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为表**情行酒令,诗着冰媒送登程。
时光过的真快,中秋一过,转眼就是重阳节,九月十八日是唐求起程赴京的吉日已经临近了。唐母已为儿子准备好了一切行李,但她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的亲事未定,因此这两天闷闷不乐,甚至话也不想多说了。
九月十七日是个大好晴天,晚秋的凤栖山下,已经是枫叶临霜率先红了。明天就要赴京赶考的唐求,望着红妆素裹的群山,心中想了很多,总觉得没有把自已的心愿告诉师妹,是我最大的遗憾!他在心中脉脉地念道:
经霜艳艳盛烂漫,目睹红妆悔后惭。
久伴霞云翔彩凤,萌情暗激向谁言!
唐求把前后院的落叶扫得干干净净,他知道这是今年最后一次清除腐叶。明日出门远行;此去是在乱中取进,祸福难料!此去何年何月才能回家,又如何回家,他心中一点把握都没有。想到母亲一人在家,孤苦伶仃谁来照料,如果有一个心复代为敬孝,该有多好哇!当然最好的还是只有师妹,可是现在怎么说呢?过去的日月师妹在眼神中写满了**,唐求虽然读懂了!然而只把师妹发来**的信号深埋心底,从没表露过一丁点儿的回应,此时他知道师妹因此而恨他!她恨得越深,也表露出**得越深!有时师妹当着父母的面,表现得非常坦率,弄得唐求尴尬难言。他现在回忆起来非常懊悔,悔恨当初和师妹情同手脚,不对她悄悄言明,向师妹表白心中的**,师妹一定会乐意接受。然后再要母亲向师母提婚,可能师母也不会反对,可是师尊的学规,家规严啊!唐求想到这里,心中悲痛起来,真的悔恨自己太愚昧懦弱了。
如果硬着头皮向师妹坦诉自已的心愿,可能就不会有今天如此的悔恨了。
“唐求,你明日就要别母赶考远行了,今日应当陪陪母亲说说话!”
唐求正悔恨地回忆往事,不知师傅来到身边,忽然听到师傅之言,忙拱手道:“徒儿敬遵师命。”
顾先秦和夫人竹藜君,带着女儿顾菲芝来到唐求面前,三人同时到来,还是第一次,这突如其来的事,完全出乎唐求的预料,他们的来意是什么呢?难道是……
唐求想到此,一缕甜意涌上心田,他望着立在面前的三人,想从他们的眼里读懂来意;师母乐融融的,慈祥和可亲,而师傅的目光,种是那么严肃有神!师妹呢,她那双温馨而热诚的眼神没有了,显得淡漠而无思,更无半点羞涩。这就使唐求心中一片茫然了,甚至打了退堂鼓,不想去赴考!这乱轰轰的时代得个官儿又怎样!去了几年后,老母亲又是怎样?刹时泪花充满了眼眶。
顾先秦以从唐求的神态中读懂了他的心思说:“放心去吧!你母亲自有人照料,拿去吧!这是青城县,凤栖山书院的荐书文牒!”说完把一封公文递给唐求。
唐求接过荐书,一看盖有两个官印的文牒,他心里傻了,说不出什么话来。当然文牒下来,谁还敢说不去!
这时张剑从外归来,一见师兄手拿荐书文牒,甚是高兴,但又
见他面有难色,师傅和师母又不言不语,而师妹也不如往常,不知
发生了什么事!只好说:“老师,师母进屋坐,师妹请!”
顾先秦说:“你们俩师兄明天就要起程,今天好好收拾行装,千万不能丢三忘四!明日我们都要来给你们送行。”说完三人就转身走了。
唐求望着师妹的背影,心中产生了难以言说的痛苦,默默地想着,师妹,别人不理解我,难道连你都不理解我吗?别人不理我,我无所谓,师妹你不理我,我的心就碎了。
“师妹――”枫叶已经遮隐了三人的身影,唐求还在心中暗暗地呼喊着。
唐求心事沉沉,默默无语地过了一天,母亲和张剑都不知道他为何不乐,但又不好询问。还是唐母在儿子临睡前去问唐求说:“明日将要远行,心中何事不快?”
唐求长叹一声,双膝跪在母亲面前说:“明日一去,不知何日才能归来,儿去后,就无人孝敬母亲了!”
“哦!原是为了我!”唐母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本来想说:愿你皇榜高中,是母亲多年的夙愿,如果是我拖累了你,那么我就……又转念一想,如此说话,会伤透儿子的心,他肯定就不会去赴考,二十多年的心血我也就白费了!沉闷一会儿后,只好随便编了几句谎言说,“你就放心去,菲芝亲口对我说,师兄走后,天天来培伴我,你还有什么不放心呢?”
唐求抬起头来盯着母亲,脸上浮起一缕笑容说:“这样,我就放心的去了,母亲在家不要过多担忧盼望儿子,我一定要高中归来拜见母亲,拜见我九泉下的父亲!”
唐母抚着儿子的脸感动了,滴滴泪水滴到唐求的脸上,唐求惊讶道:“妈!你不要哭,儿子一定要回来的!”
“呵!我听了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唐母抹着泪花,真有点舍不得儿子远去,但又心甘情愿多吃点苦,也不能为了自已而误了儿子的前程。于是强忍下泪水说:“知道儿子此去,必然高中归来,妈!怎么会哭呢?妈是高兴得流泪哟!”
“妈――”唐求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唐母抹去儿子脸上的泪花说:“明日菲芝来送你,你应该与她多说几句心里话。”
唐求沉默一会才说:“我在尊师面前,不敢妄言,妈,你有机会可与师妹说,我一定要回来感谢她的恩德。”
唐母理解儿子的心意,回头见月光已经照亮窗户,急忙起身离去了。
第二天唐求一起*,就听到外面有敲门声,他忙打开大门,一脚跨了进来的是师妹――顾菲芝,唐求一见心中感动,但又不知该说什么话,才能表得出自已此时此刻的激情和心意。
双手挽着竹篮的菲芝,提着沉重的竹篮,一路走来有些气喘吁吁,急切地说:“师哥,你傻了,快接过提蔸吧,我已经累得受不了啦!”
“哦!我真的傻了么?”唐求心情复杂,忙接过两支沉重的竹蓝,说话也颠三倒四的。
菲芝顿感轻松,洋怒地微微一笑说:“你要是真的傻了,我才高兴呢?”
唐求不解地问道:“为什么?”
“傻子考不中状元,很快就回来了!”菲芝似玩笑,非玩笑地说着。
唐求还不解师妹的心意,一股劲地辩解道:“无论高中与否,我都要很快回来的,我还有个老母亲呀!还有……”
菲芝见如坭塑木雕似的唐求,好不令人啼笑皆非,心烦地说道:“好了好了,都不要说了,快排开桌凳,送行的人就要到了,快把竹篮里的酒菜放到卓上!”
唐求和师妹进入茅棚敞厅,张剑已排开香案,摆好了三牲祭典,只等师兄来拜祖叩头,求保佑高中,平安衣锦还乡。
“菲儿,快点烛燃香。”顾先秦提着鞭爆,竹藜君拿着青香红烛,一同走进草堂来,顾先秦继续说道:“张剑去放鞭炮,唐求叩拜祖宗和神灵。”
一阵响亮的爆竹声,打破了往日的安静,迎来欢乐的喜气。唐求的家里,红烛高照青烟袅袅,祭馔散发出可口的肉香。人们一个个都面带笑容,兴奋地忙碌着。这时叶氏双雄跨进门来高声贺道:“祝贺唐爷,金榜提名,衣锦还乡,为青城县的穷苦人民伸腰作主。”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