行一,派去监督昭宗!

杨明秉性刚强,从不为阴谋所用,因而心怀不悦!他在侍奉昭宗时,昭宗总以为他是宦官的歼细而拒之于门外,这使他难以应对两派的阴谋,从而使他产生离去宫庭,隐居深山的念头。

杨复恭见他心怀不服,便将他的妻子抓为人质关在家中,还是好心朋友送来妻子力劝他远离权歼,到人间去好好做人的血书,下书人当即要他趁杨复恭出宫在外的机会,即速逃走。杨明拜哭后,与女儿化妆潜逃到此地至今。

唐求和师弟,默默地听完杨明悲痛的简叙,都唏嘘泪下。

唐求感叹道:“君权旁落,朝纲失常,一点也不假!”

杨燕抹着泪花说:“你们都已经知道宫庭险恶,为啥还要去应考求官呢?”

一句话问得二位默然无语!

“朝庭并不是没有好人”杨明的话打破了瞬间的沉默,他心事沉重地说:“李晔是个大有作为的青年君主,他志在重振朝纲,施恩於民,愿普天下的人民安居乐业,所以他大赦天下,开科选拔人才,这是兴国之策呀!但令人担心的是:他内受宦官派的包围!外受藩镇割据的挤压,使他政令难行,百性重遭分割战乱的殃祸之苦哟!他身边若有几位忠於君,**于民的文武能臣,再现真观之治并不难!愿二位献身於社稷,为民解水火之灾!”

唐求和张剑相视地同声说:“学生无才,犹恐有违老先生的厚望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