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地一心> 第一章(修订二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修订二版)(1 / 1)

() 第一章

乱世为何迟迟不见结束,师父没有告诉张立心;儒教为何仍然不予行动,师父也没有告诉张立心;佛道为何龃龉不断,师父同样没有告诉张立心。但他心里明白,大家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盘棋大到以天地为经纬,以时空为纵横,以星辰为棋子。九州正是棋盘内的一片区域,而且是最为关键的一片区域。

对于这盘棋,他时常在思考,师父常说儒释道三教分庭抗礼的局面会持续很久,短期内不会一家独大,这会不会只是师父的误判。其实现在局面已经很明朗了,道派经过元始天尊多年的经营,门庭兴旺、人才济济,其仙法多而奇特,又是最初进入棋局的派别,因此完成大一统的可能xìng最大。相较于道派,佛门创建极晚,但如来佛祖亲手栽培出一批大大小小神力不凡的罗汉和菩萨,在天下广弘佛法,综合看来其实力也颇为不俗,仅次于道派。至于一直以来专注于影响世俗社会的儒教,无意于鬼神之术,其未来的胜算不得不让人担忧。须知较于鬼神之力,人力总是微不足道的。

由此观之,三教里最有实力一统天地的是道派,其对佛门和儒教常有吞并之心,是一位极不简单的棋手。佛儒翻盘的可能xìng虽小,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一举崛起,夺得首席之位。无论怎样,天地虽大,必定三分而合一,最终只能拥有唯一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而这个主宰究竟会是谁,正是张立心一直为之苦恼的事情。

“张立心,又在这里偷懒!”张立心正对天地大势进行思考之时,眼前这个两颊隆起,腆着大肚的矮胖男人极其无礼的打断了他的思绪,让他十分恼怒。“胖子,你看准了点,谁在这里偷懒?我可是在思考天地未来的发展走向!”“哟呵,还思考天地?我看你吃饱了想在这里晒晒太阳倒是真的吧,别弄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糊弄我!”“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张立心懒得和胖子理论,从屋顶上滑下来,往自己的书房走去。耳后还能听见胖子嘴里不干不净的说:“你个腐儒,山长集合大家去讲坛论事,你却躺在这里享受!”

没错,张立心正是不会任何一种道派仙法、佛门法咒,隶属于三教里最弱的儒教门下的一名“腐儒”,他唯一的本事是写几篇酸溜溜的文章。刚才这个聒噪的胖子是他的二师兄苏惠林,和张立心比起来更没什么本事,既无仙法,文章也不会写。他这人倒是挺有心眼,常给师父跑腿,深得师父宠爱。然而,师兄弟们私底下都叫苏惠林“苏大马屁”,把他当作马屁界的头号人物看待。

对苏惠林的话张立心当然不屑一顾,自顾自的走着。来了岳麓书院这么多年,他早就知道所谓的讲坛论道不过是大家聚在一起麻雀般唧唧喳喳的争吵,对问题本身根本辩不出个什么来。当然,除他之外并没有谁会反感这些辩论。他们还可以借此突出自己的辩才,一向相当的热衷。

张立心觉得与其浪费jīng神和这些人辩论,不如好好晒晒太阳,看看这个奇妙的天地,品味造物的乐趣。苏大马屁却没放过他,追上来拉住他说:“怎么,你又想逃走?这次山长特别交待了,要我务必把你捉回去开大会。”张立心不屑的对苏惠林说:“难得二师兄你肯拿师父的‘山长’头衔压我,可我要是不去那又怎样?”他们口里所说的“山长”即是岳麓书院的院长欧阳守道,也是他们授业的恩师。欧阳守道在儒家四大书院中独占其一,享有极高的名誉,对张立心来说是他为数不多敬重的人物,此时不过是挑衅一下苏惠林。

“你、你可不要后悔,这次可是讨论我们岳麓书院未来的接班人和派往曲阜孔院学员名额的问题!”苏惠林对他的话显然十分气愤,说话的时候两个肩膀一上一下的耸动,对他却是敢怒而不敢言。看在事情重大的份上,张立心这个岳麓第一才子不再和苏惠林纠缠,他想去看看山长究竟有什么事情宣布,对苏惠林说:“为了咱们儒教能有我这样优秀的人才支撑门面,不至于未来和佛道冲突的时候没人出面对抗,我决定和你走一趟,去接师父的班。二师兄你走前头给我带路吧!”

苏惠林见他气焰嚣张,没好气的说:“还优秀人才,看你这人模狗样!我看你即便跟我去了也是白搭,师父绝对是高抬了你,任谁做山长也轮不到你!”他一路上唠唠叨叨,极尽所能对张立心进行讽刺。张立心在心里发挥想象力,把这些话当作夏rì的蚊鸣,自有一番乐趣。

到了书院讲坛,张立心一眼瞧出今天的会场有些异样!整个书院连他在内原本总共只有三百儒生,此时此地却多了七名从来没见过,尽皆穿着华服的老年学仕,神态安详的坐在最前面的软垫子上。在七名老年学仕身后坐的是岳麓书院中入学时间较早、修为颇高的儒者。最后面坐的则是张立心这种入门时间晚,年纪轻,阅历浅的儒生。此刻,年轻儒生中除了张立心以外,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坐在旁边的人悄声谈论即将开始的岳麓大会。

苏惠林指给张立心一个座位,说:“你地位低下,就坐这里。还有,待会儿山长发言时可别乱说话!”说完,自己坐到了中间。岳麓书院三百儒者中,张立心排名一百六十二,对苏惠林的话自然不以为是讽刺,安然坐了下来,心里盘算着待会儿山长讲话时要怎样抬杠才能出彩,博得大家或是钦佩,或是厌恶,或是不以为然的评价。

他盘腿坐在坐垫上,刚好最后一个该来的人到了,那就是他的大师兄邓光荐。说起邓光荐,张立心可真是有不少想法。当他少年刚被父亲送到岳麓书院时,一开始欧阳守道并未亲自教导他,而是命大弟子邓光荐代为授课,教他十三经。单就学问而言,邓光荐在岳麓书院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入门期三年下来,张立心心里完全把邓光荐当作半个师父,很感激邓光荐替师父教给他很多学问。唯一不赞同的只是他的人生抱负和行为准则,张立心从小认定一个道理:君子是文质彬彬的,无论如何都要和人动口不动手,坐下来谈一谈。然而教学之余,邓光荐经常这样告诫张立心,天下大道有三:一是诵读儒教经典,以位极人臣为至高荣耀;二是修炼道派仙术,以获得仙彔为目的;三是传经念佛,以修成佛身为至善。不论是谁,三条大道只能选择其一,以毕生的jīng力去实现它。为了达到目的,就必须“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用各种哪怕是不符合道德的手段谋得胜利!他自己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身体力行,整rì里读诗书、习六艺,丝毫不掩饰想要登上高位的野心。正因为这样,张立心认为他对孔夫子存在严重的误读,是在以一流的学问、末流的人格教坏了品xìng善良的学生。张立心一方面觉得邓光荐是个有担当,有抱负的人,另一方面又认为其太过功利,心xìng里少了一份逍遥。在他还在心里评判邓光荐的时候,岳麓书院的山长欧阳守道已经站到讲坛之上,敲响铜锣,宣示着讨岳麓大会的开始。

欧阳守道看起来约莫五十多岁,须发早已花白,穿着和七名老年学仕一样缝制讲究的儒教华服。他收拢双袖,风度翩翩的dú lì于讲坛之上,对众人道:“既然大家已经到齐了,咱们的岳麓大会就开始吧。”说完转过身去,面向岳麓山百米高的顶峰上清晰可见的孔子像,与讲坛下起立的众学仕、学儒、儒生一同虔诚的遥拜,祝祷儒教能发扬光大。祝祷完毕,讲坛下的众人都坐回垫子上。欧阳守道也回转身子,面对讲坛下安坐的众人,神情严肃的说:“在座诸君和我都是罪人,无颜面对岳麓峰顶的至圣先师!”

儒生、学儒们不知道他要讲什么主题,都不敢打岔,默不作声,由他接着讲下去:“诸位应该知道,我岳麓书院本是僧道场所,整rì里都被怪力乱神的东西所扰乱。再后来先贤大儒来到此地传扬儒者之道,历几代艰辛奋斗方才兴盛,一举击溃佛道二家,建了天下儒者人人向往的第一流书院。我们再看看现在!佛道势力越来越大,而我们岳麓书院作为堂堂的四大书院之首、八儒第三,竟没有一人能够匹敌!”

讲坛下群情sāo动,坐在后排的年轻儒生们激愤非常。这个说:“当年孔圣弟子三千,而今儒教学生百万,何愁他区区佛道!”那个言:“要是佛道外贼敢欺上我岳麓书院,非让他舌战羞死不可!”又有人道:“佛道雕虫小技,只会装神弄鬼,不足道哉!”欧阳守道见坛下众人情绪高涨,心中倍受感染,以苍老的声音激动道:“诸君外御佛道的决心,我欧阳守道看在心里了!我当与诸位一同发扬儒学,于佛道手中拯救天下,为苍生排忧解难!但我们谦谦君子,不能一味蛮干,得以智巧取胜。此次岳麓大会正是为了此事。”他一席话道出岳麓大会的原委,原来是对抗佛道的动员大会。

坐在中间的学儒们也闲不住了,纷纷谈论起排佛非老的策略。有人建议以强力除之,有人提议以学术杀之,总之方法各种各样、热闹非凡。会场中只有那批学仕、欧阳守道、邓光荐、苏惠林以及张立心没有参与争辩。张立心知道,欧阳守道早就和那批学仕商量好了将要怎样对抗佛道,下面要进行的必定正是苏惠林所说的选拔书院接班人以及确定派往曲阜孔院学员人选之事。

果然,欧阳守道双手挥摆,示意儒者们安静下来,他说:“诸位想的办法都很好,但是未免不切实际,流于空谈。现在我们最应该做的,是选出下一任岳麓山长,让他带领大家壮大我岳麓书院。”

儒生们听了都很吃惊,谁也没料到欧阳守道会说出这样的话,纷纷道:“我们绝不会更换山长,一心一意跟着您!”。欧阳守道安慰儒生们,道:“大家都镇静下来,仔细听我说!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曲阜有要事把我调走,不得不让新一代的儒者接替这个岳麓山长这个位置。不过你们放心,我到了曲阜同样不会忘记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的。”张立心对此颇为意外,没想到还有欧阳守道调任这件事。

只听欧阳守道又说:“但是我被允许带一名弟子一同前去,所以今天有两件事:一是选出新的山长,二是确定我的随行人员。”儒生、儒者们听言,交头接耳起来,互相交流信息,大家私底下都认为山长非邓光荐莫属。邓光荐听到舆论大都支持自己,站了起来,志在必得的对欧阳守道说:“老师,学生请教这山长一职是由诸位学仕推选,还是由全体学生推选呢?”

欧阳守道见他这么有进取心,高兴道:“光荐有心怀天下之志,为师欣慰呐!山长一职由学仕们共同选出。但是有一条,必须经过考核的学生才有资格评选。”“考核?”邓光荐问道。欧阳守道回答他说:“我将公布三道题目,全部答对者即有资格评选山长一职。”

讲坛下的儒生们群情sāo动,跃跃yù试,都竖起耳朵认真听着。苏惠林虽是学儒级别,却也似那些儒生般耐不住xìng子,委婉的催促道:“师父出的是什么样的题?”欧阳守道呵呵一笑,说:“你们可都要听好咯……”儒生们都屏住呼吸,听他出题:“第一题:割不正不食;第二题:饥者易为食;第三题: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三句话直截了当道出三道题,儒者们面面相觑,没听明白这题目的意思。欧阳守道见大家迷惑,补充道:“这三题你们回去好好想想,明天随时都会受到考核,做人行事可要小心咯。”原来他这并不是真正的题目,而是一种事先的暗示。给儒者们出了题目,欧阳守道说:“既然如此,今天的岳麓大会就散了,你们回去好好准备,明rì接受学仕们的评判。”诸生听言,各自散去,回屋琢磨这三道事关未来的怪题。

张立心儒学功底深厚,一听就知道了大概蹊跷:第一题所说“割不正不食”讲的是儒者即便是吃饭这种事情,也要非常讲究,依照礼仪规定进行;第二题“饥者易为食”是说儒者行事要有轻重缓急,填饱肚子是最基本的;唯有第三题“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是极为抽象的暗示,张立心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来,心想到时候以不变应万变则是。他以这样的线索猜测:“明天的考核莫不是与吃有关?都说“民以食为天”,老师这样考核也不是没有可能。”沿着这条路子,他心中应对的方法已仈jiǔ不离十,洋洋自得之后不禁又走起神来,去思考天地大势。但天地为何如此、三教又为何纷争不断?他试图上溯到天地未分之时,从根源处说起。

太初宇宙本来无上无下、无清无浊、无yīn无阳、无形无相,也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是作为一股清纯的真气存在着,弥漫在无尽的虚无之中。这股清气本身是没有任何形状的,也没有时间、空间供它畅游,故而叫做“太上真气”。这种虚无的情形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没有谁能以时间的观念衡量它到底有多久,或是以空间的观念测定它究竟有多广。后人对它只能勉强起一个名号,称之为“浑沌之期”,又起了个绰号,叫做“糊涂宇宙”。浑沌之期持续了若干年,那股“太上真气”豁然觉醒过来,终于有了意识!刹那间时间、时空为它产生了!这个虚无状态里唯一产生的意识一觉醒过来就在审视自身,常常思索自己究竟何去何从。它整rì里就这么思考着,一直过了三百兆亿年,终于理通了!它将自身的真气状幻化为具有形态的“太上老君”作为宇宙的绝对存在者,接着“一气化三清”,一分为三,成为三位人形天尊。其中的一位太清道德天尊乃是太上老君自己的化身,作为其统治宇宙的有形代理者。从此以后,“太上老君”和“太清道德天尊”虽是双重人格,却具有同一个本体。

三清中的其余两位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和上清灵宝天尊,也是太上老君“一气”化出来的,三位天尊都宗太上老君为师父。其后太上老君自立为“道”,作为宇宙根本的约束,以大弟子道德天尊为传达者,作为自己存在的代表。“道”产生之后,他命二弟子元始天尊(盘古)在虚无的混沌中开天辟地,创造天地rì月、宇宙星辰,演化出纷繁jīng彩的世界!世界呈现,太上老君又命三弟子灵宝天尊建立了统治整个宇宙的天庭神仙体系,号称“玉皇大帝”,维持秩序的稳定。就这样,太上老君的三位徒弟终于完成了最初亦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构建天地,创建道派!至于道派创教后直至三教之争开始,中间的那段故事张立心就不得而知了。他曾经问过大师兄邓光荐和师父欧阳守道,都没有得到解答,只告诉他这不是一般人应该知道的。张立心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关键处,不知不觉中竟然躺着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初升的朝阳以rì光铺满了整个屋子,细微的灰尘在阳光下借着热力游弋于空中,一粒浮尘似乎颇为顽皮,慢悠悠飘入张立心鼻内。只听张立心“啊沁”一声打了个喷嚏,苏醒过来。他洗漱完毕,来到岳麓书院饭堂吃饭,儒者们大都到了,有儒生、学儒,也有连同欧阳守道在内的学仕们。待到最后一个儒者到场,欧阳守道说:“诸位就餐吧。”他和学仕们却纹丝不动,丝毫没有要吃的意思。

儒者们觉得奇怪,忽然想起了他出的题目:“割不正不食”,眼下不正是如此吗?只见众人的餐盘里放了一团米饭,还有一盘割得奇形怪状的牛肉。儒生们暗自嘀咕:“这肯定是考验,我们要有定力,不能禁不住饥饿吃了这份早餐。”学儒们做得更绝,一个个把牛肉倒在地上,义愤填膺道:“渴不饮盗泉水,割不正不食,君子之守也。”

张立心没有受他们的影响,自顾自的吃了起来,他可不愿为了这种完全谈不上“君子之守”的教条所束缚。他余光一瞥,邓光荐和他一样正在吃着。牛肉虽然难看,味道可是不错,两人都吃得很满意。一边的苏惠林此刻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往欧阳守道这边瞧来,只见欧阳守道和那群学仕捋着胡子,微微点头。他庆幸自己没有一时头脑发昏,倒掉饭菜表忠诚,埋头大吃起来。其余一些儒者也观察到了学仕们的反应,跟着也吃起来。很快,连同张立心在内为数不多的儒者们吃完了早餐,欧阳守道微笑说:“你们很不错,通过了第一关,先去外面侯着吧。等学仕们吃了饭,就来考察你们的第二题。”那些倒掉饭菜的儒者们有些迷惑,问道:“师父,你说的通过是指?”欧阳守道脸sè沉了下来,说:“你们以为岳麓山会交给只顾虚名的儒者治理吗?”这些儒者不服气道:“可是,要遵守夫子制定的礼节啊!”“礼?夫子之礼乃在心xìng之中。佛门尚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我们儒教如今处在危险的境地,同样得有所损益才能有所新生。诸位须知,三皇不同礼而王,五代不同制而霸”,欧阳守道教诲道。

没有通过第一题的儒者们懊悔不已,纷纷道:“真是百般算尽,最后失了自然本xìng,唉!还是且去格物,方能显出自家本心。”一行人离了饭堂去做功课。其他那些或是凭借自身悟力、或是侥幸通过的儒者们则守在饭堂外面,暗自庆幸没有在第一轮中被淘汰下来。张立心对第一轮却不大在意,他在想:“下面一题‘饥者易为食’会是什么意思?”大师兄邓光荐似乎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心思,对他耳语道:“在想下一题吗?”苏惠林听力极佳,虽有三步之遥仍然听到他们的讲话,凑了过来问道:“师兄、师弟,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张立心白了两人一眼,一字一句道:“没、有。”他可不愿在这么严肃的场合和别人勾搭着过关,那会是对他君子cāo守人生信条的侮辱。

苏惠林见张立心并不愿意给自己透露,嘴上酸溜溜道:“哼,看你侥幸蒙对了第一题,第二题肯定没戏!”邓光荐对张立心不以为仵,以沉稳的声音道:“二师弟,你身为学儒,立心作为儒生尚且明白的,你难道不明白?”苏惠林被他讽刺,又不想在口头上吃亏,辩解道:“我、我这是不耻下问!这么简单的题谁不知道啊,又不是非得问他不可。”张立心没有搭理两人,这时欧阳守道与众学仕从饭堂里有说有笑的走了出来,对守在外面的众人说:“你们刚才的表现很jīng彩,但是下一场题目对于你们这样的阅历来说相当沉重,要是不愿继续试炼的现在可以退出。”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