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宋时春> 第二十一章 寒食烟雨暖几许(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寒食烟雨暖几许(下)(1 / 2)

桃花瘦。寒食清明前后。转眼一瓢春雨撒成豆。

这是薛尧来到北宋的第一个节日。

宋代以上元、寒食、冬至为三大节,皆是七日长假,其中寒食节,是以清明为一日,前后三日共七日假。

正所谓:“寒食续清明,万家忌薪火。院内秋千荡,野外信步游。”

………

晨光初放,一阵沥沥柔柔的春雨忽然从天而降,雨过,院中那株矮桃树骤然洗净,仿若春又新,花又结。

这段时间一直忙碌不堪的李氏终于肯歇停了下来,即便白石楼的冯掌柜扬言要替红烧肉涨价,李氏也断言拒绝了。

早上吃过李氏昨夜赶制的冷面油饼,薛家三口人便带着小铲、纸钱,租了三头毛驴,匆匆出了城。

薛望京葬在城东两里外的一处山脚下,附近还有薛望京父母的坟茔,勉强算是薛家的祖坟了。

只不过不似那些富贵人家,有专门的茔田、甚至还有专业的人员照顾。

薛尧和柔奴清理着坟茔四周的杂草,因遭了一场新雨,路面上虽然算不上湿泞,但是那些杂草野花却显得盎然生机,倒教人一时不忍拔除。

李氏泪眼通红,站在薛望京的坟前,默默地哭诉着。

从薛尧改过自新讲,到靠着红烧肉家境好转,李氏几乎是一句一顿的埋怨着,她心里有恨,恨薛望京死得太早,以致薛家险些毁了。但恨外,却又是满腔的思念…尽管好,人已往,哪堪情愁…

“你这儿子如今总算开了窍,我心里好歹放心了些。再过两年,等到柔奴长大些娶进门,我这老妇人那就真正熬出头了。”李氏捏着手帕擦着泪总结道。

薛尧一旁认真听着,登时暗自摇了摇头:“娶进门,一定盼着生个孙子,生了孙子就盼着多生几个,人丁兴旺…中国的母亲一辈子就不会停下操心的步子…”

倒是柔奴听了李氏当着薛望京坟头说出的这番话,脸上顿时忍不住露出一抹羞喜之色。

薛尧正与她肩并肩,拔着顽劣不堪的花草,忽然瞧见柔奴脸上的羞涩,霎时忍不住伸出脏乎乎的右手,出其不意的一把捉住柔奴的小手,攒握在掌中,好像是因为沾了雨水草青的缘故,柔奴的小手变得十分湿滑软腻,柔奴小臂一撤,险些就被她挣脱了去。

薛尧打量起柔奴的小手,虽不过半月时间,少做了许多粗活的这一双柔荑,总算没有早先时候的那般粗糙了。

柔奴见挣脱不了,只好哭着脸小声央求道:“好哥哥,你饶了我吧,爹爹在看着呢!”

这一声‘好哥哥’叫的薛尧心神舒坦,便得意的一笑,放过了柔奴的小手。

他二人虽然身子都背对着李氏,但李氏早在酒楼当散工时便锻炼成了一双火眼金睛,这打情骂俏的一幕如何能逃得过她眼底。

虽在这坟茔间如此举动有些不敬,但柔奴又不是从别人家娶进门的媳妇,也是自小养到大的,李氏即便有一点重男轻女的心思,也是不忍苛责柔奴的。

除扫完杂草野花,一家三口人便拿着铜钱状的纸钱在坟茔附近的树桠上挂了起来。

风吹过,瑟瑟而鸣,仿佛有人低语。

“为许尧,为薛大,皆当尽全力照顾好柔奴、李氏一生一世。”

………

祭扫完毕后,薛尧又与李氏寻到附近的一家曹姓农户,与了钱财,托付每月打扫一番薛家的几处坟茔。

薛尧给的钱财丰厚,那人家自然没有不允的道理。

薛尧对这些古代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本分农家,还是颇为信任的。

回到家中,已是正午时分。

李氏和柔奴在厨房里忙碌着午饭。

昨日薛尧已经去了好春娘子那里取了衣裳,且偷偷藏在自己屋子里头,连一个屋子里头的柔奴都不曾叫她瞧见。

不过薛尧给柔奴放过风声,今日又是她生日,自然看着薛尧的目光有些害怕…

害怕生日礼物会如同门前的那一汪春水般沿着排水小渠偷偷地一去不复返。

薛尧左手拿着柔奴的衣裳,右手拿着李氏的衣裳。

五贯钱一件的衣裳的确不是柔奴女工活能缝制出来的。

柔奴的衣裳是一套襦裙,上身是鹅黄色粉领窄袖绫纹细罗衣,绫纹间密布雏菊般的六瓣小花,仿佛隐隐有花海一片,散出阵阵芳香。裙子倒是常见的百褶裙,不过也与一般的百褶裙不同,这一件的每一处褶纹都是极巧妙的双褶交叠,而且褶与褶间,遍洒灵动细腻的芝纹水线,微微晃动下,有出尘脱俗之意,叫人爱不释手。

李氏的衣裳则是一件将到膝下的红面黑边对襟窄袖亮锻褙子,与柔奴的那件相比,没有许多清新脱俗的手法,而是重在富贵,黑边是用倒拔引线的手工缝制的如同百蔓缠树的形状,石榴红缎面上是一朵朵交相映衬的暗紫线芙蓉花样,端庄典雅,可见不凡。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