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着送来的是义兵首领周天临、莱州知州郑培民(积功而至)的急报,说胶东如此大乱是颖州红巾军流窜至此,为报朝廷重望,义兵并发大军两万,入胶东剿匪,周、郑两人为不负皇恩,亲临前线指挥,力求早rì剿灭叛军乱匪。
十月,义兵与乱军“激战”于栖霞南,苦战四rì,大破叛军万余,余部过莱阳直往胶州,义兵随后收复登州、宁海州。但这时的胶东地区已是“兵火四起”,形势一片紧张。
而在实际中,义兵扩张到五个军团,加上辅助部队已有三万余人,而民军数量已经达到六万余人,而十几万民兵正在利用农闲时机加紧训练。
此前的八月,元顺帝诏授脱脱为太师、中书右丞相,总制诸王各兵马、诸省各翼军马,宣督总兵、领兵大小官将,正式誓师出征高邮,讨伐高邮张士诚。
听到这个消息,早在元月就称诚王、改国号大周、年号天佑的张士诚不由大慌,他的部下顿时四处逃散,仅余数千人。自知自己“罪孽深重”的张士诚在这个时候破釜沉舟,决心坚守高邮。他修缮加固高邮,准备粮草器械,就等与元军决一死战。
而刘福通和他名义上的部将郭子兴、赵君用等人被脱脱的侧翼部队打得大气不敢出,只敢拼命死守孤城。在这个时机,“抓捕”常遇chūn的工作勉强完成了,但是派出数千人马,押解粮草赶到山东地区,这不是老鼠扯大旗打猫窝门前过吗?
扯断一把胡子的刘福通只好派毛贵带上数百人,乔装打扮,带着一大笔金银珠宝,再押上稀里糊涂的常遇chūn,偷偷地过黄河、运河,直入沂蒙山区。
十一月,脱脱开始围攻高邮。不知怎么的,四十万元军围着高邮却攻打的不是很急,统帅脱脱对清剿侧翼叛军的兴趣更大。各路机动军队四出,大肆围剿江北一带的义军。顿时各路义军好汉纷纷息鼓掩旗,不敢再充好汉了。
而在这个时候,刘福通等人对山东地区的局势更放在心上了,如果山东一起事,他们身上的压力起码要少上一半。
当毛贵千辛万苦来到莱阳时,发现这里的情景跟几个月前完全不一样了。四处都是拿着兵器的士兵和农夫。这些忙完了农活的人们在山上山下真刀真枪打的热火朝天。
毛贵求见周天临时,却被告知周先生现在正在胶州“前线”指挥作战,只好带着几名亲兵押着钱财和“宝贝”常遇chūn在一个备队的义兵护送下,赶往胶州。
见到周天临,毛贵二话不说就跪下来了:“先生,河南江北已是万分危急之势,还请先生立即起事,救众义军和万民于倾厦之时。”
周天临不敢托大,连忙扶起毛贵。
看着眼前这位满脸风霜的汉子,周天临不由感叹万分,真是一个忠义汉子呀。
但是周天临的话却让毛贵凉了半截,“毛将军这次带来的三百人都是跟你一起从徐州出生入死的兄弟吧?”
“周先生,刘将军本来要派五千人马过来,但是河南江北的局势严峻,而且路途险恶,只好派末将率三百人押送一笔财物以资山东义军。”毛贵连忙解释。
“刘公的算盘打的好呀,毛贵在颖州混得并不如意吧。如此忠义的大将之材却用来做这种九死一生的跑腿事情,而且还将毛将军的人马一并送出了颖州,一举两得呀。真是……”周天临感叹道。
“周先生,刘将军就是信任在下才委以重任,毛贵虽九死一生也不敢有丝毫疏忽。只要能救出刘将军等和河南江北万民,毛贵粉身碎骨又有何惧呢?”毛贵掷地有声地说道。
“好!好!”周天临大笑道,转过头来对郑培民说道,“达人,给毛将军解释一下。”
“毛将军,你回颖州不久,益都的鞑子就图谋对我们下手了,准备把周先生和我等骗到益都,一举剿灭我们义军。我们只好借胶东叛军四起,暂时拖住。但是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随时起兵。但是就差一点东风了。”
“东风?什么东风?”毛贵不解地问道。
“鞑子皇帝的一道诏书。”周天临神秘地说道,这是他在扯掉了数百根头发之后,才在脑海中回忆起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之后,为什么农民起义军会咸鱼翻身的原因了。
毛贵看到周天临神秘末测的样子,也不好再问了,只要他答应在山东起事就行了。河南江北的义军坚持不了多久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位周先生身上。只要他在元军身后的山东起事,让前线元军阵脚大乱,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周天临吸引力很快转移到毛贵身后被几个人押着的汉子身上。这名汉子二十五、六岁,身材高大魁梧,国字形脸,如剑的眉毛,虎目里时不时shè出jīng光来,加上他茂密的络腮胡子,一脸的英武之气。看他手臂颀长,肌肉扎实,有如猿臂,看来是个善shèjīng武、颇有勇力之人。
“这位莫非是常遇chūn,常伯仁。”周天临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在旁人听来,以为他看到了深仇大恨之人,心情激动而如此。
“周先生,常兄弟不知哪里得罪了先生,还望先生看在同是义军兄弟,一同抗击鞑子的份上,放过常兄弟吧。”毛贵在一旁抱拳诚恳地告求道。
看来毛贵在路上同这个莫名其妙的“周先生仇人”彻谈了一番,必定是“臭味相投”,惺惺相惜了。现在到了周天临面前,毛贵也不忌讳什么,只为常兄弟求情。
被帮着的常遇chūn神sè平和,他语气平静地说道:“伯仁不知何处得罪了周先生,yù杀之而后快。但先生曾对刘将军承诺,只要得常某无用之身,必起兵山东。今天常某愿引颈待死,以消先生之恨。只求先生以大局和黎民苍生为重,早rì起兵,驱逐鞑虏。”
听完此话,周天临不由仰天长笑,而旁边的郑培民和秦长捷也露出了毛贵和常遇chūn看不懂的微笑。
周天临笑着为常遇chūn松开绳索,然后站在其面前,着意好好打量了常遇chūn一会才说道:“伯仁,你可知你于我有何大恨吗?”
常遇chūn摇头,脸sè依然如常,而毛贵却露出好奇的神sè,死死地盯住两人。
“伯仁骁勇善战,勇冠三军,常言有十万之众便可横扫天下。如此大材,我怎么不rì夜思之呢?我不用如此下策,又怎能把伯仁归于我的麾下。”周天临大笑道。
常遇chūn闻言大惊,望着周天临一言不语。而毛贵却又惊又喜,在一旁只搓手。
“早先常听先生念叨伯仁是天下大材,今rì一见,果然是英雄。”郑培民笑言道。
“现在伯仁到了山东了,周先生只怕睡觉也会笑醒呀!”秦长捷也是笑盈盈地说道。
听到此话,周天临又是仰天长笑。过了一会,周天临脸上恢复正常,走上前去握住常遇chūn的手正sè说道:“有伯仁在此,我山东义军驱逐鞑虏就有前锋了。”
常遇chūn现在终于明白眼前的这个山东义军首领跟自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仰慕自己的“大材”,所以才千方百计把自己“骗”过来,而他说的那些话,仿佛是多年的好友,深知自己的志向一般。
想到如此,常遇chūn不由一阵心热,但依然平和地抱拳朗声说道:“只要打鞑虏,遇chūn万死不辞!”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