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末畅想> 28、权力争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权力争斗(1 / 2)

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立于两侧,底下百官分班排列,整备就绪。

以前上朝,魏忠贤恍惚之间,总觉得自己象皇帝一般威风,如今从天上掉落了地下,上朝又成了站在皇上身后的卑微随侍,魏忠贤不免乏了兴致,奈何,司礼监掌内外奏章,御前勘合,没事儿也得杵在殿前。

大臣们心头都打着小鼓,新皇登极以来,要吗精力集中于册封后妃,筹办先帝丧事,要吗半月称病不朝,与世无争,象极了以前熹宗那副作派,偶尔,有大臣上奏疏,皇上的御批总是暗藏锋芒,处处透着不简单,叫人实在摸不清他的虚实,无所适从。

啪!

内侍甩了一记静鞭:“百官肃静,皇帝驾出~。”

文武百官跪伏地上,山呼万岁。

一身黄色的绫罗的崇祯,玉带皮靴通天冠,威严地登上象征皇权的金銮宝座,望望底下俯首帖耳的群臣,踌躇满志却又不敢太过显露,憋得表情很奇怪。“众卿平身。”

“谢万岁!”

崇祯慢条斯理道:“诸卿可有事奏请?”

即位之后,内宫争斗依然不断,魏忠贤的手段,一茬接一茬,送绝色美女,让内官偷偷燃点迷魂香,连饭菜中也拌有******,无非想让自己荒淫无度,受其掌控罢了,能安然无恙存立到现在,崇祯已经觉得很有成就感了,但同时,也不免心力交瘁,事情不可再拖延,始终是要着手解决的,身为一朝天子,就该有点胆识、魄力,否则,如何中兴大明?!

崇祯瞥了杨所修一眼,希望他再直言。

不料云南道御史杨维垣先行出列:“臣有事启奏。”

崇祯不露声色:“准。”

杨维垣一副凛然正气的样子:“臣劾兵部尚书崔呈秀,私通内官,拉裙带关系,犯君子之忌。”

“哦?”崇祯眉头一挑:“你说崔呈秀‘通内’?魏忠贤。”

魏忠贤佝偻着腰,恭敬道:“臣在。”

崇祯好整以暇说:“你身为司礼监提督,所有内官都归你统管,此事你可知道?或者,杨维垣说的就是你?”

魏忠贤正经伏拜:“臣一向忠心恪守司务,其中是不是有误会?”

崇祯转望杨维垣。

杨维垣倒也不慌:“不关魏公公的事,先帝信任厂臣,而厂臣亦孜孜竭力,任劳任怨,这是先帝眼光独到,唯独误听崔呈秀谗言这事情上,乃先帝短见。先帝任用崔呈秀为御史,并不清楚其德行,之后崔呈秀巴结王安,王安同样受他蒙蔽,以为是贤士,礼遇恩待有加,让崔呈秀钻了空子,內谀厂臣,外擅朝政,趁吏、兵二部大批官吏被革去之机,自己当了尚书,并指缺议价,悬秤卖官,凡是急于仕途者,莫不趋之若鹜。当初,夜访崔府,几乎成了官场盛行的污事。”

崇祯两眼一瞪杨维垣,急躁追问:“官风如此卑劣,东厂稽查百官不力,也有渎职之罪,你怎么不连厂臣一块儿弹劾?!”

却听那杨维垣不慌不忙:“圣贤也有受蒙蔽的时候,何况我等凡夫俗子,而今,其人越发的张扬,凡不依附他者,都被视为异己,使党羽倾轧排去,挟忿洩怨,诸官不满,怨声载道,方才路人皆知,由得我们知晓,臣恳请皇上急正两观之诛,薄示三禠之典。”

一边静听的崔呈秀,惊得心起波澜,他非常清楚杨维垣是魏忠贤的,两观之诛?是要将我当做乱臣贼子诛杀吗?好你个魏忠贤,居然玩起丢卒保车来了,为保自己,不惜使人在皇上面前诋毁我!难道就因为当初我没附和你杀信王?!

崔呈秀投去责怨目光,魏忠贤低头不见,俗话说得好,大难临头各自飞。

崇祯眉宇牵出一丝喜色:“敕令,崔呈秀免去职务,回蓟州守制,静听处分,迁阎鸣泰为蓟辽兵部尚书,协理戎政。”

一旁的殿监疾笔书写,待稍后,颁发诏谕。

这种处罚,崔呈秀可以接受,也不当堂发作,不到最后时刻,他也不愿真个与魏忠贤撕破脸皮,反正朝中那么多党羽,过些时候,你一言我一语替自己开脱开脱就是了。“臣叩谢圣恩。”

这一叩,崔呈秀已不再那么惶恐,值此新皇有心打击旧党,风谲云诡的时局,也许被贬,辞官隐遁,是件明哲保身的好事,魏忠贤送自己一程,倒也没有全做错。

这时,工部尚书李养德出列:“皇上,三殿已经落成,暂无土木可动,恳请皇上容许微臣回家守孝,以慰先贤在天之灵。”

崇祯露出一抹识时务的赞许:“准。”

李养德无惊无喜,仿佛预料中事。“臣叩谢圣恩。”

魏忠贤踌躇片刻,也出列奏请:“臣肩负稽查百官,慎始慎终,仍让崔呈秀钻了空子,实属办事不力,臣甘愿领罚,请罢京营提督之职。”

崇祯眼帘一缩:“准!罢魏忠贤锦衣卫提督,改宁国公魏良卿为锦衣卫指挥使,东平侯魏良栋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安平伯魏鹏翼为锦衣卫指挥佥事。”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