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君笑大唐> 第二十五章 入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入京(2 / 2)

“大哥取字,意义深远,小弟乐意之至。”萧衡拜谢。

于是,李泌连夜修书装好,次日,送萧衡下山。

送了一程又一程,再送,就入登封城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子冀,珍重。”李泌拱手。

“大哥,保重。”萧衡也拱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萧衡回了城,找到二老,雇了车,一路西行。途径洛阳,驻足观看。

洛阳古称雒阳、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而且唐朝武则天在位时,把洛阳作为帝都,店铺林立,一望无边。车马粼粼,行人如织。文人士子缓缓而行,许多奇装异服、肤色黝黑的胡人,卷发蓝眼的波斯人,牵着骆驼、戴着白头巾阿拉伯人客商,也出现在络绎不绝的人流中。让二老看得呆了。

萧衡在洛阳停留了三天,又一路赶车到了古都长安。

这是唐朝的帝都,这是大唐的文化中心。这也是东方世界的文化中心。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诗人高中到了长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是诗人失意后抒发报国无门的心情。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这是诗人在塞外抒发报国杀敌的感叹。

总之,这座古老的城市,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笔下抒情。

唐长安城,隋朝称之为大兴城,其兴建于隋朝,唐朝易名为长安城,为隋唐两朝的首都,是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是隋文帝君臣建立的宏伟都城,反映出大一统王朝的宏伟气魄。为体现统一天下、长治久安的愿望,城池在规划过程中包揽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法天象地“,帝王为尊,百僚拱侍。为容纳更多的人口以及迁徙江南被灭各国贵族以实京师的宏伟计划,将城池建设得超前迈古,面积达84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古罗马城也只是她的五分之一,此后几千年间,她一直是人类建造的最大都城,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城“。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内百业兴旺,龙首原上大明宫的建立,使李唐王朝统治者更加占有高亢而优越的地理位置。站在龙首原上,俯瞰全城,更显一代帝国一统天下的气度与风范。

这算是进京了吧,天子脚下。萧衡前世没到到过北京,今日到了长安,顿觉烟花缭乱,目不暇接,在城里走了半天,都不知道东南西北。他只记得是从延平门进的,然后就失去了方向。眼看天黑,急忙找了住处。

次日,萧衡在问路下,走了半天,才找到了张府,前宰相张九龄的府上。当然,此时张九龄已经仙去十几年,现在管家的,乃是其子张均,供奉翰林院院,任刑部尚书。李泌跟张家素有交情,因此叫萧衡来拜见。

“有拜帖吗?”张家大户,一般人可是不能进的。守门的拦住了他。

“有李泌李大人的书信,是给你家老爷的。”萧衡递上书信。

“老爷上朝未回,客人请进屋看茶,看时辰,老爷不久就会回来了。”守门的拿书信封面看了一眼,还给萧衡,让他进去等待。

穿过假山阁楼,萧衡来到客厅等候。

古色古香,客厅屏风细腻,几幅对联,无不显示书香素养。

萧衡从未来过这等官宦之家,一时紧张起来。

自己真的要踏入朝堂么?自己能行么?

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呢?

宦海沉浮,一入官门深似海。萧衡喝着茶,看着壁上龙飞凤舞的字,发起呆来。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