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黄龙帝国> 第二节 兵进高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节 兵进高丽(1 / 1)

何同进入紫宸殿,陛见完毕。汉武帝命人赐坐,何同忙谢恩谦辞。武帝说:“何卿,汝乃有汉第一大功臣,为汉室洗刷尽百年的屈辱,朕不能报卿大功于万一,望卿勿辞。朕欲天下人尽知,有功者必赏,有过者必罚。”

何同只得在绣墩上就座,等候皇帝的垂询。

这时通政使刘邈和新册封的学士东方朔也一起进宫见驾。他们都在何同下手侍立。

武帝先让东方朔将解梦的事给何同说了一遍。久在景帝驾前的何大将军立刻明白了天子召见自己的意思,就起身奏道:“陛下,莫非要征伐瀛洲?”

“正是,何卿以为如何?”

“这,恕臣直言,我朝虽迭获胜算,然士卒久困戎机,必须有一段休养的时候。且瀛洲乃化外之地,劳师远征,犯波涛之险,蹈不测之境,恐非善事?望陛下准士卒休养一年半载,派能员探明瀛洲形势,然后再选良将出征不迟!”何同不无忧虑的说。老实说,何同对于海战不太了解,他一直认为汉朝的心腹大患在陆上,在匈奴。所以他希望汉武帝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抗匈奴上。

“将军,此言差矣。将军回京任职已近一月,而北方我军休养已愈半年,此时正值初春,天气清爽,便宜用兵。古人说:为虺不除,为蛇奈何?大和蛮族如此强悍,若假以时日,在瀛洲扎下根来,必为汉室劲敌,安能掉以轻心。将军为士卒考虑,用心是好的,但家国社稷,必须抓机机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处之,方可常立于不败不地,将军以为如何?”

“这,臣愚钝,不能体会陛下深意,陛下若欲征伐,臣自当为陛下前驱就是!”何同见皇帝主意已决,且征伐敌人于未聚之时,也是符合兵机的,便不好争辩。他知道皇帝雄心勃勃,志在四方,是决不容不下任何国家的反抗的,哪怕是在梦中也不行,何况还有什么安期生、东方朔等人的推波助澜。何同是个很开通的人,知道与其与陛下的圣眷相左,不如与其相合,这样才有利于某些事情的解决。何况他们在开拓大汉疆土的初衷上都是相同的,彼此情感相通,因此他很快就放弃要在近期进攻匈奴的主意,心甘情愿地为征讨瀛洲作准备。

“好,难得何卿如此通达。那么以何卿之意当如何进军瀛洲?”武帝颇为嘉许地说。

“这,臣想先听听通政使对瀛洲情势的一些介绍。”

“刘卿,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武帝吩咐通政刘邈道。

“是,陛下。瀛洲离我天朝最近的地方也有三千海哩,彼国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构成,就象一只虾米一样,肚皮冲着我天朝,背部却拱入大洋。岛上有许多部族,最强盛的当属大和与虾夷,他们一个在南一个在北,战乱不断。大和人自称天照大神之后,他们非常团结尚战,目前已经征服南部大部分部族,势力迅速向北扩展。不过由于这个民族还不懂得通商之利,因此我国的商人无法与之贸易,只能通过北面的虾夷了解一些情况。”

“哦,刘大人,瀛洲距我天朝如此之远,如何可达,可有近路?”何同忙问。武帝也有同样的意思,他直视着刘邈,这个他的远房堂弟。

“陛下,臣已探知,欲入瀛洲,最近之途莫过于走高丽,也就是肃慎之国,其先世乃商朝王子箕子。从高丽南端进兵日本本州岛,不过三天的航程,若以快舰相冲,可将大和拦腰斩断。”刘邈很有把握的说。

“哦,如此说,我们必须先解决高丽,方可进军瀛洲,是吗?”武帝再一次问道。

“是,陛下。”

“何卿以为如何?”武帝又把垂询的目光投向何同。

“陛下,臣以为,可以如此办理此事。第一步,命令白狼侯王恢和威远侯方子都率军北上辽东,出玄菟郡,过扶余国,渡绿江,进军高丽。同时饬令飞将军和定北将军张凯严令各军戒严,防止匈奴趁机南下。第二步,选调良使再赴西域,从西域购买大量物资,通过河中地区运给罗马军队,听说他们现在的战况很不利,我们适当支援他们一下,即显出盟邦的关怀,又可鼓励他们的士气,使他们缠住左贤王和右谷蠡王的匈奴军主力。第三步,命令横海侯韩说火速赶赴登州,在威海一带组建海军远征军。同时刘通政因尽可能的搜集瀛洲及高丽情势,并简选向导、通事,以备远征之需。”何同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武帝听了,连连点头,不过他对让韩说赴登州组建海军有些看法。就说:“何卿所奏甚合朕意。只是登州离高丽过远,朕以为不妨直接在秦始岛一带集结海军,同时命在长岛建立远征基地。”武帝对于辽东地理是很熟悉的,他不只一次召见通政司和堪舆寺的官员研究辽东及匈奴地势。

“陛下,只是秦皇岛尚属蛮荒,开发起来要费些时日。”

“哎,到时候不就快了吗。”武帝微微一笑。随后正式下旨施行。

话说白狼侯和威远侯二人接到朝廷的八百里急报,立即点起各自的兵马,克日出征。白狼侯居左,威远侯居右,共计大军十五万人,浩浩荡荡向高丽杀来。

玄菟郡太守宗训早迎出城来,见过二位侯爷。他说:“二位,下官接到军报后,即刻晓谕扶余国主,令他允许我军借道,但他们不但不借,还口出狂言,说天朝只后吓唬人。请问二位侯爷如何处置?”

“什么处置不处置,我大汉秉顺天命,抚有四海,凡百蛮夷,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彼不愿借道,显然是仗了匈奴的势力,才敢如此放肆。这回我们就灭了他,让他死无葬身之地。”王恢对方子都说道:“威远侯,今晚你引兵绕开大路,直捣扶余国都吉城。宗训,汝率领全郡士卒去攻取羊山关,使扶余人首尾不得相顾。凌霜、周杰二位将军率军二万攻扶余主力之左路,徐芳、刘汉二位将军攻彼右路。其余诸将随本帅直捣扶余中军。方侯爷,这回可又辛苦你了,再来一次深入敌巢。也算王某给你补一份婚礼的份子钱。”

“元帅,这是哪里话,为国家这点辛苦算不得什么,您这是想让再立奇功。我谢您还来不及了。”方子都答道。

第二天,天刚亮,汉军就整装向扶余人发起了进攻。扶余是个依靠匈奴发家的小国,哪有什么力量对抗汉军,他们抵抗了一阵,见匈奴许诺的援军迟迟不来,而汉军却抄了自己的后路,占了国都,只得乖乖地投降了。

王恢命人将扶余王押进帐来。他对扶余王说:“王爷,你不知道我军来此是为了什么,汝国久受高丽之辱,且匈奴也以奴隶之邦待你们,你的日子并不好过。这次匈奴见死不救,不是明摆着的吗,他对你的生死根本就不关心。其实就是匈奴来了,又能怎样,大王不知道王某曾两胜匈奴,破敌三十余万吗?我军此来就要邦王爷解脱高丽和匈奴的欺侮,只要您能好好配合,我一定奏明天子让你永为一方之主。”

“罪人冒犯天朝虎威,猥蒙不杀,已感恩不尽。将军如此推诚置腹,我岂能不识好歹。我愿意举国听命于大汉天子。就请王元帅吩咐,我一定照办。”扶余王诚惶诚恐地说。

“好,大王是个明白人,放心,我一定会在天子面前为你保奏的。现在就请大王为我军准备渡船,架设桥梁,我军要开过绿江,直攻高丽。”

“我一定照办。”扶余王忙不迭的答应。

王恢命人将俘获的扶余军民全部释放,交还攻占的城池,同时率军开赴绿江。扶余王对大汉的宽宥非常感激,立即组织渡船和桥梁,准备汉军渡河。同时他还从子弟中选出二人,交与王恢,请王恢送他们到长安,向汉天子表示忠诚,命他们留在长安为质。他还从扶余军队中选出精锐三千人,请求王恢允许他们参加灭高丽的战役。扶余人恨透了高丽,听说汉军要征伐高丽都踊跃报名。王恢见状,不好拒绝,就将他们编入前军刘汉部。

汉军很快就渡过绿江,向高丽腹地挺进。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