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没有亲来,只租用了南京私商的一条船,将人发来宁德,毕竟他仍吃着朝廷的饭,还是漕运旗官,不能太散漫。这次郑海给楚峰带来了两百匠户,军、工匠皆有,并托来信息说,之所以轻易吸收这么多人,是因为一个叫赵沧瀛的人暗里活动,报知少爷,好查证清楚,还有,唐凌收拢了千余新流民,正赶往宁德途中。
楚峰把人通通塞给赵沧瀛,如今官兵镇在地方,造船这种事太张扬了,除了继续找木料外,暂时搁下其它工程。但总不能闲着啊,于是吩咐所有木匠,建造农具,譬如水转筒车,它靠流水带动,将河水自动吸上梯田,宁德山田多,这玩意能大大减轻农务,事前多准备,省得临时慌忙。
《诸器图说》一书上有水车图样,用不着他这个穿越的人去费心搞发明,派给工匠便完事。
少爷缴纳五千两白银,替大伙出银代役了!
消息在流民寨中炸了锅似的传开。
甭管州府衙门怎么做,楚少爷百般施舍,出资帮助流民,在大明来说,始终都一大善举,这跟免除杂役没啥区别了,各位要是去别的地方讨生活,还摊不上这种好处呢,即使附着少爷当佃户,也比其它地方强,谁脑壳坏了还造谣?揍他!
因为楚峰的继续施予,原来浮动的人心,瞬间平抚下来,所有谣言止于事实。
楚峰暗暗松口气,在这犬牙交错的地方生存下来,着实不是件易事,虽然花钱处理了佥役,可长期以往,金山银山也撑不下去啊,要想成就一番基业,恐怕要成为一名更财粗势大的乡绅土豪才行。
楚庄在经济、民生、兵科方面都一块儿发展,涉及范围太大,却贪多嚼不烂,没有一面强项,处处虚隙、薄弱,禁不起人轻轻一戳。孟常提议,是否改变一下方略?
楚峰想也不想就否决了。民事安定,才能滋息,兵科肯定少不得;兵科取于民,民生也少不得;没有安定大后方,经济更是纯属泡沫。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大明来说,楚峰是个偷窥过‘将来’的人,深知富人养兵,数量太少,经不起事儿,了不起当个土豪;苛民征兵,军心不稳,好比那屡战屡败、腐朽至骨髓里的大明军队,最不要得;穷兵黩武,死得也快,诸如各地农民起义军,后勤打哪来?抢?抢没了吃人?不不不,咱是文明人,再怎么着也要讲原则。
这些,是以天下宏观局势来说的,楚峰就算没有争雄之心,但起码也得居安思危,尽全力保障自己的利益。现在虽然过得不如意,但还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凑合着呗。
少爷向来不做无谓的事,可所有人都不明白,少爷到底在坚持什么?或者,在等待什么良机?
答案只存于楚峰心中。
......
自从万历四十六(1616)年,努尔哈赤黄衣称朕,颁布“七大恨”,起兵反明,至此,明边境就没有一年停息过烽火,努尔哈赤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受伤大败而回后,才少了点狼烟,至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努尔哈赤炮伤不治死去,之后的时间里,是大明最为平静的时期,但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集团,承载着他的理念和梦想,却一天也没能安逸。
努尔哈赤时代,后金四处掠夺,与傍邻的关系极差,如今受明朝、蒙古、朝鲜三方包围,处境十分孤立。这种境况,后金必须不断征掠、扩张、壮大,才能存立于世,有点象饮鸩止渴,奈何时局残酷,即便不得已,也得铁了心继续下去。
之后,皇太极风风光光继承了汗位,事实上,能顺利登上汗位,多亏了大贝勒代善让贤。
说起代善可了不得,他身为正红、镶红两旗之旗主,军功累累,亲侄杜度掌镶白旗,八旗之中就有三旗是他的,且儿子岳讬、萨哈廉、硕讬、瓦克达均是辖领牛录率军厮杀的勇将,并任“执政贝勒”,代善又是第一位后金国大福晋所生的皇子,位列四位大贝勒之首,身居军政要务,还曾当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太子,最有资格即汗位。
只不过代善敦厚老成,有自知之明,情知自己守成有于,进取不足,而皇太极呢,行动稳健,聪明伶俐,诸将中只有他识字。
代善若发话,别人哪个敢吱声?!
皇太极虽然即位为天聪汗,可按照努尔哈赤当年的惯例,仍要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另三大贝勒按月分值政务,若想颁发政令,得不到多数贝勒同意,各旗不贯彻执行,那便是一句空话,这种分权制度,结果导致皇太极事事掣肘,徒有“一汗虚名”。
各地贵族问题不少,彼此争权夺利日益严重,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就差没撕开脸皮干一场了,还有当年努尔哈赤在辽东实行‘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的高压政策,大杀汉民,一个州上万丁口,杀剩千余人的屡见不鲜,这致令辖地汉民纷纷逃亡、暴动,辽东原有军民数百万,几年之内逃走了三百万之多,端的是动荡不安,生产凋敝。
时局可谓内外交困了,皇太极羡慕明朝君主集权,并着力效仿,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要把奴隶制,扭化为明朝一样的封建制,里面牵涉到许多权贵的利益,难度还是蛮大的。
不过皇太极也极俱胆略,上台伊始,便大刀阔斧,先设八大臣管理政事,称八固山额真,总管旗内一切事务,国家有事,与诸贝勒偕坐共议,狩猎出师,各领本旗兵行,且负有稽察责任,这大大削弱贝勒们的权力,加强了汗权。
第二步,将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强调满、汉一体,审罪、服役不再有差,禁止属下私至汉官家勒索财物及骚扰,如今汉人安定,均称满洲为乐土。
第三步,停止修扩原来的明长城,恢复当地汉人农耕事业,就连满族也把农业作为本业,专勤南亩,重视根本,岁入粮食供养大金国民,不再受制他人。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