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马寅初等人的诚恳,代表美国总统的赫尔利要急躁得多,他和陈际帆打交道比较少,谈事情基本上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说起话来自然免不了生硬许多。
赫尔利见到陈际帆的时候,顾不得去打量对方的外貌,而是直接切入正题:“尊敬的将军阁下,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特使,我有责任提醒您,这个时候向蒙古进军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陈际帆不卑不亢地答道:“您是客人,所以我首先提醒您,蒙古问题是中国内政,贵国政府是无权干涉的。当然,我能理解贵国政府的担心,请转告总统先生,在开罗商定的事不会变。”
“将军,可是我看到的却不是这样,一个月就要过去了,美利坚合众国提供的坦克和火炮并没有进东北,而是在华北地区无所事事。”
“赫尔利先生,”陈际帆脸色大变,“请注意你的言辞,不要说是你,就算是罗斯福总统过来,也无权干涉我在军事上的决策。一句话,请摆正自己的位置,否则我们就不必谈下去了。”
赫尔利发现自己在重庆的一幕同样在这里上演,心里不由得犯嘀咕,中国人看来太在意他们的面子了,容不得别人给他们提建议。
赫尔利自然不愿谈话就此僵持,因为他此行不仅是打探陈际帆在蒙古问题上的态度,而且还要进一步争取美国财团进入四个省投资。
所以赫尔利软了下来:“十分抱歉,将军,请您理解美国政府的担心,我们希望将军在解决关东军之前不要生出外交争端,我国军界和政界一致认为,在今年内解决日本问题对两方都有好处。”
陈际帆笑笑:“这个不必担心,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我都不会两线作战。但是赫尔利先生,如果您真是代表罗斯福总统的话,我有必要提醒您,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将把精力放在欧洲,而在远东地区可以遏制苏联、监督日本的就只有我们。很遗憾的是,贵国的政治家们似乎并没有看到这一点,或者说是不愿意看到。你们给我们提供的援助实在是太少了。”
赫尔利不乐意了,中国人给他的感觉就是贪婪,是无休止的敲诈,是永不满足的欲望。据赫尔利所知,美国政府几年来一共给“神鹰”提供了900余辆坦克、1500辆汽车和近两百架飞机(包括正在路上的一批),这已经足以装备他十个装甲师和数个飞行大队,说实在的,这些装备已经可以美国陆军的一流部队相媲美,没想到这个陈际帆还不满足。
陈际帆见赫尔利脸色不善,“怎么?我说得不对?赫尔利先生,正是因为无数中国士兵的流血牺牲,才将日本人赶到了东北,现在美国陆海军才能坐在参谋部制定攻击日本本土的作战计划。否则的话,光是日本南边和东边的岛屿,就足以让数以万计的美国小伙子们送命。想一想你们给苏联人,给英国人这么多,他们的战争进展又如何?”
赫尔利毕竟是代表总统,知道陈际帆这个比方打得相当恰当,确实苏联人还好,总算顶住了德国人的攻击,而且似乎还有反攻迹象,可是英国人就太惨了点,除了在北非有点起色外根本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只有中国人,不,只有“神鹰”,才给了全世界最大的惊喜。
赫尔利耸耸肩道:“将军,我们确实应该加强合作,但是将军一直对美利坚合众国怀有戒心,我们确实欢迎将军在民主和自由的道路上与我们加强合作。您是知道的, 生产的武器要保证各个盟国的供应,而我们的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要请将军谅解。总统先生有一个建议,听说将军最近的钢材很紧张,美国政府愿意倡议一些企业家到中国来帮助中国人争取自由的战争。您觉得意下如何?”
陈际帆装作很迟疑,“赫尔利先生,不是我不愿意,您知道,现在很多人骂我是独立的军阀,如果我轻易答应,会留下骂名的。”
赫尔利心想这家伙还真狡猾啊,怪不得总统先生对他赞不绝口,说中国要是选举,这个年轻人至少可以连任两届总统。
“那将军有什么好办法呢?”
“这样吧,我们中国人有资源,如果美国企业家能提供做好的设备和技术,在短期内建成一座中型钢厂,那么特区政府一定会在其他领域向美国资本开放。中国的市场太大了,战争结束,百废待兴,商机无限啊。”
赫尔利差点没站起来,终于松动了,这下子总统身上的压力可以减轻点了,不过他不认为陈际帆开的价会这么低,一定还有后着。
果然,陈际帆又说:“我们将有步骤地开放民用领域,而且还争取与有魄力的企业合资扩建天津港,要知道,东北即将光复,那里资源丰富,市场巨大。天津港的吞吐量甚至会超越上海;还有,我们的科研人员已经在贵国申请了数以百计的专利,这些专利一旦投入生产,其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陈将军不用诱惑我,我不是商人。请将军直说,还需要我们做什么?”赫尔利不是一个可以随便诱惑的人。
陈际帆哈哈大笑,“赫尔利将军,我需要一座飞机组装厂、一座卡车厂,我需要得到p51战机和c47运输机的生产许可证;我还需要得到美国的雷达技术,生产我们需要的雷达。另外,我需要向美国订购登陆舰、护卫舰和驱逐舰,订购石油设备、化工设备,当然,这些只能通过美元贷款来完成。”
赫尔利一听,这家伙远比武汉的蒋介石难对付多了,那个家伙身为领袖只知道要钱,可是这家伙一开口就是这些。这些当然不难,八大财团早就跃跃欲试了。只是飞机生产线?这家伙还真敢想啊,还有登陆舰和护卫舰,他还发展海军?赫尔利摇摇头,这点军舰发展什么海军?对了这家伙不是常说要登陆日本吗?这是要做准备了。
赫尔利摇摇头,“将军的要求太高了,我个人做不了主。不过,今天我们的会谈是有建设性的,不如在一个合适的时间,让企业家们来谈吧。至于贷款订购军舰和设备,我需要向总统先生汇报。”
“当然,总统先生是最能理解我的。”陈际帆胸有成竹地说。
罗斯福总统当然理解,实在是太理解了。他仔细研究过“神鹰”的战例,发现即使没有制空权,这支令人生畏的部队一样可以将日本黄猴子揍得屁滚尿流,现在他不但有飞机,有坦克,而且所有的轻武器都已经实现自给,实力远远超过了蒋介石。但是他还不满足,据说还在建设钢厂,不仅要自己生产飞机,还要搞坦克。罗斯福又不蠢,当然知道他想干什么。这个年轻的民族主义者,心里早就装着苏联了。
美国总统先生的眼睛盯着桌上的日历,心里在计算着战争结束的日子。他知道战争一旦结束,陈际帆的东西也差不多了,如果这家伙真的能和苏联卯上,那对于美国是非常有利的。
忽然,总统先生想起什么来,对,这个家伙曾经提到过“曼哈顿计划”,还没等到回国,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前前后后调查了近一个月,也没查到情报是怎么泄露的。罗斯福靠在椅子上仔细地回忆当时陈际帆的神情,发现这个年轻人根本不惊讶,就好像他已经很熟悉一样。
总统忽然睁开眼睛,从办公桌的另一头抽出一份资料仔细翻看。这份情报是安徽的特工提供的,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很多科学家的资料,其中的几个还曾经在美国工作过。
明白了!总统知道,陈际帆自己搞“曼哈顿计划”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敏锐地感觉,中国人可能有许多连美国人都不知道的技术。不,不是可能,是一定!
总统马上拿起电话,让助理将政府的高级官员们请来,他要下决心。不,应该叫下血本!
陈际帆想要的都可以给,而且还可以加倍的给,但是一定要得到与他们在武器开发上的机会。
这位确实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国力雄厚而妄自尊大,而是用他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洞察力看到了“神鹰”的机密,虽然他不知道这些机密是什么。
陈际帆要是知道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愿意和他合作,一定会开心得跳起来,因为他手里确实有杀手锏。
机载第一代雷达已经研制成功,虽然还很粗糙,但这意味着第一代雷达制导导弹可以用于实战。对于导弹,陈际帆这个后世穿越的军人自然是情有独钟,现在“神鹰”的远程火箭技术虽不完善,但是用于空对空、空对地等方面还是不愁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制导技术。红外线制导现在还不敢想,只能通过雷达制导。机载雷达的诞生还意味着未来对苏作战中电子战成为可能,如果发展得快,拥有一架自己的山寨预警机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还不算,最让人兴奋的是,安徽秘密研究的电子管逻辑计算机正在进行最后的组装和测试,离问世已经不远了。同时,由于河南各种矿藏的开采,电子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等都已经研制成功,(比历史上早几年,这是因为得到了高焕捷的直接指导,而且专家们已经得到他们使用的那台跳频电台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不出半年,最多一年,“神鹰”将拥有自己的电子计算机。如果加以改造,不仅可以用来计算弹道,对敌人的炮兵阵地进行反制,而且经过改良后还可以为坦克和飞机提供导航和火控。如果真能实现,那和苏联打就不是一个时代的战争了。
当陈际帆再一次见到赫尔利的时候,看见赫尔利满面春风,他知道,“神鹰”跨越式发展的时机真的来了!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四百十九章 蜜月合作)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