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进来的是一个约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也是村民装束,只是整个人看上去属于那种不太安份的类型。
年轻人对新事物接受的速度就是快,此人进得木棚,卞兰让他坐在那椅子上,他只是看了一眼,就大大咧咧地坐了上去,也不担心不结实摔着。
他跟卞小山说明来意,原来是听得关于卞和“和氏璧”的故事,一时热血沸腾,也跑到山中去寻玉,觉得一块石头像是,便弄来找他帮着看看是不是玉。
卞小山听了他的来意哭笑不得,心想:“这明星效应还真是古今如一,后世一个稍微知名的明星,一颦一笑、吃喝住行都有大批的人仿效,现在居然遇到个模仿采玉的,这个时代要是有模仿秀的话,这位小兄弟肯定是最先报名。”
卞小山对此人还是挺有好感的,最起码知道想办法发家致富,而且还很勤劳,方式上错误可以修正,找对了路前途还是挺光明的。
卞小山对他带来的这块脸盆大小的石头分析了一下,觉得是玉的可能xìng不大,不过为了让这小青年死心,还是安排卞兰的丈夫李兑和大牛用弓子将石块锯开给他看。
安排小青年也到剖玉那里看着,顺便帮忙填“解玉沙”,他也十分乐意地去了。
这般大小的石块锯开也要将近半天的时间。卞小山也有更快的办法,就是用打铁的锤子将其砸开,不过不可能这样做,砸的话里面即使是有好玉也都废了。
第三个进来的是那位中年人,这人的穿着明显体面多了,人也比较富态,进来之后一直是笑呵呵的,一扫之前争先来后到时凶巴巴样子。
此人进来后对卞兰的让座仿似无闻,卞小山问他来此的目的也是不答,一直站在那里顾左右而言他。
卞小山正奇怪这人怎么回事呢,后见他几次用眼睛瞥瞄卞兰,这才恍悟,对卞兰说道:“兰兰,你去招呼一下外面那些乡亲们,给他们都倒点水喝。”
卞兰也是发现了此人似乎不愿意她在这的样子,心想这人有必要这么诡秘么,也不回话,白了一眼卞小山,径自出去了。
那人又看着卞兰到了院子门口,然后还特意把木板房的门还掩上,这才过来卞小山前面的桌子边。
他自我介绍姓范,叫范文,宛地人,此次前来是有一美玉找卞和帮其修整。
范文边介绍边从怀中取出一个丝缎包裹的玉器,然后小心地递给卞小山。
卞小山一看到此玉就是眼前一亮,先不说以卞和的经验,就是以他后世的经验都能看出此玉器非寻常品。
玉器的造型是扁平型,底部镂雕一人首,顶部镂雕双鸟纹饰,而且是双面的。人首为圆形,眼、鼻、嘴部清楚。鸟纹呈展翅态。
器上部中间有一小圆孔,可系绳。玉器清白sè,整体sè泽匀称自然,局部有赭sè沁斑。
卞小山仔细把玩了一番,根据卞和的经验分析确定是上等美玉雕刻而成的。
现在卞和的经验对他来说已经完全融入,像是脑袋里藏了一本玉典,有东西触发就会自动调用里面的内容。
卞和对玉石的价值判别总结出一道口诀:一清二浊三花四赤五sè七彩九迷离。
一清:质地越清越好,清到澄清,能透澈而不见杂质,为上品。
二浊:浊度要浓,浊到反光,看到内容,浓度越均匀且没杂质,为上品。
三花:玉石成品的立体感,主要取决于雕工,利用玉石的原始材料状况,对玉石作最有价值的造形设计,显示玉石的特质。
四赤:指玉石的亮度及光度,没有暇疵。
五sè:成sè差越少越好,玉石的本sè,如绿、红等,颜sè差越少越好。
七彩:又称闪sè,即玉石对光线的折shè颜sè,例如在一种光源及光度下是何sè,在另一种的光源及光度下的颜sè变化,此明暗中的颜sè变化越大越好。
九迷离:玉质单sè下,非常艳丽,可衬拖佩戴人的人格特质,相衬得宜。
卞小山也基本根据这个口诀来断定前面那位老者和眼前这个人首鸟纹壁的。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