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各自打算
当蓝玉在李帆他们手下吃了大亏之后,朱元璋就开始正式布置自己的收网行动了,几次的朝会,他多次将提升六部地位的想法讲给了诸位朝臣听。
朱元璋的矛头指向的是谁,这些快要成精的大臣们心中也是明镜似的,这种时候明智一点的大臣都选择了沉默,挚友那些已经被死死的绑在胡惟庸这条船上的朝臣还在拼死挣扎。
但是胡惟庸官拜宰相多年,在朝中的势力也是根深蒂固,在加上还有天命教在暗中支援,虽然胡惟庸一直表现的近乎漠视,但是朱元璋还是能从点点滴滴中感受到这种压力。
但是朱元璋是那种认准了就干到底的人,虽然明知道会带来一番动荡,还是雷厉风行的开始了自己的政体改革。
他没有一下子将胡惟庸从高位上落下,而是借着裁撤宰相职位的同时立下了馆阁制度,也就是影响明朝后世的内阁制度,而第一批入阁的大学士中也没有落下胡惟庸,说起来是没有了宰相之名,还部分行使宰相之职。
但是胡惟庸心里非常明白,虽然自己仍是保有一丝风光,但是却已经距离正式的罢相不远了。 他知道朱元璋这是想分几步走来达到彻底扫除自己的根基,从而为后来秋后算账打下基础。 因为胡惟庸非常清楚,破鼓乱人捶是官场定律。
胡惟庸虽说仍是入阁,拜为大学士。 但是原先身在宰相之位时的权柄却被大大地削弱了,那种大权独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其中,最为胡惟庸看重的人事权,被朱元璋从胡惟庸的手中生生的抢了过去,新上任的吏部尚书是朱元璋的嫡系。
胡惟庸明白权利是自己最后地护身符,而一旦失去了这个护身符,那么自己距离倒霉也就不远了。
这天。 胡惟庸回到了自己原先的宰相府,将自己锁在书房之内。 吩咐手下不得轻易打扰,另外吩咐了一些心腹手下按照一个名帖将上面地人全部秘密的接到府上。
没滋没味的和了一杯茶,胡惟庸多年练就的沉稳性格这个时候竟然也有些失控了,他知道自己已经被抛弃了,不单单是被朱元璋抛弃了,就连单玉如也像踢死狗一准备样将自己踢到一边。
胡惟庸知道其实从两年前自己天命教的身份被朱元璋获悉之后,他自己就想到过这一天。 但是他却不是那种会轻易放弃的人,所以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但是现在的情形来看,是逼着自己不得不有索决断了。
胡惟庸虽然也对朱元璋和单玉如满心地怨恨,怨恨自己为他们立下了那么多的功劳,却落得这么一个下场。 但是这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一搏的信心。
胡惟庸不停的在紧闭的书房中踱着步,心中闪过一个又一个的念头
时间在这种时候是最不经消磨的,当门外一个家将的叩门声惊醒了胡惟庸地时候,他才注意到原来现在已是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了。
胡惟庸定了定神。 很镇定的说:“都进来吧!”
房门微开,一连闪进来五个身影,在这个没有掌灯的幽暗书房中恭声的向胡惟庸请安:“见过丞相!”
胡惟庸平静的说:“都是自己人,都不必拘礼了,坐吧。 ”
胡惟庸本想吩咐手下将灯烛点亮,但是却又发现现在地这种幽暗氛围更加铁盒自己现在的心情。 也就决定如此了。
来的这五个人是胡惟庸真正的心腹,是自己这么多年利用各种关系拉拢过来的,最重要的是这里面没有牵扯到天命教的势力,可以说这才是胡惟庸真正的家底。
其中,胡惟庸最得力的手下就数吉安侯陆仲亨了,陆仲亨当年因为平凉侯的事情获罪,全赖胡惟庸地包庇才能面祸,陆仲亨也因此铁了心地跟随胡惟庸。 这些年,暗中替胡惟庸招兵买马的事情,都是陆仲亨出面做地。
除了他。 还有一个任谁都想不到的人。 也被胡惟庸拉拢了过来,那就是明朝的开国大功臣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 李存义也因为他哥哥当年的影响力在功臣派中有不小的发言权。
还有一个是御史大夫陈宁,他是胡惟庸在朝堂上的喉舌,一直不遗余力的为胡惟庸呐喊助威。
而还有一个是明州都指挥使林贤,他是胡惟庸除了族亲胡节外,最心腹的武将,手中精兵盈万。
最后一位平时在朝中不显山不露水,就是理藩院的大臣封绩。
这五个人是胡惟庸最心腹的班底,当然也还有一些其他的在他盛极一时的时候投靠他的人,但是这种时候胡惟庸还是对这几个人较为放心,而且也以这几个人最为有用,所以即刻召集他们过来。
胡惟庸的不带一丝感情的话语在幽暗之中传到了在座的每一个人的耳中,胡惟庸说:“今日的朝会庭议,相信几位也都是有所了解的了,不知道几位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胡惟庸的话看似是在询问在座诸位的意见,岂是也是逼着他们不得不在这种时候摆明立场,因为他们也是知道朱元璋今天在朝会上宣读的旨意,已经没有更改的余地了。
陆仲亨首先对胡惟庸献上了自己的忠心,虽然不知道胡惟庸看见看不见,他还是很恭敬的跪下说:“仲亨一切单凭丞相安排但凡有一丝二心,叫我永世不得朝生。 ”
有了带头人,而且也深知现在也没有回头路的众人。 也都纷纷地在胡惟庸的面前立下重誓,决意与胡惟庸共存亡。
胡惟庸“嗯”了一声,知道这些人是和自己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事到如今也是没有第二种选择了。
胡惟庸问陆仲亨:“仲亨,咱们的人手准备的怎么样了?”
陆仲亨说:“回丞相,一应手下全部分散在了京城,人数不下三千。 全都是死士。 ”
胡惟庸当然知道死士是意思,他对陆仲亨这些年的努力也是很高兴。 褒奖了两句之后,他又问了林贤和封绩。
这两人是胡惟庸分别派去联络方夜雨和倭人的代表,他们也将自己负责地这方面的事务很详尽地向胡惟庸汇报了。
胡惟庸在自己的座位上闭目思考,一遍遍的思虑着自己早就开始谋划的布置,即使是现在这种的紧迫时刻,胡惟庸还是发现自己的计划仍然是很有操作性。
胡惟庸睁开眼睛,说:“附耳过来。 ”
几人明白他是有决断了。 纷纷上前。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