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span.wartermark{color: #f0fafe;}
</style>
起章不是开始的开始
大多数人认为北方的冬天非常冷,而风景宜人的江南是比较温暖的。
不过我要告诉你,这是错误的。
尽管北方动不动就零下十几二十度,可是北方的气候比较干燥,只要没风就冷不到哪里去。而且北方因为气温低,居民的住房保暖措施做得很好,在家里是不冷的。
南方,尤其是江南一带就不一样了。水乡的空气比较湿润,一到冬天,哪怕一丝风都没有,空气都是阴冷阴冷的。而且这种冷跟北方的冷不一样,北方的冷只要没风就好过很多,而江南的冷,那是浸骨的冷&mdash;&mdash;虽然你感觉上好像气温比北方要高一点。所以,你可以在江南一带看到很多北方人穿得比南方人还要厚实,而世代居住在江南的本地人,反而更加耐寒。
什么?
空调?
空调当然好用了,可是你不可能背着个空调到处跑吧?而且就算再富裕的地方,也总有那么一些贫民区存在,在那里空调也是一种奢侈品。
天一巷严格的说不算是贫民区,它只是一个老城区,一个受到文物部门重点保护的老城区。早些年市政府曾经想拆了这里重建,后来却不了了之了。
为什么呢?
因为天一巷一带都是明清时期,甚至更古老的建筑。文物部门一纸命令下来,市政想动迁这里的念头就只好熄火了。
虽然这里动迁不了,可市政也不再打算为这里更新一些硬件设施,比方电力。所以这里得线路很多都老化和负载过大,如果再装上空调这种用电量很大得电器得话,就很有可能线路会吃不消而过热着火。
幸好天一巷虽然是老房子,可是这里的环境相当好。夏天走在那些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青石板铺就的路上,会让你忍不住有脱了鞋光脚走路的冲动。而冬天,由于这里没有高楼大厦,也就没有那些凌厉的穿堂风,稍微有点阳光,这里就比别得地方要来得暖和。
有时候,我们人类往往都不知道自己再追求什么,明明知道这样做了会让自己生活的环境更加恶化,却依旧停不下脚步来。
从巷口进去,第一眼能看到的,是一座清朝时期的教堂。木头和石灰、混泥土结合的建筑物外体已经斑驳不堪,窗户上有几块玻璃破掉了,上面贴着的那些有着圣母圣父之类图像的遮阳纸在寒风中刮擦作响。
再往里面走一点,是一座观音庙。相对于已经人去楼空的旧教堂而言,这个观音庙算是&ldquo;香火鼎盛&rdquo;的了。至少每个月初一十五,天一巷周围的老太太们偶尔还会来给扫扫地,给观音菩萨上上香什么的。尽管只有那么两天,但总算也有了一点人气。而旧教堂却半年都不见得有人会去,因为教堂是教会的财产,自从新教堂造好后,这里就被教会锁了起来。还有一个原因却是因为这里是天一巷,寻常人没事是不会往这里走的。
观音庙再往里一点,是一座关帝庙和一座阎王殿。也不知道当初的人是怎么想的,居然让关二哥跟那个黑脸阎王做了邻居。
关帝庙比观音庙更加破旧,大门上原本有两个小孩手臂那么粗的铜门环,也不知道被哪个缺德小偷偷走了,连里面关二哥手里拿着的那把青龙偃月刀都不见了。可怜的二哥空着手站在那里,不知道他的脸那么红是不是也有因为丢了武器羞愧,或者被小偷偷了大刀气愤的原因?
至于阎王殿,呵呵,那里更是人迹罕至。不过你还别说,人人都是怕死的,尽管观音庙和关帝庙经常被偷东西,但阎王殿里一应物事却一概不少。
也对,谁没事去惹阎王爷生气呢?找死啊?
阎王殿再进去不远就是那道听说有三千年多年历史的古城墙了,你可以在古城墙的墙体上找到一些模糊不清的铁器划痕,应该是古时人攻城的时候留下的战争的痕迹。越是靠近地面的地方,墙体就越是隐隐的有一些暗红色,老一辈的人说,那是人血浸染起来的颜色。
在古城墙的墙根边有一座小小的土地庙,窗户只剩下一个空荡荡得窟窿眼,庙门口原本应该是栅栏的地方也早就空空如也,只留下地上还有几个深浅不一的土坑,在默默的说明这里原本是有东西的。
城墙上原先是经常有人走动的,比如晚饭后热恋当中的情侣,比如夏夜中纳凉的居民们,还有清晨背书的学子们。可是前几年一个女人想不开把自己吊在土地庙后,这里就再也没有人走动了。没有了人气,这里就显得更加的破败不堪。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