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青神> 第三十章 琅琅山(四季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琅琅山(四季山)(1 / 1)

() 当晚,大师兄李清乐觉得出外几天,也应该是写一封信,向师父报个平安。又因戚青寅文笔最好,见四师弟气sè好转,伤势已好。在一面惊叹不知因何四师弟的恢复能力神速之时,便顺便将写信之务也交付与了戚青寅。戚青寅应允,即展纸研墨捉笔,饱润了狼毫,端正身形,全神贯注而写,一封洋洋洒洒的家信倾刻而就。

四个弟子一一看毕,直称赞戚青寅技惊四座,笔法jīng秀。

有道是“字是气质,书是门第。”那一手好字确如戚青寅为人一般,谦中有谦,傲中更傲。动如脱兔,静如小草,气质不凡。

信如是言:

尊尊吾师:

信晤。

弟子一行五人自镇门,行经rì落山林,取组名唤作‘仙侠五人组’聊以自乐,过此,山林乃是一镇,唤名荥阳城,城中乃是有六真人,立有六真门,弟子在不赘言以表。

在仙来客栈偶遇两人相者神人,因缘与之小谈,知其异人也,其人可取物千里,弟子五人也因得初品鲈味。那二人身怀异术,乃是相道中人,可请仙扶鸾,趋急避凶,弟子不才,偶得一相者好感,赠以一竹简,不知何物,唤我在有难之时启之,即可避难破灾。上述乃好者,后有坏者相报,乞望师父原谅。不肖弟子戚青寅、张子明因在镇中与人起了口角,不听师兄好言劝阻,滋事生非,与人动起干戈,败了北,受了伤患,方知子明与弟子二人修为确实浅薄,有违师父先前悉心谆谆之教诲,愧不当容,实在是千差万错之事,幸好伤势不深,现在痊愈。弟子跪恳师父宽恕二人,弟子当回师门甘愿受罚。

但也因打相识其六真门三人,俱感三人相伴,带弟子五人游山玩水,有幸领略得山sè秋景,心感怡然。然其三人亦受师命,前往琅琊山历练。因一道而去,为今写信与慈师之时,明rì天光即行,恐怕师父得信之时,弟子五人已经是赶往琅琊山脉之路,弟子一行王人定必遵规守纪,不再与人冲犯,请师父悉心。此行二月有余,间或亦寄书信往来。

弟子戚青寅敬上

寅辰岁辛九月三rì辛时

天光一众八人于‘两界桥’会合,大师兄投了信,子明同郝碧珠二人也置备了多此干粮、药物,以备一路上不时之需。结了众人,别了戴唤之,便径奔琅琊山。琅琊山离此只得二rì之行程,众人在路上饱餐渴饮,晓行夜宿,又观山赏湖,每入镇中,又游游玩玩的,虽是二rì行程,一行众人也用了四rì方到,路途却也相互熟悉一番,吃住玩赏都在一齐,便已是各自心中以朋友相道,真是不打不相识之说。

紫华门。子夜。冷迎梢房间。

桌子之上摆放着一盏青铜竹子灯座,灯座上点两支红烛,光彩摇拽。

冷迎梢当rì即收到三封来信。一封是以大师兄李清乐为首之组来寄,一封是以二师兄范一祥为首之组来寄,另外一封是以三师兄劳大义为首之组来寄十五人的师父冷迎梢一一展信详读毕,将信铺放轻轻放在桌子之上,其妻莫紫烟正好捧着两碗补汤往来,轻轻地放在桌面上,也都拿起信纸,温柔问道:“看完了?”

夫道:“嗯,都看完了。”待其妻一一阅毕,才道:“范一祥、劳大义等二组弟子同青寅他们弟子行程作息相差无已,也都是平平安安,行时行,息时息,此时也都去到了落空山和赤岩山,倒是李清乐那组……”

妻笑道:“原来你在忧是这事,他们年纪还小,出门在外,年轻气盛嘛,争风吃醋也是正常不过的,况且青寅道他身体别无他恙,你就放心可以了。他们二人与人争持,原因未清,虽然你门规甚言,但是此番争持,恐怕也是他们二人的一次修为提升的机会,难道不是么?”

夫道:“为夫不是为此恼气,出门在外,总得要为师门扬眉吐气才是。只是戚青寅,道行不高,怎么与人相持斗法,岂有轻伤之理?”

妻道:“若那人手下留情,只是点到为止,也不出奇呢,你怎么杞人忧天起来了?”

夫道:“你可曾知得戚青寅修炼的是何字门法?”

妻道:“戚青寅天生异相之子,即不入五行,又不坠yīn阳八卦,修行长rì不曾,六道之中,恐怕无一适合其之道法可修,如若有缘修得门诀,恐怕也是世人之言的旁门之属。”

夫道:“不论旁门,不管左道,为夫一直教导弟子,修行无正邪之分,但用之正时即正,用之邪时则邪,只因心而定,与道法无关。”

妻道:“我与你夫妻数十载,岂容解我意之理?只是青寅现在所持何字门,亦不好下定论。”

夫道:“前些rì子为夫将那本无名之卷还以不青寅,他悟xìng奇高,恐怕悟得之道也是从中而来。近皮些rì子见他冥想时常,只是不习那五行、八卦、yīn阳之气,况他马步甚稳,膂力超凡,身敏体捷,为夫想他必然是悟出了‘动’字之门。”

妻道:“‘动’字门?四平八步之功,力势强横,踏弩开弓,天罡七星之步,地煞八鬼之行。以动之多夺静之少。介那‘动’之门是那古门,历世之后,渐渐衰败,被六道中人称为旁门,且较之六道门法,‘动’门恐是不当其势。”

夫道:“你言之有理,但恐无据,为夫向曾从闲逸仙姑赠他的那本无名书卷中悟得妙‘字之门’,知微亦见著,修行之事,不在天定,只在人为。何况他生而且修不得五行之属,恐怕便是因劫生动,此也为奇。况且你我也知他心xìng明了,只怕道行在rì后一rì千里,也不为奇。”

琅琊山下。一众八人终于来到。抬首望山,两门人也知晓各自的师父为什么先此境地令众人在此历练。

但见:琅琊山峰直接云霄,峰间云蒸雾涌,黑雾缠绕,扢扢腾腾,莫测其貌。顶层沟深壑浅的,想是有许珍禽异兽,藏踪匿迹,洞多蛮兽,涧多毒物。险峰峻岭,苍莽弘势,嵯峨矗,削峰巍巍。怪石乱堆生形成状,如物如人。沟壑中长有许多苍松劲柏,青翠碧绿之sè。乃是一片深冬之象。

岭上有许多山鸟仙鹤,啼娇韵美之意。崖前梅花绽放,顶上见淡雪飘飘。山麓处青葱葱的一片片生机,枝结果,树生花,枫树梧桐黄叶遍布,数sè相杂,红的是柿,黄的是梨,白的是李,粉的是桃,生机四起。此是一片秋意。

往下是夏意盛盛。有许多松楠翠竹,青可斗碧天,绿可赛青云。中有飞鸟丛行,茂盛无比。再往下即是有杨柳妍绿,,碧砂兰,绿丹桂,青茸茸的青茸茸,攸荡荡的攸荡荡。近得岗前更是有溪有流,绿草延地,一片chūn意。

原来琅琊山是一山尽四景,众人看得不禁惊叹山景美丽,实在是天然之物,凡人工之不可匹比。又见那山苍莽千里,东不知接哪座山,西不知接哪条河,南不知极尽多少个萧湘,北不知通往何处仙境,真是见其首不见其见,见其面而莫测其背。全山高有千仞(一仞等于三丈),若是非修道之人步行步走,恐怕也要走个一年半载也走不尽。

众人又惊叹一番。‘六真门’为首弟子北林城更叹得厉害,道:“师父一直都夸此山奇异多变,今rì一见,果然是身临其境,知其物华宝饶之说,确非徒有虚名,甚为折服。”

大师兄道:“此种奇山大岭,必定有许多蛮兽厉禽,亦有许多洞湖奇珍,只是人地两人生,我们不宜鲁莽行事,适宜讯问几个路人,弄清此山有何好处,有何险处,才好进去。”见众人都同意,便又道:“山口右边处有一间客栈,不如我们一行人到那间客栈歇脚片刻,也顺便打探一下消息,大家觉得怎样。”

众人也都道好,便步至客栈。客栈不大,比起荥阳镇的仙来客栈要寒酸得多了。客栈只得一层,外面装饰也简陋,用一些大木小瓦安又能而成,一阵狂风过来似乎就可以将其刮得不见踪影。门顶梁之处有一块牌匾,匾上写着有意无意的四个草字:正邪无阻。门外是两人只大乌赤大栋,上有两张竖匾,有一对联子:仙家修行切勿争,行者留步且沽酒。倒也有隐陆陆续续的衣青着白的修行之人出入,背刀执剑,年长的已入青年,年少的便有许多与李清乐一众人年经相差不大,一时间,简陋的客栈之中便仙气瑞去绕缠,果然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即有修炼之人来来往往,想必也是名噪一时。

掌柜的是一个半百男人,跑堂的是一个灵活年少者。老的不算老,穿道一身灰sè的绸袍,带一顶黄金sè的商冠,面容丰满,三停饱满,主生财得富,笑意呵呵的站着。年少的不算得年少,穿着灰sè堂服,肩搭一条抹巾,长得jīngjīng细细,灵活非常,穿道跑阁的吆喝应答不绝。里面有个厨子,因职业的缘故,长得身宽体胖的,在和小二对答的时候声音异常粗粝,像喉咙里面有异物,恐怕也是出于职业的缘故,张子明在吃饭的时候还说笑着讲大师兄以后长大也是这个样子。

那店小二见二人入来,便好声好气地叫小仙侠请进请进。五人便入了店,点了酒水,叫做十里香,也是香醇回味,虽然没有在荥阳镇那玉清酿味道。依然是只得张、戚浅二人浅斟慢酌。

吃罢饭,已经晌午,大师兄却会付了酒饭钱,便和那掌柜的攀谈起来,以便择机打探一下那琅琊山的消息。(求支持,求推荐)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