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平民子弟> 5、师兄从政树榜样 矢志国考耀门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师兄从政树榜样 矢志国考耀门楣(2 / 2)

陈林虎宽慰她道:这事对姐来说也是吃一堑长一智,相信她会振作起来的。我也会多劝劝她的。

陈林虎给姐去了信,尽他所能的宽慰激励姐姐,半个月后,厂里根据陈林虎姐姐的申请,安排她到了生产部检验包装车间,虽然工作环境比不上原来,但是已经较快地从痛苦中振作起来,对于摔了个大跟头的年轻女孩来说,这已经不错了。

陈林虎考取研究生后不久,姐姐结了婚。

经过被骗的事情以后,陈林虎姐姐比过去成熟多了,她在鞋厂的生产部检验包装车间又认认真真做了三年。那时户口政策开始放开,zhèng fǔ为了筹措财政资金,同时也是扩大城市规模,开始有条件地出售非农业户口。而陈林虎母亲不放心姐姐一人在外,计划让姐姐打几年工攒些钱以后就回来找工作,再找个好婆家。于是就用一部分姐姐积攒的钱给姐买了老家所在市的城市户口。这时陈林虎姨妈家大表哥所在的市鞋帽厂招工,需要商品粮户口的年轻人,男女不限,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文化水平高者及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大表哥就和陈林虎母亲说了这个消息,建议陈林虎姐姐参加招工。于是陈林虎姐姐回来顺利进了市鞋帽厂。不久她经人介绍认识了当时从事工厂机械维修的一个小伙子,谈起了恋爱。小伙子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家境也很普通,但是xìng格憨厚,为人热心,陈林虎母亲觉得姐姐跟了他,不会受欺负。因此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姐姐结婚时,工作了四年的陈林虎竟然没钱买一样像样的礼物送给姐姐,现在想来还感到愧疚。姐姐临走时,留着泪交代陈林虎和陈林正说:林虎,林正,姐姐很高兴你们一个考上了研究生,一个考上重点大学,为你们今后会有出息感到自豪,虽然姐离开了这个家,但是我会经常回来看望和照顾爸妈的,你们都不要太挂念家里!

姐姐说到做到,尽管她和姐夫在市鞋帽厂的待遇都不高,小外甥出生后rì子过得更不宽裕,但是姐宁愿自己受苦,也定期给爸妈一些钱,还经常买些吃穿的东西回去。而她自己一年到头都难得添件新的衣服。

另外他的内心深处很早就播撒了从政的种子。小学上历史课时,学过诸葛亮、魏征、王安石、包拯、海瑞、林则徐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十分佩服他们的才能和成就,就有了长大后做政治家的理想,希望象他们那样能除暴安良、保国安民。陈林虎记得读阳安师专担任劳卫安全委员期间,曾经配合学校保卫部门做好保卫安全及纪律工作。当时校学生会给每个班的劳卫安全委员都发了个红袖箍,上面赫然印着两个黄sè大字:稽查。国庆节期间他曾配合保卫处巡逻,防止有人破坏和偷窃校产,还参加了食堂就餐纪律维持工作。那时虽然辛苦,但感觉很威风很自豪很充实。乃至后来被苏老师免去劳卫安全委员职务后,有一段时间都是很失落的。后来他明白了有那种感觉的原因,那不仅是因为有工作的成就感,在更深的潜意识层次,也是一个年轻人对能够早rì拥有权力地位,主宰自己今后命运的渴望。

在大学里,陈林虎通读了儒家经典著作《四书》,这些书真是令人深思也令人振奋。从《四书》中深刻体会到了儒家文化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入世特点。接受了其中

“仁义礼智、忠信孝悌、志气勇毅、中庸和谐、与时俱进”

等思想理念,他决心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尤其是《论语》提到为政安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多么伟大jīng辟的思想,这正是他陈林虎应有的抱负!

暑假里就算脱层皮,也要把毕业论文初稿写出来,他给自己下了死命令。

放假后,赵卫和他宿舍其他同学都已毕业离校,陈林虎就拿了他留下的钥匙,到他宿舍写毕业论文。

他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好几十本书和一大堆复印资料分几次搬了过去。

因为要写的是多个代表人物,资料非常庞杂,所以必须竭尽全力,一鼓作气。陈林虎给自己作了规定,平均每天写1000字,开学前写出初稿。时间紧迫,分秒必争。

那段时间,天气酷热难耐,连续十几天没有下雨,都是36度以上的高温。难怪有个笑话这么说省城天气,说是生活在省城,一年之中,肯定会遭遇以下三种死法:chūn天被湿死,夏天被热死,冬天被冻死,三种都遇不到,也会郁闷死。每次挨到下午六点多才去食堂吃晚饭时,地下还像下着一盆火。暑假里就餐的人少,所以学校只有一个小食堂营业,出售样式单调的盒饭,荤菜素菜一律少油无盐,米饭用的是陈仓米,米粒则像沙粒一样粗糙,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甚至还间或有几粒胀大的老鼠屎掺杂其中。但是陈林虎还是吃得很香。因为他的脑力和体力几乎已被榨干,变成了稿纸上密密麻麻的字。他迫切需要补充回来。有两次他在林勇家吃饭,觉得林勇家的米饭就是难得的美味,一碗饭没夹两筷子菜就囫囵下肚,林勇妈招呼他多吃菜时,他这才意识到吃相的难看,尴尬地笑了。

就这样写了近一个月,他已jīng疲力竭,思路枯涩,有点坚持不住了。这天晚上,陈林虎正在犹豫要不要放松一下时,王毅电话打了过来,说:陈哥,上次多谢你介绍我给人代考英语四级,赚了几百块,我还没请你的客,今晚有空就一起去吃口味虾吧。陈林虎问在那里,王毅就说:就在你平时兼课的地方附近,叫眼睛刘口味虾。于是陈林虎没有再犹豫就过去了。到了地方一看,就是街边三间平房,门口用彩sè防雨布搭起天棚,摆了一二十张塑料桌,大部分已经坐满人,桌上是一盆盆热腾腾的菜,店子里外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走近一张桌子,陈林虎才注意到盆里的菜是红亮亮的小龙虾,在他们老家俗称海虾。

陈林虎曾偶尔注意到一篇关于小龙虾来历的报道,知道这种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也叫红螯虾或者淡水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上世纪初rì本从美国引进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二战时期,rì本将克氏螯虾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后,成批运到rì军驻地,担任起水体清洁的工作。也因此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市。

不过这种东西烹调后味道还是很鲜美的。陈林虎在家里吃过。但是没想到在这里成为了一道大菜。和小龙虾一样红亮亮的是成碗的红辣椒,虽然两年来已经多少适应了这个城市吃辣的习惯。但是这么多的红辣椒还是让他望而生畏。王毅看出了他的心思,就说:辣点才过瘾,味道很鲜美的,尤其是配上啤酒,简直就绝了。于是点了个中份的。虾端上来的时候,还是滚烫的,但王毅顾不上这些,抓起那烫手的虾就往嘴里送,并用手示意陈林虎也别客气,看他那个馋样,恨不得把虾壳也吃下去。陈林虎就夹了一只,戴上手套,才入口,那辣味就从舌尖直冲脑门。没办法,只好倒了一碗开水洗着吃,味道果然鲜美。盆里放了不少紫sè的叶子,王毅就告诉他,口味虾的作料有三样必须的宝贝,一样生姜,一样红辣椒,一样紫苏。这个叶子就是紫苏。

一瓶啤酒下肚,陈林虎已是面红耳赤,就示意王毅悠着点喝。王毅就说:“陈哥,我的酒量也不大,但酒逢知己千杯少,今天既然开心就要尽兴。”

陈林虎问:你这段时间忙什么呢。王毅说:我倒不用象陈哥你这样假期这么玩命地赶论文,老师也没安排什么任务,爸爸公司里暂时不要我过问。家里为了照顾妈妈又请了个保姆,所以家务事也不用我cāo心。我除了吃睡以外,就是每天花两个钟头强化一下英语,准备报考剑桥商务英语3级,除此以外没事。陈林虎笑着说:是不是没有女朋友有些寂寞无聊了。王毅就说:确实有点,不过一般的女孩子我还真的瞧不上。陈哥你呢,怎么也没看到你提女朋友的事。陈林虎仰头灌下一杯啤酒,叹口气说:我比不得你这个富家公子,别人看不上我呀。王毅就说:陈哥你这就谦虚了,我看最主要的还是你没时间,谈恋爱可是耗时间的事,你又要写毕业论文,还要准备考公务员,你是陪不起!说完也仰头灌下一杯。

就这样一晚上两人整了四五瓶啤酒,陈林虎只知道是王毅把他送回来的。不过半夜起来,就拉了肚子。早晨又拉了一次才罢休。第二天上午王毅又打电话过来,问陈林虎昨天喝酒没大问题吧。陈林虎就笑骂道:你这家伙,说是请我客,怎么带我吃这种不干不净的东西,害我拉了两次肚子。王毅就连忙解释道:陈哥,你这可就冤枉我了,可能是你对虾肉有敏感,另外虾肉是高蛋白,又是凉xìng的,即便对虾肉不敏感,吃多也容易拉肚子的。你看我就没拉肚子。陈林虎说:看来只怪我没口福了。

花了四十多天时间,陈林虎终于写出了4万多字的论文初稿。这天叶老师的电话打了过来,并让他和罗其刚一起到他办公室去一下。在办公室里,叶老师告诉他们,十一月初法学院将与省社科院牵头组织一次现代启蒙思想与改革开放青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及rì本、韩国、美国等国外学者参加,进行学术交流,并将向全国青年学者征集优秀论文。叶老师还说: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和交流的机会,希望你们两人能够结合研讨会主题,撰写提交论文,争取入选。说完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他们。

陈林虎问:最迟什么时候提交参选论文?叶老师说:十月十五号之前吧。罗其刚就有些为难地说:时间比较紧张,我的毕业论文还没动笔呢。叶老师就说:这是当前大事,你们自己把握吧,时间是挤出来的。

从办公室出来后,罗其刚就说,师兄论文写出来了吧。陈林虎就说:熬了两个月,今天初稿刚刚收尾,还想休息一两天,看来又不行了。罗其刚说:暑假我也打算动笔的,但是你知道,我暑假照顾摔伤的爸爸,所以就耽误了。陈林虎知道,罗其刚父亲是泥瓦匠,农闲时就给别人家盖房子。刚放假时他给别人家盖房子时不慎从二楼摔下受伤。当时陈林虎还拎了几代nǎi粉让罗其刚带回去。

不知这篇论文何时可以写出来。别的导师要求宽松得多,只要写出来基本不要大改,可是叶老师就是太古板了,非把你的论文改的面目全非不可。罗其刚苦笑着说。

过了国庆节,叶老师把陈林虎和罗其刚喊去了,说两人之前提交的论文总体还行,再稍加修改就可提交,希望能够入选,这让两人长出一口气。十月底叶老师打电话过来说:你们两人的论文都入选了,研讨会召开时,会务组会有些事情要做,你们到时候参加进来,做些后勤事务好吧。陈林虎高兴地喜出望外,就爽快地答应了。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