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宋雄鹰> 第三十七章 苏过舌战群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苏过舌战群儒(1 / 2)

两天后,赵桓和苏过要出发了.临走,萧子风、赵缨洛、梁红玉、曾肇等人都来送行,就连好几天不露面的杨再兴也来了。

苏过看了梁红玉和赵缨洛两人一眼,然后对萧子风说道:“子风,我马上要去京城了,你留在这里好好的学习,等考中举人,就马上过来和我会合。以后做事小心点,要三思而行,记住千万不能再莽撞了,有什么事情和红玉他们多商量。李纲大人一时也不会走,遇到事情你多听听他的意见,知道吗。”

萧子风一躬身,说道:“多谢老师的教诲,学生记住了。”

苏过又转身对梁红玉说道:“红玉,不管你心里受了多少委屈,也不要太悲伤,我想时候到了,一定会有人给你有个交代。子风他不懂事,你还是要好好看着,尽量不要让他惹祸了,拜托了。”

梁红玉也一躬身说道:“老师,你放心,我一定会看住子风,不会让他惹祸了。”

然后苏过对赵缨洛也交代了几句:“公主,你还年轻,有的事要顺其自然,不要太过强求,来日方长,这段时间,希望你能督促子风好好的学习。”

赵缨洛羞赧地笑了笑,轻声地说道:“老师,我知道了。”

交代完毕,苏过对曾肇大笑道:“子开兄,那我们过几天就在京城见了。”

“好,我们就在京城见了,叔党兄,一路顺风。”曾肇拱了拱手。

赵桓也交代了萧子风几句,无非就是好好照顾赵缨洛,不要让她受委屈的之类话,他也一一答应。

赵桓和苏过就此告辞而去。这次因为事情紧急,他们没有带多少人马,只随身带了几个侍卫先行,其余的要等曾肇一块儿出发。

三天后,曾肇也与萧子风告别,去了京城。两次的送别,让萧子风心里酸酸的,他明白,这两位老师会重新出山,都是为了自己,他觉得如果以后再不识大体,做事情还让他们担心的话,真的对不起两位老师的用心良苦了。

半月之后,赵桓和苏过到了汴京,汴京是北宋的政治经济中心,所以大多数的皇宫贵族、大臣住在这里,赵桓是当今太子,当然也不例外。他们一到东城门外,便有侍卫前来迎接。

到了太子府,太子妃就前来参见,看到赵桓身边的苏过,很是惊诧,便问道:“殿下,这位大人是谁呀,妾身陌生的很?”

“他是苏过大学士,也是父皇的王师,你也来拜见拜见吧。”赵桓不急不慢地说道。这里是京城,他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包括说话都有一定的礼节,不能太放肆,否则会遭到有心人的攻击。不象在临安,侍卫们事事以他为中心,要想这么做就这么做,要这么说话就这么说话。”

“妾身见过苏大学士。”太子妃做了一揖。太子妃姓崔,名娉婷。崔家是宋朝的名门望族,在朝上当官的人不计其数,入宫当妃子的也不少,她的姑姑,也就是宋徽宗的贵妃----淑妃娘娘,所以崔家在朝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这也是赵桓选崔娉婷当太子妃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崔妃也很贤良淑德,事事为赵桓考虑,所以赵桓特别宠爱她。

“太子妃多礼了,老臣如何担当得起。”苏过急忙回了一礼。

“崔妃,这几天朝上可有大事发生?”赵桓问道。

“自从皇上急召你回来,要你继承皇位以后,朝中每天是吵的不可开交。”崔妃回答道。

“那可有人反对?主要是哪些人呀?”赵桓现在最关心就是此事。

“很多,恐怕殿下继承皇位,要费一些周章了。现在朝中反对的最厉害的是尚书左丞蔡京、御史中丞秦桧、兵部尚书孙傅、吏部侍郎李迪等人,他们各有各的理由,但皇上都没有理他们,等着你回来再议论此事呢。”崔妃回答道。

听了这些人的名字,赵桓不由得大吃一惊,他想到会有人反对,却没想到有这么多人,而且都是些朝中的骨干大臣。于是转头问苏过:“大学士,这可如何是好?”

“太子殿下不要惊慌,这几个人当中,除了蔡京难对付些,其他人不足为惧,你只要在皇上面前请得圣旨来,让我明天上朝,我来说服他们。”苏过除了秦桧,和其他人都打过交道,都明白他们在想些什么。蔡京肯定是为了自己,害怕自己的权利地位会受到威胁,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而孙傅是个墙头草,肯定是受了什么人的蛊惑,想做出头鸟,这人最好对付。李迪不同,他是个正直的人,不会因私忘公,肯定是为了国家的安危着想,现在传皇位会惹得人心不安的。至于秦桧,虽然没有接触过,也不知道他的人品,相信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定能说服他,他没想到此人反而是最难对付的。

“那好,我现在就去父皇那里请旨,让你明天上早朝。”说完,赵桓就急匆匆地去皇宫了,他相信苏过的本事。宋徽宗虽然不喜欢苏过,但对他的到来也很喜欢,这么多年没见他了,对当年的教书画之恩,还是很感激的,要不然,哪有他现在的成就,所以也爽快的答应了赵桓的请求,让苏过明天来上早朝,但要站在最后面。

第二天一早,宋徽宗出现在早朝上,这几年他已经很少上早朝了,哪怕是发生了大事也不会去理会的,他只关心他的书画歌赋。但今天为了早点卸掉这个包袱,他来了。群臣见宋徽宗的到来,都非常吃惊了,纷纷在底下议论:“今天是不是要有什么大事要宣布。”

果然,宋徽宗宣布了一道圣旨,意思就是他年纪大了,累了,需要休息,所以要把皇位传给太子。

等这圣旨一下,立即有不少人出来反对,头一个便是蔡京,“皇上,你正是春秋壮年,怎么是年纪大了,太子还太年轻,不堪重任,希望皇上收回圣旨。”

他一说完,底下有不少人附合,这些人都是他坚定的追随者,事事以他马首是瞻,他们明白,如果蔡京失宠,他们也将跟着不好过。

李迪也出来反对了:“皇上,大宋和金人正打得不可开交,现在你怎么能让太子来继承皇位呢,这样不但会让民心动摇,而且更会让前方的将士失去信心。希望皇上收回成命,”

宋徽宗说道:“你们都不要说了,朕注意已定,传皇位与太子。”

这一说完,秦桧就出来反对了:“皇上,既然你决定传位,臣也不阻拦了。但是不是重新考虑一下皇位的人选,现在宋金战争激烈,需要有才能的人来继承皇位,而太子才能平凡,不足当此重任。相反,九皇子才能才能出众,可当此重任,臣认为,既然皇上要传位,何不选九皇子呢?”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