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袭冀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袭冀中(1 / 2)

7月11日下午,第三军三个师遭到日军重兵进攻时,陈际帆本来的第一想法是增援的,可他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 超多好]和日军进行同等规模的战略决战本就不是他此次出兵的主要目的。

因为即使能够在济宁将鬼子这股重兵集团击溃或是歼灭,那可以想见的是“神鹰”第一集团军估计也所剩无几,毕竟鬼子是下了血本的,陈际帆不认为自己的坦克和重炮暴露在日军轰炸机之下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也不认为将第一军仓促投入进去会取得多大的战果。

打仗又不是打群架,双方只逞一时之勇,靠拼人数、拼火力最后两败俱伤。这种大规模的战役如果一方能找到另一方的软肋,那将一举掌握主动,甚至可以奠定胜局。

可突破口在哪儿呢?很明显,日军调动了它在华北一多半的兵力,其后方相当空虚,袭击后方是稍具军事常识的人都能想到的,问题是怎么袭击。像缅甸那样出动特种部队?完全没必要,因为此时日军的后方已经是风声鹤唳,到处都是八路军,特种部队没必要去凑这个热闹。

比起陈际帆的紧张,粟裕似乎要放松许多,他问陈际帆:“将军没来过北方吧?”

“嗯,是啊。”陈际帆顺口答道,他没意识到粟将军的下一句话。

“其实黄河不像南方的河流,至少水量小,比起长江,河面也没有这样宽。”粟裕不经意指着菏泽旁边一段黄河说道。

“对啊!”陈际帆惊喜地望着粟裕,他承认自己陷入了思维误区,总觉得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无法强渡黄河,所以他从未考虑过从这个方向出击。如果能借助夜色掩护将第二军和第一军部分强渡黄河,就可以横扫冀中平原,直扑日军在华北最重要的据点石门。这样山东的日军非回援不可,则主力可凭借黄河天险以逸待劳收拾从德县回援的日军。

不过陈际帆还是有所担心,他希望粟裕将军与八路军通气,希望山西八路军能够将日军第一军牢牢拖住,这样的话,此战必胜!

陈际帆马上命令赵俊集结特种部队想办法在7月11日夜间渡过黄河,扫清对岸守军,第二军第一军第一师组成突击集团,于当晚在东明县境内宽三十多公里的正面强渡黄河,第一军剩余两个师准备绕道增援台儿庄地区。

应该说,正是“神鹰”强大的参谋部为一次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参谋总部还在两年前就已经派出测绘人员,对山东、河南和河北大部分地区进行测绘,并且通过对老百姓的走访,得到了大量的地形情报。战事打响后,参谋总部出动大量情报人员不断在敌后搜集情报,使陈际帆的决策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

粟裕将军在一旁感慨万分,这是一支在军事上非常成熟的部队,各种机构运转高效,指挥官的命令在最快的时间内就能得到执行,而且部队非常重视快速机动。更重要的是,这支部队对后勤的重视几乎在国内无人可比。假以时日,如果他们真能在冀鲁豫地区站住脚跟,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华北再无日军立锥之地。

粟裕马上把计划上报新四军总部,电请陈毅军长请示中央关于八路军在山西、山东、河北和河南部分地区发起反攻的计划。

7月11黄昏,赵俊领着特种部队分乘四十多艘渡船隐秘渡过黄河,到达河南省濮阳地区。日军在濮阳的兵力基本抽空。其主力独立混成第1旅团驻扎在新乡以南以防守开封的三十一集团军。驻扎在濮阳地区的,是几个月前投敌的原国民革命军39集团军副总司令孙良诚部。“神鹰”出兵徐州后,孙良诚部根据事先和日军不打国军的约定,率部全部渡过黄河担任濮阳守备。

孙良诚部主要是由西北军组成,底层很多官兵都在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的战役中打过日本人,现在长官带着投敌,美其名曰“曲线救国”,可大部分人心中还是不愿意当汉奸的。这样一来黄河防御非常松懈,加上特种部队本身行动快捷,所以到晚上九点,特种部队700余人全部过河,而且占领了河岸重要据点,将里面的伪军全部俘虏。

7月11夜12点整,黄河东岸济宁和台儿庄日军重兵正在强攻第三军阵地时,第二军主力全部坦克装甲车和大量汽车上运载的燃油粮食等在工兵已经架好的十几座浮桥下开始渡河。

这是“神鹰”第一集团军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渡河行动,“神鹰”出动了自己最大规模的工兵部队近万人,出动各种辎重车辆近千台次,在七八个小时内从菏泽各地搜集木船、木板若干,搭建了足够轻型坦克过河的人工浮桥。

宽阔的黄河岸边,工兵、交通宪兵在维持着过桥部队的秩序,后面的河岸上,辎重部队正在组织人力装卸整理各种作战物资,防空部队跟着全部到位。

7月12日凌晨四点,“神鹰”第一集团军第一军第二师、第二军和先期到达的特种部队全部完成集结。开始向濮阳、清丰一线急进。

防守濮阳的是伪军孙良诚部参谋长和两个团长,这些军官本来对孙良诚投敌举动就切齿痛恨,见战无不胜的“神鹰”居然大军压境,二话没说率部队投诚。罗玉刚本想让他们就地防守濮阳,但他对这部分伪军战斗力非常不放心,担心日军来了以后又倒戈,最后让第一师派出部队将这5000多伪军全部送往菏泽交给陈际帆处理。

7月12日黎明,机械化第二军、第一师和其后乘坐越野车的特种部队抵达河北境内,并于7月12早上相继占领大名、馆陶、临西、清河等县城,于中午时分进逼衡水境内。

衡水是石门至山东德县铁路上最重要的战略据点,向东再走两百多公里就可抵达冈村宁次的临时指挥部石门,此刻的石门兵力空虚,只有独立混成第1旅团一个独立大队驻守。而衡水一个中队日军和一千多伪军在“神鹰”庞大的攻击集团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7月12日下午两点过,衡水城楼上值班的日军忽然发现,远处地平线上有一排黑线,这是他值班以来从没见过的奇观,这个鬼子正要看个究竟,只见这黑线越来越大,空气中似乎还伴随着一些浓烟。

“坦克!支那人的坦克!”哨兵大声示警!

衡水日军的头目接到报告赶紧登上城墙用望远镜观看,望远镜中的景象让这名日军上尉立刻脸色煞白,因为他看到了不下两百辆坦克还有后面数不清的车辆。

地面已经开始震动,这名日军上尉立刻回到司令部拿起电话向石门警备司令部报警!

驻石门的华北方面军临时司令部接到电话时,一开始并不相信,“八嘎,支那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可残酷的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真的,他们极度空虚的后方,他们在铁路线上的多个城市,将毫无悬念地成为支那部队的囊中之物。

华北方面军冈村宁次大将本来正在计算未来华北皇军的战略形势,谁知被一个脸色更加苍白的参谋长一下子闯到办公室,用声嘶力竭的声音向他报告衡水出现“神鹰”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的情况。

冈村宁次这回没法冷静了,他跌坐在椅子上。这一次的战法一开始他是不想实施的,因为太过冒险。但是派遣军司令部和东京的大本营一天几封电报催他,命令他调集兵力寻歼支那“神鹰”军的主力。最后冈村宁次才下了决心,而且他还反复叮嘱12军司令官土桥中将,要求他要不惜一切代价攻占济宁,然后挥师渡过运河。在冈村宁次看来了,支那人固然可以在12军强大的攻击下坚守一两天,可绝对守不久,他研究过“神鹰”,知道这支部队兵力有限,根本不敢和皇军正面硬顶。

可是冈村宁次没有想到他的对手比他想象中要快!

其实这只能怪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落后的指导思想有关,首先是日军装甲部队成立太晚,而且坦克质量一直比较差,在作战中都是用坦克配属给步兵充当移动堡垒欺负没有重武器的中国军队。其次是日军根本没有想到成建制的坦克部队会这样用,冈村宁次想不通,支那人为什么不在正面使用装甲部队给济宁解围,反而用坦克偷渡黄河进行战略迂回,这一招足以载入教科书,而且这一招也正中皇军要害。

冈村宁次大将顾不得追究责任,而是紧急下达一系列命令,无论如何,石门绝不能丢!

第一道命令是给第一军的,冈村宁次命令第一军务必于7月12日晚12点之前调集不少于一个师团的兵力增援石门。可第一军司令官吉木贞一中将接到这个命令后当场傻了眼,第一军36、37和69三个师团和独立混成第3、第4旅团全部驻守在山西各处,要想在不到十个小时内,集结兵力调往石门根本不可能,况且活跃在正太路沿线的八路军根本不可能听之任之。

第二道命令给驻新乡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命令全部弃守新乡安阳一线,乘火车北上增援石门。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