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赤裸人间> 第二百五十一章 理想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一章 理想国(1 / 1)

 两名议员把刘若风请进议会厅。【≮无弹窗广告衍墨轩≯ωωω.yanmoxuan.***衍墨轩无弹窗,全文字在线!】

一名议员宣布结果:“赞同刘若风任城主的,三十三票!反对,零票!”下面响起热烈掌声。

刘若风向人们挥手致意,坐下后,说道:“感谢大家对刘若风的支持!我作为城主,一定带领大家把罗陵的事情搞好,在中华大地上树立一个民主榜样!”

下面掌声又起。刘若风接着道:“各位!制度初创,咱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我会尽快提出一份各部门官员名单,交由你们审议,如获通过,官员就正式上任;如果某些官员人选通不过,我会重新提名。另外,你们议会须推举出两名召集人,主持议会日常工作。你们议会最紧要的工作,是制定一部法典,明确城主、议会及各部门的权限、职责,规范社会行为。我建议,议会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听取各方意见,草拟法典。法典须由城主审核,最终交议会表决方可效。”

……

刘若风考虑官员提名。他觉得,罗陵一个小城,各职能机构不宜称“部”而称为“司”,兵政司、户政司、农政司、财政司、刑政司……,各司人员宜少宜精,最多限于五人,最少三人。最后共提名官员三十六人。其中,提名长根主持兵政,掌管常备军队。

为了检验一下议员们是否能切实有效地行使他们手中的民主权力,刘若风故意提名一个叫做“程大鱼”的人入主农政司。程大鱼是城里的一个混混,外号“大嘴鱼”,吃白食、赊霸帐,罗陵多数居民都知道其名其行。刘若风想看看,人们是否会反对自己对这么一个混混的提名。

议会表决各司提名官员这天,刘若风没有进入会场,依然采取回避姿态。

一个多时辰后,表决结果送到了刘若风手中。刘若风急急一看,凡所提名之人,全部获得通过!

刘若风哭笑不得。他终于明白,要改变人们的思想模式和处事习惯,是多么艰难!“民主”,不过是走走过场,议员们不敢行使真正的民主权力、不敢违逆城主的威权,仍然把他这个城主的一切决定都当作圣旨!

但是,刘若风不甘心。他找来负责计票的议员询问详情,得知,其他人选几乎都是全票通过,而程大鱼只有二十五张赞成票。这让刘若风稍感慰藉,毕竟还有几名议员是在认真履行其职责。

刘若风来到议会厅,坦陈自己用“程大鱼”来试验大家的态度的意图,以此教育大家,丢掉**时代留下的恶习,不要再把城主当皇帝对待,要敢对城主说“不”,切实担负起民众代言人的职权。

对程大鱼重新表决时,议员们全部投了反对票。刘若风另提人选再交议会审议,不必细述。

长根主持兵政。刘若风让长根留一半兵士负责日常城防,另一半派往东面山中,炼制硝石,配制火药。

五月,粟、麦等作物成熟。刘若风一面派侦骑四出,打探敌踪,预防敌兵来袭扰;一面大力组织人手抢收粮食,公家出钱请人帮助劳动力不足的人家。

抢收期顺利渡过,并无敌人来突袭抢粮。这一季农作物的收成相当不错。看起来,罗陵的一切似乎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展。

来城里做意的客商多了,流徙入城的人口也多了。如何妥善安置这些新的“外来者”,成了一件令人费神的事情。这些新的“外来者”中,有地震或战祸造成的一无所有的难民;有周边乡村、城镇的人家,他们到罗陵城是为了能有个安全的栖身地;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听说罗陵推行新政,从各地慕名前来投奔的。短短数月,罗陵新增人口四千余人。

刘若风吩咐各司官员安排好这些新来者的吃和住,他也在考虑,将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罗陵城只有这么大,按目前的住房水平,即使城北的民宅完全建成,全城最多也只能容纳两万三千来人居住,还得给人们将来下一代的繁衍息留下余地。据此,刘若风定下城内总人口不过两万的目标。所以,不能允许外来人口无限制地涌入。

怎么办呢?统统拒之于城门外吧,于情于心难安;选择性地吸收吧,于理不合;拓宽城区,工程又太大。思来想去,刘若风觉得只有一个办法:在城外一定距离处修建小规模的集中居住点,安置新来人员。那样,有就近耕种劳作的方便;若遇强敌来袭时,可转移入城。

议会通过了刘若风的提议,将它作为罗陵城的一项法案。

然而,流民问题到此并没有完全解决。在是否给予新来流民公民权的问题上,人们分歧严重。在议会辩论时,多数人反对给予新来流民以完全的公民权。有的议员主张只给“部分”公民权,如只给租地权、租房权,不给参政权、选举权;有的议员主张设定时限,如须在罗陵居住满八年或十年以上者才能获得公民权;还有议员主张,永远不考虑这个问题,将新来者完全排除在罗陵公民之外。

刘若风听着人们的争辩,亦喜亦忧。喜的是,议员们现在敢于表各自的见解、主张了,这说明“民主”在人们的思想中已经有所渗透,人们不再唯城主之马是瞻;忧的是,人们这种强烈而狭隘的“原住民”心态、“原住民”优越感,对新来者歧视与排斥,极易造成族群对立,影响团结,影响展。

刘若风本来想利用自己的声望和权威,去找议员们一个一个地引导、施压,让议员们同意给新来者以平等的公民权,但他又想,那样做的话,岂不是与自己推行民主的初衷相违背?刘若风决意不用高压手段,而是提请将这场新来者公民权之争交由全民公决。

全民公决前,刘若风让持赞成和反对意见的议员都到街头公开辩论,使民众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以便作出最明智的选择。

但全民公决的结果,仍然是反对者居多,占六成以上!

刘若风对民众的表现并不是特别失望,他心想:“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代表真理啊!不过,民众敢于把各自的主张表达出来,这也是很大的进步了。”这个议题只好暂且搁下,等到下一次议会选举前再作定夺。刘若风希望到那时候,民众的思想会转变过来。

全民公决的结果,激起了“外来新人”的不满,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是冲着罗陵的新制度慕名来投的人士。他们满怀希望地来到这里,却得不到最基本的权力,得不到尊重,他们的愤懑,可想而知。在这些人士的挑动下,“外来新人”们群起抗议!

抗议人群穿街过巷,高呼口号。他们的口号只有一条:“我们也要公民权!”

罗陵的“原住民”们,带着些好奇,带着些兴奋,从旁围观。所幸双方没有冲突。但抗议游行队伍经过之后,有些**、混混趁机捣乱,哄抢物品。

有官员向刘若风报告这件事的情况,显出十分的忧心。刘若风却显得轻松,道:“咱们不用紧张。乱一下,并不一定是坏事。人们敢为自己的权益而抗争,这是好事嘛,只须认真对待、冷静处理,怕什么呢?”

刘若风叫来长根,让他派五十名兵士着便衣跟在游行队伍后面,不准接近游行队伍,保持距离避免冲突,主要是打击那些混水摸鱼的**流氓,维持秩序。

抗议人群最后分作两拔,分别涌到城主官署和议会大厅外,不停呼喊口号:“我们也要公民权!”向城主与议会施压。

刘若风把起此次抗议活动的部分领导人物请进官署,让他们先表见解。一个中年儒说:“城主!在下是长安人,听人风传,说城主在罗陵推行民主,迥异于从前帝王**的模式,因而心怀向往,丢下家小只身来罗陵,体验、见识这种崭新的体制。但城主却不肯给我们公民权,把我们当外人看,这能不叫我们寒心吗?”另一人道:“城主!在下是个商贩,听说罗陵数次击退匈奴大军,觉得这里较为安全,所以举家迁居城中。但咱们这些新来的人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租地要多交地租,租房要多交房租,咱们心里当然不平!在下想问问城主,你准备如何处置咱们这些闹事的人?是坐牢,还是杀头?”……

刘若风一直微笑地听着,到这些人把想说的都说完,才平静地回答:“各位!你们能坐在这里与本城主面对面地对话交流,就足以说明本城主推行的新制度的真意,也表明了本城主的态度,绝不会把你们怎么样!你们为自己权益而争,这并没有错,只是这样**的方式有待商榷,今后若有什么事,你们可以推举三、五个代表,直接来和本城主或议会协商,我们同样会重视,不必象今天这般兴师动众。至于你们所要求的公民权益,不是由本城主一个人说了就算的事情,必须由议会多数通过。这就是民主与**的区别。各位!罗陵城的第一批公民之所以不赞同立即就给予你们平等的权益,也有他们的立场。的确,他们为保卫罗陵、为建设罗陵已经付出了鲜血、付出了汗水,他们想在你们这些新来者面前保有一份优越感,这虽然是狭隘的,却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本城主是倾向于你们的。本城主建议,咱们不必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咱们慢慢来,先争取到一部分权益,大家以为如何?本城主保证,在下一次议会选举之前,帮助你们取得完全的平等。”

有人问:“城主,下一次选举还有多久?”

刘若风答道:“少则两年,多则四年。”

这些人商议一阵,觉得这个“城主”的话还算入情入理,于是同意了刘若风的建议。刘若风让他们到议会厅,和议员们当面谈判,促成双方达成妥协:先给予“新人”部分公民待遇;若“新人”在罗陵居住满三年以上,即可获得完全平等的公民权。

这场风波平息后,刘若风又着力推动两项社会改造措施。一是严惩地痞恶霸,重者收监,轻者驱逐出城;刘若风亲自指导这项工作,借助于通心诀神功来甑别善恶,完全做到勿枉勿纵。严惩地痞恶棍,肃清了社会风气,几乎是人人拍手称快。

第二项措施是集中收容孤老病残等活没有着落的人;并根据残障病人的情况,剥夺部分残障病人育后代的能力。这一做法引争议,有人叫好,说这样做能避免家庭悲剧的不断重演;也有人骂娘,说这样做违背人道、违反天意。有些残障病人的家属或者隐瞒病情,或者把病人藏起来拒不送到公家开办的收容场所。反对的人之中,还有太平教的大量教民,教民们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他们的教义。

就连司马烟芸也不大赞同这种做法,她对刘若风说:“咱们凡儿也算智障吧?难道就不允许他娶妻子吗?那样的话,咱们将来岂不是连孙子都抱不上了?”

刘若风辩解:“芸妹,你不用担心。咱们做这件事时,是有严格界限的,凡是具有活自理能力的人,都不在此列。”

烟芸仍旧不满:“反正,我觉得这样做不好!”

刘若风反问她:“芸妹,你觉得,怎样做才好呢?让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育出疯疯癫癫的后代,或者让一对四肢不健全、自身都要别人照顾的夫妻再养出一串儿女,那样就是好事吗?”

烟芸噘着嘴答不上来。

这件事让刘若风颇感苦恼。他在极力打造自己的理想国度,那个理想国的轮廓已渐渐分明,但他似乎觉,有一只无形的手,在阻挠他迈动的脚步。他还没有看清那只手隐藏在什么地方,他只是越来越迫切地感到教育的重要。民众的根本改变,最终要落在思想的转变上,落在教育上。该如何展教育,开启民智呢?刘若风还没头绪。他明白,那必定是一项浩大艰辛而漫长的工程,他需要早作谋画。

≮衍墨轩无弹窗广告≯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